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战国合纵家庞煖简介:他与名将庞涓有着怎样的关系?

战国合纵家庞煖简介:他与名将庞涓有着怎样的关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134 更新时间:2024/2/3 17:36:26

庞煖(生卒年不详),一作庞焕、庞子、庞援(“煖”即现在常用字中的“暖”,也有将庞煖误作庞涓的),《史记索隐·廉颇蔺相如列传》误作为冯煖。战国末年赵国将领、纵横家,曾擒杀燕将剧辛以及合纵五国伐秦。庞煖的家族出身不甚明确,但是在战国时代庞氏知名的仅有三人,即庞涓、庞葱、庞煖。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庞涓知名度最高,在魏惠王时效力,庞氏曾经在魏国成为显族。但是庞涓败桂陵,死马陵,此后魏国也一蹶不振,庞氏在魏国就失了势。后来,魏王派庞葱陪伴太子到赵国当人质,庞葱担心此去之后魏王不再亲近自己,便说了个“三人成虎”的寓言,然而后来他还是失去了魏王的信任。也有可能庞葱因此就跑到赵国谋求发展,庞煖大约是庞葱的后人,和庞涓能够拉上点关系(说不定是庞涓的曾孙)。

虽然说庞煖是战国时代最后的合纵家,但是他的年纪却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小。早在赵武灵王时,庞煖就曾经与武灵王论兵,为武灵王阐释了“百战而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胜,善之善者也”的深刻含义。武灵王于前299年让位于惠文王,前295年死于沙丘之乱。

正在这个时候,不知道是谁想起了已经年近八十的“老不死” 庞煖,于是向悼襄王举荐这位可以算是四代元老的人物。悼襄王立刻接见了老庞煖,并向他讨教了治国之道,庞煖年虽老迈,但思维敏捷,顺畅的回答了悼襄王的问题,阐述了自己的政治主张。两人一拍即合,悼襄王随即任命庞煖为统帅。

这正是庞煖第一次带兵实战的机会,也可以让世人看看他究竟是孙武型的奇才,还是赵括型的纸上谈兵之人。双方的交战状况不明,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剧辛对庞煖错误的估计断送了燕军二万将士的生命,也断送了他自己的性命。他忘了人是会进步的,五十多年对于一个人来说改变会是惊人的。也许剧辛临死前正在懊悔,如果自己提前几年死去多好,这样他就是一位将以盛名流传后世的人物,然而现在却落入笑柄。

赵国公子成、李兑当道,不久公子成老终,赵国为李兑把持。像庞煖那样一大批曾经受到器重的人都被排挤,此后五十多年间不再见到这位年轻人了。当他再次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时,已经是一位垂垂老人。这五十多年间,庞煖的行迹无法把握,只知道他可能是跟随了鹖冠子继续钻研学问去了。鹖冠子是楚国人,曾经也是武灵王帐下红人,故赵武灵王表武士以鹖尾,竖左右为鹖冠。沙丘之乱后,鹖冠子、庞煖师徒俩就回到楚国,隐居深山,潜心修学。鹖冠子主张道家言,《汉书·艺文志》中有道家《鹖冠子》一篇,同时鹖冠子也比较关心政治、军事、人生等问题,在继承道家的同时也吸收了其他学派的观点有所发展,这与战国后期出现了很多兼收并蓄大家的趋势也是符合的。庞煖跟随鹖冠子修行,当然经常论对,所以后来鹖冠子、庞煖的门人完成《鹖冠子》一书时也就经常通过他们两人问答的形式来阐述。在此期间,庞煖可能也开始著书,《汉书·艺文志》中兵权谋家有《庞煖》三篇,纵横家中也有《庞煖》二篇。可见,庞煖应当是一个既通兵法、纵横之术,又通黄老之说的人,他比老师鹖冠子更接近于杂家。

前245年,赵孝成王去世,其子偃即位,是为赵悼襄王。此时赵国兵权掌握在老将廉颇手中,悼襄王试图废去他的兵权,而任命长期担任廉颇副手的乐乘为将。廉颇还是没能改去那种骄傲的秉性,拒绝交出兵权,赶走了乐乘,后来自己也畏罪潜逃了。这样一来,赵国一下子少了两位大将,再加上前264年左右赵奢病故,邯郸之战中蔺相如去世,赵国到了人才凋敝的程度。到了悼襄王二年(前243年),北边守将李牧率军攻克了燕国的武遂(今河北武强西北)和方城(今河北固安西南),但是代、雁门、云中各郡尚需要将领驻兵防守,李牧无法回到邯郸长期担任赵军统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秦国名将李信简介:他如何成为嬴政信任的年轻将领之一?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李信年轻时强壮勇敢,是秦国少壮派中较有为的显赫人物,同时也是秦王政十分信任的年轻将领之一。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秦王政十九年(前228年),秦国俘虏韩王安、灭亡韩国后,秦王政派王翦率领数十万大军逼近漳水、邺城,李信则出兵太原、云中,与王翦军队共同包围赵军,并一举攻破

