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长孙无忌为何能成功?他最后又为何被削爵流放?

长孙无忌为何能成功?他最后又为何被削爵流放?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1733 更新时间:2024/1/13 21:47:16

你知道长孙无忌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

长孙无忌,是大唐名相,成功时风头无两,这点通过任职、封赏可以得到证明:大将军、吏部尚书、司空、司徒、侍中、中书令、赵国公、太尉、顾命大臣,凌烟阁功臣排行第一。但是仍旧无法避免,他结局落魄:先被诬陷,而后流放,最终自缢身亡。

我们都直到,当一个人走到某个高度,他自己的荣誉和耻辱,就都和周遭环境分不开了,注定影响着“宏观”,也被“宏观”影响,长孙无忌即是如此。那么就来带着疑问,去探讨一下其成败原因。

我们将长孙无忌的成功,归结为三点:

1,出身。他来自于官僚世家,权贵之后,父亲是隋朝将军长孙晟,母亲是北齐乐安王之女。封建时代,门阀等级森严,一个人的社会阶级,基本上就决定了他日后的朋友圈子、婚姻圈子。

这不,长孙无忌跟唐国公次子玩的很好,次子是谁呢?李世民。

不仅如此,历史记载,长孙晟还活着的时候,就非常认可李渊的家风,觉得自己女儿嫁过去会得到良好的熏陶,成为有能力,有见识的榜样妇女,两家一合计,指腹为婚成了儿女亲家。很多年过去,13岁的观音婢(皇后小字)嫁给16岁的李世民,生下李承乾李泰、李治。

总结:阶级决定了长孙无忌的社交圈,让他离权力漩涡特别近。

2,选择。隋末大乱,李渊在李世民和谋士的煽动下决定反隋,要知道,这世界上永远都是跟风者多于开路人,因为风险更低,成本更小。长孙无忌机智地判断局势,前往长春宫拜见李渊,愿意辅佐,成功跻身“开路人”行列。

武德九年,李世民和太子李建成的矛盾越来越大,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联合劝说李世民率先发起攻击。最终,通过玄武门事变夺得天下。

在历史大势之中,有部分人选择支持没落的隋朝,还有部分人选择跟宇文化及站成一队,他们失败了。李渊的盟友,有些选择做太子李建成的幕僚,他们也失败了。长孙无忌经过两次选择,决定了自己的人生。

3,态度。历史中的辅佐功臣,都特别容易倚功自傲,比如清朝的年羹和隆科多,最后都被雍正厌恶。唐太宗登基后,长孙无忌时常理智地谏言“外戚不应该拥有过大的权力”,顺便还把宰相之职给辞去了。这个举动,不仅保住一家安全,还为自己迎来名声。

当然,长孙无忌不是完人,他身上也有不小的瑕疵,成为其失败的一大原因。公元659年,长孙无忌以谋反之罪被流放黔州,不久被袁公瑜逼迫自尽,他死后,所有家产均被炒,所有近亲,全到了岭南为奴为避,怎一“惨”字了得!下面说说原因:

1,地位。是的,身份地位让他成功,也让他失败。唐太宗死前,让长孙无忌和褚遂良辅政,李治有什么决定,这俩人都会评判二一,相反,辅政大臣的纳谏却可以优先受理。随着皇帝年龄越来越大,辅臣和天子的先天矛盾产生。

2,争。虽然在“外戚干政”方面长孙无忌推脱的很好,但不能代表他不“争”。吴王李恪素来与长孙有积怨,在处理房遗爱谋反案时,长孙无忌借机打压,李恪被赐死。因为“争”,便有结党和弄权的嫌疑,是故 皇帝也就越忌惮。

3,武则天。武则天在掌握大权的路上,受到不小阻力,长孙无忌即最大阻力来源。唐高宗立武则天为皇后之前,特意带着好酒、好菜、好布料去他府上拜访,却遭到严词拒绝。武则天的母亲也多次拜访,也被义正言辞地赶出来了。随着武氏在大唐站稳脚跟,势必会迎来其对反对者的修理。

后记:

所谓的“原因”,本文意在宏观,即那些在长孙无忌起起落落时,不能忽视的大因素。当然也会有不少主观的、细微的原因,但太繁琐,就不列举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朱元璋招揽陈遇后,他为何每次都会称其为先生、君子?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朱元璋得以善终的大臣,朱元璋功臣谁得善终,朱元璋立谁为太子了

    朱元璋平定天下建立大明,身边汇集了众多拥有大才的谋士出谋划策,比如刘伯温、朱升、李善长等等,都是屡出奇计,广为人知,但还有一个人,论才学、功劳不下以上任何一人,但为人却异常低调,拒绝了朱元璋的所有封赏和官职,以布衣之身为朱元璋筹谋献计近三十年,他就是陈遇。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

