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雍正为何要给鳌拜平反?背后有啥原因?

雍正为何要给鳌拜平反?背后有啥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822 更新时间:2024/2/1 6:26:15

顺治十八年正月初八,年纪轻轻的顺治皇帝一病而亡,死时年仅24岁。顺治帝年方八岁的幼子玄烨,身不由己走上了历史的风口浪尖,成为清朝入关后第二任皇帝。考虑到玄烨年纪太小,顺治皇帝临终时,指定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人为辅政大臣。这四人都是忠心耿耿、功勋卓著的清朝重臣,故此顺治才把如此重任赋予他们。

辅政四大臣之中,索尼是四朝老臣,资历最高,但他为人性格平和,与世无争。而鳌拜性情刚烈凶横,“意气凌轹,人多惮之”,有着极强的权力欲,渐渐露出专权跋扈的野心。遏必隆是个见风使舵的随风草,为了自保而倒向鳌拜。只有苏克萨哈性情耿直,多次与鳌拜正面硬抗,两人之间势同水火。

康熙六年,德高望重的索尼病故。四大臣之间的权力制衡被打破,鳌拜借机罗织24项大罪上奏康熙,强行逼迫康熙下达圣旨处死苏克萨哈。康熙当时已经14岁,完全具备了分辨是非的能力,对鳌拜的居心了然于胸,拒绝下旨。鳌拜勃然大怒,“攘臂上前,强奏累日”,康熙在自身安危已经受到威胁的情况下,被迫下达圣旨,结果苏克萨哈与长子查克旦被处死,家产抄没,酿成轰动一时的冤案。

鳌拜除掉苏克萨哈,也为自己彻底扫清了夺权之路,朝中大臣再无一人敢和他抗衡,满朝文武纷纷依附鳌拜,一时之间鳌拜权势熏天。康熙通过此次事件,清楚认识到鳌拜野心勃勃和实力之强,已经对他的皇位构成极大威胁。

在巨大的危机面前,年仅十几岁的康熙却迸发出惊人的勇气和才干。经过一番精心筹备,他在康熙八年五月的一次御前会议上,以雷霆之势一举擒住鳌拜,彻底剪除了这个心腹大患。鳌拜的一切爵位和官职都被剥夺,定成“背负先帝重托、任意横行、欺君擅权”的大罪,被圈禁至死。

令人奇怪的是,康熙一手经办的鳌拜谋逆铁案,却被四儿子雍正给推翻了。雍正元年,雍正登基的第一年就给鳌拜高调平反,“赐鳌拜祭葬,复一等公,世袭罔替”,给鳌拜恢复名誉、官爵。雍正为什么要违背父亲的意愿,给鳌拜平反?因为清朝入关之后的10个皇帝,都欠鳌拜一个大人情。

早在清朝入关之前的1643年,清朝内部发生过一起激烈的皇位争夺战。清太宗皇太极病死,死前未能指定继位人。皇太极的弟弟多尔衮,与皇太极长子豪格之间,为了争夺皇位继承权,几乎到了兵戎相见的地步。清朝皇权传承于此时来到转折点,要么是皇太极这一支脉后裔继位,要么是多尔衮这一支脉后裔继位。

关键时刻,鳌拜坚决站在皇太极后裔一方,反对多尔衮继位,力争让皇太极的子嗣继位。矛盾最激烈时刻,鳌拜不顾个人生死,“佩剑上殿”,摆出一副拼命的架势,在满朝文武面前宣称:“先帝有皇子在,必立其一。他非所知也!”

鳌拜用他的强硬姿态成功遏制了多尔衮的野心。多尔衮被迫让步,皇位这才得以传到了皇太极幼子顺治手里。如果不是鳌拜誓死力争,皇位很可能就此转移到多尔衮支脉。换而言之,如果没有鳌拜,清朝入关后的10个皇帝,从顺治到宣统,作为皇太极的支脉后裔,会永远与皇帝宝座失之交臂。从这个意义上说,这10个皇帝都欠鳌拜一个天大的人情。雍正给鳌拜平反,也就毫不奇怪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李治临死前说出4个字,其实他并不窝囊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李治为什么独爱武则天,李世民为什么死那么快,李治心狠手辣

    贞观十年六月的一天,唐朝长安城的太极宫立政殿中,笼罩着一片浓重的悲哀气氛之中。唐太宗李世民最心爱的长孙皇后,因为身患重病,医治无效,溘然长逝,死时年仅36岁。长孙皇后与李世民,既是结发夫妻又是患难夫妻,二人鹣鲽情深,长孙皇后的死,让李世民陷入难以自拔的悲痛与孤寂之中。为了填补长孙皇后死后留下的感情空

