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和姜维一起投降魏国的将军都有哪些呢?

和姜维一起投降魏国的将军都有哪些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062 更新时间:2024/1/21 19:51:22

魏国大军伐蜀,邓艾自阴平偷袭成功,蜀后主刘禅投降。投降后的刘禅下了一道命令,让大将军姜维投降。姜维投降并不是将士们的心愿所在,于是史书说他投降时“将士咸怒,拔刀斫石”。身为大将军,姜维不可能直接带领所有的士兵,他手下还有高、中、低三个等级的将领,因此,他的投降至少是得到了高级将领的拥护并执行。那么,和姜维一道投降的高级将领都有谁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公元263年夏天,魏国三路大军伐蜀。蜀汉国听说后,派遣右车骑将军廖化率领军队前往沓中,支援姜维。又派出左车骑将军张翼和辅国大将军董厥前往阳安关口,做各个营地的预备力量。张翼、董厥到达阴平,听说诸葛绪准备进军建威,留下来住了一个多月,等待他的到来。由于守卫阳安关口的将军蒋舒投降,汉中失守。姜维听说后,率领军队返回,遭到魏国天水太守王欣的攻击,姜维交战失利。姜维听说诸葛绪已经截断了他的退路,就打算走孔函谷从诸葛绪的背后攻击,诸葛绪得知后,后撤三十里。姜维知道诸葛绪后撤,赶紧返回,从桥头回到阴平。姜维集合队伍,想赶到关城,得知关城已经失守,于是退到白水,和前来支援的廖化、张翼、董厥汇合。大军汇合后退守剑阁。魏国方面,由于诸葛绪没有追上退守的姜维,在进军方向上又和邓艾产生了分歧,于是率领军队向白水进军,不久和钟会相会。钟会想独揽军权,秘密奏报诸葛绪畏缩不前,魏国将诸葛绪逮捕,押解回国,军队归于钟会手中。邓艾从阴平小道偷袭,出其不意地来到江油,蜀汉国江油守将马邈投降,在打败前来的诸葛瞻之后,军队长驱直入来到绵竹。诸葛瞻再次失败被杀后,魏国军队来到雒城,刘禅投降后并下令姜维投降。

姜维听说诸葛瞻战败,不知道皇帝刘禅是个什么情况,就率领军队向东进入巴中,到达郪县时接到了刘禅要他们投降的命令。姜维下令部队投降,并和廖化、张翼、董厥一道前去钟会处投降。

姜维投降,和他一道投降的大将级别的人物共有三人,分别是右车骑将军廖化、左车骑将军张翼和辅国大将军董厥。

廖化,关羽镇守荆州时为主簿,荆州失落成为吴国俘虏,逃归后遇到刘备,被任命为宜都太守。诸葛亮时期为丞相参军,后来成为都督广武,再后来成为右车骑将军,享受到假节待遇。咸熙元年(264年)蜀国灭亡后内迁洛阳,道上病死。

张翼,刘备担任益州牧时为书佐,曾经为蜀郡太守,建兴九年为庲降都督、绥南中郎将。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张翼为前军都督,代理扶风太守。诸葛亮去世后,被任命为前领军,延熙元年被调入京都任尚书,不久成为建威都督,享受假节待遇,再升迁为征西大将军。张翼的主要事迹有两项。其一,在任庲降都督期间,朝廷认为他讨伐蛮夷叛乱不力,准备将他调回,手下不少人认为他会被治罪。张翼不管这些,继续做好调集粮草的准备,直到继任者来到。因为准备工作好,继任者马忠到任后很快将叛乱平息,诸葛亮也认为他做得好。其二,姜维出狄道,打败魏国雍州刺史王经,时任镇南大将军的张翼认为应该见好即收,姜维不听,终于败退。景耀二年,张翼升任为左车骑将军。剑阁投降后,张翼和姜维一道跟随钟会回到成都,于264年正月在成都因为钟会叛乱被乱兵所杀。

