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安禄山深受唐玄宗重新又手握重兵 安禄山为什么怕李林甫

安禄山深受唐玄宗重新又手握重兵 安禄山为什么怕李林甫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993 更新时间:2024/1/17 2:11:41

对安禄山和李林甫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奸相李林甫称得上安禄山的克星。李林甫活着的时候,不要说让安禄山起兵造反,就是过过招,他也没有那个胆量。

李林甫剧照

其实,在李林甫执政的后半程,安禄山的实力已经十分强大。天宝六载(747)时,安禄山已经担任平卢、范阳两个节度使,手握骁勇善战的边军十余万,还在朝中担任御史大夫的显要高位。

为了取悦玄宗,安禄山源源不断地将俘虏、战利品、牛羊、珍宝送到长安,献给皇帝。他还亲自入朝,拜杨贵妃为义母,拖着三百多斤的身体,迅疾如风的为玄宗与贵妃跳胡旋舞。指着大肚子对玄宗说,里面只有一颗赤诚的忠心。

说实话,安禄山这些马屁拍得让人有些恶心,太过肉麻、太过虚伪。但却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因为在玄宗看来,一个三百多斤的大块头,能这样无比真诚的表忠,显得憨态可掬,是胡人真性情的流漏。所以,十分宠信他。

安禄山剧照

安禄山表面上对玄宗谄媚,实则居心叵测,城府极深,他用憨厚的外表蒙蔽了皇帝的心,史称:“外若痴直,内实狡黠”。

虽然安禄山手握重兵,又受玄宗宠信,但是他见了李林甫,仍像是老鼠见了猫。

安禄山每次入朝,李林甫都会请他吃饭,往往双方把酒言欢时,李林甫就会冷不丁冒出一句,一语道破安禄山内心的某个秘密,虽然气氛还是那么友好,但即便是在冬天,安禄山也会直冒冷汗。出现这一幕后,李林甫又会温言抚慰,解下自己的袍子,给安禄山披上。说一句:“没事,老哥罩着你!”

所以,安禄山不称李林甫官位爵位,而是称他为“十郎”。“郎”这个称呼在唐朝不是称兄道弟般的亲切称呼,而是带有家仆称呼主人的意味。当年武则天身边有个叫张易之的小白脸,红的发紫,趋炎附势之徒都称他为“五郎”,而宋璟却称他为张卿,有人困惑,宋璟说:“你们又不是张家家奴,何郎之有?”

安禄山剧照

安禄山派部下到长安办事,总会去拜见李林甫,部下回来后,安禄山总会问:“十郎说了什么?”

如果李林甫只是安慰或问候,安禄山就会手舞足蹈,如果李林甫说:“让安将军多加检点!”安禄山就会吓得面色惨白,说:“完了,死定了!”

安禄山为何这么怕李林甫呢?《资治通鉴》记载:“安禄山以李林甫狡猾逾己,故畏服之。”虽有一定的道理,但绝不是仅此一点,因为杨国忠也很狡猾,把李林甫都算计了,但安禄山却不怕杨国忠。所以,我们还是应该从安禄山自身原因找问题:

01首先,政治地位不高。

大唐承平日久,中原人民尚武之风已消失殆尽,产生名将的几率小了很多,而少数民族将领却始终在战争中磨练。玄宗重视边功,所以大批少数民族将领便提拔了起来。

玄宗剧照

但是,少数民族将领即便担任了节度使,也没有入朝为相,左右政局的机会。能够入相的,是杜暹萧嵩牛仙客,这些担任过节度使的汉族文臣。

所以,天宝六载时,安禄山虽然手握重兵,但在玄宗眼里,他只是一条凶狠的看门狗。直到天宝十一载,李林甫为了彻底杜绝文臣出将入相的路子,建议玄宗重用了少数民族将领。这些番将才在政治上有了话语权。代表人物是哥舒翰高仙芝与安禄山。

天宝十二载,李林甫去世,杨国忠独掌大权。为了平衡政局,玄宗引入已经有些政治地位的安禄山,来制衡杨国忠。

所以,安禄山在李林甫活着时不敢造次,因为他们不再一个层面,就算玄宗再宠安禄山,也影响不了李林甫。而李林甫死后,安禄山的政治地位提高了,成了朝中说话有分量的人物,所以他不惧杨国忠,以至于悍然造反。

02其次,安禄山想造反,自己心虚。

天宝初年,安禄山在担任平卢节度使后,就逐渐起了反心。他修建雄武城,名义上是抵御契丹,实质上却是存储粮食、马屁、武器,还上奏玄宗,要求西北名将王忠嗣派兵帮助修城,实质上是想吞并人家的军队,被王忠嗣窥破了玄机。

其后,又想吞并朔方节度使麾下的同罗铁骑,当时李林甫遥领朔方节度使,怎能不知道他的野心呢。

李林甫是权相,王忠嗣是玄宗义子,在当时,都是安禄山惹不起的人。不论被谁死死咬住,都会玩完。反观王忠嗣,心底无私,自然无所畏惧。

玄宗剧照

当时,玄宗命王忠嗣攻打吐蕃石堡城,但此城易守难攻,王忠嗣不想无辜牺牲将士们的性命,所以决定抗旨不尊。部下李光弼劝他遵旨,他说:“岂可以数万人命换一个官职!我抗旨,最多是回去当个羽林将军,或者侍卫,陛下还能杀了我!”因为此事,李林甫咬定王忠嗣图谋拥立太子篡位。但王忠嗣没有反心,所以毫不畏惧李林甫,在众人的求情下,被贬为汉阳太守。

