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狄青:为北宋屡建功勋,却受到朝廷的猜忌,最终以悲剧收场

狄青:为北宋屡建功勋,却受到朝廷的猜忌,最终以悲剧收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331 更新时间:2024/1/19 5:56:02

狄青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宋朝初年,为了能够打开局面,巩固宋王朝的统治,曾经一度大量起用人才。而同时另外一方面有时权利高度集中,严防着武将们的专权。到了宋朝中期的时候,起用的人才转化成冗官成灾,而武将们却备受轻视。著名的军事将领——狄青,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忠于北宋王朝,屡建功勋,却备受朝廷的猜忌,导致最后抑郁而终,落得个悲剧的结局。

狄青,字汉臣,山西汾阳人,出身贫苦农家。16岁时,狄青的哥哥与乡人打架将乡人打落水中。狄青自愿代哥哥受过,被“逮罪人京,窜名赤籍”。自此,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

狄青先是当养马兵,后来又调到保卫首都的拱圣营。“好男不当兵”,在宋朝时期,士兵的地位十分低下,狄青由罪犯而成为军卒,地位变化不大,不过对他一生的前程十分的重要。

狄青善骑射,武艺好,几年下来,终于升任为下级武官。从此也开始了狄青为国效忠,南征北战的军事生涯,逐步成为北宋王朝的大将。

北宋宝元元年,党项族首领李元昊在西北称帝,建立西夏。宋朝派中央禁军前往征讨,狄青作为下级武官的身份也参与了这次战役。

这场战争一打就是四年,最后以北宋王朝失败讲和而告终。在战争中,狄青表现得骁勇善战,多次充当先锋,率领士兵夺关斩将,先后攻克金汤城,宥州等地,烧毁西夏粮草数万,“收其帐二千三百,牲口五千七百”,并指挥士兵在战略要地桥子谷修城,筑招安、丰林、新寨、大郎诸堡,“皆扼贼要害”。

“大小二十五战,每战带铜面具,被发出入行阵间,凡八中箭。”——《东斋纪事》

狄青每战披头散发,戴铜面具,一马当先,所向披靡,作战四年期间,狄青中箭次数多达八次。在宋夏战争中,狄青立下了累累战功,成为当时独一无二的常胜将军,从此一举成名。

范仲淹巡抚陕西,对狄青十分器重和赏识,称赞狄青是“良将之才”。还建议狄青作为武将,不但要勇敢,还要博古通今,要多读书,知兵法。

狄青十分感激范仲淹的知遇之恩,从此博览群书、熟读兵法,终于成为北宋的一代良将。此时的狄青也不过才三十多岁。

在与西夏的战争中,狄青以自己的骁勇善战为北宋王朝政权效劳。狄青也因此连连升官,从团练使到刺史。战争结束后,狄青又在宋、夏边境驻防,屡建功绩,又被提升为枢密副使。

北宋皇祐四年,由于朝廷的政策失误,导致广西少数民族侬智高起兵反宋,自称为仁惠皇帝。从广西打到广东,南方战事吃紧。朝廷先后也派文武大臣前去镇压,可是都被侬智高打败。

偌大的北宋王朝,国难当头之际,满朝文武百官却无能为力,不得不让宋仁宗焦急。正在此时站出来一个人,此人正是——狄青。

狄青自告奋勇的挑起了南征的重任。于是,宋仁宗任命狄青为宣抚使,带兵前往两广,全权处理军务。

狄青到了广西,雷厉风行地解决当地许多矛盾与人事纠纷,处决了一批无能自保之辈,以其勇敢与智慧,迅速打败了侬智高。

在当时,打败侬智高是一件轰动朝野的大事。狄青凯旋而归,百官称贺。论功行赏,狄青被提升为枢密使。枢密使是个权大位高的官职,有权处理军国要政。在宋朝,武将任枢密使极少,狄青就是其中一位。

狄青能够升任枢密使,究其原因,全靠自己的才能与勇敢,狄青作战有术,带兵有方。

“明赏罚,与士卒同饥寒劳苦,虽敌猝犯之,无一士敢后者,故其出常有功,尤喜推功与将佐。”——《宋朝·狄青传》

狄青与部下同甘共苦而又不争名利的作风,怎能不使人威服。除此之外,每逢打仗,狄青也能够身先士卒。

然而,正是这样一位身经百战,屡建奇功的大将。在当上枢密使,掌握军事大权之时,也正是他走向不幸之日,最终被排挤得罢职,调离首都。

狄青万般无奈之下,只得去见宋仁宗表明心迹。狄青说:“无功而受两镇节麾,无罪而出典外藩。”意思是说我没有功劳却让我担任两镇节度使,我没有罪却让我出外主管外地。

宋仁宗将这话告诉了文彦博,并对文彦博说:“狄青是忠臣。”文彦博告诫宋仁宗:“太祖岂非周世宗忠臣?”意思是太祖当年不也是后周的忠臣吗?宋仁宗听后,觉得很有道理,谁能保证狄青不会效法宋太祖,取代自己而自立呢?

