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大谋士能力堪比诸葛亮 英年早逝因太狂

三国大谋士能力堪比诸葛亮 英年早逝因太狂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900 更新时间:2024/2/9 2:48:08

谋士,谋士,就是出谋划策、运筹帷幄的人。这样的人在《三国演义》中很多。不过,谋士也是人,是人就有其独特的性格特征。由于种种原因,此类人物的独特性格特征在小说中体现得并不多。不过,在这为数不多的人物当中,庞统是被作者重点关注的人物,关于他的性格,作者突出了一点:狂。

“凤雏”庞统的大名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无论曹操、刘备还是孙权都闻名已久,但谁也没见过这位“凤雏”。曹操是第一个见到庞统的,对庞统以礼相待。庞统趁机献上连环计,同时又向曹操夸下海口:“某凭三寸舌,为丞相说之,使皆来降。”(见第四十七回)口气着实不少。庞统自己说在东吴不受待见,所以在江东隐居。既然是隐居,对于东吴政要的接触就很少,彼此也不熟悉,如何去劝降并成功呢?庞统没说,曹操也没问。曹操关注的是庞统的连环计能解决曹军在水上的颠簸之苦,解决非战斗减员,心头大喜,对于庞统这番夸大其词的言辞也就没有在意。庞统之语虽为哄骗曹操,但其“狂”已初露峥嵘。

网络配图

周瑜诸葛亮“三气”而死后,鲁肃向孙权推荐庞统。孙权对庞统仰慕已久,命鲁肃带着庞统来见。尽管孙权看到庞统样貌古怪,心中不喜,但还是以礼相待,询问庞统“平生所学,以何为主”(见第五十七回),想多了解一下庞统的情况。庞统也没有一一相告,而是笼统地说“不必拘执,随机应变”。孙权又问:“公之才学,比公瑾如何”,庞统居然笑了起来,对孙权说:“某之所学,与公瑾大不相同。”言下之意自己强过周瑜不少。这个回答就很有问题。孙权是虚心相请,认真询问庞统。而庞统却狂言对之,敷衍了事。难怪孙权很不高兴,将庞统弃之不用,并说他是个“狂士”。大概庞统也对自己的回答不满意,庞统离开孙权见到鲁肃之后,“狂”劲未消,甚至发出了“吾欲投曹操去也”的牢骚,憋了一肚子火。

鲁肃写了推荐信,让庞统去投奔刘备。庞统来到荆州后,刘备“久闻统名,便教请入相见”。刘备亲自接见是对庞统这位闻名天下的“凤雏”的一种尊重,但庞统看见刘备却“长揖不拜”,这是严重的失礼,是庞统狂妄的另外一个表现形式。再加上刘备见庞统样貌丑陋,以貌取人,随便安排了一个耒阳县令的小职务打发庞统,这让庞统心里非常不悦,暗道“玄德待我何薄”。这时候才想起来在刘备面前展露一下自己的真才实学,但又不愿意丢这个面子,只得勉强应付几句后前往耒阳赴任。如果不是好友诸葛亮在刘备手下,说不定庞统就会一气之下离开刘备。刘备不待见庞统,虽说有以貌取人之嫌,但庞统的狂妄也是让刘备不快的主要原因。这责任庞统要承担绝大部分。

网络配图

庞统就任耒阳县令之后,整日饮酒取乐,不理政事,等到张飞来到耒阳巡视并让庞统处理公务时,“吏皆纷然赍抱案卷上厅,诉词被告人等,环跪阶下”。“皆”、“抱”、“环跪”都说明这百日之内公务数量之多,事务之繁杂。如果没有张飞此次的巡视,那公务岂不是要堆积如山?那些急需处理的事情岂不是因为庞统的拖延越来越严重、越大越大?为什么会这样呢?还是因为庞统的“狂”导致的。既然心中不快,可以一走了之,但不能拿公务来撒气。虽说后来“不到半日,将百余日之事,尽断毕了”,这仅仅是为了炫耀自己的能力,亡羊补牢。但消极怠工和不作为却是庞统这位“凤雏”的耻辱,换到现在早就被“双开”了,哪里换容得他亡羊补牢,应该到监狱里接受惩罚。

