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昭烈皇帝刘备为什么会说辜负了叛将黄权

昭烈皇帝刘备为什么会说辜负了叛将黄权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1918 更新时间:2023/12/8 5:11:07

《三国志》评价刘备,说他“弘毅宽厚,知人待士”,有“英雄之器”。纵观刘备一生,跟着他奔波四海、纵横天下的人不少,用现在的话说,跟随刘备的人大多数都是“铁杆粉丝”,很少有人半路上“跳槽”的,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可以说,这是刘备能够容人,善于检讨自己有直接的关系。黄权的离蜀归魏,就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

图片来源于网络

黄权是巴西阆中人,原来是刘璋手下的一名官员。黄权有智谋,看问题非常深刻。刘璋听从了张松的建议,准备迎接刘备入川抗击张鲁,黄权劝谏说:“左将军刘备骁勇善战,现在请他来,若用对待部曲那样的方式对待他,则不能满足他的要求,若以宾客之礼对待他,而一国又不能让两个国君同时并存。如果客人的处境稳如泰山,那么主人就会有累卵之危了。现在只可以关闭国境,等待黄河水清天下安定。”

可惜刘璋听不进去,还是把刘备迎接进了西川。可能是嫌黄权在身边耳朵根子不清净吧,刘璋把黄权派到了一个县里去当县长。刘备围攻成都的时候,手下的将领分别攻占益州内的各郡县,各郡县也望风而降,惟有黄权关闭城门坚守不投降,一直等到刘璋投降了以后,黄权才投降了刘备。刘备让黄权代理偏将军。汉中之战,由于黄权谋划准确,刘备取得了胜利。刘备做汉中王的时候,仍然兼任着益州牧,任命黄权为治中从事。

应该说,黄权这个人是个忠义之士,刘备对待他也不错,那他为什么会背叛刘备呢?事情还得从刘备东征伐吴说起。

刘备称帝伐吴,说是为关羽报仇,黄权劝阻说:“吴人骠悍善战,而且我们是顺流而下,容易进攻却难以退却,我请求您允许我作为先驱去试探敌人虚实,陛下应该在后面坐镇。”可惜刘备没有听从。不过,刘备还是比较重用黄权,任命他为镇北将军,让他督帅江北的军队防御魏军。

图片来源于网络

刘备在江南作战,和吴国军队在夷陵相持。吴国的前线大将是陆逊,他开始采取坚守的策略,待刘备懈怠时突然对刘备的营寨发起攻击。刘备大败,只好退回到永安(原名鱼复)。由于刘备败退走的是旱路,舟船已经全部舍弃,黄权的江北军返回蜀国的退路完全被切断了。黄权没法回蜀国了,只好率领人马投降了魏国。

封建时代是家族为单位的社会结构,有功时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有重罪时也是要株连家族。黄权投降了魏国,有关部门按照法律,报告刘备说要收捕黄权的妻子儿女。刘备却说:“是我辜负了黄权,而黄权没有辜负我。”于是不但没有治罪,对待黄权家人还和以前一样。

首先是黄权提出来一个正确的建议,刘备没有实行,以至于导致了夷陵之战的大败。刘备征伐东吴,一路行进五六百里(陆逊语),作为一军统帅都不应该处在突前的位置,何况是刘备已经当了皇帝!如果刘备能够听从黄权的建议,让黄权去当一个先锋,刘备坐镇后面指挥,这是一种最常用的用兵方式。这样的用兵方式,即便是不能取胜,也不会大败,至少不会是惨败而归。这是刘备首先辜负了黄权的地方。其次,由于刘备多次挑战陆逊都不应战,诱敌之计也没有令陆逊上当,再加上已到暑季,将士不胜其苦,刘备只好暂时安营扎寨,想等到秋季天气凉爽了再战。但是,刘备却犯了一个大错误,将水军的舟船舍弃,让水兵转移到陆地上。