  • 全力支持汉武帝的窦婴,在拿出密诏后为何会被处死?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窦婴简介,汉武帝和晁错,汉景帝密授窦婴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窦婴全力支持汉武帝,为何在拿出密旨后被处死?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窦婴获罪入狱,得知好友灌夫被定罪灭族,这才幡然醒悟,自己的处境远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好,他突然意识到,这一次入狱,或许汉武帝刘彻不会再支持自己。窦婴在身陷囹圄之时,深知处境危险,便打算拿出自己最后的“

  • 吕布是自学成才吗?吕布究竟师从何人呢?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什么样的人能自学成才,现在自学成才的人多吗,吕布的师傅是谁

    吕布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吕布一直以来都是很多人心目当中的三国时期第一猛将,单打独斗的话吕布几乎从来没输过,在很多人心中都是武力值第一的人物,而这样的吕布,不由得让人感到很好奇,他的师父究竟是谁呢?吕布这么厉害,难道是自学成才吗,为何从来没人提起过吕布的师父?

  • 揭秘:康熙为何命令雍正一生都不准踏上五台山?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康熙为何五次登五台山,雍正暴毙原因,康熙和雍正的关系是

    “世间好语佛说尽,天下名山寺占多”,自东汉时期,佛教第一次从印度传入中国,逐渐在这里生根发芽,开枝散叶,发展得极为兴盛。众多的佛教寺院,为了体现不染红尘、清修世外的宗旨,绝大多数都会选择在远离闹市的名山大川之畔。比如众所周知的佛教四大名山:安徽九华山,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从古到今一直

  • 关于孙皓有什么轶事典故?孙皓又是怎么使东吴灭亡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孙皓导演,东吴孙皓,名人多轶事

    孙皓(243年~284年),字元宗,幼名彭祖,又字皓宗,吴郡富春县(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人,吴大帝孙权之孙,吴文帝孙和之子,东吴末代皇帝(264年-280年5月1日)。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简介孙皓是孙权废太子孙和之子。孙皓的祖父孙权非常喜爱这个孩子,为他起名叫“

  • 诸葛亮临终留下8字遗嘱,姜维怎么不听?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222年正月,刘备御驾亲征,掀起讨伐吴国的夷陵之战,企图一战夺回荆州,报关羽被杀的一箭之仇。然而他的对手东吴大将陆逊,却棋高一着,沉着应对,使出诱敌深入之计,一步步把刘备诱入埋伏圈。当年八月间,刘备大军已经锐气全失,疲惫不堪。东吴军在陆逊指挥下发起全线反攻,刘备猝不及防,被杀得大败而逃。夷陵之战

  • 古代有名的昏君,留下一句竟然千古名言?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在几千年的古代历史中,有一种人对历史发展的影响力之大,无与伦比。这种人就是皇帝。皇帝处在古代社会权力金字塔的顶端,手握天下大权,一言一行足以决定千千万万人的安危祸福。因此古代老百姓们,无不渴望能碰上一个有道明君,而对无道昏君则人人痛恨,避之唯恐不及。昏君和明君的出现,都有其相对固定的规律。一般而言,

  • 常遇春40岁为何会突然暴毙?他死后为何会身穿龙袍?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人到四十就该死,不死也该枪毙,常遇春女儿

    常遇春(1330年—1369年),字伯仁,号燕衡,南直隶凤阳府怀远县(今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人。元末红巾军杰出将领,明朝开国名将。常遇春早年膂力过人、武艺高超,怀揣有济世安民匡扶天下的雄心壮志。此时的蒙元王朝盗贼横行民不聊生,常遇春迫于无奈拜在了绿林大盗刘聚的山头。行当做得久了常遇春打算脱离“组织”

  • 王翦打仗之间都有一个习惯 秦始皇肉疼也得答应下来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对王翦打仗习惯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战国时期的四大名将中,光秦国就占据了两个席位,一个是白起,另一个就是王翦。跟白起立下的赫赫战功不同,王翦虽有“杀神”的称号,履历却相对单薄了些,但是历史上王翦父子曾拿下六国中的五国,由此可见两人的作战手段非常不一样。白起作战的

  • 帝王后宫那么多嫔妃他不去宠幸非上这张床?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皇上宠幸妃子,本侧妃竟然没有失宠,宠幸妃子

    据《南史·宋书》记载,南朝孝武帝时,“太后居显阳殿。上于闺房之内,礼敬甚寡,有所御幸,或留止太后房内,故民间喧然,咸有丑声。宫掖事秘,莫能辨也。”这意思就是说,皇太后居住显阳殿时,皇上经常进入皇太后的房内留宿,因此惹得民间一片哗然。图片来源于网络说起来,这位南朝宋文帝时的皇太后,就是南朝有名的绝世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