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为何朱厚照是明朝最“奇葩”的皇帝?

揭秘:为何朱厚照是明朝最“奇葩”的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914 更新时间:2024/1/22 8:45:28

明代是比较盛产“奇葩”皇帝的,其中最“奇葩”的一位,要算明武宗正德皇帝朱厚照

这位民间传说和戏曲小说中的“正德爷”最奇葩的经历,就是他的下江南。

而他此行闹出最大响动的地方,正是在明朝的南都南京。

1宁王造反,让武宗找到了南游的理由

只看正史上的尊谥,完全看不出明武宗朱厚照的“奇葩”。

《明史·武宗纪》称他为“承天达道、英肃睿哲、昭德显功、弘文思孝、毅皇帝”。

虽是北方天子,但以他的个性才华,却更接近于“江南天子”,而且“很有六朝气”。

他爱冒险,也爱恣游。自正德十二年(1517)八月开始,他屡次微服出京,先是到较近的昌平、居庸关等地,直至远到宣化(张家口)、大同。

直到十三年正月才回宫。其间只因太皇太后崩,才被迫回宫一次处理丧事,处理完了,又离宫远行,流连忘返,乐不思“京”。

武宗游历了晋陕之地,意犹未尽,进而想游历江南。很多廷臣上疏谏诤,他一概置之不理。

网络配图

正德十四年(1519)六月,宁王朱宸濠造反,攻陷江西南康、九江等地。

对明武宗来说,这简直是天上掉下一块大馅饼,坏事变成好事。他正愁找不到南游的理由,这下就名正言顺了。

2在南京亲导亲演“再擒宁王”的大戏

这一年七月,武宗亲自挂帅南下,带兵征讨朱宸濠。

然而,皇帝大军刚走到河北涿州,也就是说,刚离开京城不远,王守仁擒获宁王朱宸濠、平定叛乱的捷报就送来了。

如果公开这个消息,皇帝的南巡就要中止,于是,皇帝下令封锁喜讯,大军照常不急不慢地南行。抵达南京的时候,已经是这一年的十二月。

在16世纪初期的中国,武宗与宁王两人,真心是一对冤家。

他们是同时代人,是一家人,也是政治竞争对手。感谢周星驰和巩俐在电影《唐伯虎点秋香》中的精彩表演,连带着宁王朱宸濠也声名远扬。

其实,当年明武宗不世的戏剧天才,更让众看官大跌眼镜。

到了南京之后,这位凡事都要亲身体验,而且身上充满行为艺术创新细胞的皇帝,亲自导演了一幕“再擒宁王”的大戏。

在军队的包围圈中,宁王被放出来,再由一身戎装的武宗亲自上阵,亲手擒获,于是“圣天子大功告成”的捷报传遍各地。

明武宗直到次年十月方才班师回京。

值得一提的是,他在南京的行宫,并不是昔日皇城明故宫。

文武百官生怕他一旦入住,便再也无意北归,所以让他住在太监王强家。不知道他们当时编了什么样的理由,才说服了这位向来自作主张说一不二的皇帝。

网络配图

3快园钓鱼,不慎落水,留下两个新名胜

明武宗皇后夏氏是上元(今南京)人,明武宗到南京,可以说是走亲家,但这显然不是他南游的重点。

他也寻访过几位旧家名臣,这也不是他南游的重点。他的重点是江南的声色。

因此,当时南京的“风流教主”徐霖进入他的视野,不是偶然的。

武宗曾经两次幸临徐霖家——历史上著名的快园。

快园位于南京老城南,大约在武定门东、箍桶巷西侧一带。

据说,明武宗第一次驾幸快园的时候,事先并没有通知。恰好松江南禅寺有一僧来访,住在快园中,不巧得了疟疾一病不起。

头天夜里,病僧忽然对徐霖说:“圣驾马上要到快园来了,赶快把我的床移到僻静之地避一避。”

