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都认为他是民族英雄 其实他是作恶多端的恶棍

都认为他是民族英雄 其实他是作恶多端的恶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3648 更新时间:2024/2/5 1:26:44

公孙瓒,字伯圭,汉末军阀之一。对于此人,看过三国的朋友应该都有印象,尤其对他的精锐部队“白马义从”更是耳熟能详。在很多人心目中,这位镇守幽州的将军,顽强的抗击了匈奴、鲜卑、乌桓的外患,时汉末时代抵御外族入侵的大功臣,大英雄。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公孙瓒是不是真的是一位英雄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位汉末军阀的真实面目吧。

一、从没落贵族到一介武夫

公孙瓒的出身并不差,史书称他家族是“两千石”,汉代“两千石”的地位起码是一郡官长,甚至为刺史或州牧,一般来说这个称呼范指高官家庭。也就是说,公孙瓒是“官二代”出身。只不过,公孙瓒投对了家门,却投错了胎。他母亲出身卑微,不是他爹的明媒正娶,八成是“小三”身份,因此,家族给予公孙瓒的支持并不多,只给他找了个普通公务员的工作,“为郡小吏”,公孙瓒只能更多的依靠自己闯荡了。公孙瓒聪明精干,博闻强记,被郡太守赏识,将闺女嫁给了他。公孙瓒做了郡守女婿,自然一步登天,得以拜涿郡大儒卢植为师。后群雄并起,天下大乱,公孙瓒因孔武有力,得做军官。

网络配图

幽州地处中国北疆,经常与鲜卑、乌桓等异族作战。有一次,公孙瓒率领数十名骑兵在塞外巡逻,忽遇数百鲜卑骑兵。公孙瓒对众人说:“躲不是躲不了了,拼一把或许还有机会。”于是,他便率领手下冲入了鲜卑军中,一番冲杀,居然杀死了几十名鲜卑人,自己却也损失了一大半。这一战虽然是“惨胜”,倒也是确实是一场胜利,毕竟是以少胜多,正面硬拼。公孙瓒也因为这次战功做了涿县县令,正式步入仕途。从一个破落的高官庶子,一跃成为镇守一方的名人。

二、外战无能,内战高超

史书称,公孙瓒每次出征,都疾声厉色,如同打了鸡血一样,他作战勇敢,确实也获得了一些胜利。当时渔阳张纯勾结乌桓叛乱,就是被公孙瓒三千骑兵击败,远走辽东,公孙瓒也因此被封为中郎将,都亭侯。

但公孙瓒对外作战的战绩恐怕并不是如我们想象的那么大,翻阅史籍,此人对外作战败多胜少,即便是胜利,也多是“惨胜”,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后来,公孙瓒追击张纯,深入塞外,被乌桓大王丘力居围困于管子城二百余日,士卒损失过半。后来丘力居粮草用尽,公孙瓒这才捡回一条命,公孙瓒也因此被降级处分。史书称:丘力居引乌桓骑兵大肆钞略冀并幽青四州,公孙瓒皆不能抵御。公孙瓒对外作战并不得力,但对内作战却是一把好手。汉初平二年,百万青州黄巾北渡黄河,被公孙瓒击败,一战斩杀数万人,获得辎重无数,威名大震。(这股人后流窜入兖州,被曹操彻底击溃,收编为“青州兵”)

网络配图

三、嫉贤妒能、野心勃勃

朝廷见公孙瓒镇守边疆不力,遂派汉室宗亲做幽州牧,统帅幽州全境军民镇守北方边境。换句话说,刘虞当时是公孙瓒的顶头上司。刘虞此人有贤名,懂政治,较宽容。他到幽州后,改变了过去一味强硬的对外政策,改为以“招抚为主、恩威并重”的方略。这一招很见成效,丘力居等人听说刘虞来了,都主动派出使者,愿意与汉朝重归于好,听命于中央。但这时,公孙瓒开始从中捣鬼了。

原来,公孙瓒野心勃勃,看天下大乱,有心独霸幽州,可此时刘虞“横空出世”,弄得他十分不痛快。偏巧刘虞的对外主张与自己完全相反,而且刘虞的“怀柔”政策如今立竿见影,这就更令他没面子。公孙瓒为了不让刘虞成功,竟然暗中派人在路上杀死了丘力居等人派来的使者。力居等人呢?就再派使者联络刘虞。后张纯被自己的门客杀死,也是将头颅交给了刘虞,而没有交给公孙瓒。这些摆明了就是“打公孙瓒的脸。”刘虞此人节俭而大度,身为贵族却身穿旧衣,饮食节制,整个幽州都被他感化了。幽州是穷地方,为了发展经济,搞好民生,刘虞鼓励生产,开拓商业贸易。

