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北宋名将杨业是什么实力?力战兵败被俘的他是什么结局

北宋名将杨业是什么实力?力战兵败被俘的他是什么结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615 更新时间:2023/12/14 16:02:57

北宋名将杨业是什么实力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我爱历史网小编告诉你。

杨业是北宋名将,善于骑射,忠烈武勇,颇有谋略,因勇猛善战而闻名远近,号称“无敌”,威名远播,敌人害怕杨业怕到什么程度?只要一看到杨业的旗号,就吓得立即逃走,远远地避开。

《宋史》记载:自是,契丹望见业旌旗即引去。

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位无敌猛将,最后却被自己的队友坑了,导致在战场上寡不敌众,兵败被敌人生擒。杨业被俘后,绝食三天而死。一代名将,死得如此忠烈,令人慨叹不已。

杨业兵败被擒的经过,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他究竟是怎么被队友坑的呢?

在评书《杨家将》中,杨业又叫杨继业,有八个儿子,都非常勇猛善战,俗话说,老子英雄儿好汉,在金沙滩一战中,为了救皇帝,他好几个儿子都战死沙场,最后,杨继业一头撞死在李陵碑上,血染沙场。

在正史记载中,杨业是被敌人生擒后,绝食而死的。

雍熙三年(986年),宋太宗赵光义决定北伐辽国,收复战略要地燕云十六州。任命潘美为主将,杨业为副主将,蔚州刺史王侁,顺州团练使刘文裕为护军。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号称无敌的杨业,就是在这场战事中,被自己的猪队友坑死了。

当时,宋朝的几路大军接连攻下了云州、应州、寰州、朔州四个州,军队驻扎在桑乾河边,这时,曹彬的部队作战不利,各路人马相继撤回,潘美等人也回到了代州。

时间没过多久,朝廷下令将这四个州的百姓迁徙到内地,令潘美等人率军保护百姓。而就在此时,辽国的军队十多万人,再次攻陷了寰州。

辽军士气正盛,杨业对主将潘美说,辽军现在势大,我军不能正面与其作战,朝廷只是让我们保护这几个州的百姓,目前只需带领部队从大石路出发,先派人秘密告知云州、朔州的守将,等到大军离开代州的那天,命令云州的部队先出发。我军驻扎在应州,契丹人必然来抵抗,就下令让朔州百姓出城,直接进入石碣谷。再派一千弓箭手埋伏在谷口,命骑兵在中路支援,那么这三州的百姓,就安全了。

可是,王侁这时跳出来反驳杨业,他说,带几万精兵,却如此胆小,只需直接到雁门北川,大张旗鼓地前进。杨业说,我们不能这样,这样做肯定会失败。

王侁说,将军您不是号称无敌吗?你现在见到敌人,不想交战,难道有异心吗?也就是说,怀疑杨业有二心。

杨业听到这话,非常激愤,他说,我并不是怕死,而是因为现在的形势对我们不利,我不想让士兵白白送死,你现在不是怀疑我吗?那好,我就挡在大家前面。

临行时,杨业哭着对主将潘美说,这次作战,肯定对我们不利,我本来是一个降将,早就该死了,皇上不杀我,信任我,授予我兵马,我想等待战机杀敌立功,报效国家,今天,大家认为我害怕敌人,我就率先杀敌。

杨业指着陈家谷口说,你们在这里布好步兵和强弓硬弩,为左右翼支援,等我转战到这里时,就出兵支援,不然,我们一个都走不了,都得完。

于是,潘美和王侁在此谷口布置好了兵马,从寅时到巳时,王侁多次派人眺望,没有人,以为契丹军队被打败了,都想争功,立即带兵离开了谷口。主将潘美也不能制止,于是沿着交河向西南行军二十里。很快,他们听说杨业战败,立即带兵后退。

俗话说,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等杨业拼死转战,退到谷口,一看,空无一人,没有一个援兵,杨业拍着胸膛非常悲愤,继续率领部下与敌人血战,杨业身受数十处伤,士卒也死伤殆尽,杨业亲手杀死数百人,最后,因为战马受了重伤不能前行,杨业被敌人生擒,他的儿子杨延玉也战死了。

杨业叹息说,陛下对我很好,我本想杀敌立功以报效国家,没想到却被奸臣所胁迫,导致战败,我还有什么脸面活着呢?于是,绝食三天而死。

《宋史》记载:自寅至巳,侁使人登托逻台望之,以为契丹败走,欲争其功,即领兵离谷口。美不能制,乃缘交河西南行二十里。俄闻业败,即麾兵却走。业力战,自午至暮,果至谷口。望见无人,即拊膺大恸,再率帐下士力战,身被数十创,士卒殆尽,业犹手刃数十百人。马重伤不能进,遂为契丹所擒,其子延玉亦没焉。业因太息曰:"上遇我厚,期讨贼捍边以报,而反为奸臣所迫,致王师败绩,何面目求活耶!"乃不食,三日死。

一代名将,号称无敌的杨业,勇猛善战,就这样为国尽忠了,死得非常忠烈。

如果潘美和王侁不撤走兵马,用强弓硬弩支援,杨业肯定不会如此惨败,并献出生命。可以说,杨业是被自己人坑死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单雄信为何会落得一个众叛亲离的凄凉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单雄信为什么被杀,自己搞得自己众叛亲离,单雄信儿子报仇了吗

