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非刘氏不王”的来历是什么?刘邦为何要与众臣立下这样的誓言?

“非刘氏不王”的来历是什么?刘邦为何要与众臣立下这样的誓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302 更新时间:2023/12/15 18:29:18

汉高祖十二年(前195年)三月中旬,离刘邦去世还有一月余的时间,刘邦拖着重病之躯同王陵陈平、王勃等朝中重臣,一起杀白马立誓,对天盟誓:“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即非刘氏不为王,非功臣不为侯。

这就是“非刘氏不王”的来历。那刘邦为何要与众臣立下这样的誓言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汉初的诸侯王就是与汉天子共天下的“人君”,诸侯王名义上臣服于汉天子,但实际上他就是翻版的汉天子,在封国中,他就是皇帝,拥有自己的百官,自己的军队,自己的百姓。

官制上与皇帝“等齐”的诸侯王

官制上。汉初,据《史记·五宗世家》所载:“得自除内史以下。汉独为置丞相、黄金印。诸侯自除御史、廷尉正、博士,拟于天子”,就是说,当时除了诸侯国丞相是汉廷委派的外,其余官员,如内史、御史、廷尉正、博士等,都由诸侯王自行任命,与天子无差。

同时诸侯国所置官吏也与汉廷大相径庭,《汉书·百官公卿表》载:“金玺盭绶,掌治其国。有太傅辅王,内史治国民,中尉掌武职,丞相统众官,群卿大夫都官如汉朝。”

在汉初的诸侯国中,与汉廷一样,设有太傅、内史、中尉、丞相等官职,且职责也一样,太傅辅政诸侯王,内史掌封国民政,中尉掌封国军政,丞相统领封国百官。

此外,诸侯国中的官员,其地位也与汉廷的官员无二,如贾谊所言:“天子之相,号为丞相,黄金之印;诸侯之相,号为丞相,黄金之印,而尊无异等,秩加二千石之上。天子列卿秩二千石,诸侯列卿秩二千石,则臣已同矣。”

汉初,朝廷的丞相与诸侯国的丞相都是金印紫绶,中尉、内史、御史大夫、廷尉、少府、宗正等列卿都是秩二千石的官员。

综上所述,从诸侯王可以自行委派除丞相外的其余封国官员,其封国官员的地位又与中央朝廷的官员无差,我们就可以看出,诸侯王权力之大,毕竟除统领百官的丞相外,其余的,如掌封国民政的内史,掌封国军政的中尉等都是诸侯王指派的,也就是说在封国中的军政事务皆由他说了算,他就是皇帝。

诸侯王拥有幅员辽阔的封土

孟子曾说过:“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这三点汉初的诸侯王是样样都不缺,除前文所说汉初的诸侯王除拥有治民权,及对政事的掌控,他们亦拥有幅员辽阔的封土。

《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载:“自雁门、太原以东至辽阳,为燕代国;常山以南,大行左转,度河、济,阿、甄以东薄海,为齐、赵国;自陈以西,南至九疑,东带江、淮、穀、泗,薄会稽,为梁、楚、淮南、长沙国:皆外接於胡、越。”

汉初,刘邦所分封的燕、代、齐、赵、梁、楚、淮南、长沙、荆、吴等十国占据了大汉40个郡的疆域,基本上与战国时期六国疆域相等。

而作为中央朝廷的汉朝却只“独有三河、东郡、颍川、南阳,自江陵以西至蜀,北自云中至陇西,与内史凡十五郡,而公主列侯颇食邑其中”,汉中央朝廷仅独占三河、东郡、颍川、南阳等十五郡,而在这十五郡亦夹杂着公主、列侯的食邑。

由上可知,当时诸侯王疆土之辽阔,他们几乎占了汉朝天下三分之二的疆土。同时,这些诸侯王所占的疆土并不都是贫瘠之地,如梁国、吴国、淮南国等,他们的封土多为富庶之地,百姓更是众多。因此一旦他们联合起来,其实力必然是要远强于汉中央朝廷的,而这对于汉天子来说,诸侯王显然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诸侯王拥有独立的财政权

汉初,诸侯王除了拥有独立的官僚体系、辽阔的疆土,还拥有独立的财政权,《史记·平准书》载:“山川园池市井租税之入,自天子以至于封君汤沐邑,皆各为私奉养焉,不领於天下之经费。”

当时诸侯王从封国中所得的赋税,除上交给汉中央朝廷的献费外,其余都有诸侯王自行决定,或招兵买马,或支付官员俸禄,是悉听尊便。

此外,诸侯王除了可以自由支配诸侯国百姓所缴纳的赋税外,他们还拥有独立的铸币权、煮盐权、炼铁权等权力,而当时汉朝的诸侯王就靠着这些权力,获取了巨额的财富,“吴有豫章郡铜山,濞则招致天下亡命者铸钱,煮海水为盐,以故无赋,国用富饶”,当时吴王刘濞就利用铸币权、煮盐权获得巨额的财富,所谓“故吴诸侯也,以即山铸钱,富埒天子”。

由此,想想看,一个拥有如此财政自由权的诸侯王,一旦他们有异心,对于汉天子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威胁,毕竟有钱,有地,又有百姓,又可以自主招兵,他们是绝对有实力硬抗汉中央朝廷的。

综上所述,我们可知汉初诸侯王权力之大,实力之强,他拥有自己的官员,自己的军队,自己的财政,自己的土地,自己的百姓,完完全全就是一个缩小版的汉朝。

一旦他们有异心的话,凭借着他们的实力,及完全独立于汉中央朝廷的财政权、军事权、政治权,他们是有造反的资本,也有造反的实力。可以说,一旦他们造反,对于汉中央朝廷来说,这绝对会是一个巨大的威胁,稍微应对不甚,就会动摇汉朝的统治。

