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安史之乱造成的后果有多大 该动乱为何会成为唐朝的转折点

安史之乱造成的后果有多大 该动乱为何会成为唐朝的转折点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4528 更新时间:2023/12/28 18:54:09

很多人都不了解安史之乱,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

唐玄宗李隆基可以说是唐朝最出名的一位皇帝,在位时间也是最长的,他开创了唐朝的极盛时代,也就是后世常说道的“开元盛世”。但是他万万没想到的是,他执政后期居然发生了“安史之乱”这样的悲剧。

“安史之乱”的发生也使得唐朝开始由盛转衰,逐渐走上了下坡路,而这次事件也使得唐玄宗“晚节不保”,如果不是因为“安史之乱”,或许唐玄宗留给后世的名望不会输给曾经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可以成为名列千古的帝王。

唐朝在历史上的辉煌成就务须多说,无论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都已经成为了当时的超级大国,但是最后之所以出现“安史之乱”,这其中不仅有统治者的决策失误和缺乏政治敏感度,但是其中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唐朝最根深蒂固的政策漏洞,给唐朝中后期的稳定留下了非常严重的隐患,这也是为什么唐朝最后在安史之乱之后就算没有灭国,但是也很难恢复元气,最后走向灭亡的道路。

唐朝在历史上的辉煌成就务须多说,无论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都已经成为了当时的超级大国,但是最后之所以出现“安史之乱”,这其中不仅有统治者的决策失误和缺乏政治敏感度。

但是其中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唐朝最根深蒂固的政策漏洞,给唐朝中后期的稳定留下了非常严重的隐患,这也是为什么唐朝最后在安史之乱之后就算没有灭国,但是也很难恢复元气,最后走向灭亡的道路。

后世众多史学家称“安史之乱”是唐朝的转折点,事实上安禄山史思明二人发动的这场背叛唐朝的战争,这场战争属于唐朝的“内战”。

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夺取唐朝政权。那么究竟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是什么?又对当时唐朝的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

一、唐朝统治者未能及时预料危机

1、安禄山成为唐玄宗制衡朝堂的工具

其实要说起这段历史,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唐玄宗对于安禄山过度信任,正是由于自己的误判,最终才导致了这次事件的发生。唐玄宗是一个非常善于用人的皇帝,他在位期间,朝堂上的各方势力相互制衡,相互牵制。

各方势力都达到了一个平衡点,而唐玄宗是需要做背后的掌舵人就行,正是由于这种局面的形成,也使得唐玄宗越来越安于现状。后来由于宰相李林甫过于打压异己,使得唐玄宗内心颇有不满,于是他便开始越来越仰仗安禄山。

唐玄宗不仅将安禄山任命为三镇节度使,并且还给了他大量的赏赐以及兵力,而安禄山所拥有的这些势力,足可以让与他形成与唐王朝相抗衡的力量。

由于有了唐玄宗的宠信,安禄山后来也就越加狂妄,以至于到最后,连太子在内的人,他全部都得罪了个遍。安禄山狼子野心,为了避免太子上位后,报复自己。

于是他开始有了叛变的想法,但他本想在皇权交替之际才做出行动的,不过当时由于大臣杨国忠的步步紧逼,使得他不得不加快行动。

唐玄宗事实上并不是没有看出安禄山的狼子野心,但是那个时候的唐玄宗并不以为意,他打内心底不愿意相信安禄山叛变。唐玄宗认为,即使安禄山叛变他也不可能有胜算。

所以唐玄宗并没有出手阻拦,但令唐玄宗没想到的是,安禄山居然真的开始行动了起来,后来安禄山去世之后,史思明又接着造反,这场叛乱一共持续了八年的时间。

二、“安史之乱”对唐朝的影响

1、唐朝人口、国力大不从前

安史之乱发生之前,唐朝一直处于“极盛时代”,而这次战乱结束之后,唐朝又维持了100多年的时间,但是这100多年的唐朝与“开元盛世”时期的唐朝相比,已经有了明显的区别。

所以说这次战乱也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众多周知,但凡有战争就一定会有牺牲,安史之乱也使得唐朝的人口急剧减少,而人口的发展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从这一点上来看,唐朝也大不如从前。

2、唐朝元气大伤

除此之外,还有地域的减少、安史之乱爆发之后,河北就彻底脱离的唐朝的统治,被当时的胡人所占领,河北人也被胡化的十分严重,河西走廊也被吐蕃占领。

上百万的汉人被迫成为了吐蕃的奴役,可以说是十分屈辱的一段历史了。除了地域被占领,唐朝对于西域都护府也逐渐失去了控制权,这些都使得他唐朝的元气大伤。

藩镇割据、宦官作乱,这些都是安史之乱带来的严重后果,而最直接的影响就是百姓生活水平急剧下降,唐朝百姓民不聊生。

这个时候,唐朝已经彻底失去了对地方、百姓的控制权,百姓的生活也在无休止的战乱之中根本无法进行正常的生活生产,唐朝后期的生产力也每况愈下,再也回不到之前那种繁荣景象了。

归根结底来说,这场战役爆发的原因主要就是因为唐玄宗用人不当造成的,而之所以说它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因为它的爆发彻底改变了唐朝的局面,使唐朝方方面面都大不如从前,无论从国家实力还是控制力都每况愈下,可以说“安史之乱”对唐朝的打击是致命的。

参考文献:《新唐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卢俊义被认为是梁山第一高手,他为何却被燕青几次相救?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水浒传梁山十大高手排名,卢俊义从梁山回来后的遭遇是什么,卢俊义上梁山的前因后果