董厥在诸葛亮时为丞相府令史,后担任主簿。诸葛亮去世后,升任为尚书仆射,尚书令,景耀四年升任为辅国大将军平尚书事,和姜维一道投降,后来到了洛阳。

看这么多大将一道投降,蜀国灭亡也真是让人无语了。士兵们听说皇帝要他们投降尚且拔刀斫石,这些大将们怎么就这么窝囊!要知道,他们每个人手里都是有兵的人。这说明什么?说明投降已经成为整个上层的主调,即便是有一个诸葛瞻,他既不懂兵,又在“孤军作战”,不死又怎么能够挽救危局!诚然,古人有忠君爱国的思想,但那是在一般的情况下,既然皇帝投降了,他就已经成为平民或者是敌国臣子,你还忠于谁去?皇帝没有了,国家还在,单凡有点儿血性的军人,应该是心里装着这个国家,而不是为投降找一个理由。再说了,这个国家是刘备建立的,真要是为了国家,为什么不在刘备的子孙中再找一个君主?在此之前,西汉之后有东汉,在此之后,北宋之后有南宋,怎么到了这儿就什么也没有了?刘备本来称的是汉中王,为什么当皇帝后却成了汉国了呢?人家就是因为汉皇帝不在了,我来承继汉室。不管这理由是不是牵强,但逻辑上还是通的。姜维可就不一样了,两次投降,三次反叛,却非要给自己找一个理由不可。

还有一点,蜀汉国真的没有人了,派出去的三员大将,两个年龄大,一个根本就没有军事经历,这仗还怎么打?有明确记载,廖化此时年过七十。需要说明的是张翼。张翼在刘备任益州牧时为书佐,时间是在公元214年,也就是建安十九年,到263年蜀亡,前后五十年,如果当时初出仕超过二十岁,张翼这时候也是七十多岁了。再加上此前的车骑将军邓芝、镇军大将军宗预,这些大将也都超过了七十岁。一个国家的军队尤其是带兵将领全都掌握在七十多岁的人里,想想都觉得不太正常。要知道,那可是人均寿命很低的时代,用邓芝的话说是“六十不服戎”的年月。这只能说明,蜀汉国根本就没有真正的中生代带兵将领。

那么,单纯从军事上来说,蜀国真的就不能坚持吗?答案是未必。延熙七年(244年),魏国大将军曹爽率领十余万大军进攻蜀国,整个汉中的守军不足三万,王平等将领硬是将魏军挡在了山口之外。此次钟会能够迅速占领汉中,在于姜维撤围不防,这是蜀国灭亡的最初原因。姜维防守剑阁,钟会粮草供给困难,曾一度想撤兵回国,是邓艾阴平偷袭得手,打破了蜀汉国整个的防守部署,钟会这才坚持了下来。这是蜀汉国灭亡的又一个原因。姜维作为大将军,既想不到邓艾会走这样一条路,又不注意邓艾部的动向,能说他是一个合格的大将军吗?邓艾来到成都附近的雒城,整个蜀汉国朝廷,只研究两个问题,逃跑还是投降,最后决定投降,这是亡国的根本原因。假如有人提出坚守问题,且不说姜维率兵回援,就是传檄各地率兵勤王,蜀汉国也未必不能坚持。单单从军事上来说,蜀汉国的军队上层,也是雍闿说张裔那样,它就像是一个干葫芦,外面看起来虽然光泽鲜亮,内里已经是空虚和粗糙不堪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孙权和张昭之间的矛盾什么时候开始的?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孙权称王后想设立丞相一职,众人都认为非张昭莫属,但孙权却出人意料地任命了孙邵。孙权那个理由更是有意思,说丞相事务太多,不舍得过于劳累他。孙邵去世以后,孙权又用了顾雍,张昭终与丞相无缘。后来孙权称帝,张昭向前庆贺,孙权终于说出了他的真实想法,那就是张昭赤壁战前劝孙权投降曹操。那么,孙权和张昭的矛盾仅仅