这不但失去了“水陆并进”,相互策应的优势,还自己切断了江南江北的联系。正是由于这个错误的决定,当他江南失败后,黄权回蜀的归路被陆逊切断了。自古蜀道难行,刘备东征的后勤供应本来就很困难,后路被断,黄权除了投降,只有战死或饿死。出现这种局面,也是因为刘备舍弃舟船所致。再次,黄权投降的是曹魏而不是东吴,这让刘备心理上稍微能够接受。因为刘备征伐的是吴,败也是败在吴国人手里,就眼下来说,敌人是东吴。黄权没有投降东吴,就是没有投眼下之敌。因为黄权对曹魏只是防备,两家在这段时间也没有发生战事,所以刘备在心理上是可以给自己一个安慰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最后,刘备这也是一种用于承担责任的态度。应该说,他和黄权是相知的,他知道,黄权这是情不得已,并不是一种见利忘义式的背叛。黄权到了魏国以后,魏文帝曹丕对他说:“你背叛了叛逆者,效命于顺应天意之人,是要想效仿陈平韩信吗?”陈平和韩信原来都是项羽的部下,后来都离开了项羽来到了刘邦身边。刘邦能够最终打败项羽,这两个人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曹丕这样说,是想借黄权之口来证明,他就是那个必将统一天下的承天命的刘邦。但黄权却回答说:“我身受刘备厚恩,不能投降吴国,回蜀又无路可通,所以才归顺了魏国。况且败军之将,能免于一死就很幸运了,还谈得上什么追慕效法古人!”黄权的这番话反而受到了魏文帝曹丕的欣赏,因为黄权说的既是事实,又反映了他不是一个忘恩背主之人。因此,魏文帝给了黄权很高的待遇,任命他为镇南将军,封他为育阳侯,加官侍中,还让他陪同着坐一辆车子。

但是,黄权并没有因为自己受到重视而忘乎所以,他知道自己,也知道刘备,因而也觉得自己对不起刘备。有来自蜀国的人说刘备杀了他的妻、子,黄权认为这不会是事实,并没有给家人发丧,后来证实果然是谎言。黄权到魏国一年后刘备去世,消息传来,魏国群臣相互庆贺,只有黄权没有一点儿欢容。不仅如此,黄权还不诋毁蜀国,不说蜀国人的坏话。这从司马懿的话语中可以得到证实。大将军司马懿对黄权比较器重,问黄权说:“像你这样的人蜀国有多少?”黄权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只是笑着说:“没想到您对我如此看重!”

实际上,这是一种两难的选择,说蜀国没有人吧,有一点忘本之嫌,说有很多,又会让司马懿不高兴,只有这样的回答,才反映出黄权的自知和自重。

图片来源于网络

对于蜀国具体的人,黄权还是能够给出评价的。比如说诸葛亮,司马懿在给诸葛亮的信中就提起过:“黄权‘无论什么时候提起您,都对您赞不绝口。’”

黄权在魏国官至车骑将军,死于魏正始元年(公元240),在魏国有十八年时间。黄权在魏国官位步步高升,却始终不忘记他的起步始于蜀国,这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去国而不忘恩负义之人啦!一个忘恩负义之人能够一时得意,却不会长时间得济,因为那样的人可以为人一时之用,却不会得到人们内心的敬重。相反,掌权者可以用他,其内心却会是厌恶的。纵观黄权投降魏国后的所作所为,完全值得刘备给予应有的尊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为何诸葛亮会在马谡身上看走眼?全怪马谡吗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诸葛亮怒斥马谡,诸葛亮为何看错马谡,人都有看走眼的时候

    古人云:“为治以知人为先。”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呢?就是说,治理国家,要以了解、识别人为首要的事情。可以说,非知人不能善其任,非善任不能谓知之。这句富有哲理的良言,意在告诉世人:不了解人就不能很好地使用人,而没有很好地使用人就是因为没有了解人。所以,得人之道,在于识人。图片来源于网络古今中外的有识之士

  • 曹操最害怕刘备的这件“武器” 他为什么害怕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刘备有那么多猛将还是得不了天下,刘备称帝后为什么疏远诸葛亮,在三国里面谁最厉害

    你们别看刘备就是个卖草鞋的,但是就连枭雄曹操都不得不把他视为非常难对付的对手,为什么呢?相比之下,刘备是要背景没背景,要兵马没兵马,他凭什么能作为丞相的对手?既然能被丞相看中,他肯定是有超出常人的手段,而且足以弥补他没有背景和兵马的缺陷。用两个字来概括的话,就是仁德。凭借这种特殊的手段,他先后收服了

  • 唐代最荒唐皇帝:50多岁还想着怎么玩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唐朝怕老婆的宰相,唐朝最后一个皇帝,明朝为什么没有好皇帝

    唐朝色情狂李隆基,后宫的美女曾是晋武帝司马炎的几倍,而他的招数也比司马炎更鲜,更奇。网络配图那四五万美人,排成一字横队有几十里路长,别说叫皇帝老爷挨个临幸啦,即使挨排瞅上一眼,也瞅得头晕眼花,走得腰酸腿疼,身体弱得恐怕没看完就要昏倒在地。李隆基掐指一算,就是每夜“御”上10个美人,也要十几年才能“御