由上可知,就可以理解刘邦为何要与众臣立下“非刘氏不能为王”的誓言了。因为诸侯王所能拥有的实力实在过于强大,一旦这个权力沦落到异姓之手,这对于刘姓江山来说绝对会是一个巨大的威胁,一旦刘姓出现一个过于无能的皇帝,而异姓诸侯王又有异心,那刘姓的天下恐怕就要拱手让于他人了。

因此,刘邦与百官定下“非刘姓不为王”的规矩,这无疑是为了以防万一,从源头上切断异姓夺走刘姓天下的机会。

但刘邦虽杜绝了异姓诸侯王造反的可能,但却未能杜绝刘姓诸侯王与刘姓天子同室操戈的命运,自刘邦开始,拥有强劲实力的刘姓诸侯王时常有造反的举动,如吴王刘濞、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宋理宗赵昀的一生有多幸运?在位达40年!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每当一提宋理宗赵昀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宋朝在古代分为北宋和南宋两个时期,并且这两个时期都各有9位皇帝,所以整个宋朝加起来有18位皇帝。在这么多皇帝中,要说“最幸运”的皇帝,莫过于南宋的第五位皇帝宋理宗赵昀了。纵观整个历史大多数皇位都是皇帝驾崩后由自己的皇子继

  • 乾隆为何当了60年皇帝就退位?退位之后又到底在忙啥?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清朝的乾隆皇帝,是“康乾盛世”之中最后一位有作为的皇帝,他在位的60年之中,清朝达到了中国君主专制社会的辉煌盛世。并且乾隆皇帝也是一位十分长寿的皇帝,在当了60年的皇帝之后,还接着做了4年的太上皇,直到嘉庆4年才以89岁的高龄安然去世,那么有些人心中就会感到疑惑了,为什么乾隆皇帝不一口气做64年的皇

  • 逼迫汉景帝把皇位传给梁王刘武的窦太后为什么会失败?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窦太后一再逼迫汉景帝把皇位传给皇太弟梁王刘武,怎么失败了?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追寻最真实的历史人物,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刘武是窦太后的小儿子。窦太后一生为汉文帝刘恒生了三个子女,分别是长公主刘嫖、汉景帝刘启、梁王刘武。窦太后不仅对自己的女儿刘嫖疼爱有加,对刘武更是万分的疼爱,而皇帝刘启

  • 唐睿宗李旦为什么要提前禅位?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每当一提起唐睿宗李旦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唐景云三年(公元712年)七月,唐睿宗李旦突然下诏,将皇位传给太子李隆基,自己做了太上皇。这位唐朝的第六位皇帝,仅仅坐了三年的皇位,就匆匆将皇帝的宝座让了出来。《资治通鉴》将这一场景描写得非常温馨感人:太子李隆基得知皇

  • 哲敏皇贵妃出身卑微,但死后追封皇贵妃与乾隆合葬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哲敏皇贵妃的故事。乾隆皇帝作为一名地道的网络红人,不断被搬上荧幕,他的后宫宠妃也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但是,不知道大家还记得哲敏皇贵妃这个人嘛?她是唯一一位早早去世还享受追封的嫔妃。哲敏皇贵妃最早出现在

  • 刘备讨伐东吴时,诸葛亮为何会说只有法正在世才能够阻拦?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诸葛亮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在建安二十四年,东吴趁关羽北上讨伐襄樊的机会,偷袭了荆州。东吴袭取荆州后,关羽的大军军心动摇,纷纷离散。关羽在退往西川的路上被东吴擒杀,自此,刘备失去了荆州。刘备失去荆州,还失去了关羽这支主

  • 明朝开国丞相李善长,为何会被灭三族?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开国丞相李善长,76岁高龄被灭三族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朱元璋攻打滁州时,李善长投奔而来,两人一见如故,封其为幕府书记,相当于参谋的角色。自此,李善长像一个老管家一样,出谋划策、掌管军队物资供应、安抚并考察投奔朱元璋的人才的才能,忠心耿耿地为朱元璋打点好大事小情。

  • 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曾国藩下的最毒的命令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曾国藩断然下达了最严厉的惩处方式:“戮尸,举烈火而焚之!”洪秀全的尸体再次被拖了出来,被刀斧剁得粉碎。即使这样,还不罢休,曾国藩又命人把肉泥拌进火药,装入炮弹,然后接连发射出去——就是死了,也要让洪秀全灰飞烟灭,阴魂无归。图片来源于网络两个苦苦搏杀了11年的对手从未相见在中国,对于洪秀全是“民族英雄

  • 曾国藩最可怕的两“板斧”:一为杀人二为洗脑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曾国藩一生运斤成风,最可怕的两“板斧”一为杀人,二为洗脑。如果说他杀人尚属间接行为,洗脑则为直接操作,这方面尤称行家里手。图片来源于网络曾国藩一生运斤成风,最可怕的两“板斧”一为杀人,二为洗脑。如果说他杀人尚属间接行为,洗脑则为直接操作,这方面尤称行家里手。法国思想家卢梭有一句名言:“谁控制了人们的

  • 姜太公竟是武成王?揭秘史上真实的姜子牙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姜子牙是姜姓,吕氏,名尚,一名望,字子牙,也称为吕尚、吕望,别号飞熊。他复杂的姓氏和他的先祖有关,他的先祖本姓姜氏,曾是“四岳”(部落首领)之一,后辅佐大禹治水有功,在舜、禹之际被封于吕,因此从其封姓。关于姜子牙的具体故里还有争议,但一般认为是山东省东部的日照、莒县一带。图片来源于网络姜子牙虽然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