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孙权和张昭之间的矛盾什么时候开始的?

孙权和张昭之间的矛盾什么时候开始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4617 更新时间:2024/1/16 12:05:43

孙权称王后想设立丞相一职,众人都认为非张昭莫属,但孙权却出人意料地任命了孙邵。孙权那个理由更是有意思,说丞相事务太多,不舍得过于劳累他。孙邵去世以后,孙权又用了顾雍,张昭终与丞相无缘。后来孙权称帝,张昭向前庆贺,孙权终于说出了他的真实想法,那就是张昭赤壁战前劝孙权投降曹操。那么,孙权和张昭的矛盾仅仅只限于赤壁应战曹操一事上吗?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得到荆州后,曹操想趁势南下,一举夺取江东。江东当时笼罩在一片投降的论调之中,为首者就是张昭。张昭这个人有多厉害呢?孙策带兵在前方打仗,剩下的一切军政事务都有张昭管理,以至于北方的士大夫认为孙权的一切都是张昭给挣来的。孙策死后,将张昭指定为托孤大臣,还说了三国时期那句吓死人的话:“如果你看到我这个弟弟不行,你就自己看着办吧!”后来刘备将儿子托付给诸葛亮,也说过同样的话。你说这样一个人要带头劝孙权投降曹操,孙权这个决定会怎么做出?亏得鲁肃说,你把周瑜给叫回来吧!周瑜回来了,事情这才有了翻转,东吴政局也才没有被张昭带偏了节奏。

笔者认为,这件事对张昭来说可能就是一种看法的表达。即便是按照鲁肃来说,投降曹操大家都有好处,张昭的好处又能胜得过在孙权这儿吗?要知道,这时候的张昭可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即便是周瑜,地位也是在张昭之下。孙权可不行,始终心里记恨着,一生都是一个过不去的坎儿。要不是人家对于东吴贡献太大,在东吴根子太深,恐怕早就一脚把他给踢开了。为什么这样说呢?丞相不用张昭也就不说了,在和陆逊论及鲁肃时也不忘了气呼呼地说到张昭。还有在当皇帝时对张昭说,要是按照你说的做,我现在还不知道在哪里讨饭哪!后来更是因为一件事拿刀对着张昭,说我真害怕一不小心失手杀了你。张昭说。我知道你早就不待见我了!我所以留在江东,是因为你娘临终时把我叫到床跟前,把你托付给了我。那意思也很明显,你以为我吃的是你的饭吗?不是因为你娘你哥,我会稀得伺候你!

说到托孤一事,这也是孙权和张昭的矛盾之一。孙权接班时,东吴虽然有了那么一块地盘,但统治并不是很稳定,这就决定了,东吴权力的交接,不会是像一统天下那般样按部就班进行。是张昭把孙权扶上马,陪着他巡行各处,大家都知道张昭的意思,也就认可了孙权这个新主公。在张昭和周瑜一文一武的辅佐下,孙权这个君主当的很惬意,年轻人的那个玩耍任性的脾气就表露了出来,一般打猎不算,还要骑马去打老虎。张昭为这样的事情没有少数落他。一个不是那么太窝囊的年少帝王大概都有一个通病,等到政权稳定了,自己长大一点觉得翅膀硬了,就想摆脱顾命大臣的“束缚”,孙权也不例外。这样的事情应该是不少,所以张昭说了,孙权就做“检讨”,但事后换个方式依然如故。所以,张昭是真的功大,孙权也是真的怕他;张昭是真的对孙权好,孙权是真不想用他,但还真不能将他赶出朝廷。于是,两人就这么矛盾的相处着。

在东吴有一句话,叫做“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周瑜作为一个带兵将领有一项则足够了(实际上周瑜的能力远不止如此),但作为张昭这个臣子第一人来说是远远不够的。鲁肃给孙权有个战略规划,简单说来是“剿灭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进而夺取天下”,可能是除了孙权周瑜还在和别人宣扬,文人的主张嘛!张昭却吃不消了,说鲁肃不知道谦虚,年少轻狂,不能重用。甘宁也给孙权有个建议,内容和鲁肃的差不多,也是想夺江夏和荆州,只是说要快一点儿,慢了就让别人抢去了。张昭却认为东吴眼下事情太多太多,危机四伏,军队一旦移动,恐怕会引起动乱。这件事看起来是求稳,实则是张昭眼界有很大的局限。在三国那样一个纷争的世代,作为第一执政大臣,看不到东吴必须争取鲁肃和甘宁所说的那个局面是很不应该的,当别人提出来仍然认识不到,这大局观就更成问题了。

