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历史上的姜子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揭秘:历史上的姜子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306 更新时间:2023/12/19 11:42:24

国庆档电影《姜子牙》正在上映中,这部电影讲的主要是姜子牙封神大战之后的故事,可以算是《封神榜》的续集。当然,不管是《姜子牙》还是《封神榜》,都是离现实历史有较大差距的神魔文学。那么,姜子牙在历史上究竟是一个怎么样的人物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姜子牙是商末周初真实存在的人物,不过“姜子牙”这个名字是后人的称呼,在周朝一般称呼他为吕尚或者吕望。在战国秦汉文献中,流传不少关于吕尚早年的故事。据说他是齐国人,娶妻后但却被妻子赶出门;后来去都城朝歌做屠户,但也生意不好干不下去;然后又去投奔贵族子良做家仆,却又被子良嫌弃而炒了鱿鱼;最后只好跑到棘津渡口卖身,但却也无人理睬。于是他只好又进入周国,最后在钓鱼时被周文王相中,成就一段君臣相遇的佳话。

不过当时也流传另外一些说法。有说吕尚是在菜场卖牛肉时被文王物色到的;也有说吕尚出身可能没有这么低贱,在当时就是名望很高的长者了,游说商纣王不被任用,听说文王贤明而主动投奔;又有说是文王被商纣囚禁在朝歌时,大臣散宜生、闳夭找到吕尚来帮忙;还有说周文王的祖父周太王就拜访过吕尚了;甚至有说吕尚在商朝的经历是为周国做间谍。其实,这些故事可能都不是历史史实,真实的吕尚可能是吕国的一位高级贵族。

吕国是当时周国的得力盟友,周文王的祖母太姜就是吕国公主,周人祭祀的始祖后稷之母姜嫄,也出自吕国的同宗有邰氏。吕尚一直以吕氏相称,应该本身就是吕国人,与周文王从小就认识。吕尚作为吕国的佼佼者,被周文王相中自然也不意外了。当时吕国贵族也兼任周国大臣,吕尚被周文王任命为“三公”之一的太师,成为周国的最高军政长官。吕尚的女儿邑姜也嫁给文王的太子发,就是后来的周武王。

文王父亲王季为商纣王的祖父文丁所杀,所以商周两国关系势同水火。商纣王即位后,对周文王也颇为忌惮,受到崇国国君崇侯虎的挑唆,商纣王就把文王囚禁了起来。后来吕尚与周大臣合谋,通过行贿商纣王心腹大臣费仲,让商纣王得以释放周文王。文王回国后,知道商纣王仍然提防自己,那么商周一战已经在所难免了。不过周国此时还是商朝属国,实力较为弱小。于是文王与吕尚等商议,如何能成功击溃商朝。

吕尚主要为文王提供了两个方面的谋划。

第一是修明政治。据《说苑》,文王询问吕尚如何治理国家,吕尚认为,行王道的国家百姓富足,而无道的国家国库富足,现在君王的财富多得溢出来,百姓的钱财却漏得干净啊!文王马上说好。吕尚说好事做太晚也不吉利啊!文王当天就打开粮仓赈济百姓。

后来武王即位时,也询问吕尚如何治理国家,吕尚说关键在于爱护百姓,政事要对他们有利不要有害,要多帮他们成功不要让他们失败,要多让他们生存不要杀害,要多给予他们不要掠夺,要让他们快乐不要让他们劳苦,要让他们高兴不要让他们发怒。对待百姓要像父母对待子女,兄长对待弟弟一样,听到他们受冷受饿就感到哀怜,见到他们劳苦就要伤心。此外,国君自己也要厉行节约,不因个人喜好妨碍、变更法律,赏罚分明。

第二是征伐诸侯。在修明政治的同时,吕尚辅佐文王攻打坚持归附商朝的诸侯。据《说苑》,文王问:我们可以对哪个国家用兵?密须国对我们怀有二心,可以去攻打吧!文王的三子管叔鲜反对说:不可!密须国国君也是明君,攻打他不合道义吧!吕尚则支持文王说:臣听说先王用兵,攻打邪曲不攻打顺从的国家,攻打危亡不攻打安定的国家,攻打过分不攻打安分的国家。文王同意了吕尚的意见,周国就把密须给消灭了。

除了消灭密须外,周国还攻灭了丰、镐、犬戎、黎、邘、崇等国,尤其是杀了文王的仇敌崇侯虎。于是周国的势力范围越来越大,形成了“天下三分,其二归周”的局面,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吕尚的功劳。

文王迁都丰邑(今陕西西安)后去世,由周武王即位,吕尚作为周武王岳父,地位自然更加尊崇。此时周朝又迁都丰邑东边的镐邑,周灭商也已经水到渠成。于是周武王决定攻打商朝都城朝歌(今河南淇县)。但在发兵前占卜结果却不吉利,外面忽然也风雨大作。大臣们都很害怕,只有吕尚坚持劝武王,这才坚定武王出兵的信心。据《论衡》,吕尚还把占卜用的蓍草推开,把龟壳踩倒,大喝一声:“枯骨死草,何知吉凶!”