在他怀柔政策下,幽州边境胡汉之间的矛盾大为缓和,百姓也得以在汉末乱世中稍稍喘息。但是,公孙瓒却又与刘虞唱反调。公孙瓒以军队起家,时常放纵部队劫掠百姓,刘虞到来以后,严厉的管制了他和他的部下,两人的怨怼更深了。

四、作恶多端、兵败自焚

刘虞打算迎接汉献帝回到洛阳,便派儿子刘和去袁术那里商议对策。公孙瓒听说,也派自己的族弟公孙越前去袁术那里,怂恿袁术扣押刘和,并夺了刘和的兵马。刘虞与公孙瓒自此就不再是上下级的关系了,而是仇人。

后公孙瓒野心勃勃要和袁绍争冀州。结果在界桥被麹义八百步卒击溃,骑兵部队损失惨重。公孙瓒逃回幽州。(参阅拙作《他歼灭了三国时代最庞大的骑兵军团,却被自己的老板整的惨死》)刘虞怕公孙瓒早晚要反叛,于是主动率领大军进攻公孙瓒。刘虞此人是个文人,不会打仗,麾下将士没有作战经验,刘虞又严令军队不准扰民。这个仗就没法打了。结果,刘虞被公孙瓒少数部队击败,丢弃大军逃往居庸城,结果被公孙瓒追上,将他妻女俘获,带回蓟城。公孙瓒诬陷刘虞欲称帝谋反(这件事是袁绍的主意,刘虞没有同意,也没有参与),将刘虞妻女全部杀死,并将刘虞的人头送到首都炫耀。

公孙瓒杀刘虞后,终于获得了梦寐以求的幽州全境。他越发骄奢淫逸,史书称:“(公孙)瓒恃其才力,不恤百姓,记过忘善,睚眦必报,州里善士名在其右者,必以法害之。......所在侵暴,百姓怨之。”翻译过来就是:公孙瓒仗着自己能打仗,根本不管百姓死活,只记得仇怨,却不记得恩惠,睚眦必报、心胸狭窄,本郡有名望超过他的人,他一定会找理由害死人家。他所管辖的地方,老百姓怨声载道,基本没法活。幽州人怀念刘虞,便推举刘虞之子刘和为统帅,与袁绍结盟,一同围攻公孙瓒。

网络配图

公孙瓒在幽州实行了三年的残暴统治,终于被逼到穷途末路。他舍弃众人,带着家眷把自己关在一座军事要塞“易京高楼”中,他在里面积攒了几十年的粮食。公孙瓒自己说:“我当初起兵,横扫幽州,何等威风,原以为这乱世就由我来平定了,谁知道现在落到这步田地。看来啊,这世道不是我能左右的了了。我呀,就在这坚不可摧的高楼里面安享晚年,渡过乱世吧。”“弱智”的公孙瓒就这样把自己关进了“囚笼。”

建安三年,袁绍劝降公孙瓒,被拒绝,遂开始攻击。次年,建安四年三月,袁绍掘地道,攻破易京高楼。公孙瓒眼看无望,便自焚了。

一代枭雄就此落幕,既令人叹息,又令人不齿。对于刘虞与公孙瓒,史学家范晔曾不无惋惜的说:

“若虞、瓒无间,同情共力,纠人完聚,稸保燕、蓟之饶,缮兵昭武,以临群雄之隙,舍诸天运,征乎人文,则古之休烈,何远之有。”

就是说:假如刘虞、公孙瓒不是相互攻击,而是彼此扶植,同心协力,俩人以幽州为根据地,好好发展,积攒力量,将来一旦有机会,便争锋天下。以刘虞的文治,加公孙瓒的武力,一定会有一番超越前人的作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鳌拜没被多尔衮打倒 为何栽在康熙手中?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他是清朝名将,康熙早年辅政大臣之一。前半生战功卓著,后半生擅权自专,被康熙智擒。他就是鳌拜,满洲镶黄旗人。祖父索尔果为苏完部酋长,后来率领部落归顺了清太祖努尔哈赤。父亲卫齐,在皇太极时期,官至八门提督。鳌拜生于将门之家,从小就受到骑射训练。长大后武艺高强,追随皇太极左右。公元1637年,清军攻取明朝

  • 东汉最能忍的完美皇后,摄政16年国泰民安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孙皇后摄政,汉宣帝为什么不换太子,东汉最后一个皇后是谁

    古时候的女子大都受命运摆布,在命运的河流上像一叶浮萍,被风吹到哪里就到哪里,她们无法预知自己的未来,更不知道如何计划自己的人生,在命运面前她们渺小得像一粒尘土,命运叫她们做什么她们就做什么,命运叫她们享福她们就享福,叫她们遭罪她们就遭罪,她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我认命了,我就是这个命。而接下来出

