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末大将毛文龙的主要战绩有哪些?他是哪一年从军的?

明末大将毛文龙的主要战绩有哪些?他是哪一年从军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834 更新时间:2024/1/13 14:41:07

1576年2月10日(万历四年正月十一日),毛文龙出生于浙江杭州府钱塘县忠孝巷。祖父毛玉山,原在山西经营官盐,后因生意需要,举家迁往杭州。父亲毛伟,弃商从儒,纳捐为监生,娶妻沈氏。沈家乃杭州望族,有“杭州甲族,以沈为最”之称。毛伟与沈氏共育四子,第三子夭折,余为长子毛文龙、次子毛仲龙、四子毛云龙。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毛文龙九岁时,毛伟病故,其母时年二十六岁,携子依弟沈光祚居住。沈光祚是杭州名宦,万历乙末科进士,历仕开封府推官、山东布政使、顺天府尹等职,后毛文龙从军,曾得这位母舅提携、推荐。

毛文龙幼时,受母家之影响,亦曾接受传统的儒家正统教育“幼从学,习经生业”,但对四书五经始终不感兴趣,而喜读兵法书“耻学举子业,好孙吴兵法”,因此在重文轻武的明末,很难取得像样的功名,也因此一直未娶。直到三十多岁成为军官后,始归家完婚,娶一山西士族女子张氏为妻。张氏不能生育,后又在辽阳纳一妾文氏,生子毛承斗。辽阳被后金攻占后,文氏死于战乱,毛承斗被人救出,送往杭州,张氏抚之如己出。

早岁行边

1605年(万历三十三年春),毛文龙过继给辽东鞍山的伯父毛得春为嗣子,遂只身北上,先顺道入京拜访了母舅沈光祚,被其荐于宁远伯李成梁帐下,开始了在辽东的军事生涯。当时努尔哈赤不断兼并女真各部落,辽东形势日渐紧张,毛文龙对山川形势和敌情都加意考察,同年九月,参加了辽东的武举考试,“列名第六”,被任命为安山百户,不久又升千总,1608年(万历三十六年),升叆阳守备。

开镇东江

后来,以都司之职率兵援助朝鲜,逗留在辽东一带,辽东失陷后,从海路逃回,乘守备空虚杀死后金镇江的守将,向巡抚王化贞做了报告,没有告诉经略熊廷弼,由此两人开始有了怨恨。当时朝廷里掌权的人正赏识化贞,于是授职毛文龙为总兵官,逐渐加升到左都督,挂起将军印,赐尚方宝剑,像内地一样在皮岛上设立军镇。皮岛又叫东江,在登、莱沿岸的大海中,全长八十里,不生长草木,远离海岸,靠近北岸,北岸与后金界只相隔八十里的海面,他的东北海就属于朝鲜了。

与登抚袁可立

纵观明代巡抚节镇登莱,袁可立是唯一从大局出发长时间有效支持毛文龙的登莱巡抚。甚至在地震时还在向朝廷上疏请求“预筹毛帅之接济”。天二年五月初二日,杨嗣昌刚上任就替袁可立向皇帝请饷道:“抚臣袁可立受命方新,请发帑金二十万安兵散民,似非得已。惟在圣明裁定,赐予若干。”袁可立上任不到十个月,毛文龙就被加秩进阶直赐尚方剑。他御文龙多得牵制之功,毛文龙的主要战绩和荣誉都是在这一时期取得的。

毛文龙在袁可立的扶持下不断被加秩晋阶,开始恃功自傲,而其时朝官对毛文龙的质疑声浪日高。天启三年十月,皇帝嘉奖道:“巡抚佥都御史袁可立厥治行劳哉,赐汝朱提文蟒。汝嘉而毛帅骄愎不协,蛊于兵,满蒲、昌城袭报用敢献功。”“乃满浦、昌城之捷,谓兵不满千,未交一战,不遗一矢,而使(虏)自相践踏,其被炮死者二万有余,马之走死者三万有余,止余真 夷二万。公(袁可立)心颇疑之,私谓敷实而后报,不失于慎。”“于是移檄东江,核其虚实。而毛帅嫉公如仇,嗾言官寻端中之。”袁可立奉旨核查他的战报和军饷,由此为毛帅忌恨。

这时忽然就有一个阉党宋祯汉苟合自己的几个同年东林人士宋师襄、方有度、庞尚廉等组成的利益集团利用了毛文龙和袁可立的矛盾,轮番恶意攻击袁可立。以至于天启皇帝看不过去,公开打抱不平切责道:“大臣去留悉听上裁,言官论人当存大体,不必连章抟击。”时朝中阉党横行,党派相攻者无虚日,而阉党也欲除掉袁可立以剪孙督师之翼。袁可立没有意气用事,而是“力柔其(毛文龙)骨”,劝毛“臣子勿欺”,“公(袁可立)故奇其(毛文龙)胆智。”他认为毛文龙的存在事关明金战争大局,不是随便找个人就能替代的,最后是自己选择了“功成身退”。