  • 赵悼襄王简介:赵国又是如何在他手上走向衰落?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赵悼襄王,嬴姓,赵氏,名偃,是赵孝成王之子,赵国晋阳(今山西太原),赵孝成王二十一年(秦始皇二年,公元前245年),赵孝成王去世,赵偃继任赵国国君之位,是为赵悼襄王。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当时,赵国将领廉颇担任代理相国之职,率军攻打并夺取魏国的繁阳。赵悼襄王派武襄君

  • 为顺治生下皇长子的通房丫头最后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每当提到顺治帝,大家就会想起董鄂妃。董鄂妃被封为妃不过一月,就再次晋升到了皇贵妃之位,顺治还因此颁发了诏书大赦天下,这样的殊荣在前史上是从不曾出现过的。而且在董鄂妃受到皇四子夭折刺激逝世后,顺治还追封了她为皇后。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今天,我们就来谈谈顺治皇帝的后代,顺治帝的子女

  • 年羹尧拥兵几十万,他没想过造反吗?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在满清的朝臣群体里,有很多的汉族官员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就像年羹尧那可是清政府的一把利剑,基本上在清宫戏里都一定要安排的人物角色。他的历史形象还算是很正面的,一路护卫雍正登基为稳固江山立下过汗马功劳。当时的他手握重兵,征战边陲,杀敌无数,所向披靡。非常受到皇上的器重和依赖。平定三番,整治边疆让蛮夷闻

  • 带着女儿改嫁给皇太极,此妃子最后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在封建时代,即使是帝王,也逃不过政治婚姻的安排,哪怕有了心爱的女人,也不得不为了政权上的考虑,而继续填充后宫。而那些被当做礼物一样送来送去的女人,虽成了皇帝的枕边人,但不受宠爱的话,处境依旧很艰难。今天我们要讲的这个女人叫巴特玛璪,原先嫁给了蒙古大汗林丹汗,是他的王妃,且育有一女。本来过着锦衣玉食的

  • 妃子被赐蔬菜,乾隆这是什么意思?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乾隆算是历史上较为特别的一位皇帝了,他和人们印象中整日伏案批改奏折的皇帝不同,他并不刻板,甚至很会享受,喜爱游山玩水。他曾六次南巡,既有体察民情的意义,也有四处赏景的私心。他对手底下的人也很大方,但凡举国同庆的好日子,发给侍卫太监的赏银都少不了。后宫中的妃子也能因此得到一些奇珍异宝。有次一个叫惇妃的

  • 历史上唯一一个吃剩饭的皇贵妃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末年,明熹宗朱由校不理朝政,朝廷大事都由魏忠贤代为处理,于是魏公公一时权势熏天,天下人称其为“九千岁”。魏忠贤能爬上权力的巅峰,主要是与明熹宗的乳母客氏狼狈为奸,明熹宗对客氏感情至深,奉若生母,丝毫不知道,这个女人的内心,是多么的歹毒。朱由校拿客氏当亲妈看待,但客氏却只是拿这个心智不成熟的皇帝当

  • 除了韩信,刘邦手下还有军事奇才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都知道,韩信是汉朝的开国功臣,“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被誉为战神,可是在一场战役中,他碰到战国时期另一战神的孙子,这个战神也是身经百战从未失败过,韩信与其孙子交战后,韩信感叹,幸好成安君没有采纳战神孙子的战略,要不我韩信也将大败于此!刘邦为了遏制韩信将战神的孙子收在太子身边,杀了韩信之后,刘邦才让

  • 武则天给程咬金极高殊荣,背后有哪些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唐明堂乐章》曾言:“顾己诚虚薄,空惭驭兆人。”古往今来,变革皆伴随流血战争,为巩固统治,一代女皇武则天心狠手辣之举,引得后人侧目不已。通过了解中国古代发展历史便会发现,许多皇帝的上位均伴随着流血与战争,毕竟在古代社会中,皇权为国家最高权力,而为争夺皇权,兄弟之间大打出手的情况十分常见。除对兄弟的残

  • 李渊退位后狂生30个孩子,武则天怎么解决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七绝》曾言:“剑拔弩张势峻严,同胞反目为皇权。”盛唐初期,玄武门之变爆发,皇位易主,唐太宗开创贞观盛世。虽太宗之治繁荣无比,但高祖威胁却无处不在。纵观中国古代社会发展历史便会发现,虽皇帝掌握着国家至高无上的权力,但皇室的生活却混乱无比,毕竟人人都对权力趋之若鹜,而为争夺皇权,皇室兄弟手足相残之事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