  • 雍正朝的四位重臣分别是谁?乾隆帝是如何对他们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乾隆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康乾盛世是中国封建王朝最后一个盛世。一般人提到康乾盛世想到的是康熙于乾隆两位皇帝,但是中间的雍正皇帝也不可忽略。他也是一位非常有能力的皇帝。虽然在位只有短短的十三年,但是却在康乾盛世中有些承上启下的作用,如果没有他的励精图治十三年,

  • 郭孝恪也算是名唐代的大将了,为何却没有受到李世民重视?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郭孝恪这个名字,想必大家都比较陌生,他事实上是唐代的一名大将,他却并没有像别的将军一样千古流芳,相比之下有些默默无闻。那么,到底是为什么呢?对他忠心耿耿的郭孝格合并没有受到他的重视被李世民所提拔重用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郭孝恪在最初和千千万万的普通百姓一样,他凭

  • 玉真公主有何魅力,能让李白王维争风吃醋,还老死不相往来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玉真公主李持盈李氏,字玄玄(一说“元元”),号“持盈”,法号无上真,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唐朝时期公主,唐睿宗李旦第九女,唐玄宗李隆基、金仙公主同母妹,母为窦德妃。玉真公主出生不久后,母亲窦德妃遇害。在690年李旦被废帝位;景云元年(710年),父亲睿宗复位。李持盈获封昌隆公主。景云二年(7

  • 乾隆而儿子那么多 乾隆为什么偏偏选择平庸的嘉庆上位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乾隆和嘉庆,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历史上的清朝,很多朋友喜欢所敬仰的都是康雍乾盛世,其中乾隆鼎盛时期百姓安居乐业,也是很多喜欢专研历史的兴趣所向,不过乾隆后的嘉庆期却慢慢走向下坡路线,而嘉庆皇帝作为乾隆的儿子,代代相传自然是引起很多人的对比。要知道乾隆非常聪明、

  • 乾隆临死前曾告诫嘉庆不杀和珅 嘉庆十五年后才明白道理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乾隆和嘉庆,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谈起和坤这个名字来想来都非常熟悉,他以前是乾隆最宠爱的重臣。因其才华横溢,协助乾隆解决了许多纷繁的难题。和坤的确很聪明,但他也不是个好人,因为他非常贪腐。虽然乾隆早就知道和坤贪赃枉法,但他并不想要祛除和坤,毕竟和坤是能帮自己的人

  • 董卓畏惧一个小小的诸侯孙坚,背后什么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董卓擅自废立皇帝,引起了天下诸侯的联合讨伐。但是这些诸侯们却是各怀心思,只想着扩队伍,捞地盘,对于讨伐董卓之事却并不是真心真力。但是,关东诸侯们虽然看上去人多势众,真正让董卓放在心上的也只有袁绍、袁术、刘表、孙坚四人。那么,官职不过长沙太守,地盘又在很远的孙坚,为什么会成为董卓畏惧的人呢?我爱历史网

  • 固伦温宪公主:雍正唯一的妹妹,她为何能得到特殊待遇?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固伦温宪公主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康熙有许多子女,他们都是雍正的兄弟姐妹,但若谈论“唯一”,还就只有固伦温宪公主一人。雍正的生母,为玄烨德妃乌雅氏。乌雅氏共为大清生下过三个儿子,三个女儿,可谓劳苦功高,其中的女孩,却只有一个活到出嫁:九公主。公元1673年

  • 愉妃:陪伴乾隆最久的人,在乾隆身边足足待了62年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愉妃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说来也有趣,爱新觉罗弘历有过那么多嫔妃,但是无例外,没有任何一个能陪他走到最后。我们查阅了这些女子的生平,发现无论是美名在外的皇后,还是圣宠一时的纯妃,亦或是笑到最后的令妃,都没能活过50岁。以下有一个简单明了的统计,看过便知:富

  • 海兰察有哪些功绩?他的儿子又是怎样的命运?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海兰察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海兰察,许多清史学者再熟悉不过,尤其当延禧攻略热播,让这个人物也同时活跃在大众眼前。历史中的海兰察,其实远比影视作品所表现的出色。“海兰”不是姓氏,而是名字,他本人姓多拉尔,来自于世世代代定居于西伯利亚与黑龙江的鄂温克族,这个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