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马嵬驿兵变:实际上死的并不是杨贵妃?

马嵬驿兵变:实际上死的并不是杨贵妃?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3573 更新时间:2024/1/25 1:29:50

杨贵妃在马嵬驿到底有没有死?这是一个十分让人迷惑的问题,有人说,她出家当了道士,也有人说她东渡日本,那么真相如何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天宝十四载对于唐玄宗来说,是不寻常的一年。这一年,众所周知的“安史之乱”爆发。时隔一年的6月,安禄山攻破潼关。6月13日黎明时分,仓皇的唐玄宗李隆基率领家属、亲信——杨贵妃姐妹、皇子、妃子、公主、皇孙、杨国忠韦见素、魏方进、陈玄礼等人逃出长安。人名很多吧,其实没多少人,除了这几个,就剩下一小撮宦官。保护他们的禁军队伍总共也就3000人。

逃亡队伍从延秋门出宫,沿途经过县城没东西吃,因为县令也跑了。到了中午,唐玄宗还没吃上一口东西。杨国忠就买了些饼拿给他填肚子。这个饥渴交迫的时候,还是老百姓可爱,有的献米饭,有的献小麦,有的献大豆;那些皇子皇孙可算见到粮食了,用手捧着,狼吞虎咽,很快就吃光了,却还没吃饱。这个情景十分悲惨,大家都哭了,唐玄宗也掩面而泣。

老先生郭从谨对唐玄宗说:安禄山危害天下的坏心已不是一天两天。曾经有人到京城告发他,陛下去把告密的人杀了。所以安禄山才有实施叛乱的机会,害得陛下流亡。还记得宋当宰相的时候,常常向陛下进忠言,天下因此得以太平,可是近年来,大臣都忌讳进谏,大多都是阿谀奉承。这样一来,陛下对宫廷以外的事所知甚少。身在宫外的臣子,很早就预料事情会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可谁敢说呢? 只有真到了今天,臣也才敢说心里话。

图片来源于网络

郭从谨的话没错,可惜是马后炮。当务之急是填饱肚子,不是反思。唐玄宗淡淡地回了一句:这是朕的不聪明,后悔也来不及了。然后,命军士分散到各个村落中找食吃,约定未时,也就是下午一点到三点的时候,回到原地再往前走。半夜的时候,他们到了金城县,县令早跑了,百姓也逃得差不多了,家里还剩下一些吃食和锅碗瓢盆,军士们自己做饭吃,吃完就睡,驿站里也没有灯烛,大家相互枕着身体睡觉,这时候,早分不出尊贵和卑贱。活着才是主要的。6月14日,逃亡队伍抵达马嵬驿。这个地方在今天的陕西兴平县西北二十三里处。连日奔波劳顿,所有的将士又累又饿,怨言四起。就在这人心极度不稳的时候,太子李享突然发动政变。历史上叫做马嵬兵变。

一个好机会的出现,总是跟随着另一个更好的机会。坏事也一样,没有最坏,只有更坏。就在疲惫禁军人心不稳之际,杨国忠骑着马从马嵬驿出来,被一帮吐蕃使者拦住去路,说他们没有吃的,要返回吐蕃。恰在此时,禁军中有人高喊:杨国忠伙同胡虏谋反。杨国忠心里惊慌,怕自己说不清,骑马欲走,一支冷箭射来,杨国忠中箭落马倒在地上,一群兵士过来,将他乱刀砍死。他的儿子和韩国夫人也被军士诛杀。