    说起梁山上众好汉,108人之中,武艺高强的人着实有不少,天罡星中最多,林冲、关胜、呼延灼等五虎将,是公认的一流高手;朱仝、花荣、史进等八骠骑,武艺稍弱,可以认为是准一流高手;其实花荣武艺是完全可以进五虎的,他曾和秦明大战四五十回合不分胜负,而且箭术高超。其他像李应、鲁智深、武松等人,也完全可以入五虎

  • 安史之乱后安禄山生活如何 安禄山为什么会死在儿子手里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安史之乱后安禄山什么下场,安禄山之死的真相,安史之乱为什么会死那么多人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安禄山被杀,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说到安禄山一下就想到了历史上有名的“安史之乱”,在唐朝的政治和文化都发展到鼎盛时期的时候,以安史之乱为节点,唐朝由盛转衰,可以说安禄山有这很大的影响。安禄山竟然这么有本事?那安史之乱后他又过着怎样的生活?安禄山为什么会死在自己儿子手中呢

  • 朱武在梁山的地位为何远远不如吴用,只排在第四个等级?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吴用是怎么上梁山的,吴用放在三国什么水平,宋江和吴用有多坏

    在《水浒传》中,有这么一个人物:明明拥有过人的智慧、一身的真才实学,却一无地位二无用武之地,难以进入梁山集团的权力核心层,只能屈居于一个擅长玩弄权术的知识分子之下,只有在前者实在搞不掂的局面下才能偶露峥嵘,此人可说是憋屈的典型代表,是一个充满悲情色彩的梁山好汉。说到这里,你会想到谁?下面我爱历史网小

  • 为何说华高是明朝武将中的另类?只因一打仗就称病不去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明朝的觉华岛,大明风华朱瞻基御驾亲征,明朝黄金华

    说起古代的武将,大家的印象一般都是勇武过人、骁勇善战,带领军队冲锋陷阵,跟随明太祖朱元璋创立大明朝的众多将领中,如常遇春、傅友德、花云等人都是如此,不过明朝功臣庙中,排名第十一位的巢国公华高,却生性胆怯,一听说让去打仗,就称病不去,实在是武将中的另类。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

  • 李承乾都已经是太子了 李承乾为什么还要造反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李世民为什么喜欢李承乾,大唐太子李承乾,太子李承乾谋反事件

    很多人都不了解太子李承乾,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李承乾是李世民长子,他早早就被立为太子,所以有很多朋友并不理解李承乾为什么还要冒着如此大的风险发动政变,难道他是想效仿自己父亲当年的玄武门之变吗?李承乾谋反的动机究竟是什么?实际上,这跟李承乾的成长经历有很大关系,也与兄弟之间的夺嫡之争有关

  • 雍正上位的过程是什么样的 雍正到底有没有篡位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雍正是篡位,还是合法继位?,历史上真正的雍正怎么继位的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雍正上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历朝历代的政权更替都是一场腥风血雨的战争,这个社会自古以来就是弱肉强食的生存方式。都说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因为统治者打下来的江山都是自己称王,所以管理这偌大的国家也就成了一个问题。治理比打仗可难多了,不然为啥古代的文官地位要高于武将。皇

  • 司马曜到底开了什么玩笑,以至于他的宠妃不惜杀死他?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司马懿为什么要杀小沅,司马懿为什么要救曹叡,西晋皇帝列表

    中国历史上的几百个帝王中,什么奇葩死法都有:有吃仙丹吃死的,有做梦吓死的,有马上风累死得,还有掉茅坑里淹死的......但若论死得最憋屈的帝王,那就是晋孝武帝司马曜。司马曜是因为酒后一句戏言被自己最宠爱的妃子活活闷死在床上的。那么司马曜到底开了一句什么样的玩笑,至于让宠妃动此大怒,不惜杀死他呢?下面

  • 元姑娘是谁?她是怎么登基称帝的?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你知道元姑娘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封建历史上的“女性统治者”以两种形式存在:1,实质上的。这种情况下,她未必拥有“皇帝”称号,却实实在在地掌握国家生杀大权,多数以“太后”之姿出现。例如南北朝时期北魏的冯太后、宋辽之际的萧太后、以及晚清慈禧太后。2,名义上的。她拥有皇帝称谓,

  • 长孙无忌为何能成功?他最后又为何被削爵流放?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杨过打不过公孙止,唐朝长孙无忌的结局,长孙无忌被谁杀了

    你知道长孙无忌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长孙无忌,是大唐名相,成功时风头无两,这点通过任职、封赏可以得到证明:大将军、吏部尚书、司空、司徒、侍中、中书令、赵国公、太尉、顾命大臣,凌烟阁功臣排行第一。但是仍旧无法避免,他结局落魄:先被诬陷,而后流放,最终自缢身亡。我们都直到,当一

  • 朱元璋招揽陈遇后,他为何每次都会称其为先生、君子?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朱元璋得以善终的大臣,朱元璋功臣谁得善终,朱元璋立谁为太子了

    朱元璋平定天下建立大明,身边汇集了众多拥有大才的谋士出谋划策,比如刘伯温、朱升、李善长等等,都是屡出奇计,广为人知,但还有一个人,论才学、功劳不下以上任何一人,但为人却异常低调,拒绝了朱元璋的所有封赏和官职,以布衣之身为朱元璋筹谋献计近三十年,他就是陈遇。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