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光弼是什么实力?平定安史之乱的大功臣,功劳不在郭子仪之下

李光弼是什么实力?平定安史之乱的大功臣,功劳不在郭子仪之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4370 更新时间:2024/1/9 23:24:36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李光弼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比较强盛的王朝,数百年的荣光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记忆。然而就在唐王朝走向巅峰的时候,一场灾难突然发现,瞬间将唐王朝从巅峰带入了黑暗的深渊。这场灾难就是“安史之乱”。不过安史之乱很快就被平定了,那么谁是拯救这场灾难的大英雄呢?相信许多人脑海中都已经有了一个答案,那就是郭子仪

不过郭子仪虽然拯救了大唐,但是只是名气比较大,其实拯救大唐的还有一位名将,他的名字叫做李光弼,但是他的命运跟郭子仪却是一个在天,一个在地。

李光弼虽说姓李,但他却不是汉人,还是一个契丹人。他的父亲是契丹酋长,在武则天当皇帝的时候,李光弼的父亲就率众投降了武则天,并且为武则天立下汗马功劳。

李光弼在父亲的印象下,从小习武同时又熟读兵法,年少时就投身军中。经过几年的摸爬滚打,李光弼就到了大唐名将王忠嗣麾下效力,并且屡立战功。

时间来到公元755年,大唐内部各项矛盾层出不穷,最终安禄山打着讨伐奸臣杨国忠的借口在范阳开始起兵,率领大军一路向唐朝的首都长安杀来,一时间整个世界乱成一团,不久洛阳就沦陷了,在这个危急的时刻,李光弼出现了。

李光弼在军中的才能得到了郭子仪的肯定,于是郭子仪就把李光弼推荐给了唐玄宗。于是唐玄宗提拔李光弼为河东节度使,并且拨给他少量人马,直接攻打安禄山的老巢河北之地。

在嘉山,李光弼就遇到这场叛乱的二号领导人物史思明,双方展开了一场激战。这场大战,李光弼采用疲敌的战术,斩首叛军四万余人,差一点就要捉到史思明。这次大战动摇了叛军的大后方,继续攻打范阳,或许安史之乱就要平定了。但是长安那边沦陷了,皇帝也跑了,李光弼的大军被迫退守,这么好的一次机会就这么白白错失了。

唐玄宗逃到四川避难,他的儿子李亨就在朔方军大本营灵武登基成为大唐的新皇帝,也就是唐肃宗。随后唐肃宗就将李光弼召回灵武,并且升李光弼为户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成为使相。唐肃宗除了给李光弼升职,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守住太原。太原要是丢了,唐朝就将不复存在了,于是李光弼带着五千人就去太原驻守了。

公元757年正月,史思明就带着十万大军进攻太原,企图占领太原,随后就攻占灵武,大唐唾手可得。而李光弼这边,只有不到一万人的老弱残兵。这对老对头就在太原遭遇了,双方兵力一对比,明显就是史思明占着上风。但是李光弼坚守不出,并且运用地道战,出奇制胜,歼灭敌军7余万,稳固了大唐的局势。

因为在之前的战役中郭子仪跟李光弼的功劳都太大了,所以就遭到了唐肃宗的忌惮。到了公元759年,唐军与叛军在相州发生大战,这次的指挥官不是郭子仪也不是李光弼,而是一个不懂军事的宦官鱼朝恩。结果可想而知,唐军大败,鱼朝恩将战败的原因归于郭子仪。于是乎,郭子仪的兵权被收回,李光弼接替郭子仪的职位,成为朔方节度使和天下兵马副元帅。

在接下来与叛军的战斗中,李光弼始终出现在战场的第一线,终于在公元763年,走投无路的史朝义兵败自杀,这场为期八年的安史之乱才宣布结束。李光弼也被称为中兴第一人。

光弼用兵,谋定而后战,能以少覆众。治师训整,天下服其威名,军中指顾,诸将不敢仰视。初,与郭子仪齐名,世称“李郭”,而战功推为中兴第一。——《新唐书·李光弼传》

尽管李光弼的评价这么高,安史之乱平定之后,李光弼多次升官,同时还享有铁券,名藏太庙,绘像凌烟阁等荣誉。但是宦官的可怕,李光弼已经见识到了,郭子仪就是因为宦官的原因而被弃用,自己又多次跟鱼朝恩发生摩擦,长安也是一直流传着李光弼要造反的风言风语。这些事让这位大唐的功臣心神不宁,最后因为害怕宦官陷害,就呆在徐州而不敢去长安。并且在徐州也是忧心忡忡,最后抑郁而终。

