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治临死前说出4个字,其实他并不窝囊

李治临死前说出4个字,其实他并不窝囊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144 更新时间:2023/12/17 7:47:04

贞观十年六月的一天,唐朝长安城的太极宫立政殿中,笼罩着一片浓重的悲哀气氛之中。唐太宗李世民最心爱的长孙皇后,因为身患重病,医治无效,溘然长逝,死时年仅36岁。长孙皇后与李世民,既是结发夫妻又是患难夫妻,二人鹣鲽情深,长孙皇后的死,让李世民陷入难以自拔的悲痛与孤寂之中。

为了填补长孙皇后死后留下的感情空虚,贞观十一年,李世民开始四处寻访搜罗美女,充实后宫。荆州都督武士彟之女武媚娘,时年十四岁,才貌双全,秀外慧中,李世民听说之后,把武媚娘迎入后宫,册封为才人。李世民恐怕做梦也不会意识到,他把这个弱不禁风的女子迎入后宫,日后却会改变唐朝的历史,若干年后武则天迅速崛起,终结李唐当上了大周女皇。

武则天与一般为人强势精明,且野心勃勃,有着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决心与气势,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巨大困难,如愿以偿成为天下之主。她身上的光环实在过于耀眼,以至于她的丈夫唐高宗李治,都被埋没在她的巨大阴影中。很多人印象中,李治就是个软弱无能的窝囊废和妻管严,唯唯诺诺庸庸碌碌,一辈子都在武则天的雌威下仰人鼻息。

其实,这种看法并不符合事实。李治贞观二十三年登基,弘道元年去世,在位34年,是唐朝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三分之二的时间段里,朝政大权都牢牢掌握在李治手中,乾纲独断,羽翼未丰的武则天,则根本没有机会对朝政施加任何影响。

从李治在位期间的政绩来看,他是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他的经历虽然没有父亲李世民那样富有传奇色彩,但若论及业绩成就,也是不遑多让。在用人方面,李治任选贤能,辛茂将张文瓘魏元忠上官仪等一大批治世良才得到他的提拔重用,可谓众正盈朝,群贤毕至。

在法制方面,李治下令编修《唐律疏议》,出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最为完整严谨的国家法典,在亚洲乃至整个世界的法治发展史上都产生过无与伦比的深远影响。李治非常重视人才选拔与培养,进一步完善科举制度,他在位期间任用的宰相,几乎都是科举出身,使得科举制逐渐成为国家选拔官吏的主要途径。

在唐朝对外关系方面,李治做得更是可圈可点。他出动大军平定漠北,痛击吐谷浑、吐蕃,击灭高句丽,征服整个西域,在对外战争中罕有败绩,唐朝的疆域面积在李治统治期间,达到空前绝后的最高峰,除了元朝,几乎没有哪个朝代的疆域面积达到李治时期的水准。

李治还是一位勤于政事、关爱黎民的好皇帝。李世民在位期间实行三日一朝的朝会制度,李治为了避免贻误国事,改为一日一朝,每天都要接见大臣处理朝政。李治为了减轻百姓负担,“罢辽东之役及诸土木之功”,唐朝百姓在他统治下,万民乐业,史称“永徽之治”。

《旧唐书》记载,弘道元年十二月,李治身染重病,奄奄一息。在临死前不久,他还签发了一道大赦天下的圣旨,并且准备亲自登上皇宫城楼举行宣读仪式,结果因为病体沉重无法起身,只能作罢。临死前,昏昏沉沉的李治对身边陪侍的大臣说了四个字:“民庶安否?”

由此可见,李治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昏庸无能的窝囊废,而是一位心系天下、关爱百姓的好皇帝。从他死前说出的这重如千钧的四个字来看,结合他一生的煌煌功业,丝毫不次于父亲李世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全力支持汉武帝的窦婴,在拿出密诏后为何会被处死?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窦婴简介,汉武帝和晁错,汉景帝密授窦婴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窦婴全力支持汉武帝,为何在拿出密旨后被处死?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窦婴获罪入狱,得知好友灌夫被定罪灭族,这才幡然醒悟,自己的处境远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好,他突然意识到,这一次入狱,或许汉武帝刘彻不会再支持自己。窦婴在身陷囹圄之时,深知处境危险,便打算拿出自己最后的“

  • 吕布是自学成才吗?吕布究竟师从何人呢?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什么样的人能自学成才,现在自学成才的人多吗,吕布的师傅是谁

    吕布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吕布一直以来都是很多人心目当中的三国时期第一猛将,单打独斗的话吕布几乎从来没输过,在很多人心中都是武力值第一的人物,而这样的吕布,不由得让人感到很好奇,他的师父究竟是谁呢?吕布这么厉害,难道是自学成才吗,为何从来没人提起过吕布的师父?

