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郑和下西洋如何促进了南洋繁荣和华侨增加

郑和下西洋如何促进了南洋繁荣和华侨增加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3102 更新时间:2023/12/14 14:25:06

俗传“三宝太监下西洋”,指自永乐三年(公元一四○五年)至宣德八年(一四三三年)三朝,郑和等先后奉命七次下西洋(今日南海以西之地、今称印度洋或南洋),历琉球、安南、暹罗、新加坡、马来西亚、苏门答腊、爪哇、孟加拉、锡兰等国,且深入于阿拉伯海,直抵波斯湾亚丁,达至非洲东岸,堪称航海史上一大盛事。此举除大振明室国威外,亦有助华人移居东南亚各地。

网络配图

移居南洋自唐始

自唐朝开始,中国华侨已南洋移居,然而,当郑和七次通使后,移民“真如雨后春笋,突然增加不知有多少倍”(徐玉虎语)。据吴日含考证,郑和等除导致南洋的社会物渐有华化趋势外,亦深化了华侨与东南亚开发的关系,现申其说于下:

苏禄史记道,十四世纪时有中国使者黄森屏到浡泥,后任支那巴担加总督。其女嫁汶莱第二苏丹阿合曼,凡二十传迄今。

《明史》载“万历(公元一五七二年──一六二○年)时为(婆罗)者,闽人也,或云郑和使婆罗,有闽人从之,因留居其地,后来竟有其国而王之。”郑和部下亦有留居南洋者,《明英宗实录》记随和下番的太监洪保一船,航时凡三百人,后遭大风漂泊,经十八年后回国的,仅得三人,其余未能回国的二百多人,除病伤死亡外,大多留居各地,从事于开发蛮荒的工作。又如商人下番的,也多留居下来,如苏禄的留人作质,“冀其再来”。

网络配图

美洛居有香山,雨后香堕,沿流满地,居民拾取不竭,其酋委积充栋,以待商舶之售。东洋不产丁香,惟此地独有,故华人居此市易者多。万历时荷兰人与葡萄牙人因争美洛居交战,居寓的华人游说两国,令其罢兵。吕宋亦有很多华侨,其主因乃当地与中国漳州距离甚近,因此,商人多久居不归,名为压冬。聚居涧内为生活,后渐有数万之多,间有削发长子孙者。

华侨既久居南洋,占有相当的势力,如成化二十一年(公元一四八五年),至令东苑商人张宣率官军二千,送占城王古来返国。有些则在当地居官或执政,漳州人张姓做浡泥拿督,拿督华语意指尊贵的官员,汀州人谢文彬做暹罗的岳坤,岳坤指学士而言,饶州人朱复,南安人蔡景相继为琉球的国相。

此外,诸番国来朝贡时所带的翻译,或使臣亦多由华侨充任。如万安人萧明举为满剌加的翻译,火者亚三充葡萄牙人使者,琉球的使者多为福建籍的华侨。

罪犯海盗避难所

当时去南洋的人,除商人、官军外,还有罪犯及海盗。后两者多是在本国内因犯罪不能立足,因而多避居南洋。如梁道明、陈祖义、邱彦诚、施进卿等雄长旧港,南海叛民何八观等聚屯岛外。嘉靖(公元一五二二年──一五六六年)末年,倭寇余党遁居吉兰丹,生聚至二千余人。广东大盗张琏,逃居旧港,列肆为番舶长,漳泉人多往归附,市舶长即中国的市舶官。林凤、林道乾等被官军战败,逃至海外与西班牙争夺菲律宾群岛,后为中国及西班牙两国军队所击败。

网络配图

综上所述,有学者认为南洋华侨,在十五世纪以前,为数已经不少。十五世纪后,经郑和的耀兵异域以示中国富强,一方面提高了华侨的地位,另一方面也刺激了中国人民的出洋。出于崇敬的考虑,固然令当地留有不少神化郑和的史迹(详见安焕然《先民的足印──郑和在马来西亚的史实与神化》),但自永宣时代,无论在政治、经济及文化诸方面,南洋的开发及开化,皆与中国侨民的努力密不可分,致有论者认为自积极经营南洋后,“南洋已成为中国的一部”,是“中国的附庸”。甚者痛心于后继者的退盟自守,致令侨民需“犯国禁渡海”(寺田隆信语)而来,且亦令欧人主导了十五世纪以后的世界航海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为何武则天进宫12年都没得到李世民的宠爱?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中记载武则天与李世民同居12年,但却一个子嗣都没有,有人说李世民根本就不打算重用武则天,采取了避孕措施,但为何从来不碰武则天呢?下面小编带你看。“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他名字的意思是“济世安民”。汉族,陇西成纪人,祖籍赵郡隆庆(今邢台市隆尧县),政治家、军事家、书法家、诗人。即位为帝后,积极

