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身在敌营却备受礼遇:朱祁镇为何这么好的人缘

身在敌营却备受礼遇:朱祁镇为何这么好的人缘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229 更新时间:2023/12/16 22:19:26

明正统十四年,瓦剌屡次入寇,骚扰明朝边境,明英宗朱祁镇决定御驾亲征,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明朝大军却在土木堡全面崩溃,朱祁镇本人也被瓦剌军俘虏,史称土木堡之变。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从堂堂皇帝沦落为敌国的阶下囚,日子本来应当很不好过,然而神奇的是,朱祁镇在瓦剌时却人缘颇好。瓦剌的首领太师也先虽也曾起过杀朱祁镇的念头,后来对朱祁镇却越发客气,时常去看望他,多次特地送牛羊给朱祁镇加餐。到朱祁镇生日那天时,也先甚至大摆筵席,特意给朱祁镇祝寿。

也先的弟弟伯颜帖木儿更是和朱祁镇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朱祁镇在瓦剌时一直住在他的营帐中,他便派自己和妻子的贴身侍女去服侍朱祁镇。当朱祁镇即将离开瓦剌,伯颜帖木儿送别时竟然情不自禁的大哭道:“我的皇帝今日进去了,再几时得见?”这话说的确实是情真意切。

其他瓦剌高层对朱祁镇似乎也颇尊重,也先某次宴请朱祁镇时,大同和塞刊王都来给朱祁镇敬酒,也先则唱歌弹琴助兴。瓦剌士兵平时路遇朱祁镇都会向他叩头。

等朱祁镇离开瓦剌,返回明朝时,也先和伯颜帖木儿甚至专门派了亲信的五百骑兵一路护送朱祁镇,直到把朱祁镇平安送入紫禁城中,这些瓦剌骑兵才安心的离开。

以上种种,在今天看来确实是匪夷所思,朱祁镇一个阶下囚,又“被退位”成了毫无实权的太上皇,却为何能在敌国瓦剌得到如此礼遇呢?难道真如明朝那些事所说,仅仅是因为他的人格魅力吗?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其实,据明实录记载,朱祁镇天生就是个大脑袋,连帽子都要特制才能戴的上去。这么个大脑袋皇帝,论长相恐怕并不算好看。而他自己也曾亲口承认,自己少年时都是由太监教导读书,因此写字不佳,看来他的文化素养远不及他的父亲和儿子。因此,要说朱祁镇有多大的人格魅力,也实在是不一定。

那么,朱祁镇在瓦剌时究竟为何会有这么好的人缘呢?事实上,一切的源起还是因为那永恒不变的两个字:利益。瓦剌上下对朱祁镇的态度,是经过仔细考量,权衡利弊后为了利益而展现出来的。

土木堡事变之后,也先一直没怎么占到大便宜,在明朝边境长期行军,连粮草都跟不上,因此瓦剌军心渐渐涣散。而明朝虽败了一仗,但元气不损,依然实力强劲。也先心里清楚,他并没有一举击垮明朝的能力,所以必须做好两手准备,一边继续积极备战,另一方面,还要保留一条畅通的谈判渠道,尽量争取通过谈判获得利益。那么,朱祁镇的存在对瓦剌来说就非常有用了。也先既可以在攻城时把朱祁镇推到前面,使明军投鼠忌器,不敢猛攻瓦剌;又可以在谈判时以朱祁镇为筹码,向明朝狮子大开口,漫天要价。朱祁镇既然如此重要,也先对朱祁镇自然会比较客气,给他的待遇很也不错,毕竟朱祁镇是名义上的明朝“太上皇”,若是把他整残了,以后还怎么跟明朝沟通?同时,对朱祁镇态度殷勤,其实也是一种姿态,告诉明廷,己方也有讲和的想法,以此麻痹明朝,顺便为以后与明朝可能的重归于好留下后路。也先可是个实用主义者,为了利益最大化,对朱祁镇好点儿并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

而且,瓦剌内部矛盾不少,也先只是太师,真正的可汗是脱脱不花,他被也先等人架空,常感到十分愤怒;另一瓦剌高层,知院阿剌和也先同样有矛盾。也先与伯颜帖木儿早看出了瓦剌内部的重重矛盾,所以也会考虑为自己留一招后手:如果在内斗中失利,就去投奔明朝。要知道,也先的祖父和父亲都被明朝册封为顺宁王,因此在此等情况下,朱祁镇就成了他们的最佳选择。事实证明他们的押宝很正确,后来,虽然伯颜帖木儿自己在内乱中被杀,但朱祁镇复位后,即派遣使节夏福前去瓦剌,将伯颜帖木儿的妻儿老小接回明朝居住,厚赏他的遗孀,并给他的几个儿子封了官职,总算保全了伯颜帖木儿这一支的血脉。

图片来源于网络

此外,朱祁镇本人在瓦剌的行为举止也确有可圈可点之处。他一直沉着淡定,从无沮丧之色,待瓦剌人不卑不亢,对待自己的侍从也很随和,也先送来的食物吃不完,便会赐给瓦剌军中其他的明军俘虏,这么看来,总比宋朝被俘的徽钦二帝表现的好多了。

故此,因为以上两个原因,朱祁镇在瓦剌才会有如此好的人缘,历史中的人和事,永远不止表面上的那么简单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揭秘大明朝的万历皇帝到底是精明还是糊涂?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万历皇帝是不是好皇帝,大明万历皇帝是谁,历史上的万历皇帝怎么样