而安禄山,不论战功还是出身,比王忠嗣差太远。关键是,他没有王忠嗣的坦荡,深深隐藏着一颗造反的野心,令他心里发虚。所以,在面对李林甫时冷不丁地敲打时,才会直冒冷汗。这叫做心底无私天地宽,心底有私冒冷汗。

所谓屁股决定脑袋,动机决定行为。所以,随着安禄山地位的逐步提高,他的野心必然增大。积攒到一定程度,碰到合适的时机,即便李林甫不死,安禄山该反还是会反。(文:熊鱼自笑)

安禄山

浅见寡识,以就正于方家。

参考资料:《新唐书》、《旧唐书》、《资治通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真实的陈到是个什么样的人?他真是无名小卒吗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我爱历史网上真实的陈到是个什么样的人,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三国是个英雄辈出、将星灿烂的年代。在这个年代里,有无数英雄战场厮杀,演绎出一段又一段精彩的故事。如今,我们也只能史书中领略这些英雄的风采。然而,古代造纸和印刷技术并不发达,史料记载也是高成本

  • 萧何临终前,为何没有举荐陈平接替丞相之位?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说起萧何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简单来说,萧何需要的是一位追随者,能够将自己的规则坚定地执行下去,而不是一位计策甚多的“顾问”。刘邦去世后,汉惠帝继位。萧何作为功勋,继续担任丞相。没过两年,萧何也行将就木,刘盈亲自登门探望,并征询他谁适合继任丞相。在场的人谁也没想到,他推荐了曹参。曹参听

  • 死守边关15年的猛将,他就是郭子仪侄子郭昕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郭昕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安史之乱爆发后,北庭、河西﹑陇右驻军大部分被调往内地,大唐边境空虚,吐蕃乘机占据了陇右、河西诸州,驻守在安西四镇的一支军队从此与朝廷失去联系。这支军队的主将是郭昕,名将郭子仪之侄,其父亲郭幼明与郭子仪是同父异母兄弟。唐肃宗统

  • 奸相杨国忠到底做了什么 他是如何折腾光唐朝的老本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对奸相杨国忠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毋庸置疑,奸相杨国忠是造成安史之乱的主要责任人之一。然而天宝年间,虽然唐玄宗日渐怠政,虽然李林甫专权擅势,但大唐依然延续了开元盛世的繁荣昌盛。人均粮食达到了七百斤,与1982年的水平相当,国力达到了封建统治的顶峰。那么,杨国忠这

  • 唐玄宗盛宠杨贵妃长达11年时间 期间为何连一个孩子都没有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唐玄宗和杨贵妃,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历史上的唐玄宗是个风流皇帝,他的后宫最多时有4万个宫女,但这样他都还不满足,还要到外面去风流快活,他宠爱的梅妃就是在风流场所认识的。最不齿的是杨贵妃都是他从儿子那里抢来的,杨贵妃本来是唐玄宗儿子李瑁的儿媳妇,不过这都不能阻止他将儿媳

  • 杨玉环在后宫中根本不占据优势 唐玄宗为何如此喜欢她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对杨贵妃得宠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唐玄宗为什么那么喜欢杨玉环,确实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其实,杨玉环在唐玄宗的所有后宫中,根本就不占优势。她有哪些地方不占优势呢?(杨玉环画像)一是杨玉环年纪不小。杨玉环嫁给李隆基的时候,已经26岁了。这个年纪,在古代女子中肯定是

  • 三国少年天才诸葛恪:拍马屁都能不着痕迹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孙策临死前,当机立断指定了新的接班人和副手,事后证明了孙策眼光的锐利;孙权临死前,有足够的时间安排后事,然而他纠结多年,立好的规划反复涂抹重写。事后证明他是多么荒唐昏聩,为东吴铺好了一条灭亡之路。新皇帝孙亮有五个顾命大臣,结果:先是这五个人轮流杀戮,杀完之后,孙亮先被废再被杀。也就是说,孙权指定的接

  • 司马懿一生无法战胜宿敌诸葛亮的难言之隐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司马懿好像一开始就没想过能战胜诸葛亮,一味退让,永远是防守,如果诸葛亮在多活二十年,相信司马懿也是这样应对。然而司马懿真的不是诸葛亮的对手吗?司马懿的战术作风真的是被动防守吗?图片来源于网络司马懿是魏国后期卓越的军事家,其精明老练,堪称三国第一。历史上认为司马懿是诸葛亮的克星。因为诸葛亮北伐最害怕的

  • 揭秘:宋微宗如何从皇帝到亡国奴的心酸路!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北宋最后一位皇帝,宋微宗是北宋最后一位皇帝,本来帝位倒是不属于他的,然而万万没想到皇帝落在他的身上。公元1100年,宋徽宗的哥哥宋哲宗病死。宋哲宗死前,并没有安排好皇位的继承事宜。只能由皇帝的母亲、宋神宗的正宫娘娘向太后,召集几位朝廷重臣讨论选择继位新君这一重大问题。这位向太后出身名门,是宋真宗朝名

  • 历史上死得最惨 却又死得很活该的美人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比较喜欢历史的朋友,应该都知道历史上死的最惨的一位美人妃子戚夫人, 戚夫人是汉高祖刘邦的宠妃,戚夫人是被吕后动用人彘酷刑惨死的,为什么吕后会如此对待戚夫人呢?众所周知,在古代后宫中若某位妃子得宠后,想必有两个下场,第一是上位,成为后宫的统治者,第二便是被人嫉妒陷害,最终落得悲惨的下场。而戚夫人就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