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一夫作难而七庙隳:秦二世胡亥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秦二世胡亥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43 更新时间:2023/12/16 3:55:16

秦二世胡亥这位荒唐的傀儡皇帝,21岁就糊里糊涂地登基,把本来不属于他的皇位抢到手里,但面对偌大的一个摊子,却缺乏治国的才能。有李斯冯劫这样的“中佐”之才而始用终弃,却去信任一个为人阴险而狡猾的宦者赵高,结果不到三年的时间,就把父亲殚精竭虑打下的万里河山拱手交付人手,“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秦二世胡亥

前不久,网上曾经流传中国现代高危行业排行榜,其中排在第一位的据说是政府公务员。这个排行榜准确与否我们不做评论,但却给我们以一定的发:纵观整个中国历史,假如有一个高危行业排行榜,皇帝有可能也会名列其中,特别是自身的能力、威望、德行都不足以君临天下的时候——这个时候当皇帝无异于活受罪。所以在三国时代,吴国的孙权给曹操写信,劝曹操当皇帝,曹操会发出“这孩子,是想把我放在火上烤”的慨叹。

以常理来推断,让一个不称职的人去做他力不从心的事,对他来说至少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所以,我认为,胡亥的一生都生活在恐惧之中,在他内心深处,其实有一种极度的自卑感,这种自卑感并不会因为他君临天下而有所减弱。

我们可以从他的许多言行之中看出,他是想通过两个极端来化解这种恐惧和自卑的:一个极端就是逃避现实,将国政一概委托给不男不女的赵高,而自己藏在一个寻常人见不到的地方,眼不见心不烦,使得大臣们想要见他一面都很难;还有一个极端表现是动辄发怒,喜怒无常,乱杀无辜。

秦二世胡亥(网络配图)

作为第二代“董事长”,他与两任“总经理”赵高与李斯之间都是一种互相欺骗的关系。三个人可谓各怀鬼胎,进行了一场场你死我活的零和式博弈,第一局被淘汰的是李斯,第二局胡亥自己也成了被淘汰者,至于那位男不男女不女的赵高,最后的下场也同样可悲。他唆使胡亥逼杀扶苏、蒙氏兄弟、丞相李斯,又教唆自己的亲属杀掉胡亥,没想到自己在不久以后也被他所扶立的秦朝第三代国君秦王子婴所诱杀,这真应了那句老话,“不见剃头者,人亦剃其头”!

坐上龙椅,那真是唯我独尊的感觉,天下万物要啥有啥,没有得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可谓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风光八面。

网络配图

当然,等皇帝驾崩,离开龙椅的那一天时,同样也是风光无限,一来大办丧礼,二来以帝王之礼节厚葬,这也是封建皇帝享有的特权,无可厚非。然而,在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帝王史中,也有不少皇帝驾崩后以百姓的礼节下葬。那么,到底谁才是中国历史上首位以百姓礼节下葬的皇帝呢?其实他就是开创帝制先河的秦始皇之子胡亥。

胡亥,即秦二世,秦始皇第十八子,他本来就是一个不学无术的浪荡少年,长于帝王家,生性造就的便是公子哥的脾气,根本就没有帝王之家应有的风范,更别提做皇帝了。可是,历史偏偏赐给了他一个做皇帝的机会,而成就胡亥皇帝梦的人便是太监赵高。因此,胡亥对赵高的这份恩情铭记于心,对他宠信有加,言听计从。

赵高仗着胡亥对自己的宠信,逐渐大胆起来,幻想着有朝一日,自己也能坐上龙椅耍耍,故而先后拉帮结派,不断培植自己的势力,无故诛杀忠良,并且怂恿胡亥深居后宫,说天下太平,陛下只管享受人生。结果,胡亥果真听了赵高之言,深居后宫,慢慢变得懒惰了,远离朝政。赵高乘机把持朝中大权,为所欲为。

秦二世黄帝

后来,胡亥知道宫外的农民起义军此起彼伏的消息后,这才恍然醒悟,知道自己宠信的赵高居然是个大骗子、大坏蛋,自己悔恨不已,便传旨令赵高入宫见驾,借机处置赵高,而赵高却以有病为由不敢前往。此时,赵高的心中犹如一块大石头压在胸口,闷得慌,于是赵高下定决心先下手为强,发动兵变。最终,无奈的胡亥被赵高逼迫自杀,从而结束了大秦帝国的统治。

胡亥死时年仅二十四岁,身为堂堂一国之君的他,按理说死后必然要按照帝王的礼节下葬。可是史料中却记载胡亥最终以百姓的礼节下葬,这其中到底有何缘由呢?因为胡亥死后,当时的赵高并没有垮台,仍手握大权,给不给胡亥以帝王礼节下葬,他最有说话的权力。

就这样,赵高以百姓的礼节将胡亥下葬于周杜国属地,也就是秦时的洲地,在今西安市雁塔区曲江乡曲江池村南缘台地上,俗称“胡亥墓”。而胡亥也名副其实地成为了中国历史大地上首位以百姓礼节下葬的皇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对秦国功勋卓著的蒙恬 最后却蒙冤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秦国蒙骜,秦国王翦,秦将蒙恬