庞统的“狂”还表现在自作主张上。

刘璋邀请刘备入川,给了刘备千载难逢的机会图谋益州。刘备入川后,刘庞统建议刘备借此时机杀掉刘璋,遭到刘备的拒绝。结果庞统自作主张,利用刘备在涪城与刘璋宴会之际,私自让魏延登堂舞剑,“乘势杀刘璋”(见第六十一回)。为了保证计划成功,庞统“唤众武士入,列于堂下,只待魏延下手”,准备发动突袭。一时间酒席宴上气氛空前紧张。“刘璋手下诸将,见魏延舞剑筵前,又见阶下武士手按刀靶,直视堂上,从事张任……对舞于筵前。魏延目视刘封,封亦拔剑助舞。于是刘璝、泠苞、邓贤各掣剑出”。在这种局面下,别说是刺杀刘璋,连刘备的性命也处于危险之中。就算庞统在宴会上杀了刘璋,刘备如何从刘璋的地盘——涪城安然无恙地回去呢?且不论这个计策的漏洞太多,单单庞统自作主张就是错误的。究其缘由还是庞统的“狂”在作怪。刘备对庞统的这个计划也是非常反对,认为“吾初入蜀中,恩信未立,此事决不可行”,又说“公等奈何欲陷备于不义耶?今后断勿为此”。很显然,刘备的意见比庞统要高明得多。

网络配图

庞统的“狂”也有遇到对手的时候。第六十二回中介绍,当庞统回到馆舍时,有手下来报:“有客特来相访。”庞统出门迎接,并问及来人姓名。这人的举动比庞统还要“狂”:“其人不答,径登堂仰卧床上。统甚疑之”。遇到这样一个与自己类似的“狂人”,庞统这位出名的“狂人”竟然也没了主意,只得耐着性子再三询问。这人还是不理不睬地说道:“且消停,吾当与汝说知天下大事。”庞统只好让手下准备酒食。这人“起而便食,并无谦逊;饮食甚多,食罢又睡”。这一回庞统彻底没招了,最终只得将法正请来,这才弄清楚来人的身份,也替自己解了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曹操一生英勇善战为何总是钟情于有夫之妇?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英勇善战的将士有哪些,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运筹帷幄

    曹操可以说是三国中的风云人物,与刘备、孙权并称三国三雄,不过人家都是被后人称赞的,他却成为了奸雄。奸雄就奸雄吧,这也是说他很厉害了,不过他却在感情上有一与别人不一样的观点,他喜欢成熟的女人,俗称"别人的老婆"。网络配图曹操最喜欢的就是二三十岁的女人,他曾经因贪恋美色而差点被抓,他有十二个妻妾,有十个

  • 唐朝李世民一生精于帝王心术 但却被他玩了!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李世民的一生经历,李世民为什么这么能打仗,什么是帝王心术

    每一段历史都会由某个人去承担起创造的责任,那些“领头羊”们,无一不是千古留名的英雄伟人,周武王、秦始皇、唐太宗、宋太祖等等,历史上有一批极具领导才能的人,他们自己本身也许并非知天文地理,通晓万物的大智慧者,但他们之所以都能成为领袖人物,成就一番帝王霸业,就是因为这些人熟练地掌握了帝王权术的奥秘。他们

  • 刘备的另一面 常叫夫人脱光衣服比玉人!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刘邦称帝后回家找初恋,刘邦说秦始皇大丈夫当如此也,江山比玉

    《三国志》卷三十二,说刘备“喜狗马,音乐,美衣服”,按现在的说法就是喜欢养宠物,追求时尚,还听流行音乐,甚至还叫自己的老婆脱光衣服比玉人。但到《三国演义》里,为了突出正面人物形象,把他的这方面的爱好,给抹掉了。这倒合乎文革创作三突出的原则,好,则好到一塌糊涂;坏,也坏到不可救药。于是,刘备就特别的正