在行军途中同样遇到了险阻。据《韩诗外传》,在邢丘(今河南温县)的时候忽然车轭断为三截,大雨连续三天不停。武王内心感到恐惧,又问吕尚是否意味商朝不能讨伐?吕尚说不是这样,车轭断为三截是说我们部队要分而为三,大雨连续三天不停是要洗干净我们的兵器啊!正是在吕尚不懈鼓励下,武王才坚定了斗志。商纣王仓促组织出一支部队应战,公元前1046年二月甲子日清晨,两军在朝歌以南的牧野(今河南新乡)相遇。

此时,吕尚与大臣伯夫向商军行“致师”之礼。所谓“致师”,就是双方将领车战单挑。吕尚以太师之尊,不惧艰险,像一头苍鹰翱翔战场,会挽雕弓如满月,迎面射倒对方武将。诸侯联军士气大震,大家击鼓呐喊,杀向商军。商军本来士气低落,见周太师如此神武,不少人惊魂丧胆,纷纷倒戈相向。这一仗诸侯联军杀得商军血流漂杵,不到一天时间这支商军主力就被周军歼灭。当晚,诸侯联军就攻入朝歌,商纣王自焚,商朝灭亡,周朝建立。

后来周人在史诗《诗经·大雅·大明》中这样歌颂这场战争:

牧野洋洋,檀车煌煌,驷騵彭彭。

维师尚父,时维鹰扬。

凉彼武王,肆伐大商,会朝清明!

商朝虽然灭亡,商族势力仍在。周武王先是把三个弟弟管叔鲜、蔡叔度、霍叔处设为“三监”,监视商纣王太子武庚。武王去世后,子年轻的周成王即位,武王弟周公旦摄政。“三监”不服周公旦,反与武庚沆瀣一气,并勾结东方的东夷薄姑国、奄国等反叛。这场战争对周人的考验不在牧野之战之下。周朝的三位元老——周公与太师吕尚、太保召公奭齐心协力,平定了周公之乱,并且一路打到了东夷,消灭了薄姑国和奄国。

此时东夷势力仍然很强,而周人并不能迅速消灭东夷。于是在周公旦的主持下,吕尚被封到薄姑故地建立齐国(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区),周公旦本人则被封到奄国故地建立鲁国(今山东曲阜)。两国一在泰山以北,一在泰山以南,以犄角之势扼守住山东半岛西大门。当时齐国一带战乱频繁,吕尚在进入齐国时还与前来争地的东夷莱国国君干了一仗,好不容易击败莱国。周成王非常重视吕尚,特赐他和齐国拥有代表天子征伐东方的权力。

吕尚进入齐国后,采取兼容并蓄的建国方针,尊重土著习俗,因俗简礼,用三个月就稳定了齐国局势。之后又利用齐国近海的优势,发展工商、鱼盐产业,齐国迅速发展起来。与之相对的是,代表周公旦坐镇鲁国的长子伯禽却更改土著习俗,完全用周礼代替夷礼,结果足足用了三年才稳定下鲁国局势。周公旦也为之感叹,“平易近民,民必归之”,鲁国以后是要北面服事于齐国了啊!

不过,周公旦在吕尚面前可不愿意输了嘴皮子。有次周公旦问他怎么治理齐国呢?吕尚说尊贤尚功,就是说我们任人唯贤唯功;吕尚反问周公旦治鲁之道,周公旦说尊尊亲亲,就是说我们任人唯尊唯亲。吕尚说鲁国这样会日渐衰弱的啊!周公旦却说,齐国这样会被篡夺的啊!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吕尚的后代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尽管在春秋战国之际被异姓大臣田氏篡夺,但田氏齐国仍以此为基础,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吕尚最终在齐国去世,以周太师身份礼葬于周。作为商周鼎革的关键人物,他的故事在后世也就越来越丰富和戏剧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被误解千年的“扶不起的阿斗” 真相竟是这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是一个英雄豪杰辈出的时代,人们常说有虎父无犬子,曹操有曹丕,孙坚更是生下孙策和孙权兄弟,唯独刘备,英雄一世,却留下了一个扶不起的阿斗,阿斗真的扶不起来吗?刘禅真的有那么差劲吗?诸葛亮对刘禅评价较高,赞其“知量甚大,增修过于所望”、“朝廷年方十八,天资仁敏,爱德下士。”而在诸葛亮时期,刘禅对诸葛亮

