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世宗为什么不在意,努尔哈赤崛起的后果?

明世宗为什么不在意,努尔哈赤崛起的后果?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328 更新时间:2023/12/17 2:35:01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明世宗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萨尔浒一战之后,明朝的多位大臣都开始意识到了努尔哈赤似乎是真的在崛起,并且一再有人发出预警,向皇帝上奏了很多奏折,反思进谏之声不断,并且将努尔哈赤的崛起,会威胁到大明王朝的统治这样严重的后果都告诉了当时统治者。

一般来说,正常的情况都是统治者会对努尔哈赤一行人进行严加看管,但是大明王朝的皇帝听到这样的话无动于衷,甚至于将那些说这种话的大臣给斥责了,这到底是为何,让大明对努尔哈赤的崛起无动于衷、不以为意呢?

万历十一年的时候,大明王朝在剿灭边境时常骚扰自己的建州女真族时,李成梁不小心误杀了带路有功且是努尔哈赤的家人觉昌安和塔克世,所以我认为大明王朝在这上面是对努尔哈赤有愧疚感的以至于皇帝也是有些心存愧疚,对于努尔哈赤的崛起是相对比较纵容的。

万历二年的时候,大明王朝决定去剿灭长期骚扰自己边境的建州女真族,就派出了辽东总兵官李成梁去围剿。

当时的建州小酋长觉昌安就决定投靠大明军队,选择给大明军队带路,当时是剿灭成功了,但是这个头目的儿子占领了寨子之后,接着跟大明军队作对。

所以在万历十一年的时候,李成梁再一次去剿灭这个建州女真族,但是李成梁这一次没有顾及到曾经给自己带过路的觉昌安和塔克世,直接进攻寨子,直接导致了努尔哈赤这两位亲人的惨死。

努尔哈赤在知道这件事之后,立马就上书给大明王朝说为什么要杀害他的亲人,但是人死不能复生,大明王朝也是自知理亏,所以也只能跟努尔哈赤说是误杀,并且补偿了努尔哈赤不少。

先是封努尔哈赤为龙虎大将军,然后还有敕书、马匹等等,还有每年八百两银钱的赏赐,并且大明王朝还将这两位亲人的尸体归还给了努尔哈赤,也算是做的不少了,值得一提的是,大明王朝的这些赏赐都成为了日后努尔哈赤崛起的金钱基础和权力基础。

因为误杀的是曾经带路有功的觉昌安和塔克世,大明王朝的皇帝的心理上也多少会有些不舒服,所以在此后努尔哈赤的发展崛起中,只要不是太过分的情况下,大明的皇帝也都是比较纵容这位有愧于他的臣子。

所以当有大臣向皇帝说明努尔哈赤在不断崛起的时候,皇帝仍然会觉得这有可能是对于努尔哈赤当年的补偿,所以只要是没有真正威胁到明朝统治的情况下,大明王朝也就随他去了。

所以大明误杀努尔哈赤的且对自己有功的亲人,是心存愧疚的,而这种愧疚就是大明王朝一再纵容努尔哈赤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大明王朝能够在历史上屹立多年不倒,有些大臣功不可没,但是就是再好的大臣也架不住奸臣在皇帝面前的挑拨,所以我认为有些奸臣使得皇帝对边境问题的态度非常不满意,使得大臣们都不敢再提边境问题,即使要提也是十分小心翼翼的,再也不敢往大了说,所以预警几乎瞬时就减少了。

嘉靖二十六年的时候,当时的三边总督曾铣因为河套地区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以及少数民族屡次骚扰河套地区百姓的现状下,向当时的皇帝明世宗进谏了想要收复河套地区的计划。

明世宗和当时的内阁首辅夏言都非常支持这个计划,但是奸臣严嵩为了扳倒首辅夏言以至于当时皇帝问到他的意见的时候,他总是说这个计划有诸多不好,并且还利用了皇帝的猜疑之心,将曾铣为了国家的考虑变成曾铣可能谋反的苗头。

因为曾铣手中握有重兵,并且这个计划还深得首辅夏言的喜欢,如此一来,两个位高权重的人交结在了一起,这样模棱两可的话语很容易就将皇帝的猜疑心给引诱了出来。

所以这件事的结果也就是首辅夏言被罢黜官位,曾铣被杀,如此一来,很多官员看到了曾铣的前车之鉴,当需要再次提到解决边境纷乱的时候,都不得不三思而后行,生怕触犯了圣上的动怒。

