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杨坚能称帝成功的原因是什么?有个人帮了大忙

杨坚能称帝成功的原因是什么?有个人帮了大忙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635 更新时间:2023/12/15 3:07:05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杨坚隋朝虽然短暂,但是开皇之治却是历史上不可多得的盛世,在杨坚一朝,也出现了不少影响深远的历史人物,如杨素、高熲、韩擒虎、贺若弼、伍建章等等,无不是隋王朝的中流砥柱,而相较于这些人的威名,有个人虽然鲜为人知,可他却是杨坚代周建隋而绝不可忽视的最大功臣之一。

此人博学多才,深谙谋略,精通文墨,前期与杨坚可谓是相处融洽,可惜后来因为多次政见不合而终导致隋文帝对其疏远,最终调离京城忧愤而死。

李德林,是南北朝时期北齐人,其才能卓著,可谓是有名的大才子,北周武帝灭北齐之后,曾经宣旨:“平齐之利,唯在于尔”,可见李德林其赫赫才名。

言归正传,公元580年,北周宣帝弥留之际,已经是口不能言,随时都将驾鹤西归,于是这给了投机主义者以可乘之机,御正下大夫刘昉、内史正大夫郑译伪造诏书,让随国公杨坚成为辅政大臣,这可谓是天上掉馅饼,杨坚终是没能抵挡诱惑,答应成为辅政大臣。而刘昉和郑译提出让杨坚当冢宰,即为百官之首,须知道当年权臣宇文护就是这个官职,不过后来冢宰之权被大大的削弱,没有了统辖百官之权,而且还不掌控军事,那么为什么这两人要如此安排呢?原来他们冒着如此巨大风险,也是想要把握机会一飞冲天,他们分别提议,刘昉当小冢宰,就是杨坚的助手,而郑译则做大司马,掌控内外军事,如此两人算盘可是打的响亮,这不是分割了杨坚的权利吗?如此为之,想必杨坚只能成为一个傀儡,而真正的权力则被刘昉和郑译所操控,想得挺美,不过事实却没能如他们愿。

杨坚面对着如此提议,深知如此自己必然是竹篮打水一场空,那么有什么好的办法解决眼前的困境吗?他没有,不过他却拜访了一个人,就是我们之前说的李德林,兄弟可真不是一般人,如此令杨坚抓耳挠腮的难题,一朝就被李德林所解决了,所以说嘛,才子就是才子,果然是不同凡响。

李德林提出,大冢宰是不能做的,不过却可以重设一个官职,大丞相,并且假黄钺,都督中外诸军事,即合行政、人事以及军事三位一体的职位,至于刘昉和郑译,就让他们在你的大丞相府中任长史和司马,如此一来,刘昉、郑译也勉强屈服,杨坚也顺理成章成为名副其实的辅政大臣,可谓是双赢。

就这样杨坚借助李德林的计谋而走上了权臣之路,一个继宇文护之后,比宇文护更强势、更睿智、更雄心万丈的枭雄出现了。

杨坚以外戚身份佐政,自然激起了不少人的不满,除了宇文氏皇族的一些王爷外,还有着北周的一些老臣,其中相州总管尉迟囧、郧州总管司马消难、益州总管王谦,这就是北周历史上有名的三总管叛乱。

杨坚是很头疼的,这三个总管一反,可以说北周半壁江山都牵扯其中,一个弄不好就会人死族灭,而这三个人当中,相州总管尉迟囧力量最为强悍,掌控的疆域和兵马都足以让北周忌惮,所以尉迟囧是关键人物,于是杨坚也派出了韦孝宽予以讨伐,没曾想,一到战场韦孝宽就病倒了,而且更糟糕的是韦孝宽手底下的三员大将在私底下收受了尉迟囧的贿赂,于是杨坚决定用其他的人来代替这三位将军,以免临阵倒戈嘛。

这个时候,李德林又出现了,他告诉杨坚,就算你撤换了这三个人,难道你能保证派去的人也能立场坚定的服从于你吗?此时追究,未必不会让这三个人因为自保而被逼投敌,所以此时的做法只需要派遣一个心腹到战场进行监督即可,如此杨坚恍然大悟,最终高熲毛遂自荐,后来风波也就平息了,平叛也取得了成功,尉迟囧一死,其他两个总管也就不足为患。

至此,杨坚算是彻彻底底的出了一口气,他的权臣之路最终扫除了障碍,而通往皇权的一步之遥,在不久的将来,杨坚终究是卖出了那实质性的一步,公元581年,周静帝禅位,杨坚代周而建立隋王朝,开皇盛世来临。能称帝成功的原因是什么,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晚清东太后慈安之死是被慈禧太后谋杀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垂帘听政的太后有哪些,东太后慈安简介,清朝慈安和慈禧是什么关系

    慈安是怎么死的?在满清王朝的历史上,作为两宫皇太后之一的东太后慈安是与西太后慈禧一样举足轻重的人物,然而光绪七年三月初十日(公元1881年4月8日),一向健康无病的东太后慈安在12小时内竟突然发病及暴卒,实在出人意料。从此,慈安之死成为清宫的一大疑案。图片来源于网络东太后慈安,姓钮祜禄,谥孝贞显皇后

  • 他31岁时就因酒色过度而死 皇后在国破后成妓女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康熙时期有几个皇后,清朝时汉人女子能当皇后吗,2000年前一位被斩首的王后