果然,“天色一明,诸宦官拥驾至矣”。这或许只是传闻,但可以看出当时人对此事津津乐道。

从故老相传的另外几件佚事中,也可以想见明武宗对徐霖的恩遇非同寻常。

一件是他与徐霖戏耍,剪下徐霖的美须髯,做成拂子。另一件是据说武宗在快园鱼池中,钓到一条金鱼,众宦官争相出高价购买,君臣玩得正high,武宗一不小心,失足掉到鱼池中,浑身衣服湿透,爬起来仍然兴高采烈。

自此之后,快园就多出“宸幸堂”和“浴龙池”两个名胜,身价陡增。

君臣之间如此戏谑,忘形到尔汝,确实罕见。

好在徐霖虽然滑稽自雄,却也知道明哲保身。武宗屡次要授他官职,他坚辞不受,布衣还乡,得保天年。

明武宗在南京作逍遥游,不说他征歌渔色,只说他夜宿牛首山,也滋扰民间,差一点闹出大事来。

这事发生在正德十五年(1520)六月,正史野史说法不同。

《明史·江彬传》说那天夜里宿卫军士惊起,纷传江彬想要叛乱,过了好久才平静下来。

至于宿卫军士为什么夜惊,《明史》中没有细说,却暗指江彬很有可能与宁王勾结阴谋废立,那时宁王被关在长江中的一条船上,还没死。

这实在是连影子都没有的民间讹传,查无实据,却事出有因,它反映了当时南京的民心和舆情。

网络配图

民心和舆情的核心,就是痛恨佞幸江彬的狐假虎威,胡作非为。这个武宗面前第一号大红人到了南京,向下需索无度,又借此弄权,倾陷廷臣。

南都文武大臣莫不恨之入骨,而慑于威权,往往敢怒而不敢言。偌大一个南京城,敢与江彬斗智斗勇的,只有参赞机务的御史乔宇(乔白岩)、应天府丞寇天叙和内守备王伟等寥寥几位。

为挫北兵锐气,乔白岩等人特地从南方士兵中精选一批短小精悍而身手不凡者,与江彬手下高大的西北劲卒较量,自我感觉极好的边兵落败,江彬也吃了个教训,从此不敢小觑南方兵士。

明人孙应岳在《金陵选胜》中说:“传武宗南巡,驻跸此山,江彬有异谋,山灵夜吼。”仿佛山灵有知,夜吼护驾。

这个“山灵夜吼”的故事,当时流传极广。周晖《金陵琐事》引述来自弘觉寺的老僧万延的说法,比较接近真相:原来那天夜里,宿卫士兵太多,寺里挤不下,有个叫明智的僧人就睡到殿前台基上,梦中翻身滚落到地,不觉惊叫起来。

夜深人静,叫声惊动了很多人,也惊动驻守附近的宿卫军士,事情就闹大了。为了大事化小,减少那位僧人的罪责,乔白岩便托词说是“山灵夜吼”,敷衍过去。

但此事越传越玄,最后竟都把账算到了江彬头上,可见江彬多么招人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盘点历史上的太上皇都有谁?他们的结局怎样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皇帝年老之时就会把皇位让给继承人(大多是自己的儿子),自己退到幕后。垂帘听政的事情当然是太上皇不喜欢做的,那么中国历代的太上皇是如何度过余生的呢?汉高祖刘邦的老爹刘太公图片来源于网络刘邦的老爹是第一个享受太上皇尊号的人。刘邦在当皇帝以前,老爹刘太公没有跟着这个儿子得济,反过来还的养活他。当了汉王,老

  • 秦始皇母亲的出轨,改变中华两千年历史?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战国时期,千古一帝秦始皇以铁腕手段打败六国,一统天下。尽管里面有秦始皇的超凡才能,但是还有来自各国投奔来的有志之士的才学相助。有了他们,秦始皇如鱼得水,商鞅变法让秦国的国力得到显著的提高,其他文武将领更是让秦始皇心中暗喜,各地捷报不断传来。但是,当年秦始皇的一件事险些断送了秦国的前程。这件事我们慢慢

