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一代名将的他为何在高俅面前称自己是小人

一代名将的他为何在高俅面前称自己是小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987 更新时间:2024/1/29 3:06:02

对于四大名著一般我们看的比较多的便是西游记和水浒传了,每当暑假来临都会重复播放,而对于水浒传来说,要读懂里面作者的良苦用心是需要一定的耐心的,不光光是人物的设定,故事情节的铺设,更重要的是在于一些对话描述上。

而今天小编要讲的便是水浒传中的对话让我们更加了解当时的作者刻画人物的高超水平,小编通过网友的留言整理了下关于呼延灼为何在高俅面前自称自己为小人的原因,其发现大有隐情,一起来看看。

熟悉水浒的朋友都知道,呼延灼出场是在高唐州这一段之后,太尉高俅的本家兄弟高廉让梁山泊杀了,这个时候高俅上奏皇帝,要攻打梁山,高俅觉得大兵讨伐小小的山贼草寇没有必要,于是保举了当时是汝宁郡都统制的呼延灼。

网络配图

一般来看,我们都会想,高俅为什么会保举呼延灼呢,应该是高俅知道呼延灼很厉害,也有名声,当然还有开国名将后人这个优良的基因,所以让呼延灼出山,也就理所应当,但是不能不说,呼延灼接下来的表现,是很让我吃惊的。

第一个细节在于呼延灼在高俅面前的自称:呼延灼禀复:“恩相,【小人】观探梁山泊兵多将广;呼延灼禀道:“【小人】举保陈州团练使,姓韩名滔.......

读到上述文字的时候,小编在想一个问题,呼延灼为什么要自称小人呢,首先呼延灼是有官职的人,似乎官职还可以,是否可以自称下官呢?其次,呼延灼马上就要带兵出征了,带兵出征,也算一员大将吧,但是在太尉面前,不能自称本将或者大将,那咱们退后一步,自称小将总可以吧,小将并不一定年龄小,但是作为谦称总是可以的。如果我本人就是呼延灼,那么我自称什么更合适呢?想了想,觉得小将这个称呼可能更好

为了严谨一些,小编决定查查具有类似情况的人,在朝廷大员面前是如何自称的,结果不出所料。

网络配图

1)我们先来看关胜宣赞

宣赞:此人忍不住,出班来禀太师道:“【小将】当初在乡中,有个相识。此人乃是汉末三分,义勇武安王嫡子派子孙,姓关名胜----当时宣赞的身份,兵马保义使

关胜:太师大喜,便问:“将军青春多少?”关胜答道:“【小将】三旬有二---当时关胜的官职,浦东巡检使

二人的官职都不大,在堂堂太师爷蔡京面前,都是自称【小将】

2)如果觉得没有说服力的话,那么继续找,两败童贯的时候,朝廷将领多,选个例子吧

童贯听得,对众道:“前有伏兵,后有追兵,似此如之奈何?”酆美道:【“小将】舍条性命,以报枢相---酆美当时职务,飞龙大将军,协助主帅征讨梁山泊。

当然例子也有例外,上党节度使徐京禀道:“【徐某】幼年游历江湖,使枪卖药之时,曾与一人交游---这里徐京的自称,是徐某,并没有说自己是小将,当然这个也可看做徐京这个时候对大家说,而不是单独面对高俅。

网络配图

通过上述的寻找,可以发现,一般将领在上级面前都自称小将,吏则自称小吏,至于有没有自称小人的人,其实还是有的,比如因病没来点卯,被高俅斥骂的王进,还有误入白虎堂,犯罪受审的林冲,他们俩在高俅面前是自称小人的,当然个人认为,林冲和王进的情况与上述诸人不同,第一是他们俩直接属于高俅管辖,第二是当时都处于请罪或者认罪的状态,自称小人,倒也无不可。

回到前面的分析,呼延灼对高俅自称小人,为何那么多人和呼延灼情况类似,都不自称小人,呼延灼却一口一个小人的?呼延灼对高俅那是【非常谦卑的,也是非常讨好】的,当然有的人认为这个是拍马屁,但小编觉得拍马屁只是从大众观点来看,当然从呼延灼本身或者说一个当官的人角度来看,这个人很懂得做官该怎么做,说话该怎么说,高俅该是个很喜欢阿谀奉承的人,呼延灼说的话,必然让他舒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皇帝多早死 这个皇帝死后竟被做成了一道“菜”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自始皇帝算起,几千年来做皇帝这个职业的也不过几百个。虽然都是亿人之上权之顶峰,但结局却是各不相同。说起来,一般是明君多善终,亡君多惨死,但就有这么一位有作为的皇帝,死后居然被做成了一道菜,也算是千古奇闻了。五代十国时期,44岁的大汉奸石敬塘为了取后唐而代之,以割让幽云十六州、岁绢30万匹、认34