    在人们的印象中,明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是一个二十多年不上朝的荒淫之主。论者分为两个极端,一方说万历一朝是大明盛世,一方则说“明亡,亡于万历”。对明朝皇帝“不上朝”的问题,我曾撰有《明代“早朝”考论》(2009年发在《史学月刊》上)一文,指出明代的早朝就是个形式,办不了什么事儿,上不上朝并不能构成评判皇

  • 明英宗一生最爱钱皇后:被俘后皇后为其哭瞎眼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生当同衾,死当同穴。”明英宗与钱皇后这段至死不渝的爱情故事因而成为佳话。图片来源于网络《女医·明妃传》里,明英宗与谈允贤爱得难解难分,然而历史上,英宗最爱的女人却是贤淑恭顺的钱皇后。钱皇后的出身并不显赫,太皇太后之所以为英宗选择这样一位伴侣,就是看中了她的人品和节操。婚后她与英宗相处得十分和睦。英

  • 揭秘姜子牙为什么能保周朝八百年江山?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姜子牙,字子牙,号飞熊,也称吕尚。商朝末年人,其始祖四岳伯夷佐大禹治水有功而被封于吕地,因此得吕氏。周文王倾商武王克殷的首席谋主、最高军事统帅与西周的开国元勋,齐文化的创始人,亦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影响久远的杰出的韬略家、军事家与政治家。历代典籍都公认他的历史地位,儒、道、法、兵、纵横诸家皆追他为本家人

  • 靖康劫难:宋徽宗的21位成年女儿下落之谜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北宋灭亡后宋徽宗的21位成年女儿下落:据统计,“靖康之难”时宋徽宗有成年女儿二十一名,除保福帝姬、仁福帝姬和贤福帝姬三人死于刘家寺,富金帝姬被真珠大王强纳为妾,惠福帝姬被宝山大王强聘为妾外,剩下的十六人中,发配浣衣院的九人,遣送到各大营寨的六人,云中御寨的一人。图片来源于网络宋徽宗的皇后皇妃五人,其

  • 汉武帝为何不惜以十万人为代价夺取汗血宝马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汉武帝并不是因为李夫人的遗愿而重用其兄,李延年和李广利在李夫人生前就受到汉武帝重用,倒是李夫人去世以后,李家两次遭遇灭门之祸,最终人烟凋零,几无余存。汉武帝重用宠妃的兄弟,从来都是一石二鸟,既给他们一个立功封侯的机会,也让他们为自己出力卖命,大舅哥、小舅子毕竟比别人可靠些。就是说,没有卫青、李广利,

  • 康熙的皇子们有多苦:凌晨三点必须起床读书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康熙读书读到吐血,康熙皇子一览表,康熙最喜欢的皇子

    和平常人家的父母一样,康熙帝也有一颗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而且,为了把皇子们培养成自己合格的接班人,康熙帝甚至是亲自为其制定了一个学习计划。从顺治帝时期开始,皇子、皇孙们从六岁开始,就要接受教育。不仅每天凌晨三点就要达到学习场所,而且还要学会满、蒙、汉三种文字,学习压力不是一般的重。在康熙帝的起居

  • 一代名将的千古奇冤:探秘岳飞死因之谜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莲英死因之谜,李小龙之死之谜,杨家将死法

    岳飞是宋朝的忠良大将,他的死是历史上的一大遗憾。众所周知的是岳飞是被秦桧这个小人冠于“莫须有”的罪名害死的。但“莫须有”到底是何意?岳飞真是死于“莫须有”的罪名吗?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位一代名将的真正死因吧。图片来源于网络我们先来看看历史的记载:一代名将的千古奇冤南宋绍兴十一年除夕夜,抗金名将岳飞被押

  • 一次改变朱元璋命运的算卦最终把他推向了皇位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对朱元璋命运影响的3个女人,算命先生给朱元璋算命,朱元璋算命视频

    在前面的文章,我们讲到,在朱元璋十七岁那年的七月份,朱元璋的父母和两个哥哥,先后在饥饿和疾病中去世。面对生活的压迫,未成年人朱元璋被逼来到了家乡附近的皇觉寺,出家为僧。朱元璋之所选择去当和尚,是因为寺院里面一向不缺粮食,至少自己到了那里不会饿死。但是,在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面前,皇觉寺很快也出现了粮食

  • 只因他杀了岳飞骂他昏君可有多少人看到他的功绩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骂昏君的视频,岳飞为什么被杀,岳飞为何必死无疑

    宋高宗赵构,因为杀害岳飞被后世唾骂,他该骂吗?该骂,因为他自毁长城;该骂,因为他为了皇位不想迎二帝回归;该骂,更是因为他对金国的妥协。但是,这个被千古唾骂的皇帝,其实也是一个很出色的人,特别是他是一位极有能力的政治家。图片来源于网络众所周知,北宋倾覆,兵败如山倒,金兵大举南下,两个皇帝都被活捉了,何

  • 神算军师刘伯温的"旷世预言"之谜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伯温七星灯续命是真的吗,刘伯温的最后一个预言,刘伯温传奇预言

    何为神人?通晓天机,拥有像神一样本事的人。这种本事就是:洞彻天机、经天纬地、神机妙算、未卜先知……如果您熟悉历史的话,在历史这条长河里,中国只有六个神人,六个通晓天机的人。这六个人分别是:西周开国元勋——姜太公,战国不老的传说——鬼谷子,汉朝首席功臣——张良,三国第一谋臣——诸葛亮,大唐第一军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