  • 如果关羽在华容道上不念旧情,能否留下曹操?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不念旧情的人是什么人,历史上关羽华容道是真的吗,如何做到不念旧

    还不知道曹操身边还有三员大将,关羽在华容道能否拦住他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华容道上,关云长义释曹操,留下了千古美名,也留下了诸多争议。但是不知道读者诸君想过没有:如果关羽在华容道上不念旧情,而是选择拼死一战,能否留下曹操?要知道曹操身边至少还有三员猛将,他们一

  • 年羹尧被杀之后 雍正对待年氏一族斩草除根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真实的年羹尧,年羹尧,年羹尧如果反雍正能成功吗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雍正和年氏一族,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年羹尧是个性格偏执的人,在政局风波云谲的雍正一朝,他的性格其实已经主动了他的悲惨结局。因为雍正皇帝在一定程度上同样属于性格偏执的一类人。有时候,比起年羹尧有过之而无不及。只不过,因为雍正是皇帝,他可以掌控自己的命运,而能掌舵

  • 张辽为曹魏屡建战功,为何却没能成为镇守一方的大都督?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不让丁奉孤立击破张辽,屡建战功秉拼音,屡立是什么意思

    张辽,字文远,是三国时期曹魏的名将。他本从属于吕布,后投降于曹操,并且屡建战功,以武勇晋为五子良将之一。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东吴孙权率领十万大军大举进攻张辽等人驻守的合肥,吴军可谓是志在必得。当时张辽等人手上只有7000多人,敌我众寡悬

  • 揭秘:对诸葛亮最忠心的将领是谁呢?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诸葛亮的忠心,诸葛亮忠心的事例,诸葛亮忠义的表现

    乱世三国时期,诸葛亮不仅智谋超群,个人魅力相当强大,几乎与曹操有的一拼。刚得到诸葛亮时,刘备立马被他的才华所征服,对关羽和张飞两兄弟说道:“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常山赵子龙,蜀汉五虎上将之一,堪称诸葛亮的铁杆粉丝,几乎对他言听计从。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有

  • 汉寿亭是什么官职?关羽为何一直使用着这个称呼?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汉寿亭侯与汉寿县,关羽为什么一直用汉寿亭侯,关羽汉寿亭侯多大的官

    汉寿亭是什么官职?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在《三国演义》中,关羽前期一般是以“关某”或者“关云长”来称呼自己,等到斩了颜良之后,才自称为汉寿亭侯,有的时候会说是“汉寿亭侯关某”,也即关羽将汉寿亭侯放在自己的名字之前。当然,在《三国志》等正史中,关羽

  • 年羹尧都已经没有造反的能力 雍正为什么还要杀他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雍正为什么贬年羹尧,雍正王朝年羹尧被解除兵权,年羹尧的结局是什么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年羹尧被杀,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雍正帝即位之初,四川总督、抚远大将军年羹尧因有拥戴之功,且战功显赫,所以深受皇帝的器重,不仅被进封为一等公,享受远超于其他大臣的殊礼,而且兄弟子侄也全部获得高官显爵,一时权势熏天。在得到雍正皇帝的重用之后,年羹尧也没有辜负他的期望,年羹

  • 黄权既然已经投靠了曹魏,他为何却为刘备之死感到悲伤?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曹魏第一名将,邓芝和邓艾什么关系,如果刘备不伐吴而伐魏

    三国演义是大家熟知的四大之一,里面的人物被描写的鲜明有个性,令人对此书印象深刻,久久不能够忘怀。三国时代群雄割据,其中以大家都认为是正义之士齐聚的蜀汉为中心展开了一系列的故事,塑造了一个匡扶正义的蜀汉形象,提升了书想阐明的主旨所在。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人事物,无论是蜀汉阵营里的大将还是其他两国的

  • 武则天是几岁进宫为妃的?她又是几岁登基几岁退位的?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你知道武则天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武则天是中国古代唯一正统的女皇帝,相比其他手握大权的女子,她不仅做到建国称帝,还主持国家大事多年。但细节总会被成果掩盖,时至今日,若问她的闺名是什么?几岁进宫为妃?几岁登基为帝?又是多大年龄去世的?却少有人知道了。一:少女时代。武则天,不是

  • 董卓为何会被李肃杀掉?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肃为什么要杀董卓,董卓的谋臣,谁替董卓说服了吕布

    说到董卓,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公元192年四月,王允、士孙瑞与董卓的亲信吕布共同密谋诛杀董卓。按理说,吕布是董卓的义子,他年轻勇猛,武力不凡,本来是深得董卓的喜爱和信任。当时董卓将吕布当作他的贴身侍卫,不管董卓走到哪,吕布都形影不离的保护董卓的生命安全,按理说,吕布不应该参与到诛杀董卓的计划之中。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