  • 殉道者之死 曹操基于什么必须杀掉荀彧?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刘备说“汉贼不两立,王室不偏安”,是希望蜀汉后继者不要偏安一隅,恢复大汉的基业,然而到他儿子刘禅这辈儿时,就已经忘到九霄云外,唯有诸葛亮,成了孤独的殉道者,始终以恢复汉室为毕生追求,面对强魏,明知不可为却不得不为之。我们常拿司马懿来比诸葛亮,然而二者其实毫无可比性。司马懿处心积虑,步步为营,每一步都

  • 曹操有25个儿子 为何还是被司马懿篡权?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曹操用一生的时间,打下了大魏的基业。曹操死后,留下了大批的贤臣良将,曹家子弟也有很多青年才俊。但遗憾的是,曹操死后不到30年,魏国政权就落入了司马懿父子手中。这是为何呢?其中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曹操的优秀儿子都短命曹操共有25个儿子,其中优秀者众多,最知名的是曹昂、曹丕、曹彰、曹植、曹冲。可惜的是,

  • 汉宣帝深爱许平君 为何史书却没提与她合葬?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许平君先死,所以汉书上没有合葬两字,只说葬杜陵南园。汉代帝后同陵不同穴,只要在一个陵都算是合葬。许平君葬杜陵南园。后来的王皇后葬杜陵东园。她们和宣帝关系都算合葬。不是不想合葬,是不能说合葬。合葬是妇从夫葬,或者说卑从尊葬。宣帝到元康元年才建杜陵,当时,许平君己葬,不可能说让宣帝与她合葬。这是尊卑的问

  • 秦穆公选择与郑国结盟是正确的选择吗?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在公元前632年(僖公二十八年)发生的城濮(在今河南陈留县)之战中,晋文公战胜楚国,建立了霸业。公元前631年(僖公二十九年),晋、周、鲁、宋、齐、陈、蔡、秦在翟泉(今河南洛阳)会盟,晋国在会上“谋伐郑”。公元前630年(僖公三十年),晋国和秦国合兵围郑。围郑对秦国没有什么好处,郑国大夫烛之武看到这

  • 这个皇帝爱请大臣们喝酒 不喝就挨揍喝了更严重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孙权继承父兄基业,建立了吴国,可他毕竟没有统一中国。不是他不行,不然曹操也不会说出生子当如孙仲謀这句话了,而是对手太强大。因此,吴国终究只能偏安一隅。最终,吴国亡在了孙权的孙子孙皓的手上。这位孙先生和大多数亡国之君一样,是个能整事的人。网络配图孙皓是孙权的太子孙和的次妃何姬生的庶长子,他爷爷孙权很喜

  • 永乐帝的“靖难”夺权之路:一块西瓜引发的政变?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建文帝即位之时,难以胜任对叔父辈藩王的驾驭,尤其是活跃于北部边境的燕王,为巩固南京政权的稳固,即位仅两个月后,便断然削藩。他采纳黄子澄的建议,由于顾忌燕王的军事实力,决定先断其羽翼,而且首当其冲的就是燕王一母同胞的兄弟周王。以此为开端,建文政权连续展开削藩。洪武三十一年十一月,齐王被削藩,第二年即建

  • 汉武帝与卫青:他是他的姐夫 他也是他的姐夫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汉武帝是汉景帝之子,真正的龙子凤孙,汉代的皇子,即使不能继位当皇帝,也会分封到各地为诸侯王,每人一大片地盘,在那块地盘上,他就是老大,相当于一个小号皇帝。不过,汉武帝的运气比大多数皇子好得多,他不仅有个当皇帝的爹,还有个深谋远虑的妈。他妈王夫人是个很有心计的女子,让他娶了姑姑馆陶公主的女儿陈阿娇,馆

  • 绝无仅有!身为太后她竟然色诱敌国国王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自古及今,使用美人计的数不胜数。但以一国之尊身份亲自去实行美人计的,大秦宣太后可能是绝无仅有的。大秦宣太后,一般称芈八子,就是《芈月传》主角的原型。她是秦惠文王的一个姬妾。秦武王暴亡无子,芈八子的儿子昭襄王当上国君,因年龄太小她就开始了摄政生涯。宣太后是历史上第一个称太后的实权人物,她执掌秦国政权达

  • 她是皇上的“乳母”最后变皇后 为何死于宦官凌辱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元祐初年,高太后为了管束好小皇帝,给他找了十多名老宫女。小皇帝对幼儿园老阿姨非常不喜欢,各种不合作。渐渐的,他长大了,高太后就在外面物色“乳母”照顾他。这词很引人遐想,因为“乳母”并不比他大,还是个小女孩。这个小女孩叫刘氏。大臣有意见了,他们上疏道:“皇帝年幼,应该远离女色,别被调教坏了,移了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