  • 赵匡胤为什么不把皇位传给儿孙而是传给赵光义?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赵匡胤的后代拿回皇位,赵匡胤十四世孙,赵匡胤为啥把皇位传给赵光义

    961年杜太后病重,召赵匡胤与赵普至病榻前,问及太祖,江山如何得来,太祖泣答,因祖宗庇佑,杜太后摇头,你的天下是因为周世宗(即柴荣)让幼子(即柴宗训)当皇帝而带来的,如果周王朝有一个成年人当皇帝,天下哪里会归你所有,你和光义都是我儿子,你将来把帝位传与他,国有长君,才是社稷之纲啊!所以你百年以后应该

  • 明朝皇帝就是奇葩!谁的名字好谁就是状元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清朝最有名的状元,明朝皇帝个个奇葩,明朝有哪些奇葩皇帝

    前几天给大家介绍了明朝第二位状元丁显,本来考了一百多名,就因为名字符合朱元璋的爱好,被破格提拔成了状元。整整40年后,皇帝从朱元璋换成了朱棣,又发生了一件类似的事,看来大明朝的皇帝还真是奇葩。那是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的殿试结束后,考官们把卷子按水平高低排列好,送给朱棣审批。朱棣接过来随便翻了翻

  • 探秘:和珅是如何从一个穷困潦倒的人速度崛起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纵使我穷困潦倒,当一个人穷困潦倒的时候,和珅100万两饭局

    和珅是众所周知的大贪官,生活腐败奢靡,但是其实和珅发迹以前,是一个穷困生,而他是如何一步一步的崛起呢?网络配图和珅其实不姓和,他是满族人,钮钴禄氏,原名善保。他的先辈们是跟随努尔哈赤东征西战,其后在统一中国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所以只要和珅一出生就会有一个终身的爵位。和珅幼儿时家里是很富裕的,但是

  • 趣闻:李鸿章出访参拜英女王时候放屁引尴尬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左宗棠和李鸿章的区别,白宫漂亮的女发言人,如何正确评价李鸿章

    李鸿章出访的英国时候,参拜了年已78岁的英国女王维多利亚。据说维多利亚年轻时很漂亮, 而且聪明多智。刚过78岁生日的维多利亚女王身穿一袭黑色的衣裙,从容地坐在一张漆金的靠背椅上,身旁站着她的儿孙和侍从。据说,李鸿章在觐见维多利亚女王时,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透露出他骨子里对女人当权的不屑。他不紧不慢,

  • 历史上第一个废掉皇帝的大臣是怎么炼成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上没有杀功臣的帝王,被崇祯皇帝处死的大臣,哪个皇帝举鼎把自己砸死了

    霍光这个人不简单,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废掉皇帝的大臣,可以说是开创了权臣的先河。那么霍光是怎么一步步走到权倾天下的哪?听我细细道来。在霍去病的照应下,霍光开始走上了仕途,他先是做了一个郎官,而后升为诸曹侍中,等霍去病死后,他又被封为奉车都尉光禄大夫。这具体是个什么官我也搞不清楚,反正就是汉武帝外出的

  • 揭秘:朱元璋对付贪腐官员用了那些严刑酷法?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朱元璋出身贫苦,从小饱受元朝贪官污吏的敲诈勒索,他的父母及长兄就是死于残酷剥削和瘟疫,自己被逼迫从小出家当和尚。所以,在他参加起义队伍后就发誓:一旦自己当上皇帝,先杀尽天下贪官。 后来他登基皇位不食言,果然在全国掀起轰轰烈烈的“反贪官”运动,矛头直指中央到地方的各级贪官污吏。他的办法很特别:第一,朱

  • 万历朝首辅张居正死后家庭有十余人口活活饿死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万历帝十岁登基,张居正当了十年首辅,辅助皇帝处理朝政。他虽然不是皇帝,却肩负国家重任,以天下为己任。近代思想家梁启超甚至说:“明代政治家只有一张居正。”近代思想家、文学家、学者梁启超(1873-1929)曾点评:“明代有种种特点,政治家只有一张居正!”要知道,明朝(1368-1644)长达276

  • 雍正帝十五位兄弟的后半生怎样:弑兄杀弟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雍正帝有几个皇子,宋太宗弑兄夺位,雍正杀掉了哪些兄弟

    雍正是否毒死皇父?一种说法是:康熙帝是喝了胤送的人参汤被毒死的。这话从伦理、法理、情理讲,既悖于情,也不合理。从当时的具体环境、周围条件分析,既违背史实,也绝无可能。雍正是否逼死生母?《大义觉迷录》说:“逆书加朕以逼母之名。”看来当时雍正“逼母”说流传很广。雍正生母乌雅氏,生有三个儿子:胤、允祚(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