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嘉庆是人品不错的好皇帝,为什么清朝在他手中走向了衰落?

嘉庆是人品不错的好皇帝,为什么清朝在他手中走向了衰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830 更新时间:2023/12/18 18:58:53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嘉庆帝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嘉庆帝是清军入关后的第五位皇帝,他在历史上的存在感不高,但是他所处的时期正好是清朝由盛转衰的关键时刻。嘉庆帝在位时间25年,亲政的时间有22年,他勤政、节俭、不宠信宦官和奸佞,是人品不错的好皇帝,为什么这样一位好皇帝却将大清带进江河日下的局面?

1.吏治败坏

嘉庆十三年(1808年),江苏淮安山阳县暴雨成灾,朝廷派候补知县李毓昌前往调查赈灾情况。

李毓昌经过调查发现,山阴县令王伸汉侵吞赈灾款30000两。

王伸汉得知李毓昌准备举报,于是重金贿赂,被李毓昌拒绝。

王伸汉又请淮安知府王彀出面说情,王彀劝说李毓昌:“吾辈皆同官,谁无交谊?古人有言:好官不过多得钱耳。不然,是毁王县令之家,而蹩其命也,彼岂能甘心于君者?”

正直的李毓昌同样义正言辞地拒绝了王彀的说情。

王伸汉图穷匕首见,决定杀人灭口,他买通李毓昌身边的人,将其毒死。

这件案子震惊朝野,据后来追查,当时派往山阴县查赈灾款的10人,有8人受贿。

这件案子反映出当时官场的许多问题,侵吞公款、官官相护、行贿受贿、买凶杀人等等问题。

由于当时天下承平已久,整个官僚阶层形成了安于现状、办事拖沓、隐瞒谎报等作风,嘉庆帝对此十分生气,却找不到解决办法。

嘉庆七年(1802年),山东出现蝗灾,嘉庆帝十分关心灾情。

山东巡抚和宁却隐瞒灾情,他奏称“济宁、金乡等州县,间有飞蝗,不伤禾稼”。

嘉庆九年(1804年),京城附近出现蝗灾,直隶总督颜检在天子的眼皮底下也敢撒谎,他向朝廷奏报:“飞蝗不伤禾嘉,惟食青草”。并且“现已扑捕净尽”。

接到颜检的奏报后,成群的蝗虫飞进皇宫,残酷的现实无情地揭露出颜检瞒报灾情的嘴脸。

在天子脚下,官员都敢明目张胆地瞒报,其他地方的官员可想而知会更加肆无忌惮。

更有甚者,这种拖沓的官僚作风也带进了军队。镇压白莲教军需所用的银两“逾十余年未结”,对有战功的将士的封赏,也拖延了一年多才落实。

2.人口大爆炸

清朝的人口,在乾隆时期急剧上升,乾隆六年(1741年),全国人口1.4亿,到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全国人口突破3亿。

到嘉庆一朝,虽然人口增长没有乾隆朝那么迅猛,但是也增加了七千万人口。

人口的迅速增长导致土地的紧缺和粮食的匮乏。乾隆十八年(1753年),人均耕地为3.86亩,到嘉庆十七年(1812年),人均耕地下降为2.19亩。

按照当时的生产力,人均耕地要达到4亩才达标。土地的紧缺造成当时百姓“尽一岁之所出,不足以给用”的尴尬。

原来盛产粮食的湖北等地也要由外地引进粮食,嘉庆被迫开放海禁,从国外引进粮食。

3.社会矛盾激化导致农民起义风起云涌

嘉庆时,由于各种社会矛盾激化,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先后有湘黔苗民起义、白莲教起义、小刀会起义、安徽宿州农民起义、宁陕新兵暴动、天理教起义、新疆回民起义等。

其中白莲教起义和天理教起义对清政府统治冲击很大,白莲教起义历时九年,波及九个省,清政府为此耗费了二亿两白银,相当于当时五年的财政收入,成为清朝由盛转衰的重要转折点。

嘉庆十八年(1813年)爆发的天理教起义尽管只坚持了三个多月就被扑灭,但是这次起义对清政府的冲击是巨大的。

天理教的林清在九月十五日时,仅仅带领200多天理教徒攻打紫禁城,最后有80多名教徒轻松地攻入皇宫大内,尽管由于寡不敌众这些教徒被擒获。

这次起义带给清朝统治者极大的震撼,紫禁城是皇权的象征,建城四百多年来从未遭受过攻击,嘉庆帝当时在热河行围,收到消息后他放声大哭。

九月十七日,嘉庆帝向全国发布《罪己诏》,在诏书里嘉庆帝哀叹这次事变是“汉唐宋明未有之事”。

嘉庆帝回京后对大臣说:“我大清以前何等强盛,今乃至有此事,皆朕凉德之咎!”