明朝当时官员还是以文官为主,文官基本上都是反战派,所以即使有人例如李化龙等人向皇帝预警努尔哈赤的崛起可能会威胁到大明统治的时候,他们拿不出完整的计划,以至于文官是绝对不会让其出兵攻打一种还未成型的威胁的,所以即便是正确的预警对于皇帝来说也是无用的。

皇帝对边境问题的态度,当时的大臣们都从曾铣的前车之鉴中看到了,选择预警的大臣也越来越少,再加上文官基本都是反战派,如果那些预警的人拿不出完备的计划,是绝对不可能出兵的,所以这也是为什么皇帝对于努尔哈赤的崛起的预警无动于衷的原因。

前面说到了大明王朝误杀了努尔哈赤的亲人,但是在面对努尔哈赤要求交出仇人尼堪外兰的情况下,大明王朝选择偏袒,这也是为什么在后来努尔哈赤在灭掉尼堪外兰之后,大明王朝依然选择纵容和扶持,而这些扶持也就成为了蒙蔽大明的一个杀招。

从万历十一年开始,努尔哈赤就利用上文说到的种种赏赐,发展自己的部落。首先是将仇人尼堪外兰给杀死。

当时,努尔哈赤只有盔甲十几副,部落几十人,就这样去攻打了尼堪外兰的老巢图伦城,并且取得第一次的胜利,而在此后,不断取得胜利,并且努尔哈赤差不多用了五年的时间,就将建州女真统一了起来。

这样的成就,大明王朝却认为这完全是因为自己的纵容和扶持才使得努尔哈赤有了崛起的机会,所以对一个需要自己扶持和纵容的小部落,大明王朝自然不放在眼里。

努尔哈赤能得到大明王朝的大力扶持还有另一个机遇,那就当时对明朝最忠诚的王台部发生了内乱,导致大明王朝对于少数民族的治理了政策无法继续实施了,急需找到一个新的人来代替王台。

这时候努尔哈赤彰显出来的能力正好符合大明王朝的需要,所以将原来属于王台的龙虎大将军的称号又继续封给了努尔哈赤,并且还默许李成梁帮助努尔哈赤完成扫清障碍,努尔哈赤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大明王朝比较依靠的对象,所以权力、金钱等一切崛起的基础都有了,再加上皇帝对于臣属小部落的不在意,就给了努尔哈赤崛起的足够的时间。

大明王朝对努尔哈赤的部落是一种扶持的态度,里面夹杂这对这样的小部落不以为意的态度,所以即使努尔哈赤正在崛起也都是依靠着明朝的赏赐、扶持和纵容,所以自然大明王朝也就不太在意这个小部落了。

努尔哈赤能够带领部落崛起,并且还能不引得皇帝关注,更是因为努尔哈赤这个人善于权谋,善于表现自己的忠心,并且还拉拢了李成梁等当时明朝官员,长时间的韬光养晦,以至于大明王朝都忘了这曾是草原上的一匹狼,大明王朝被努尔哈赤所营造的假象给骗了,以至于皇帝对努尔哈赤都很放心。

大明王朝对努尔哈赤有了扶持之后,努尔哈赤也很会来事,很善于投桃报李,在臣属于大明王朝的时间里,每年都去朝贡。

据历史记载,建州女真族一共朝贡了十一次,并且其中四次都是努尔哈赤亲自带去的,足以让皇帝看出努尔哈赤所带领的建州女真族的忠心。

努尔哈赤不仅向明朝朝贡,还帮助明朝剿杀了当时侵犯辽东地区的女真族头领,忠心那可真的天地可鉴。此外,努尔哈赤还多次笼络明朝大将李成梁等人,极力表现出他对于明朝的忠心耿耿。

努尔哈赤有勾践卧薪尝胆的耐力,能够长久的表现出对大明王朝的忠心,骗过了皇帝、骗过了明朝的将军,以至于他在怎么崛起都像是为了明朝而崛起,所以大明王朝自然就无动于衷了。

大明王朝对于误杀了努尔哈赤的家人就有愧疚之心的,这样的愧疚就表现在以后对于努尔哈赤斩杀仇人尼堪外兰的战争中,大明王朝并未插手。曾铣的前车之鉴使得很多大臣不敢再提出有关边境纠纷的奏折,预警即使有也是比较少的。

明朝后期,忠心的王台部发生内乱,大明王朝急切需要一个新的部落来帮其施行控制少数民族的政策,努尔哈赤带领的建州女真就是很好的人选,大明加以扶持,对于小部落依靠自己扶持才能崛起的现状。

