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大明朝的万历皇帝到底是精明还是糊涂?

揭秘大明朝的万历皇帝到底是精明还是糊涂?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785 更新时间:2024/2/5 0:16:36

在人们的印象中,明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是一个二十多年不上朝的荒淫之主。论者分为两个极端,一方说万历一朝是大明盛世,一方则说“明亡,亡于万历”。

对明朝皇帝“不上朝”的问题,我曾撰有《明代“早朝”考论》(2009年发在《史学月刊》上)一文,指出明代的早朝就是个形式,办不了什么事儿,上不上朝并不能构成评判皇帝勤政与否的重要指标。万历以前,朝会虽然荒废已久,但制度上还是要每天上朝,到张居正这哈,不是讲求务实吗?就把这虚玩意儿给改了改,改为逢三六九日才上朝。这样一个月上朝满勤,也不过九天。所以啊,评价明神宗,被拿来说得最多的这件事,应该去掉。

网络配图

神宗是一个极好读书的人,皇家图书馆的书已不够他看,他经常命宦官到北京书坊里去找书来读,涉猎很广,什么时兴、畅销之书,多是经“御览”过目的。如果搁今天,您发条微信,说不定转呀转的,就让神宗看到了也说不定;又或者您上回电视访谈,听众之一就有他神宗大大。

一个喜欢读书的人(神宗喜欢的书目里,史书很多),怎么可能不精明、不懂事呢?因为他见到的坏事太多了,谁要骗他,就像电信诈骗,他一闻就知道是骗子来电。

其实呢,神宗亲政以后,“事事惩张居正专权之辙,章奏亲览处分亲断”。本章他都自己亲自看,亲自决断,不容臣下再忽悠他。万历朝最主要的病,还是皇帝和臣下不合,因为有了张居正的前车之鉴,神宗便做不到与阁臣和衷共济,不信任臣下,大臣便无权,大臣无权,还经常遭受一些小官的无端攻击,挨了气,还没处说理去(可能皇帝见大臣受气,私底下还乐呵呢),只好告假、告病、告退——总之,撂挑子,不干了!

比如万历十九年时,内阁辅臣三人,就有二人告病不出,神宗忙不过来,也急了,不得已写手诏安慰他们:

“今内外章奏,每日朕自亲览,应行的朕自批拟,其中边方重务、品骘官员、紧要文书自初六日至今堆积盈几,是朕孤立于上,卿可忍乎?孰不可忍乎?书云:‘君逸臣劳。’用臣犹子代父,卿逸卧在家,心可忍乎?不可忍乎?”

说得多么动情啊!阁臣大人们,你们快回来办公吧,我一个人孤立在上,搞不过来呀!

网络配图

神宗也晓得“君逸臣劳”的道理,但“臣劳”的前提是君主放权,可是神宗对臣下猜忌太深,不单是阁臣,还有司礼太监,他都不放心,尤其忌恨阁臣与司礼监合体欺蒙他。

明末太监刘若愚讲了一件事,很典型。说太监史宾多学能书,刚好神宗想要一个得力的内官到司礼监做秉笔,在御前帮办机务,处理章奏。忽然想到史宾,觉得此人人才难得。他正在寻思此人可用不可用,嘴里念叨了两句,被皇贵妃郑娘娘听到了,就在旁边随口帮了个腔,也说史宾好。看官不都知道神宗特别崇信郑贵妃么?史宾的提拔问题这下可以解决了吧。大错特错!郑贵妃这一句帮衬,并没有起效,反而让神宗心里一动,怀疑史宾有钻营宫闱的行为,否则贵妃怎肯替他说好话?——大概郑贵妃也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儿吧。这可犯了大忌,神宗二话不说,立刻将史宾贬到南京。

但史宾没冤死,因为他还有一回更大的冤屈要受!

过了几年,事情渐渐淡忘了,史宾又慢慢悠回北京,仍到司礼监文书房办事。有一天,有一件要紧的旨意要发到内阁,按照惯例,该是文书官排名第一的太监亲自捧送圣旨到阁,而史宾正好名列第一,于是就由他亲自去了。回来复奏,神宗也没搞清楚状况,见史宾巴巴地跑到内阁去传旨,忽然想起他“钻营宫闱”的旧事,登时大怒,以为这家伙还不老实,借着传旨,“夤缘往阁中见辅臣也”!于是趁怒一脚,复将史宾踢回南京,这回史宾惨惨哒,竟在南京蜗居了二十多年,直到神宗去世,才回转北京。

史太监真是个倒霉蛋,但从这只蛋从南滚到北,从北滚到南,我们从中却能看出,神宗是一个精察、疑心很重、性情敏感的人,在他身边是不好当差的,所以经常有宦官因为做错了事,被杖责至死,搞得宫里人人害怕,以到皇帝身边办事为险途。

网络配图

所以各位,莫要议起明代的廷杖,只盯住外官书生的屁股,那小宦官无蛋的屁股蛋儿上,挨打着实更多、更狠、更要命。

那么,以神宗如此精察,怎么到后来把国家搞得一团糟呢?我觉得还是体制的问题,日趋衰落的皇权与日益高涨而腐败的官僚体制发生了严重错位,互相掐、斗气,皇帝越是想有所作为,却越难有所作为,神宗与外官小臣斗了半辈子,最后实在没辙了,干脆撇开官僚,直接派出一批宫廷宦官,一竿子插到底,由着他们去做事,明朝就更乱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明英宗一生最爱钱皇后:被俘后皇后为其哭瞎眼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生当同衾,死当同穴。”明英宗与钱皇后这段至死不渝的爱情故事因而成为佳话。图片来源于网络《女医·明妃传》里,明英宗与谈允贤爱得难解难分,然而历史上,英宗最爱的女人却是贤淑恭顺的钱皇后。钱皇后的出身并不显赫,太皇太后之所以为英宗选择这样一位伴侣,就是看中了她的人品和节操。婚后她与英宗相处得十分和睦。英