  • 揭秘:康熙为何命令雍正一生都不准踏上五台山?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康熙为何五次登五台山,雍正暴毙原因,康熙和雍正的关系是

    “世间好语佛说尽,天下名山寺占多”,自东汉时期,佛教第一次从印度传入中国,逐渐在这里生根发芽,开枝散叶,发展得极为兴盛。众多的佛教寺院,为了体现不染红尘、清修世外的宗旨,绝大多数都会选择在远离闹市的名山大川之畔。比如众所周知的佛教四大名山:安徽九华山,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从古到今一直

  • 关于孙皓有什么轶事典故?孙皓又是怎么使东吴灭亡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孙皓导演,东吴孙皓,名人多轶事

    孙皓(243年~284年),字元宗,幼名彭祖,又字皓宗,吴郡富春县(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人,吴大帝孙权之孙,吴文帝孙和之子,东吴末代皇帝(264年-280年5月1日)。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简介孙皓是孙权废太子孙和之子。孙皓的祖父孙权非常喜爱这个孩子,为他起名叫“

  • 诸葛亮临终留下8字遗嘱,姜维怎么不听?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222年正月,刘备御驾亲征,掀起讨伐吴国的夷陵之战,企图一战夺回荆州,报关羽被杀的一箭之仇。然而他的对手东吴大将陆逊,却棋高一着,沉着应对,使出诱敌深入之计,一步步把刘备诱入埋伏圈。当年八月间,刘备大军已经锐气全失,疲惫不堪。东吴军在陆逊指挥下发起全线反攻,刘备猝不及防,被杀得大败而逃。夷陵之战

  • 古代有名的昏君,留下一句竟然千古名言?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在几千年的古代历史中,有一种人对历史发展的影响力之大,无与伦比。这种人就是皇帝。皇帝处在古代社会权力金字塔的顶端,手握天下大权,一言一行足以决定千千万万人的安危祸福。因此古代老百姓们,无不渴望能碰上一个有道明君,而对无道昏君则人人痛恨,避之唯恐不及。昏君和明君的出现,都有其相对固定的规律。一般而言,

  • 常遇春40岁为何会突然暴毙?他死后为何会身穿龙袍?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人到四十就该死,不死也该枪毙,常遇春女儿

    常遇春(1330年—1369年),字伯仁,号燕衡,南直隶凤阳府怀远县(今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人。元末红巾军杰出将领,明朝开国名将。常遇春早年膂力过人、武艺高超,怀揣有济世安民匡扶天下的雄心壮志。此时的蒙元王朝盗贼横行民不聊生,常遇春迫于无奈拜在了绿林大盗刘聚的山头。行当做得久了常遇春打算脱离“组织”

  • 王翦打仗之间都有一个习惯 秦始皇肉疼也得答应下来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对王翦打仗习惯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战国时期的四大名将中,光秦国就占据了两个席位,一个是白起,另一个就是王翦。跟白起立下的赫赫战功不同,王翦虽有“杀神”的称号,履历却相对单薄了些,但是历史上王翦父子曾拿下六国中的五国,由此可见两人的作战手段非常不一样。白起作战的

  • 帝王后宫那么多嫔妃他不去宠幸非上这张床?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皇上宠幸妃子,本侧妃竟然没有失宠,宠幸妃子

    据《南史·宋书》记载,南朝孝武帝时,“太后居显阳殿。上于闺房之内,礼敬甚寡,有所御幸,或留止太后房内,故民间喧然,咸有丑声。宫掖事秘,莫能辨也。”这意思就是说,皇太后居住显阳殿时,皇上经常进入皇太后的房内留宿,因此惹得民间一片哗然。图片来源于网络说起来,这位南朝宋文帝时的皇太后,就是南朝有名的绝世美

  • 安心做个皇帝有多难!不作死就不会死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明朝最作死的王爷,皇帝是世界上最孤独的孩子,历史上最昏君的皇帝

    中国古代文明史五千余年,泱泱中华人才荟萃。不过,林子大了,什么鸟都飞。古代历史中,既有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的好皇帝,也有一些不安分坐在龙椅上的皇帝。网络配图为了更好诠释现在流行的那句话,而不断开创新的作死花样,作为一国之君,他们死在了时代前列。小编就为大家盘点一些喜欢花样作死的那些皇帝们,他们真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