再加上,努尔哈赤本人非常有头脑,善于韬光养晦,善于表现忠心,善于笼络大明官员,将大明皇帝和官员都骗了过去,大明王朝自然就对多次的努尔哈赤即将崛起的预警无动于衷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装疯卖傻那么多年的李忱为什么能成为皇帝?他有什么作为?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唐宣宗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说到唐宣宗李忱,这个皇帝作为唐朝皇帝之一,很显然并没有李隆基、李世民那样更有名,但是如果要说哪个皇帝的经历是最创奇的,李忱绝对是第一名,不仅是唐朝皇帝的第一名,放在整个历史当中,恐怕也没有人能够比他更创奇。那么究竟唐宣宗李忱是一个怎

  • 姚弼的两次夺嫡计划为什么都失败了?他最终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姚弼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姚弼是姚兴第三子,曾深得父亲宠信。此后姚弼在长安担当要职,并且广交人才,慢慢他的势力已经超越太子姚泓,此时姚弼已经有了夺嫡的打算。不过此后姚弼两次计划夺嫡都以失败告终,等姚兴重病后,姚弼打算背水一战,结果遭到姚泓顽强抵抗,没能突破前殿

  • 魏冉是什么身份?奠定秦国统一基础的他是什么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魏冉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我们都知道,秦始皇一统六国成立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国家,完全得益于之前他之前几代秦王的努力,秦孝公在位时,任用商鞅变法,因而一举为之后的秦国强大而奠定了基础,不过商鞅变法能得到如此高的评价,其中也有秦国几代帝王的原因,到了秦昭公

  • 汉灵帝改刺史为州牧,为什么会颠覆了东汉政权?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为稳固地方,汉灵帝改刺史为州牧,为何反而颠覆了东汉政权?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在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时期,历朝历代都很重视地方官制的建设,其中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举措莫过于秦始皇废分封,行郡县的举措,极大的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与安定。以后都王朝基本上都延

  • 曹髦死时年仅20岁,为何却赢得了好评?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东汉王朝建立一百九十多年后,饱经沧桑,一步步进入末世。当皇位传到汉献帝手中时,东汉业已名存实亡。汉献帝沦为傀儡,被各路军阀争来抢去,人人都想“挟天子以令诸侯”。最终汉献帝落在曹操手里,在长达二十多年时间里,汉献帝被曹操玩弄于股掌之间,每天诚惶诚恐,看曹操脸色行事,最终还是被曹操之子曹丕夺走皇位。我爱

  • 抗金名将杨沂中,秦桧为何就不敢动他?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南宋建立之初,面对金国人的疯狂进攻,南宋朝廷大臣分为两派,一派积极主战,以张浚、岳飞等武将为主,他们认为南宋完全具备与金国抗争的武备实力,应该积极抗击金国军队,北伐中原收复故都。另一派则是主和派,以秦桧、万俟卨等奸臣为主。他们认为南宋实力无法与金国匹敌,盲目动武会激怒金国,招致更大损失,力主放弃武力

  • 一个小配角打得赵云逃走,此人究竟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时代,与东晋十六国、南北朝、五代十国等时期一样,都是中国古代著名的乱世。当此之时,天下分崩,群雄割据,连年混战。频繁激烈的战火烽烟,成为三国时代的主流现象。黎民百姓在这样的乱世中流离失所,倒悬水火,受尽饥寒。但另一方面,乱世和战争,却为天下英雄提供了一展身手的巨大舞台。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

  • 八健将特指东汉末年哪些骁勇战将?他们的领导者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八健将特指东汉末年割据诸侯吕布与马超手下的八员骁勇战将。历史上无记载“八健将”称谓。组合记载于早期版本《三国志通俗演义》,后清代毛纶父子修改《三国志演义》去除马超八健将为韩遂八部将,这也是唯一一版《三国演义》叙述是韩遂手下。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吕布军为:张辽、臧霸

  • 王爷写下“谢祐”二字,武则天杀他灭口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唐朝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唐都长安城内,发生了一件震动天下的大事。唐高祖李渊未能妥善处理好皇位传承关系,导致几个儿子刀兵相见,自相残杀,酿成“玄武门之变”的惨痛悲剧。秦王李世民谋略过人,手下能人众多,事先又经过一番精心策划,最终大获全胜,杀死竞争对手太子建成和齐王元吉,在帝位争夺战中成为最

  • 徐达一生忠厚仁义,他的女儿却心如蛇蝎?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朱元璋能建立大明朝,大将徐达的功劳首屈一指,无与伦比。徐达是安徽凤阳人,这里也是元朝末年红巾军起义的发源地之一。徐达出身于一个贫苦农民之家,自幼跟着父母过着吃苦受累却衣食难继的穷困生活。但徐达却没有自甘沉沦,而是渴望着有朝一日能凭借自己的才能干一番事业,留名青史。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