可惜了大唐这一位名将,不是死在战场上,而是因为朝堂上的斗争,实在是可悲。不知道大家对此有什么时候看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汉惠帝刘盈的一生有多传奇?多次被父亲扔到车外,最后做了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你们知道汉惠帝刘盈的一生有多传奇,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汉惠帝刘盈,是刘邦与吕后所生的儿子。公元前211年,出生于沛郡丰邑阳里。在公元前195,他16岁便继位,22岁时逝世。刘盈在年幼时,父亲刘邦只是泗水亭长那样的小吏,家境一点也不富裕。因此,他曾经常和母亲、姐姐一起到田间去做活。又因为父亲不

  • 吕雉成为汉朝专政第一人,靠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吕雉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前241─前180),名雉,字娥姁,通称吕后,或称汉高后、吕等等。刘邦之妻,单父县(今山东东单县)人,高祖死后,被尊为皇太后(前195年—前180年),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皇后和皇太后。同时吕雉也是统一中国,实行制度之后,第一个的

  • 慈禧死后清朝才开始大乱 慈禧的威胁力真的有那么大吗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对慈禧和清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慈禧太后作为清末掌管近代中国47年的“清朝实际统治者”,经常被“历史票友”们“涂金”,这就是“死的时候清朝乱”。在他们看来,不要看两次掉都跑了的“老太太”。她输掉了很多战斗,签署了很多让国家蒙羞的条约。但直到她生命的最后一刻,她

  • 历史上最惨的四位太子,第一位令人惋惜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太子是古代封建王朝竞争力最激烈的一个岗位,因为一旦某位皇子被立为太子,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老皇帝死后,太子就登基为帝,成为新一任皇帝。对于太子来说,最悲惨的,莫过于辛辛苦苦做了太子后,最终却没有登基为帝。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历史上最惨的4位太子,辛辛苦苦做了几十年的太子,到头来却没有登上皇帝的宝座,让人惋

  • 诸葛亮生前为什么没有被刘备封侯?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诸葛亮生前为什么没有被刘备封侯,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众所周知,诸葛亮生前被季汉封为武乡侯,薨逝后被追谥为忠武侯。因此后世人都尊称诸葛亮为“诸葛武侯”,纪念祭祀诸葛亮的祠堂则被称为“武侯祠”,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的名字也是由此而来。奇怪的是,诸葛亮的武乡侯是建兴元

  • 李孝恭功劳比李世民大?他为何一生不争权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李渊是唐朝的开国皇帝,然而唐朝大部分江山都不是李渊打下来的,其中功劳最大的当属李世民,经过《隋唐英雄传》的渲染,李世民知名度更是大大提升,然而李世民是李渊第二个儿子,他前面还有个哥哥,也就是太子李建成。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李建成作为太子,本来应该继承父亲的皇位,但李世民心里

  •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的程咬金,史书中是如何记载他的?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程咬金(589—665)汉族,中国济州东阿斑鸠店人(现山东省东平县斑鸠店),唐朝开国名将,原名咬金,后更名知节,字义贞,唐朝大将,封卢国公,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十九。程咬金还是小说、影视作品中的人物。影视作品中描述的是,程咬金为了生活,被迫劫道,后与十八条好汉聚义瓦岗寨,反抗暴隋

  • 拥兵30万的曾国藩为何会拒绝称帝?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拥兵30万的曾国藩为何会拒绝称帝,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晚清时期的曾国藩,绝对可以称得上是大清最贤良的忠臣之一,他忠君爱国的形象至今为人们所称赞。曾国藩不仅在朝堂上能舌灿莲花,他在战场上更是叱咤四方。特别是他带领的湘军,势如破竹般击溃了太平军的层层包围,及时拯救了处于水深

  • 被列入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秦琼,他在历史上有什么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秦琼(?—638年),字叔宝,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隋末唐初名将。初为隋将,先后在来护儿、张须陀、裴仁基帐下任职,因勇武过人而远近闻名。后随裴仁基投奔瓦岗军领袖李密,瓦岗败亡后转投王世充,因见王世充为人奸诈,与程咬金等人一起投奔李唐。投唐后随李世民南征北战,是一个能在万马军中取敌将首级的勇将,

  • 被称为中兴第一的李光弼有什么功绩?军事才能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李光弼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李光弼是唐朝中期名将,为平息安史之乱的主帅,史称其“与郭子仪齐名,世称‘李郭’,而战功推为中兴第一。”他虽名气不如郭子仪大,但其军事才能不在郭子仪之下。唐朝是历史上最强大的王朝之一,曾经的唐朝完整的控制了西域,并且在西域设置了都护府。唐朝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