  • 卖肉人家的女儿竟当上了皇后?她是怎么做到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据说,她本是干养猪、杀猪、卖肉这三桩营生人家的女儿,以一般情形而言,她长大之后,该是嫁给隔壁卖豆腐料理的关某,或是运气好点,嫁给卖牛羊肉这种上等肉品的大户人家张某,运气居中,则是许配给编草鞋却梦想着有朝一日能考中公务员的刘某某。然而命运有时候却是相当奇特的,这个女孩居然被选入了掖庭——什么意思呢?在

  • 唐宪宗:一个害死生父赶母出宫的最不孝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对生身父亲如此不孝,唐宪宗不是历史第一人,因为权力的斗争历来相当残酷,利欲尚且熏心,何况九五之尊!父子相残、手足搏杀等案例在历史上非常之多。但是,将生身母亲赶出家门,十年而不去看望,如此忤逆不孝的皇帝,翻遍典籍,也找不到第二个,唐宪宗无疑是绝无仅有的第一个。常言道: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中国人讲孝

  • 千里马死于伯乐之手他成就了韩信也毁了韩信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在山的那边海的那边有一群蓝精灵,有一个叫刘邦,有一个叫韩信。做为史上第一个做行政工作做到“功劳第一”的人,如果没有萧何,刘邦和韩信是不可能唱歌跳舞快乐多欢欣的。话说,那一年,是周赧王五十八年(公元前257年),萧何出生在沛丰(江苏徐州丰县),萧何本有希望成为他们县里千百年来职位最高的人,毕竟最后当了

  • 一代雄主他若不死明成祖朱棣未必是对手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在明朝最辉煌的时候当属永乐盛世,那时的明朝在朱棣的统治期间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在这期间还有一个人,其丰功伟绩不下于朱棣,甚至有机会灭亡明朝,他就是帖木儿帝国的开创者帖木儿,那么帖木儿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网络配图1.卧薪尝胆 苦尽甘来帖木儿的父亲是突厥人的首领,当时的突厥人的权利在帖木儿叔叔的手上

  • 唐朝第一英雄竟是他 后来竟死于非命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唐朝第一大英雄他说一没人敢说二,史书上这样记载的:骨瘦如柴,力大无穷。两臂有四象不过之勇,捻铁如泥,胜过楚汉项羽。一餐斗米,食肉十斤。用两柄铁锤,四百斤一个,两柄共有八百斤,如缸大一般。坐一骑万里云,天下无敌,没错,他就是李世民的弟弟,李元霸!网络配图首次亮相:在隋炀帝面前与宇文成都比力气,李元霸不

  • 宋之问毛遂自荐 为何还是上不了武则天的龙床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宋之问长相帅气,才华横溢。继承了他父亲“三绝”之中的文。因此,他写得一手好诗,并且中了进士,和“初唐四杰”之一的杨炯一起在崇文馆当学士,20来岁就成了唐朝的宫廷教授。网络配图通过两次皇家诗歌大赛,宋之问成为初唐文坛的掌门人。在当时也是有着一定的名气。可他竟然自我推荐,想去当武则天的男宠。从此被视为笑

  • 揭秘:刘备的一统梦为何是败在两个好兄弟手上?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刘备的一生,简直像做梦一样。想当年,刘备带着关羽、张飞平息黄巾之乱,先后投奔过公孙瓒、吕布、曹操、袁绍、刘表,得到过徐州、小沛,见过皇帝,骗了个皇叔当,青梅煮酒时候被曹操认为是天下匹敌的英雄。刘备手下大将都是三国一流的角色,可是这么混混沌沌几十年,却是几乎每战必败,到头来一点成就都没有,竟然只能

  • 揭秘:为何宋朝三个皇帝拼死拒绝登基?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英宗赵曙,宋朝第五帝。明道元年(1032)正月生于宣平坊,为仁宗弟濮王赵允让第十三子。仁宗赵祯久未得子,遂于宗室内择选幼子以为建储之备。谁知造化弄人,庆历间仁宗二子相继夭折。七年(1048),赵曙再次被迎入皇宫,这次却未给予任何名份,充其量就是皇储的递补。原因是仁宗自认为正当盛年,以后可能继续得子,

  • 号称大帝的候选人:谁才是真正的中国大帝?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一共出现了83个王朝,共有559个帝王,包括397个“帝”和162个“王”。虽然史上有这么多的帝王,但称得上是大帝却寥寥无几,下面小编就来盘点中国史上能称的上是大帝的几位帝王,下面就是几位大帝候选人。网络配图第一位:秦始皇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位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