紧接着,陈玄礼向唐玄宗上奏:“国忠谋反已被诛杀,贵妃不宜供奉,愿陛下割恩正法!”这一系列行动很快,快到眨眼之间。又仿佛一篇好作文一样,首尾呼应,非常到位。杨国忠刚被杀,陈玄礼就跳出来代表禁军将士诉说他们的忧虑——如果杨贵妃依然留在皇帝身边,那么,诛杀杨国忠的将士们心里就更不会安宁,军心就更慌乱。这是一个明显的要挟。一边是江山,一边是美人,你比较喜欢哪一个?唐玄宗缄默不语,他认为,杨贵妃久居深宫,即便杨国忠谋反,她又怎么会知道?她是无辜的,杀她就是杀害无辜。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但是,此刻的情况是,如果不杀杨贵妃,军心乱了,不光是失掉江山的问题,你这个陛下的性命恐怕也难保全。高力士这时候也禀告唐玄宗:贵妃确实无罪,但将士们已经杀了宰相,贵妃仍在左右,将士岂能心安,陛下应审时度势,方可保住平安。唐玄宗感到一种无力回天的虚弱。无奈之下,只得命高力士传谕,赐杨贵妃死。这一年,杨贵妃三十八岁。她被缢杀在佛堂。死后,陈尸于天井,让禁军将士们看到杨贵妃真的死了。将士们这才安心,护送唐玄宗往西而行。然而,这仅仅是史书记载的杨贵妃的第一种归宿。旧史的记载是完全准确和真实的吗?事实上,关于杨贵妃的人生归宿,历史上有多种不同的说法和记录。

有说,杨贵妃没死,她在尼姑庵里削发为尼。唐玄宗离开马嵬驿后,到了蜀地避难,他返回长安以后,要将杨贵妃的尸骨迁移到长安来埋葬。可是,派人到马嵬驿一挖,惊人的事情发生了——尸体消失得无影无踪。唐玄宗与禁军队伍逃到蜀地再回到长安,前后也就一年多时间。稍有医学常识的人都知道,如此短的时间内尸体肌肉腐烂但骨头必定存在,可是,坟墓里什么也没有。于是,有人就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说杨贵妃死里逃生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就奇怪了,明明被赐死,还陈尸于天井,她怎么逃的呢?这简直是一部悬疑片。如果说杨贵妃果真未死,那么只有两种可能:一、当时在佛堂中缢杀她的人并没让她气绝身亡,只是使她暂时地昏厥休克,这个人可能是有意,也可能是无意。这样,禁军将士看到的“尸首”确实是杨贵妃。二、当时在佛堂中被缢杀的人不是杨贵妃本人,而是一个相貌酷似于她的宫女。死后换上杨贵妃的服饰,由于禁军不可能近距离查看贵妃容貌,所以受到蒙骗。

但是,杨贵妃逃离马嵬驿后,究竟去了什么地方,终老于何处,没人能够说清。一些学者认为杨贵妃曾经有做过女道士的经历,所以推断她隐居在某个道观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孙权为顺利称帝"磨叽"10年:向曹操阿谀奉承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孙权为顺利称帝,磨叽了10年之久从211年-219年,建业作为东吴都城的试用期有9年,期间孙权夺回又大又甜的蛋糕——荆州,天下三分成定局。在一个正常人看来,孙权应当张灯结彩,赶紧缝制龙袍忙着称帝啊。然而,让人瞠目结舌的是,一直到229年,孙权才正式登基,随后迁都建业。那么,他到底在磨叽什么呢?如果用

  • 史上最弱智皇帝能力却强 一夜宠幸30个嫔妃!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上,很多人都用于"后宫佳丽三千"这句话来形容皇帝的嫔妃们,虽然历史考证证明,三千只是一个形容古代皇帝们拥有众多嫔妃的虚数,因为纵观各朝各代都没有任何一个皇帝能够真正的达到三千嫔妃,就连有着上千万后裔的成吉思汗,最多也就500多个后妃而已。正当所有人都为成吉思汗拥有千万后裔且遍布世界的