4.国库亏空

雍正时期,由于大力整顿,亏空问题得到较好的治理,从乾隆中后期开始,亏空问题再次出现,到嘉庆时,各地亏空越来越严重。

嘉庆四年(1799年),直隶地区奏报亏空银两144万多两。之后亏空数额越来越大,直隶总督裘行简两次清查亏空,第一次亏空152万两,第二次亏空已经高达264万多两。

嘉庆九年(1804年),河南查处亏空146万两,到嘉庆十三年(1808年),虽然补上亏空银子106万两,但是又新增49万两亏空。

亏空最严重的是江苏省,嘉庆十四年(1809年),江宁藩亏空107万两,苏州藩亏空333万两。

国库充实是国家强盛的标志,嘉庆时期全国各地出现如此大规模的亏空,表明这个王朝已经暮气沉沉。

5.大清为何在嘉庆这里由盛转衰?

5.1乾隆留下的烂摊子

乾隆好大喜功,在他统治时期有十次重大的战役,他因此自诩为十全老人。

但是十全老人的代价是十分沉重的,乾隆朝的战争经费达到了一亿两千万两银子。

除了战争开支,乾隆还六下江南、五巡五台山、五次告祭曲阜、两次巡游天津、多次前往热河避暑,每次花费二三十万金。

另外,乾隆还大兴土木,修建避暑山庄和圆明园,花费亿万。

乾隆的挥霍无度,掏空了国库。乾隆二十三年(1757年)时,府库存银七千万两,到乾隆末年时,存银仅有两百万两。乾隆留给嘉庆的是一个烂摊子。

5.2嘉庆的“仁”

嘉庆帝庙号仁宗,他的“仁”是双刃剑,他对贪官过于宽容。

在处理和珅案时,嘉庆帝就暴露出他对腐败分子心慈手软的弱点。

军机大臣、户部尚书福长安与和珅狼狈为奸,和珅案发时,福长安受到牵连下狱,被判“应斩监候,秋后处决”。

由于福长安的父亲傅恒是孝贤纯皇后之弟,嘉庆帝最后对他网开一面,改判到裕陵看护陵寝。

和珅之子丰绅殷德因为是嘉庆帝的妹妹固伦和孝公主的额驸,不但被免死,还保留其伯爵之位。

对景安的处罚也反应出嘉庆帝对贪官的纵容。景安官至河南巡抚、湖广总督,他挪用军饷,杀良冒功。嘉庆帝派人将他押解京城准备严惩,但是最后却心软下旨让景安以伯爵赴四川,接办军需事务。嘉庆帝还认为这是“朕格外施恩,予以自新之路。”

湖广总督倭什布查明有许多湖北官员贪污挪用军需,其中经略大臣永保和成都将军庆成贪污数额巨大。

嘉庆帝接到奏报后十分震怒,下令将永保和庆成抄家。不久后,嘉庆帝以庆成的曾祖有功于国家,又有公主嫁入,因此将其家产“加恩赏还”。

最后,许多涉案的身居高位的官员都因为嘉庆帝的宽容而免于处罚,只有一个小官员胡齐仑被绞死。

嘉庆帝对吏治的治理,缺乏雍正帝那样大刀阔斧的气魄,他对贪官的处置不痛不痒,结果导致吏治更加败坏。

5.3嘉庆帝缺乏革新的勇气

当时面临人口爆炸的危机,人口激增,而耕地不足,解决办法是发展工商业。

嘉庆帝之前的几位皇帝,已经在探索解决人口问题的办法。从康熙帝开始,就鼓励矿产业,吸纳剩余劳动力。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康熙帝批准云贵总督请求开放云南矿产的奏章。雍正和乾隆进一步扩大矿业的规模。

雍正时云南、贵州的铜矿开采规模扩大,乾隆时进一步明确各省出产铜铁锡铅之山场,只要不致滋事弊,都准其开采。乾隆九年(1744年),朝廷批准两广总督的采矿请求。

这三位皇帝鼓励发展矿业,使中国迎来工业文明的曙光,也为解决人口激增带来的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出路。

可惜这个措施到了嘉庆时嘎然终止,嘉庆四年(1799年),嘉庆帝认为,采矿“以谋利之事,聚集游手之民,聚众闹事,势在必然”,因此他拒绝在直隶邢台等地开采银矿。

嘉庆帝在位25年,他“克勤克敬,是训是行,虽深处宫中,是以四海苍生为念,而敦崇简朴,躬率臣僚”。

尽管嘉庆帝是一位勤政爱民的皇帝,但是他在社会大变革时期,缺乏革新的勇气,对待官员的违法行为又过于纵容,因此尽管他想有所作为,希望重现康乾盛世的辉煌,最后却徒劳无功,大清王朝在嘉庆帝手上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唐肃宗李亨的皇后张氏与史思明是何关系?她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上张廷玉的结局,唐肃宗李亨简介,唐玄宗与太子李亨的关系

    张皇后(?—762年),唐肃宗李亨皇后,张氏的家族是南阳西鄂人,后来迁徙到昭应。父张去逸,祖母窦氏为唐玄宗母亲昭成皇后的妹妹。李亨还是忠王时,张氏嫁进李家成为小妾。天宝年间,李亨成为皇太子,张氏成了太子李亨的良娣,张氏有着倾城美貌,颇得宠爱。但她为人狡黠刻薄,巧言令色,爱慕虚荣。后来安史之乱爆发,太