袁可立在很大的压力下核查毛文龙“满浦、昌城之捷”的战报使二人产生矛盾并被人利用发酵最终导致袁可立下台,对毛文龙、袁可立和大明三方都是一个全输无一赢的结局,甚至可以说自此成为辽战总局由盛转衰的一个转折点也不为过。所以即使是总体肯定毛文龙战绩的董其昌在谈到袁可立离任登莱这个事情上对毛文龙也是持有非议的,至少毛在策略和结果上都是全盘皆输的。因为袁可立是前后几任登莱巡抚中对毛文龙支持最大的一任,袁可立一直为东江毛帅鼓与呼,募兵筹饷,殚精竭虑,到下台八个月后还在朝中为毛文龙摇旗呐喊。他说道:“奴酋逆天顺犯,于今七载,赖毛帅倡义屡获奇捷,大张挞伐之气(山江叙功)。据所报功级解验前后大小三十余战,斩首共一千九十七级,数逾上捷者共五次,总获器械、弓箭等件共五万。当我圣主宵旰之时,人心危惧之日,海外有此奇功,其应陛应赏应恤之官兵相应敕部,行巡按御史覆勘,再为议序以侯俞旨施行。”(王在晋《三朝辽事实录·卷十三·甲子十二月》346页)从上述记载时间看,天启四年十二月,已经是袁可立离任登莱巡抚八个月后上题本为毛文龙请功呼吁。甚至连满人在“文字狱”中编修的《明史》都对袁可立褒贬道:“毛文龙居海外,屡以虚言逛中朝,登莱巡抚袁可立每代为奏请。”袁可立两头受气,处境十分尴尬。

袁可立去,毛文龙无人能御,导致了后来一系列悲剧事件的发生,这可能也是毛文龙和当时的明廷所始料未及的。

不过,毛文龙占居的东江,形势虽然足以牵制后金,但他本人谋略有限,每年浪费的军饷无法计算,并且只顾征招商贾,贩卖禁物,名义上在援助朝鲜,实际上是妄出边塞,没有军事的时候就以变卖人参、布匹为职事,有战争,也很少得到过他的功用。工科给事中潘士闻弹劾毛文龙浪费军饷滥杀俘虏的罪行,尚宝卿董茂忠请求撤了毛文龙的兵,专门整治山海关、宁远的军队。兵部讨论认为不行。袁崇焕心里对毛文龙不高兴,曾上书请求派部臣到毛文龙处清理粮饷。毛文龙讨厌有文臣在身边牵制,上书反驳,袁崇焕很不高兴。等到毛文龙来拜访时,袁崇焕按宾客之礼迎接他,毛文龙又不谦让,袁崇焕除掉毛文龙的主意更加坚决了。

矫诏被杀

到了这个时候,袁崇焕就以阅兵为名,乘船到达双岛,毛文龙前来会面。袁崇焕同他设宴饮酒、行乐,每每到半夜才罢,毛文龙没有觉察袁崇焕的意思。袁崇焕同他商量更改营制,设立监司,毛文龙很不高兴。袁崇焕用离职返乡劝说他,毛文龙回答说:“以前有这个意思,但现在只有我了解东部战事,等东部战争完毕,朝鲜衰弱,可以一举而占有。”袁崇焕更加不高兴,就在六月五日这天邀请毛文龙来观看将士们射箭,先在山上设了帷帐,命令参将谢尚政等安排身穿铠甲的士兵埋伏在帐外。毛文龙来后,他手下的士兵不能进帐里来。袁崇焕说:“我明天出发,海外的事情全寄托在您身上了,请受我一拜。”互相拜见之后,一起登上山来。袁崇焕问起他随从军官的姓名,多是姓毛的。毛文龙说:“这些人都是我的孙子。”袁崇焕笑了,说道:“你们在海外劳苦多日,每月禄米也只有那么一斛,说起来痛心呢,也请受我一拜,大家都为国家尽力。”这些人都叩头道谢。