  • 揭秘姜子牙为什么能保周朝八百年江山?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姜子牙,字子牙,号飞熊,也称吕尚。商朝末年人,其始祖四岳伯夷佐大禹治水有功而被封于吕地,因此得吕氏。周文王倾商武王克殷的首席谋主、最高军事统帅与西周的开国元勋,齐文化的创始人,亦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影响久远的杰出的韬略家、军事家与政治家。历代典籍都公认他的历史地位,儒、道、法、兵、纵横诸家皆追他为本家人

  • 靖康劫难:宋徽宗的21位成年女儿下落之谜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北宋灭亡后宋徽宗的21位成年女儿下落:据统计,“靖康之难”时宋徽宗有成年女儿二十一名,除保福帝姬、仁福帝姬和贤福帝姬三人死于刘家寺,富金帝姬被真珠大王强纳为妾,惠福帝姬被宝山大王强聘为妾外,剩下的十六人中,发配浣衣院的九人,遣送到各大营寨的六人,云中御寨的一人。图片来源于网络宋徽宗的皇后皇妃五人,其

  • 汉武帝为何不惜以十万人为代价夺取汗血宝马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汉武帝并不是因为李夫人的遗愿而重用其兄,李延年和李广利在李夫人生前就受到汉武帝重用,倒是李夫人去世以后,李家两次遭遇灭门之祸,最终人烟凋零,几无余存。汉武帝重用宠妃的兄弟,从来都是一石二鸟,既给他们一个立功封侯的机会,也让他们为自己出力卖命,大舅哥、小舅子毕竟比别人可靠些。就是说,没有卫青、李广利,

  • 康熙的皇子们有多苦:凌晨三点必须起床读书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康熙读书读到吐血,康熙皇子一览表,康熙最喜欢的皇子

    和平常人家的父母一样,康熙帝也有一颗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而且,为了把皇子们培养成自己合格的接班人,康熙帝甚至是亲自为其制定了一个学习计划。从顺治帝时期开始,皇子、皇孙们从六岁开始,就要接受教育。不仅每天凌晨三点就要达到学习场所,而且还要学会满、蒙、汉三种文字,学习压力不是一般的重。在康熙帝的起居

  • 一代名将的千古奇冤:探秘岳飞死因之谜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莲英死因之谜,李小龙之死之谜,杨家将死法

    岳飞是宋朝的忠良大将,他的死是历史上的一大遗憾。众所周知的是岳飞是被秦桧这个小人冠于“莫须有”的罪名害死的。但“莫须有”到底是何意?岳飞真是死于“莫须有”的罪名吗?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位一代名将的真正死因吧。图片来源于网络我们先来看看历史的记载:一代名将的千古奇冤南宋绍兴十一年除夕夜,抗金名将岳飞被押

  • 一次改变朱元璋命运的算卦最终把他推向了皇位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对朱元璋命运影响的3个女人,算命先生给朱元璋算命,朱元璋算命视频

    在前面的文章,我们讲到,在朱元璋十七岁那年的七月份,朱元璋的父母和两个哥哥,先后在饥饿和疾病中去世。面对生活的压迫,未成年人朱元璋被逼来到了家乡附近的皇觉寺,出家为僧。朱元璋之所选择去当和尚,是因为寺院里面一向不缺粮食,至少自己到了那里不会饿死。但是,在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面前,皇觉寺很快也出现了粮食

  • 只因他杀了岳飞骂他昏君可有多少人看到他的功绩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骂昏君的视频,岳飞为什么被杀,岳飞为何必死无疑

    宋高宗赵构,因为杀害岳飞被后世唾骂,他该骂吗?该骂,因为他自毁长城;该骂,因为他为了皇位不想迎二帝回归;该骂,更是因为他对金国的妥协。但是,这个被千古唾骂的皇帝,其实也是一个很出色的人,特别是他是一位极有能力的政治家。图片来源于网络众所周知,北宋倾覆,兵败如山倒,金兵大举南下,两个皇帝都被活捉了,何

  • 神算军师刘伯温的"旷世预言"之谜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伯温七星灯续命是真的吗,刘伯温的最后一个预言,刘伯温传奇预言

    何为神人?通晓天机,拥有像神一样本事的人。这种本事就是:洞彻天机、经天纬地、神机妙算、未卜先知……如果您熟悉历史的话,在历史这条长河里,中国只有六个神人,六个通晓天机的人。这六个人分别是:西周开国元勋——姜太公,战国不老的传说——鬼谷子,汉朝首席功臣——张良,三国第一谋臣——诸葛亮,大唐第一军神——

  • 谁该为土木堡之变负责?明英宗还是宦官王振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孙承宗能挽救明朝吗,明英宗土木堡之变被瓦剌擒获,土木堡之变英宗多大

    在明英宗统治的正统朝,“土木堡之变”堪称是今人最耳熟能详的大事件。明英宗正统十四年七月,瓦剌首领也先兵分三路,悍然发动了对明王朝的全面进攻。明英宗朱祁镇仅经过3天准备,就率领号称50万的大军北征,遭瓦剌军合围,被围困在土木堡。八月十五日,瓦剌发动总攻,一举击破明朝大军,俘虏明英宗朱祁镇,成为明王朝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