狄青却蒙在鼓里,还去找文彦博。文彦博严肃地对狄青说:贬斥他的原因没有别的,就在于“朝廷疑耳”。此言一出,狄青吓得目瞪口呆。是啊,叛逆之臣的罪名,谁能担待得起呢。

当了几年枢密使的狄青,在公元1056年以莫须有的叛臣之嫌,被逐出京城,到河南陈州去了。行前,狄青十分悲楚,对人说:“青,此行必死。”

在陈州,狄青惊恐未定,听到朝廷有人来,便“惊疑终日”,不到半年,忧愤交加的狄青,郁郁而终,年仅49岁。

表面上看,狄青是病逝。实质上,狄青是被排斥、打击、迫害,含冤而死的。他的死因:皇帝对他的猜疑,文臣对他的诽谤陷害,社会对他的歧视。

王夫之在《宋论》中说得对:狄青之所以“颠倒于廷臣之笔舌”,是宋仁宗“忌大臣之持权”,“以图固天威耳”。愚忠的狄青,承受着无限的冤屈,成为时代的牺牲品。

重文臣,轻武将,是北宋奉行的一贯方针,从狄青的遭遇,我们可以看出北宋王朝积贫积弱的一个重要原因。狄青的悲剧是封建社会专制制度的产物,是北宋王朝军政制度弊端百出的历史见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杨素在隋朝建立之后被封为什么?他在北周时有哪些功绩?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杨素为弘农杨氏之后,先祖世代为官。其祖父杨暄,官至北魏辅国将军、谏议大夫;父亲杨敷,为北周汾州刺史。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杨素小时候穷困失意,不拘小节,有远大的志向。时人都不理解他,只有他的堂叔祖、魏朝的尚书仆射杨宽认为他很不一般,常对子孙说:“处道(杨素字)不是一

  • 李斯判处腰斩并夷三族时,满朝大臣为何没人替他求情?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每当一提起李斯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李斯与小人赵高为谋拥立胡亥为二世皇帝,杀公子扶苏及其兄弟姊妹而被嬴姓宗亲所恨;杀蒙氏兄弟而得罪了所有朝廷大臣;到头来李斯也得罪了小人赵高,被其陷害处以腰斩。可谓是人死了还被人唾弃,可悲!李斯原本只是

  • 唐高宗李治到底是什么样的皇帝 他真的是一个平庸之人吗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唐高宗李治,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说起李治,因其父李世民和其妻武则天的原因,他常常被人忽略,往往是在提起武则天时才会被人记起。后人对其的评价也多是平庸无能,认为是他的懦弱才会将所有的权力落在武则天的手中。那么,历史上的唐高宗李治真的那么平庸吗?他是一位怎样的皇帝呢?一、继承

  • 新城公主是什么身份来历?死后以皇后之礼将其下葬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新城公主的故事。公主是对皇家女子(包括王及宗室女)的称呼,在中国历史上的不同朝代地位不一。不过唐朝的公主是比较有地位的,尤其是大唐盛世时的那些公主们。今天我们就来了解其中的一位,她就是唐太宗李世民最小的女

  • 耿精忠是个怎样的人?为什么康熙会那么恨他?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耿精忠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说起耿精忠,可能有很多朋友会觉得这个名字比较陌生。耿精忠是清朝时期正正封的靖南王,与吴三桂,尚可喜三人一起组成了“三藩”,在清朝这个满是八旗弟子的人才过度中,仅仅这三位汉族弟子独霸一方。早年间,耿精忠也帮康熙除去了许多敌人,成年后还

  • 李治和武则天之间的感情如何 两人是真心相爱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对李治和武则天感情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武则天和李治的感情是否是真爱,这个问题其实很难有标准的答案。就像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绝对的对和错一样,何况在古代封建社会的这种环境下,人与人之间本来就不是平等的地位。大家都知道古代男人都可以三妻四妾,更何况皇族本来就后宫众多

  • 作为帝王的赵祯,为什么始终能保持一颗仁慈的心?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赵祯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清平乐》这部剧让很多观众了解到宋仁宗赵祯,赵祯也是古代评价最高的几位皇帝之一。不过有很多朋友好奇,赵祯身为皇帝为什么能始终让自己保持一颗仁慈之心,哪怕是被官员逼到脸上也不曾动怒。如果换成其他脾气不好的皇帝,恐怕早就要大开杀戒了,其实

  • 明末大将毛文龙的主要战绩有哪些?他是哪一年从军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1576年2月10日(万历四年正月十一日),毛文龙出生于浙江杭州府钱塘县忠孝巷。祖父毛玉山,原在山西经营官盐,后因生意需要,举家迁往杭州。父亲毛伟,弃商从儒,纳捐为监生,娶妻沈氏。沈家乃杭州望族,有“杭州甲族,以沈为最”之称。毛伟与沈氏共育四子,第三子夭折,余为长子毛文龙、次子毛仲龙、四子毛云龙。下

  • 萧塔不烟是如何登山皇位的?历史上唯一做了皇帝的公主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朱棣为什么要篡夺皇位,马上皇帝,没当上皇帝的皇子做什么去了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萧塔不烟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盛唐之后,率先建立的辽朝在经历了一段时期的强盛后,也开始走向了衰落。最终,1125年被默默发展壮大起来的金人攻灭。辽朝最终灭亡了,但辽朝的宗室并没有就此绝迹于历史。辽朝的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

  • 一代名相陈廷敬到底为何能得到康熙皇帝的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陈廷敬之女,大清名相陈廷敬,历史上真实的陈廷敬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介绍这样一个景区,正是因为《大清相国》而闻名的景区——皇城相府,看一代名相陈廷敬为何能成为康熙大帝颇为赞赏的重臣!皇城相府,原名“中道庄”,因康熙皇帝两次下榻于此,故得名“皇城”,坐落在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境内。这座堪比皇城的建筑正是康熙朝经筵讲官、文渊阁大学士、康熙大帝的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