袁崇焕就此诘问毛文龙几桩违令的事情,毛文龙做了对抗性的辩解。袁崇焕高声喝斥他,让人扒下他的帽子和袍带,把他捆了起来,毛文龙仍很倔强。袁崇焕说:“你有十二条该斩头的大罪,知道吗?按我朝祖宗定下来的制度,大将领兵在外,必须接受文官的监视。你在这边一人专制,军马钱粮都不接受核查,一该杀。大臣的罪没有比欺骗君主更大的,你送上奏章全都蒙骗,杀害投降的士兵和难民,假冒战功,二该杀。大臣没有自己的将领,有则必杀。你上书说在登州驻兵取南京易如反掌,大逆不道,三该杀。每年饷银几十万,不发给士兵,每月只散发三斗半米,侵占军粮,四该杀。擅自在皮岛开设马市,私自和外国人来往,五该杀。部将几千人都冒称是你的同姓,副将以下都随意发给布帛上千匹,走卒、轿夫都穿着品官官服和袍带,六该杀。从宁远返回途中,劫掠商船,自己做了盗贼,七该杀。强娶民间女子,不知法纪,部下效仿,使得百姓不安于家,八该杀。驱使难民远远去帮你盗窃人参,不听从的就被饿死,岛上白骨累累,九该杀。用车送金子到京师,拜魏忠贤为父,并在岛上雕塑他加冕冠的肖像,十该杀。铁山一战败北,丧师不计其数,却掩败为功,十一该杀。设镇八年,不能收复一寸土地,坐地观望,姑息养敌,十二该杀。”宣布完后,毛文龙丧魂失魄,说不出话来,只是叩头请免他一死。袁崇焕召他的部将来说:“毛文龙这样的罪状,该不该杀他?”大家都怕得唯唯诺诺,谁敢反对?中间有称道毛文龙数年劳苦的,袁崇焕训斥说:“毛文龙本是一个平民百姓罢了,官做得最高,全家都得以荫封,足够报他的辛劳了,他怎么就这样悖乱违逆呢!”接着就磕头请求皇帝的旨意说:“我今天杀毛文龙以整顿军纪。将领中间有和毛文龙一样的,都要杀了他们。我不能成功的话,请皇上也像杀毛文龙一样杀了我。”于是取下尚方宝剑在帐前把毛文龙的头砍了下来。出来告诉他的将士们说:“只杀毛文龙一个人,其他人都没有罪。”

这时候,毛文龙麾下凶猛强悍的官兵有数万人,都怕袁崇焕的威风,没有一个敢乱动的。袁崇焕命人用棺材埋了毛文龙。第二天,用肉酒等祭品祭奠他说:“昨天杀你,是朝廷的法律;今天我祭奠你,是出于同僚、友人的感情。”并为他落下了泪。接着分拨毛文龙的士兵二万八千人为四协,任用毛文龙的儿子承祚、副将陈继盛、参将徐敷奏、游击刘光祚为首领。收回毛文龙的敕印、尚方宝剑,令继盛代他掌管。又犒劳军士,传檄安抚各岛人民,全部废除了毛文龙的苛政。回到镇上以后,把毛文龙一事上书报告皇帝,末尾说:“毛文龙作为大将,不是我可以擅自诛杀的,所以我谨席橐待罪。”当时是崇祯二年(1624年)五月。庄烈帝突然听到这个消息,大吃一惊,但想到毛文龙既已死去,当时又靠着袁崇焕,所以就以赞扬的态度下诏书褒奖他。不久又传旨公开毛文龙的罪行,用以稳定袁崇焕的心;毛文龙埋伏在京城的爪牙,也命令法司加以搜捕。袁崇焕又上书说:“毛文龙一介匹夫,不守法竟至于这种程度,是因为海外便于作乱。他的部队连老带幼一起算有四万七千人,假称十万,并且中间有很多百姓,兵还不到两万,擅自设将领千人。现在不便于再设总帅,就以继盛代行其事,这样算来是方便的。”崇祯回答可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萧塔不烟是如何登山皇位的?历史上唯一做了皇帝的公主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朱棣为什么要篡夺皇位,马上皇帝,没当上皇帝的皇子做什么去了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萧塔不烟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盛唐之后,率先建立的辽朝在经历了一段时期的强盛后,也开始走向了衰落。最终,1125年被默默发展壮大起来的金人攻灭。辽朝最终灭亡了,但辽朝的宗室并没有就此绝迹于历史。辽朝的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

  • 一代名相陈廷敬到底为何能得到康熙皇帝的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陈廷敬之女,大清名相陈廷敬,历史上真实的陈廷敬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介绍这样一个景区,正是因为《大清相国》而闻名的景区——皇城相府,看一代名相陈廷敬为何能成为康熙大帝颇为赞赏的重臣!皇城相府,原名“中道庄”,因康熙皇帝两次下榻于此,故得名“皇城”,坐落在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境内。这座堪比皇城的建筑正是康熙朝经筵讲官、文渊阁大学士、康熙大帝的老

  • 李旦先后三次让出皇位,背后有什么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李旦当了几年皇帝,唐朝李显皇位传给了谁,李旦和李显谁继承了皇位