    有人说一个历史的瞬间,也许就能改变整个历史发展的轨迹。那么一个古代名将的死会改变什么呢?蒙恬作为秦帝国著名的战将,在他的有生之年,不仅在战场上帮助帝国完成了统一大业,彻底打败了不断骚扰中原的匈奴,而且在他的主持下,修建了现今我们眼中的万里长城,开辟了当时规模空前的秦直道。这样一个功勋卓越、才华出众的

  • 没有他,秦始皇不可能统一六国!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建立首个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是古今中外第一个称皇帝的封建王朝君主。 他能够统一六国,不仅仅靠自己的聪明才智,还因为他!很多人说王翦之所以能帮嬴政统一六国,是因为白起在他之前就已经削弱了其它六国的力量。王翦在作风上虽不如白起那么雷厉风行,但他的圆熟、踏实、谨慎却是超脱秦国其他将领的。六个国家中

  • 拥有重兵的蒙恬为何会有如此悲惨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蒙恬乃至整个蒙氏家族的结局是相当悲惨的。胡亥夺位后,斩杀蒙毅,蒙恬被迫吃毒药自杀,其家族则被灭门,成为胡亥夺权的陪葬品、牺牲品。为什么这么一位有大智慧,又拥有重兵的人会有如此悲惨结局?蒙恬(资料图)首先,蒙恬悲惨结局是赵高报复的结果。扶植胡亥上台的宦官赵高曾经被蒙毅判处死刑,差点就被蒙毅斩了,这件事

  • 朱元璋不愿把皇位传给朱棣 是因为他的身世?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朱元璋有一个心爱的儿子叫朱标,朱标与朱元璋在政见上颇为不合,但这并不意味着在朱元璋心中朱标不是一个合格的继承人。朱标英年早逝,朱元璋白发人送黑发人自然无比悲痛。但朱元璋并非只有朱标一个儿子,他儿子中不乏优秀之辈,朱棣就是其中之一。但是朱元璋却抛弃了这些儿子,直接将朱允文定位下一任接班人。朱棣与朱允文

  • 中国古代历史上五大暴君:第一竟是他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封建王朝更替频繁,帝王数量更是一批一批的增加。从夏商周到明清时期,暴君成为百姓控诉的帝王。不过,在笔者看来,暴君不等于昏君,同样的,暴君不一定是毫无建树的平庸之君。一定程度上,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暴君,往往在治国上体现出自己的巨大功绩。但是,因为特殊的历史阶段,尤其是乱世用重典的考量,

  • 解析武则天四大男宠为何个个下场凄惨?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男皇宠女人,女皇也自然会宠男人。唐高宗李治死后,武则天就先后宠幸许多男人,其中最宠爱的不过四个男人,然而这四个男宠,却个个结局凄然。冯小宝改名薛怀义武则天第一个男宠是薛怀义。薛怀义原名冯小宝。话说这个冯小宝,虽然没有贵族血统,是一位游走江湖,以贩卖药材为营生的小伙子,可是他凭借英俊潇洒,落落大方的先

  • 刘备在发展过程中是如何解决军费的问题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的刘备的文章。实际上这个问题在三国演义中就有提及。在刘备感叹要为国家效力,奈何囊中羞涩时,张飞主动表示:“吾颇有资财,当招募乡勇,与公同举大事,如何?”玄德甚喜,遂与同入村店中饮酒。这也就是刘备的第一种凑军费的方法,合伙人自筹经费。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实际上是刘备、关羽

  •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后是谁?她是如何走上政治舞台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来说说中国第一个皇后的故事。封建国家统治者,有很多种叫法,但并不是一个开始就有“皇帝”这个称呼。夏朝,人们管君主称呼“后”;商代的君王叫做“帝”,例如纣王即帝辛;周天子为“王”,这个称呼一直延续到春秋战国。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先后灭

  • 许褚作为曹氏的宿将重臣 儿子许攸被杀时为何无人求情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的许褚被杀。不管是读过《三国演义》还是《三国志》的朋友,对于许褚这个人物应该都不陌生,一位和典韦齐名的猛将,他作为贴身侍卫一直致力于保护主公曹操的人身安全,可谓鞠躬尽瘁,贡献巨大。不管是曹操时代,还是后续的曹丕、曹叡时代,许褚及其家族都备受礼遇,作为曹氏的宿将重臣,

  • 在历史上的诸多皇帝当中,朱元璋如何白手起家建立明朝?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的诸多皇帝当中,有许多是白手起家打下的天下。毕竟王朝更迭,新旧交替,世袭的功勋会磨灭,龙椅的主人会易位,没有哪一个王朝可以永远地统治天下。而这些白手起家的皇帝中,大部分曾经混迹江湖,身上多多少少都带有一些江湖习气,比如重义气,散钱财等等。如果他们都是奸诈的小人,恐怕也根本无法笼络人心为自己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