所以说,张昭和孙权的矛盾绝不仅仅是一个方面,而两人之间的矛盾又不能说就是哪一个人的问题。好在三国是个乱世,帝王都懂得人才的重要性,如果不是危及到政权,君主是不会对臣子们动杀机的,尤其是对高层官员。有了这个前提,孙权和张昭还是能够在矛盾中相处,东吴政权也能在孙权手里继续向前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雍正朝的四位重臣分别是谁?乾隆帝是如何对他们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乾隆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康乾盛世是中国封建王朝最后一个盛世。一般人提到康乾盛世想到的是康熙于乾隆两位皇帝,但是中间的雍正皇帝也不可忽略。他也是一位非常有能力的皇帝。虽然在位只有短短的十三年,但是却在康乾盛世中有些承上启下的作用,如果没有他的励精图治十三年,

  • 郭孝恪也算是名唐代的大将了,为何却没有受到李世民重视?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郭孝恪这个名字,想必大家都比较陌生,他事实上是唐代的一名大将,他却并没有像别的将军一样千古流芳,相比之下有些默默无闻。那么,到底是为什么呢?对他忠心耿耿的郭孝格合并没有受到他的重视被李世民所提拔重用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郭孝恪在最初和千千万万的普通百姓一样,他凭

  • 玉真公主有何魅力,能让李白王维争风吃醋,还老死不相往来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玉真公主李持盈李氏,字玄玄(一说“元元”),号“持盈”,法号无上真,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唐朝时期公主,唐睿宗李旦第九女,唐玄宗李隆基、金仙公主同母妹,母为窦德妃。玉真公主出生不久后,母亲窦德妃遇害。在690年李旦被废帝位;景云元年(710年),父亲睿宗复位。李持盈获封昌隆公主。景云二年(7

  • 乾隆而儿子那么多 乾隆为什么偏偏选择平庸的嘉庆上位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乾隆和嘉庆,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历史上的清朝,很多朋友喜欢所敬仰的都是康雍乾盛世,其中乾隆鼎盛时期百姓安居乐业,也是很多喜欢专研历史的兴趣所向,不过乾隆后的嘉庆期却慢慢走向下坡路线,而嘉庆皇帝作为乾隆的儿子,代代相传自然是引起很多人的对比。要知道乾隆非常聪明、

  • 乾隆临死前曾告诫嘉庆不杀和珅 嘉庆十五年后才明白道理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乾隆和嘉庆,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谈起和坤这个名字来想来都非常熟悉,他以前是乾隆最宠爱的重臣。因其才华横溢,协助乾隆解决了许多纷繁的难题。和坤的确很聪明,但他也不是个好人,因为他非常贪腐。虽然乾隆早就知道和坤贪赃枉法,但他并不想要祛除和坤,毕竟和坤是能帮自己的人

  • 董卓畏惧一个小小的诸侯孙坚,背后什么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董卓擅自废立皇帝,引起了天下诸侯的联合讨伐。但是这些诸侯们却是各怀心思,只想着扩队伍,捞地盘,对于讨伐董卓之事却并不是真心真力。但是,关东诸侯们虽然看上去人多势众,真正让董卓放在心上的也只有袁绍、袁术、刘表、孙坚四人。那么,官职不过长沙太守,地盘又在很远的孙坚,为什么会成为董卓畏惧的人呢?我爱历史网

  • 固伦温宪公主:雍正唯一的妹妹,她为何能得到特殊待遇?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固伦温宪公主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康熙有许多子女,他们都是雍正的兄弟姐妹,但若谈论“唯一”,还就只有固伦温宪公主一人。雍正的生母,为玄烨德妃乌雅氏。乌雅氏共为大清生下过三个儿子,三个女儿,可谓劳苦功高,其中的女孩,却只有一个活到出嫁:九公主。公元1673年

  • 愉妃:陪伴乾隆最久的人,在乾隆身边足足待了62年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愉妃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说来也有趣,爱新觉罗弘历有过那么多嫔妃,但是无例外,没有任何一个能陪他走到最后。我们查阅了这些女子的生平,发现无论是美名在外的皇后,还是圣宠一时的纯妃,亦或是笑到最后的令妃,都没能活过50岁。以下有一个简单明了的统计,看过便知:富

  • 海兰察有哪些功绩?他的儿子又是怎样的命运?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海兰察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海兰察,许多清史学者再熟悉不过,尤其当延禧攻略热播,让这个人物也同时活跃在大众眼前。历史中的海兰察,其实远比影视作品所表现的出色。“海兰”不是姓氏,而是名字,他本人姓多拉尔,来自于世世代代定居于西伯利亚与黑龙江的鄂温克族,这个民

  • 孝恭仁皇后乌雅氏与令妃有什么相似之处?为什么说她没有令妃幸福?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孝恭仁皇后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人都说,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但若让你找出一个例子,却并没有这么容易。眼前,我们聊一个:令妃,大部分人都知道,尤其当最近热播剧出现,几乎就无人不知了。无论是还珠格格中那位温柔体贴的令妃,还是延禧攻略里机智聪明的令妃,亦或是如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