    古代皇帝的权力至高无上,许多人为了争夺皇位闹得头破血流,为了皇帝杀亲爹的事在历史上也不少见,但有一个人却是特例,他原本可以当皇帝,但自己却把皇位让出来,而且还连续让了三次,尽管让了三次皇位,可他一生还是被逼迫当了两次皇帝,他就是李旦。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李旦是唐高宗的第八子,

  • 刘伯温对朱元璋说了一句话,结果丢了性命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朱元璋的四句话,朱元璋说过的名言,刘伯温为什么不得善终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民间一直被视为智慧的化身,被誉为“千古人龙”、“智圣”。几千年历史中,能与诸葛亮的才干品德相提并论的,可谓屈指可数,明朝的开国功臣刘伯温,算是其中一个。历史上的刘伯温,虽然没有演义传说中那么出神入化、惊天动地,但他有四项才能,也足以使他跻身于千古名臣之列。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

  • 她被预言是“天子之母”却沦为纺织女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被和尚预言,预言实现了叫什么,因为预言从来没有出于人意的

    说到吕雉,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个心狠手辣的女人,但与这个处处勾心斗角的女人想必,另一个女人的显得就相对低调多了,而这个女人的结局也就更幸运了。薄姬出身贫寒。她对她的父亲几乎没有记忆。秦朝时候,一个来自吴地的薄姓男人,爱上了魏国宗室的远房亲戚之女魏媪,没有明媒正娶,魏媪怀孕了,生下一个女孩,这就是薄姬。薄

  • 从傀儡皇帝到最美乡村医生 人生华丽大转身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乡村医生,明朝为什么没有好皇帝,最美乡村医生

    曹操有五个女儿(曹节,曹宪,曹华,及清河公主,金乡公主),但却只有三个女婿。其中清河公主嫁给了夏侯楙,鱼豢在《魏略》中说他“楙性无武略,而好治生”,而蜀国大将魏延评其“闻夏侯楙,主婿也,怯而无谋”,都说其怯懦无谋更无勇,虽官至大将军,但却无甚建树,全靠其父高安侯夏侯惇与曹操的交情,他本人也与曹丕的关

  • 历史上被打耳光的皇帝 竟还给打他的人赏赐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互扇耳光,中国历史皇帝顺序(全),历史上被冤枉的皇帝

    李存勖(885-926),沙陀人,李克用长子。幼读《春秋》,略通文义。成人后,状貌雄伟,有熊虎之姿。学习骑射,勇武过人。青年时,随父征战,机敏有谋略。李克用曾被朱全忠所困,地盘狭小,兵力不足,非常悲观。李存勖说:物极必反,现在朱全忠恃其武力,穷凶极恶,吞灭四邻,还时刻想篡夺帝位,这是自取灭亡。我们应

  • 揭秘:刘备曹操为何都说周瑜会割据荆州自立?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孙尚香是刘备的什么关系,刘备几个女人,黄盖和黄忠有什么关系吗

    在赤壁之后,周瑜的名声如日中天,在江东甚至隐隐然有凌驾于孙权之上的势头。曹操在退兵之后曾经给孙权写信,说:“赤壁之战,只不过是因为我军流行疾病,我自己烧掉战船撤退,却让周瑜小儿获得战胜的虚名。”曹操郑重表示:我曹某人对赤壁退兵并不感到羞耻!曹操写这封信用心大大的坏,一是告诉孙权,现在天下人都把赤壁之

  • 他是隋唐中的“赵子龙”用枪如神 为何英年早逝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关于隋唐的小说,隋唐演义中的高手是谁,隋唐中后时期服装官服男

    罗成是怎样死的?隋末天灾人祸,各路义军崛起争霸天下,在这众多英雄梦中,有一个做的最久,也最痴,那就是关于罗成的梦。罗成,他勇,武艺高强,隋唐英雄谱上排名第七;罗成,他帅,意气风发玉树临风,引无数红颜竟折腰;这两点,构成了一个“美”的罗成,而这“美”,经连续剧《隋唐英雄传》里聂远的演绎愈加不得人心了。

  • 揭秘一个被父亲吓得接二连三离婚的皇太子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最近家里不顺琐事接二连三,接二连三的不顺的说说,为什么不顺心的事接二连三

    唐玄宗李隆基的太子是三儿子李亨。李亨原名李嗣升,后来改叫李浚,再改叫李玙、李绍,最终用名李亨。先封作忠王,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立为皇太子。李亨娶的正妻是韦氏,做太子后,韦氏册立太子妃。韦妃的哥哥韦坚也是朝中高官,身居刑部尚书(司法部长)之职。原本太子李亨的婚姻正常和睦,无奈玄宗执政后期,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