  • 揭秘:王昭君曾是被边缘化的美女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王昭君(王嫱)天生丽质,一朝选在汉宫,却传说因为得罪画师,而不能靠近帝王侧,是一位被边缘化的美女。因而王安石感叹:“汉恩自浅”,汉王朝对王昭君而言,恩情很浅。后来听说要对南匈奴和亲,王嫱踊跃报名,在面试那一天,据《后汉书 南匈奴传》记载:这位美女的美丽把整座宫廷都照亮了,“光明汉宫”,汉元帝肠子都悔

  • 为了当上太子他 不惜向自己的亲弟弟下手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康熙四十七年(1782年)九月,康熙第一次废太子,给了剩下的皇子们一个天大的惊喜。原以为毫无希望的太子位突然空了出来,谁不眼馋?特别是大阿哥胤褆,一直以来,作为康熙庶出的长子,被太子压过一头。现在,这个高高在上的位置他终于也有机会了。网络配图胤褆激动之余,认为最要紧的事莫过于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 揭秘:纪晓岚被乾隆帝斥为“无用腐儒”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的这句词道出的是传统中国人心底的英雄梦:帮助君王一统天下,留下美名世代传扬。到了清代中期,情况出现了变化——乾隆皇帝要一统天下思想文化,于是疆场厮杀转为文化清理,风云际会,纪晓岚肩负起历史的重任,成为《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以下简称“《四库全书》”)的总纂官。

  • 古代第一个跟母亲乱伦的帝王竟是他!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乱伦,大家印象中最深刻的,可能就是,《红楼梦》里贾珍与儿媳秦可卿“爬灰”的掌故。但在宋朝的时候,发生了一起,皇帝与其母后的故事,让人不知道怎么形容。宋世祖孝武帝,即刘骏,汉族。字休龙,小字道民。宋太祖第三子,庙号世祖。据传某天晚上,刘骏梦到在临幸一个妃子,正当他如痴如醉之时,猛然间发现那个妃子竟

  • 揭秘:开创盛世又自我膨胀的唐玄宗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唐玄宗是怎么死的,这个正史记载,大约是郁郁而终。唐玄宗的政治生涯刚开始的时候还算不错,只是很快他就自我膨胀了。他专宠武惠妃,听信谗言,一天之内杀了自己三个儿子,其中包括做了二十几年太子的李瑛。图片来源于网络唐玄宗之后武惠妃病死,他把自己儿媳妇杨玉环召进宫做了自己妃子。对杨玉环百般讨好,只要能逗杨玉环

  • 他被誉为清朝圣主 幼年时却极其不幸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提到清朝皇帝中的明君,大家第一个先到的,应该就是康熙皇帝,虽然他的儿子雍正也不差,但是毕竟在位时间只有十几年,所能做的还无法和老爹相比;至于乾隆,所建立的“功业”不过是承接了上两代人的运势罢了,要不然也不至于不久后,就开始走上不归路。话说回来,康熙的清朝第一帝王,但是看似辉煌的背后,却也有着自己的苦

  • 多尔衮的母亲为何最后被殉葬?因为她不检点?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爱新觉罗·多尔衮(1612年11月17日-1650年12月31日),满洲爱新觉罗氏,努尔哈赤第十四子,皇太极之弟,母为努尔哈赤大妃阿巴亥,他的母亲在当时还是非常受宠的,但是最后却被殉葬了,这中间发生了什么?在努尔哈赤的十六个儿子中,多尔衮排行第十四,他的同胞兄弟还有排行第十二的阿济格与第十五的多铎。

  • 九王夺嫡 谁把康熙逼得走投无路父子成仇?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康熙,在位六十一年,文治武功,载在史册,在中国历史上,对康熙的评价一向很高,在民间的口碑也一向很好。谈起康熙,除鳌拜,平三藩,收复台湾,三征噶尔丹,签订《尼布楚条约》,减免赋税,治理黄河,开博学鸿儒科,组织编写《康熙字典》,我的天啦,反正就是好皇帝中的标本和典范。很多研究者都认为,康熙辉煌的一生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