  • 周公与周成王是什么关系?周公辅成王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周公是周武王的弟弟,周成王的叔叔。周武王建立了周王朝以后,过了两年就害病死了。他的儿子姬诵继承王位,这就是周成王。那时候,周成王才十三岁,再说,刚建立的周王朝还不大稳固。于是由武王的弟弟周公旦辅助成王掌管国家大事,实际上是代理天子的职权。历史上通常不称周公旦的名字,只叫他周公。网络配图周公的

  • 揭秘连诸葛亮都要退让三分的人竟然是他!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东汉末年,群起云涌,三国争霸。在那个风云际会,充满硝烟和战争的时代,涌现了一批忠心耿耿、宏材大略的谋士。说起谋士,大家似乎都会想起那个高瞻远瞩、神奇妙算的诸葛亮,而忽略了那个天妒之才--郭嘉!网络配图或许,郭嘉出现在大家的视线中是从曹操十里相迎,共谋天下开始的。其实,郭嘉少年时就已经高明远识、目光如

  • 诸葛亮“六出祁山”?五次北伐两次没去祁山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祁山位于甘肃礼县,山川秀美,境内名胜古迹多处。礼县为秦人的发祥地,秦早期都邑西犬丘(西垂),就在县东永兴一带。陇南名胜——祁山,为著名的三国古战场,蜀汉丞相诸葛亮“六出祁山”,在此屯兵,北伐中原。“祁山武侯祠”经过近年的维修扩建,以崭新的面貌接待中外游客旅游观光。古卤城——盐官,曾为西北的骡马集散地

  • 常遇春大儿子常茂诈死 竟然骗过了朱元璋?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洪武二十年茂从冯胜征纳哈出。茂多不奉胜约束,胜数诮责之。茂应之慢,胜益怒,未有以发也。副将蓝玉率常荗等受降时,常荗以纳哈出不敬欲出走故,砍伤纳哈出,纳哈出所部闻之,有惊溃者。胜故怒茂,增饰其状,奏茂激变,遂械系至京。茂亦言胜诸不法事。帝收胜总兵印,而安置茂于龙州,二十四年卒。大意是,常茂与冯胜为子婿

  • 唐肃宗李亨竟是被太监李辅国吓死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泱泱中华大国有着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在这段历史长河中,曾出现了许许多多的宦官(即太监),尤其以东汉、唐朝和明朝时期出现的宦官最多,且危害至深。东汉帝国的太监嚣张跋扈,经常受到外戚的制约,略有收敛;而明朝的太监更是肆无忌惮,像刘瑾、魏忠贤等奸佞宦官动辄就蛊惑皇上乱杀忠臣,误国误民。最后还是被皇帝解

  • 章献皇后刘娥为何与宋真宗只能地下恋情?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刘娥生于公元968年,刘娥的祖籍在山西太原,刘娥父亲刘通担任乐山刺史时,全家搬迁至成都华阳。刘娥出生之前,母亲庞氏在梦中梦见了月亮,随后便给女儿取名为刘娥。刘娥还在襁褓中,父亲刘通战死在沙场。刘通死后,庞氏带着刘娥回到了娘家。刘娥年龄稍长时,学会了击鼗,并将击鼗作为谋生手段。刘娥长到14岁时,家人便

  • 鸿门宴引发的猜想:如果刘邦被杀将是韩信登基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即使项羽杀了刘邦,他接下来的历史改怎么书写,这个很一锤定音。他当时就已经得不到广大民众,许多地方武装的支持了!如果韩信日后做大,刚愎自用的项羽能否斗过他都是个问题。图片来源于网络项羽因为在鸿门宴上放过了刘邦,导致日后刘邦卷土重来,最终被刘邦杀死。但是,最近看了相关的史料后,我感到即使项羽当时听亚父的

  • 钟离昧和韩信:韩信之死到底是该杀还是冤杀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韩信(?~前196),秦汉之际的著名军事家。韩信原本是项羽手下的一员大将,后来归附刘邦,协助刘邦制定了还定三秦以夺天下的方略。楚汉战争期间,韩信率兵数万,开辟北方战场。破魏之战,针对魏军部署,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攻其不备,俘获魏王豹。井陉之战,背水为阵,使将士死地求生,奋勇争先,大破赵军。淮水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