    对单雄信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单雄信是出了名的任侠仗义、眼光独到,他的二贤庄基金尽管盘子大、项目多,但真正打响名头的还是“秦琼投资”项目。当年,秦琼的反隋项目刚具雏形,在潞州发展时遇到了资金危机,不得不卖马抵债。单雄信一见之下,果断拍板投下纹银30两,并很快追加

  • 清朝为什么只有康熙和乾隆举办了千叟宴?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乾隆皇帝御驾亲征,康熙雍正乾隆哪个优秀,清朝一位皇帝摆下千叟宴

    千叟宴创始于康熙皇帝,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农历三月,康熙皇帝玄烨60寿诞,他在畅春园举办了第一次千叟宴,宴请从天下来京师为自己祝寿的老人。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农历正月,康熙帝年届69岁,为了预庆自己70岁生日,他在乾清宫举办了第二次千叟宴,当时12岁的弘历作为皇孙参加了这次宴会。千叟宴宏

  • 盘点清朝最有名的三位公主,她们分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清朝公主图片,固伦和宜公主璟兕,清朝爱新觉罗公主名字

    一提及清朝,我们说的最多的是帝王,开国的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盛世中的康熙,雍正,乾隆;敌国没落时期的道光,同治;傀儡皇帝溥仪。嫔妃也是一大话题,比如抚养两位帝王的孝庄(之前版本出现笔误,写成三位帝王,现已经修改);康熙早逝的三个皇后;乾隆生母“甄嬛”(历史中没有甄嬛此名);宠妃海兰珠,董鄂氏,珍妃;疯

  • 11岁就嫁给康熙,赫舍里氏是康熙一生的白月光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康熙为什么喜欢老十四,康熙秘史康熙喜欢谁,康熙独自一人看赫舍里

    乾清宫在清朝是皇帝居住的寝宫(注:自雍正朝开始,皇帝多居住于养心殿),而且,皇帝死后也会在乾清宫停灵,而清朝皇后死后大多数停灵于坤宁宫。然而,清朝有一位皇后去世后却停灵于乾清宫,她有一个独特的谥号:仁孝皇后。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仁孝皇后,即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她生于顺治十年十

  • 苏轼在官场浮沉40年,他都做过哪些官?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苏轼的仕途之路异常坎坷,苏轼做过最大的官,苏轼的官场生涯

    1057年,48岁的四川眉山人苏洵带着他的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千里迢迢的进京参加科举考试,名动京城。殿试结束后,宋仁宗喜滋滋地告诉曹皇后:“嘿嘿,我给子孙找到了两位宰相。”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这两位宰相,说的是苏轼和苏辙。后来,苏辙官至门下侍郎。元丰改制后,门

  • 军旅生活中,花木兰是怎么上厕所和洗澡的呢?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花木兰凯,花木兰月经来了怎么办,花木兰从军时月经来了怎么办

    众所周知,在我国古时候有着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统治时期,在这段时期中对于女子的要求是特别严格的,而且在我国古时候,女性的地位是特别低下的,在古时候古人们觉得一个女子没有才华便是德,而且古人们也觉得作为一名女子,只要在家中好好的管教孩子,伺候好自己的丈夫就可以了,根本就不需要自己有多大的能力。因此在

  • 范蠡的次子坐牢长子去营救,最后啥结果?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长子和次子家产那个多,范蠡救子说明什么,范蠡救子的启示

    如今作为生意人一般都喜欢在店铺里请一座财神像来图个吉利,而财神像一般都是武财神关羽,因为关羽形象威武,义薄云天,忠肝义胆一直被世人颂扬。但在关羽以前,民间的财神却另有其人,他就是春秋时期的范蠡。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说起范蠡这个人,大家在熟悉不过了,范蠡和文种辅

  • 揭秘:清朝大学士纪晓岚是怎么怼人的?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真实的纪晓岚是什么样子,明朝大学士名单,纪晓岚大学士是什么官职

    夜深人静,瀚海狼山(匈奴狼山)浏览闲书。不知何等原因,就看到了纪昀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上,总体感觉内容和聊斋非常接近,但是文笔和内涵显然比聊斋差距巨大。里面基本没有聊斋那种中长篇,可读性和趣味性也明显不如聊斋。当然有一点,纪晓岚当过一二品的大员,接触的人,层次显然是一辈子科场不得志的蒲松龄没法相

  • 他被李鸿章挖走后成淮军名将,此人究竟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丁原手下有哪些大将,挖李鸿章墓墓的报应,肥西淮军名将

    程学启,安徽桐城人,原为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部下,作战勇敢,屡立战功。1860年(咸丰十年),曾国藩、曾国荃兄弟率领湘军围攻安庆。程学启受命抵抗,屡次击败湘军的进攻,令曾氏兄弟大伤脑筋。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曾氏兄弟决定对程学启进行策反、招降。鉴于程学启很孝顺养母

  • 雍正继位后,被囚禁14年的大阿哥胤褆为什么没有被赦免?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雍正继位后对废太子,老十四为什么不支持雍正,雍正为什么软禁十四

    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雍正。康熙晚年中的“九子夺嫡”,恐怕在历朝历代中的皇位争夺中算是最激烈的了。这次夺嫡,所涉及到的人数之广,人物地位之高,在历代中都是少见的。而从这次夺嫡战中我们也看出了皇家的无情,在权力面前,什么父子兄弟都不值一提,只有真正的大权在握才是最实在的。然而随着雍正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