  • 没有三妻四妾 这个皇帝一生只娶了一个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古代皇帝三妻四妾,可以娶三妻四妾的游戏,一生只娶一人的皇帝

    提起中国古代的皇帝,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后宫佳丽三千人”或者“三宫六院”这样的典故,意思就是当皇帝最大的享受莫过于“纸醉金迷”、“声色犬马”了,虽然大家都知道酒色误国这个真理,可是历史上的众多帝王难道不懂?他们自然懂,但是由于封建时代“男尊女卑”腐朽思想的洗脑,再加上为了社稷兴盛的需要,或者是宫廷权

  • 道光皇帝给士子出的殿试历史题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是有延续性的,今天的许多问题都在历史上有过端倪和演变,都有自己的来龙去脉,你如果不知史还真是处理不好时务在灯下细究古代殿试策问,作为教师研读考题其乐悠悠,难与外人道。策问的落脚点是时政,但起问往往从历史开始,特别是到了清代,这种以史带今的模式已经固定下来。如清道光十八年策问问到粮储,最后问的是今

  • 因嗜睡而出名的皇帝 为了睡觉不近女色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辽穆宗耶律璟作为大辽的第四任皇帝,他在位期间,大辽经历了最黑暗的一个时期,这个时期总共有十八年。他在历史上是一个有名的昏君和暴君,在执政以后懈怠于管理朝政。在自己的私生活方面也是有一些问题所在,最为突出的就是辽穆宗见床就睡不近女色。这不能说是一个缺点,但是作为大辽的一代皇帝,这个确实是一个很突出的特

  • 揭秘乾隆皇帝风流成性 竟是因色鬼缠身?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震惊!风流皇帝乾隆滥情竟然是被鬼操纵的? 乾隆是清朝的第六位皇帝,他自幼聪明,五岁就学,过目成诵,虽然在位后期过的奢靡,但也是古代历史上的一代明君,乾隆盛世使清朝进入最鼎盛的时期。乾隆到晚年后人对他的评价一直都是"乾隆一生阅女无数、风流成性"。殊不知其实这里面是有不为人知的原因的,接下来科技讯小编变

  • 揭秘汉成帝与宠妃赵合德之间存在爱情吗?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赵合德出生汉朝,本名并不叫赵合德,但正史里面却没有记载她的本名,就赵合德这个名字也是出自于《赵飞燕外传》。图片来源于网络关于赵合德简介,历史并无太多记载,对于她和其姐姐赵飞燕在正史中,几乎没有什么描述,就是简单几笔带过,还多是负面评价。而赵合德真实介绍也只有从那些野史中,才可以找到少许记载,但都没有

  • 安乐公主和孟凡的姐妹情 安乐公主的墓志铭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李裹儿这个名字的来历,有一点小故事。当初,唐中宗李显被贬至房陵。在去房陵的路上,因韦氏动了胎气,在路上生下了一个小女儿,急忙之中李显脱下自己的衣服,把这个可爱的小女孩裹起来,然后安乐公主就起名叫李裹儿,这就是安乐公主李裹儿简介。安乐公主像神龙政变后,武则天下台,皇位还给了李显。由于李裹儿是在不寻常时

  • 朝鲜肃宗爱宠妃张禧嫔吗 张禧嫔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一直以来,张禧嫔和朝鲜肃宗的故事都是朝鲜民间一个有趣的宫廷故事,张禧嫔和当时的皇后仁显王后为了获得皇帝的宠爱,而争风吃醋勾心斗角,但是朝鲜肃宗皇帝一直非常偏爱张禧嫔,对于她的谗言总是听得进去,最后还为了张禧嫔把仁显王后赶出后宫,这样一来朝鲜肃宗爱张禧嫔吗这个问题就成为了很多人热议的话题。图片来源于网

  • 李世民的长乐公主李丽质的一生过得幸福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关于长乐公主,我们所知道基本上长乐公主的这个名号,但实际上,长乐公主的名字是叫做李丽质。她出生于武德四年期间,当时她出生后,父王李世民很是欢喜,于是就取名为李丽质。长乐公主李丽质在相关的文献记载中,曾评价到长乐公主说:“公主资淑灵于宸极,禀明训于轩曜,.....”其中的辞藻甚是华丽,足以看得出来长乐

  • 皇太子朱标早死 让朱元璋的许多设计落空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喜称旨,优奖擢,恩威不测。封太侈,治太急,重法烦刑。选高僧,易太子,衅隙先生……最可怜,慈东宮,懿文早逝。嫡长孙,半边月,年讳同称。”这是《明纪弹词》中的一段,讲述明太祖朱元璋统治的许多不当之处,这里说的“懿文早逝”,说的是皇太子朱标。朱标性格仁善,朱元璋杀人如麻,朱标常常劝说父皇仁慈一些。朱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