  • 等到李世民继位时,秦琼为什么就开始称病不上朝了?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上的秦琼,秦琼救过李渊一家吗,李世民二十四功臣简介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之中,有很长的一段时间都是封建社会,在封建社会的历史中涌现出了众多的封建王朝,也出现了许多的皇帝,在众多的封建王朝当中,唐朝的知名度是非常高的,尤其李世民在位的时候,开创了“贞观之治”,开创了盛世,当时的唐朝是所有人都无可匹敌的。隋末时期由于皇帝的残酷统治,导致百姓们民不聊生,所

  • 朱棣在位期间有哪些功绩?他是个明君吗?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明成祖朱棣的功绩,朱棣做了什么大事,朱棣怕朱元璋吗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朱棣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明成祖朱棣是明朝第三位皇帝,他在位时间22年,他维护祖国统一、发展经济、促进民族融合、推动文化发展、开疆拓土,他的文治武功和许多伟大的帝王相比丝毫不逊色。这样的一个人,本来是不该有争议的。但是朱棣偏偏是争议很大的一位皇帝,他

  • 唐昭宗登基后面临着哪些问题?他为何成为亡国之君?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唐昭宗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文德元年(888年),唐僖宗李俨病逝,由于他生前未来得及指定接班人,他的两个儿子年幼,因此大臣和宦官们都倾向于在唐僖宗的兄弟中择立新君。大臣认为唐僖宗的六弟吉王李保年长又贤明,是合适的人选。最后手握兵权的大宦官、左神策中尉

  • 武元衡有哪些政绩?他最后为何会被刺杀?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宰相武元衡遇刺案,武元衡被谁杀,武元衡和薛涛结局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武元衡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武元衡是唐宪宗朝著名的宰相,由于他坚定不移地支持唐宪宗以武力平定藩镇,受到藩镇的仇视,最后被藩镇派出的刺客杀死,身首异处,是死得最悲壮的大唐宰相。一、家世和家风武元衡的曾祖武载德是武则天的族侄,祖父武平一是唐高宗和武周时的

  • 项羽打仗为什么喜欢单挑 实力是自负的一种表现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项羽能打多少个人,项羽打仗厉害吗,项羽对抗路不能和谁打

    对项羽打仗单挑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项羽在历史上是一个神奇的存在,据说力拔山兮气盖世,一生以勇猛著称于世,更是创造很多以少胜多的案例。但是此人性格过于傲慢自负,动不动就喜欢单挑。后来和刘邦也是一样,可刘邦不上当。项羽命令手下一个勇士挑战,结果被刘邦的一个将军射杀

  • 吴玠打赢过三场大战,为何他没被誉为中兴四将之一?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垓下之战项羽为什么只有十万人,天魔大战谁赢了,王翦为什么得以善终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吴玠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南宋的将领张俊、韩世忠、刘光世、岳飞在抵抗金兵、巩固南宋政权的统治起过重大作用,被誉为“中兴四将”。论战功,只有岳飞和韩世忠名副其实,刘光世和张俊根本配不上中兴名将的称号,倒是当时另外一位名将吴玠,立下赫赫战功,他才是有资格

  • 韩信和项羽相比 两人的军事能力谁更胜一筹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项羽韩信各带30万人谁会赢,项羽和韩信军事能力,韩信和项羽谁厉害吗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韩信和项羽,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若各用一个字来形容韩信与项羽的用兵特点,那么前者是巧、后者则是强。而我们常说:“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一切技巧都是徒然”。在规模相近的情况下,韩信是无法战胜项羽的。一、项羽靠着勇力打仗、只是一名莽夫?这是错觉出于剧情冲突性、戏剧性的

  • 秦始皇五次巡游去了哪里 秦始皇到底有什么目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秦始皇五次巡游的目的,秦始皇死了以后到哪里去了,秦始皇第几次巡游

    很多人都不了解秦始皇巡游,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现在每到小长假,人们就喜欢搞个自驾游,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你可知道2000多年前,秦始皇也喜欢自驾游,而且乐此不疲地进行了5次巡游,可以说是自驾游的鼻祖了。自打嬴政做了皇帝,几乎一半的时间都在巡游的路上。从统一的第2年开始,即公元前220年

  • 贞妃董鄂氏:董鄂妃的同族姐妹,以身为顺治殉葬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上的顺治和董鄂妃,董鄂妃顺治,贞妃董鄂氏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贞妃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一提及顺治,都会想到董鄂妃,只因他们爱的方式太出名:一个贵为天子,坐拥后宫三千佳丽,却只钟爱一人,另一个宠冠后宫,惹人非议,竟然香消玉殒。久而久之,顺治后宫里还有谁,已经没人关注了。其实,除了董鄂妃之外,顺治的其他嫔妃也很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