  • 唐宣宗:为何选择装傻几十年的背后隐情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装疯卖傻唐宣宗的视频,关于唐宣宗李忱装傻的电视剧,唐宣宗装傻的电视剧

    唐宣宗装疯卖傻三十六年实现晚唐中兴唐宣宗李忱从 小就孤僻木讷,一直被皇宫里的人当作傻子嘲弄,出生三十六年来几乎从未享受过真正的亲王待遇,可谁也想不到,三十六岁登基之后,唐宣宗突然爆发出前所未有 的聪明与英武,短短一年,就消灭了为患大唐帝国长达半个世纪的牛李党争,而且极大地遏制了一贯嚣张跋扈的藩镇势力

  • 你被野史骗了多久?萧皇后并未改嫁六帝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杨广萧皇后,萧后一生嫁过7个皇帝,隋朝的萧贵妃跟了几个皇帝

    说起萧皇后,想必大家不陌生。野史中记载了不少关于萧皇后的风流韵事,什么一生被多位帝王疯抢,先后当了隋炀帝的皇后、宇文化及的淑妃、窦建德的宠妾、两位突厥番王的王妃,唐太宗的昭容。但真实的萧皇后并非如此。2013年11月扬州发现隋炀帝墓,在隋炀帝墓中发现了一具身高约1.5米的女性遗骸。根据随葬品及遗骸的

  • 解密:历史上的明仁宗朱高炽是怎样的仁君?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朱棣怎么这么爱朱瞻基,明仁宗朱高炽的电视剧,仁宗皇帝朱高炽

    明仁宗朱高炽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少见的仁君。他赦免了建文帝的旧臣和成祖时遭连坐流放边境的官员家属。又平反冤狱,使得许多冤案得以昭雪,如建文朝忠臣方孝孺的冤案,永乐朝解缙的冤案都在这一时期得到平反。网络配图朱高炽选用贤臣,削汰冗官,任命杨荣、杨士奇、杨博三人(史称三杨)辅政。废除了古代的宫刑,停止宝船下西

  • 刘备太奇葩!竟让最喜欢的甘夫人当众脱衣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蔡夫人为什么恨刘备,赵云甘夫人,刘禅为什么不抵抗就投降

    《三国志》卷三十二,说刘备“喜狗马,音乐,美衣服”,按现在的说法就是喜欢养宠物,追求时尚,还听流行音乐,甚至还叫自己的老婆脱光衣服比玉人。但到《三国演义》里,为了突出正面人物形象,把他的这方面的爱好,给抹掉了。这倒合乎文革创作三突出的原则,好,则好到一塌糊涂;坏,也坏到不可救药。于是,刘备就特别的正

  • 朱元璋反腐奇:剥贪官的皮用草填充制成"标本"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在隋文帝坚持高调反腐的一生中,最令他引以为傲的就是破天荒地发明了“钓鱼执法”的反腐“高招”。同样是头顶巨大荣誉光环的帝王,隋朝开国君主隋文帝杨坚历来被人们认为是一位较为贤明开化的君王,经过他前期的治理,隋王朝在短期内出现了难得的富庶和安定局面,所有这些,与杨坚铁面肃贪的措施不无关系。他积极强化对官员

  • 被称为狐狸精的妲己真的是商朝灭亡的原因吗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商朝的历史是真的吗,商朝真的有妲己这个人吗,商朝的灭亡与苏妲己有关吗

    说起“妲己”这个名字,很多人对她都不陌生,从《封神榜》、《封神演义》等电影、电视剧、书籍上获取的资讯,大部分人对“妲己”的评价都是狐狸精、红颜祸水等等,认为她是导致商朝灭亡的主要原因,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图片来源于网络根据《左传》中的记载,妲己,是有苏氏部落人的女儿,肌肤雪白、明眸善睐、能歌善舞,是

  • “红颜祸水祸国殃民”的妲己 被冤枉了?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看过《封神榜》的人对于苏妲己相信都不陌生,影视剧里将苏妲己形容成一个狠毒残暴的妖女,中国历代的“红颜祸水”里,最恶毒的恐怕莫过殷商时代纣王的宠妃妲己了。当然,这是小说的说法,不足为信,真实的苏妲己是怎样的呢?妲己是中国历史上商朝最后一位君主商纣王的宠妃,有苏氏的女儿,据史料记载:“殷辛伐有苏,有苏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