    在我们的想象中皇帝都是独揽大权、说一不二的人物,但事实上并非所有的皇帝都有这样的能力,在历史上有不少皇帝其实是很窝囊的,北齐成武帝就是其中之一。北齐武帝高湛,北齐第四位皇帝,模仿父兄利用卑劣手段攫取皇位,但因沉湎美色、不思国事,在位不到4年即传位于9岁太子高纬(即北齐后主),自任太上皇,终因酒色过度

  • 才华与美貌并存的她却也救不了破碎的河山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黎美娴曾华倩谁更漂亮,美貌与智慧并存的成语,才华与美貌并存的成语

    花蕊夫人是五代十国中后蜀主孟昶的 贵妃,据说从小就能做文章,被称为天才小美女,尤善于写宫词,后来给蜀主孟昶做了老婆,被赐号为花蕊夫人。图片来源于网络凡是熟悉中国历史和古代文学的人都知道,自古以来才华和美貌在女子身上是互不相容的。李清照、谢道韫文才虽然很高,但在长相上只能说很一般;鱼玄机、薛涛,虽说长

  • 她十三岁嫁给道光 提出一个要求至死也未如愿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最后还是没有嫁给最想嫁的人,嫁给豪门老男人,30岁那场婚礼我就已经死掉了

    博尔济吉特氏,道光帝妃嫔,咸丰帝的养母,恭亲王奕訢的生母。道光五年(公元1825年),十三岁的博尔济吉特氏参加宫廷选秀,被道光帝看中,赐封号为静贵人。次年,十四岁的静贵人生下皇次子奕钢。此时的道光帝已是不惑之年,道光帝子女甚少,对道光帝来说是天大的好消息。静贵妃也因此母凭子贵,被升为静嫔。但好景不长

  • 他随手一指 竟然断送了百年的西汉江山!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西汉三杰是指,西汉鸿文是指,陈平安长生桥被谁打断了

    王朝兴衰江山更迭,总是有各种各样原因的,可西汉被终结的却是有点冤,因为这一切的起因竟然是汉元帝刘奭无意间的一指。那一年,刘奭还是太子,他最宠爱的妃子司马良娣病逝了。你说病逝就病逝吧,可司马良娣临死前还在刘奭心中打下一个死结,她告诉太子,我本不该死,是其他妃子嫉妒你对我的宠爱,用巫术把我咒死的。从那以

  • 南宋屈辱史:亡国后皇陵被掘开尸骨撒满山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明朝皇陵哪个被发掘了,宋代皇陵哪些被盗掘了,清东陵未被盗掘的陵墓

    南宋史是一部受尽侮辱,令人心酸心痛的历史。南宋的6个皇帝,再加上3个流离失所如同难民的孩皇帝,虽然贵为天子,大多过得窝窝囊囊,悲悲戚戚,从来没有过扬眉吐气的时候。他们似乎掌握了至高无上的权力,但面对强敌的入侵和掠夺,除了割地赔款外都没有什么办法,朝廷内部又受阴沉狡诈、诡计迭出的权臣控制,甚至被玩弄于

  • 欧阳修为“避嫌”忍痛割爱判了苏轼第二名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世称欧阳修为,欧阳修为人和为官的看法,欧阳修为父母写墓志铭

    在宋代,欧阳修的学问十分了得,名气很大,他有一句名诗曰:“书有未曾经我读。”意思是说中国的书我都读遍了。网络配图欧阳修做学问,一向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学以致用。他在任主考官时,便根据《大禹谟》中“罪疑惟轻,功疑惟重”这两句话,为考生拟了个策论题目《刑赏忠厚之至论》。在唐宋时

  • 蒙古最伟大的皇帝不是成吉思汗 也不是忽必烈?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忽必烈不被蒙古承认的大汗,忽必烈背叛了蒙古国,忽必烈是蒙古大汗吗

    十三、十四世纪,那是属于蒙古民族的世纪。蒙古民族东征西讨,打遍天下无敌手,向北向西占领了大半个欧洲及全部西亚并一直打到非洲,向东漂洋过海打到日本,向南打到越南等东南亚国家,打下了空前绝后的超级大版图。蒙古民族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有两个蒙古帝王我们耳熟能详,一个是成吉思汗,一个是忽必烈。但其实成吉思汗

  • 解密陈后主陈叔宝为何会被称为“井底皇帝”呢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南朝陈后主妃张丽华,南唐后主陈叔宝简介,南唐陈后主

    陈后主,即陈叔宝,陈宣帝陈顼的长子,是南北朝时期南朝陈国的最后一位皇帝,一生共在位7年,他在位期间大兴土木,疏于朝政,整天纵情声色、花天酒地,完全不顾百姓的死活,陈国的国力也逐渐走向衰落。据《南史·卷十·陈本纪下·第十》记载:后主愈骄,不虞外难,荒于酒色,不恤政事。图片来源于网络此外,陈后主还喜好文

  • 唐太宗李世民为何要将亲兄弟斩尽杀绝不留后患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世民杀兄后报应,斩尽杀绝,唐太宗李世民阿史那燕公主

    大业十三年五月,李渊正式在晋阳起兵。当时,李建成、李元吉和李智云(李渊的庶子)都远在河东。为了确保这几个儿子的安全,老李暗中迅速派人送信给李建成,让他带着兄弟们赶快逃离河东,来晋阳团聚。可是,当时的形势十分危急。河东地方政府听说太原留守李渊居然谋反作乱,便迅速调派人手搜捕李氏三兄弟。李建成只好带着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