  • 唐朝的驸马的悲惨生活:娶公主像供祖宗还挨打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唐朝驸马很惨吗,我在古代当公主和亲下场,大唐娶很多公主的小说

    老公和情夫前后死去,似乎对永嘉公主没有多大的打击和触动,她很快就又下嫁给了贺兰僧伽,而身边的情夫更犹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地冒出来。大家一定认为驸马是一个很威风的职位,能做公主的老公一定厉害,其实不然,驸马是一个只领俸禄的闲职,不得参与朝政。明朝中期以后规定驸马须从平民或低级官吏家庭中选取,而且子弟被选中

  • 揭秘:包拯为何一生都没有真正的朋友?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包拯是真的存在吗,历史上包拯真的断案无数吗,一生难得有几个真正的朋友

    读包拯事,总有几个疑惑:一是他为什么鲜有朋友;二是他弹劾张方平的上疏为什么没有流传下来;三是他为什么不笑。史书里记他平生不写私人信件,没什么朋友,与亲戚也不往来。他流传下来的文字,只有早年的一首短诗和晚年的一篇家训,其余全是奏议。包公的人格很了不起,是刚严的典范,政治上所有言行皆出公心,私德也修饬得

  • 一代名相王安石的胸怀:主动为政敌苏轼求情保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王安石几次做宰相,苏轼王安石相逢一笑泯恩仇,王安石相神宗的相翻译

    人的嘴主要有两个功能,一是吃饭,二是说话。话不在多而在于精,症结要说到点子上。说不到点子上的话叫废话,再多也没用,那叫话唠;说到点子上的话,就可能会出言如山,一语中的,一句顶一万句。网络配图苏轼因乌台诗案入狱,办案的一帮仕宦欲置苏轼于死地而后快,但杀照样不杀,神宗一时举棋不定。症结时刻,资深元老王安

  • 袁崇焕真的死于反间计吗?是否叛国谋反了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皇太极反间计除掉袁崇焕,皇太极用反间计,袁崇焕是好的还是坏人

    明末时期,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对明朝虎视眈眈,袁崇焕驻守的宁远久攻不下。袁崇焕成了努尔哈赤的一块心病,随之抑郁而死。努尔哈赤死后第二年,其子皇太极继承遗愿,亲自率领人马,攻打宁远,袁崇焕亲自督战,用大炮猛轰金军。皇太极见不是对手,只好退兵。袁崇焕虽然打了胜仗,但是在朝中魏忠贤处处跟他过不去。不但把功劳记

  • 明朝党魏忠贤如何清洗反对自己的东林党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魏忠贤是历史上著名的太监,因明熹宗朱由检当政时酷爱做木工,魏忠贤曾一度把持朝政。当时的东林党人一直在跟魏忠贤作斗争,这种颇具“党争”性质的斗争对明朝社会有着极大的影响。东林党人要求廉正奉公,振兴吏治,开放言路,革除朝野积弊,反对权贵贪纵枉法。他们一致反对魏忠贤的专权恶行。图片来源于网络其实刚开始魏忠

  • 太残暴!娶了三个皇后 最后全都被他折磨死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建立的皇权,国祚绵延三百余年,在位的皇帝却多出奇人。嘉靖皇帝就是一个奇人,他并不是先帝的亲生儿子,因为在他之前的正德皇帝驾崩的时候年仅三十一岁,而且身后没有子孙,所以正德皇帝的母亲与当朝首辅商议之后便采取了兄终弟及的方式,让年仅十四岁的朱厚熜即位,这也就是后来的嘉靖皇帝。

  • 他是太史慈的手下败将 却被吹成百步穿杨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大众看《三国演义》,必然热其武评、好其打斗。说到小说中的猛将,首推吕布、张飞、赵云、关羽;要说神箭手,必然少不了太史慈、黄忠、吕布等人;要说老当益壮,亦是黄忠、严颜、黄盖等人。也正因此很多写手朋友们认为老年黄忠能与巅峰关羽打个平手,又有一手百步穿杨的功夫。完全靠放风筝打败吕布、关羽等人,可算演义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