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褪去“神话”光环后揭秘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

褪去“神话”光环后揭秘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929 更新时间:2024/1/2 20:46:45

我们了解诸葛亮大多是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治国有方,料事如神,但小说毕竟有太多虚构成分,鲁迅就曾有“状诸葛亮之智而近于妖”的评论。那么,让我们褪去他的“神话”光环,作为“凡人”的诸葛亮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有关诸葛亮最出名的典故就是三顾茅庐了,还原真实的诸葛亮,首先要从他的出山——“三顾茅庐”说起。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南县)人。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常被对手贬损地称作“诸葛村夫”,是说他出身村野,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诸葛亮出身官宦世家,是汉代司隶校尉诸葛丰的后裔。他的父亲诸葛做过太山郡丞,叔父诸葛玄是东汉末年的豫章太守。诸葛亮年幼时父母双亡,他和弟弟诸葛均只得投靠到叔父诸葛玄门下。诸葛玄素来与荆州牧(荆州的最高官员)刘表交好,便前往依附,诸葛亮于是又随之来到了荆州。诸葛玄死后,诸葛亮躬耕于南阳,过着与世无争的闲适生活。他志向不凡,常自比古时的名相管仲乐毅,在荆州一带的文人中小有名气。

当时,刘备屯住在新野。由于事业的坎坷不顺,刘备很想找一位能为自己谋划方略的贤士,谋士徐庶便向他推荐了诸葛亮。刘备立即亲自前往请教,于是上演了古今君臣知遇的经典故事——“三顾茅庐”。

根据《三国演义》,刘备先后三次拜访诸葛亮,前两次都无功而返,却从多个侧面了解了诸葛亮的才能。一心求贤的刘备不辞辛苦第三次登门造访,终于见到了诸葛亮。他向诸葛亮询问天下大计,诸葛亮于是道出了后世闻名的《隆中对》,为刘备谋划了立足荆州、西进蜀地,继而“三分天下”的方略。刘备听后大为赞叹,便邀请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兴复汉室。

图片来源于网络

小说中,“三顾茅庐”被浓墨重彩地渲染,但正史《三国志》对这一段的记载却只有五个字:“凡三往,乃见。”这里的“三”不一定是指“三次”,而可能是多次的指代词,我们只能确定历史上刘备曾“多次”造访了诸葛亮。其次,史家如此简单地描述,可见其中并没有什么值得一写的曲折情节。在魏晋时期,文人崇尚隐居和清谈,推脱出仕是一种风尚,并不见得是故意的矜持。因而,真实的“三顾茅庐”只是那个时代平常的一种访求罢了。至于令后人称奇的《隆中对》,其实鲁肃和周瑜也早有相似的方略,因为当时的天下已分割殆尽,只有西蜀可做文章,于是也就不免有“英雄所见略同”之嫌了。

“三顾茅庐”被后人渲染成一个传奇故事,可能是因为诸葛亮成功的出仕经历和卓越的名声,使其成为了后代文人眼中理想的形象。“学而优则仕”,文人们都渴望有明君的知遇,而高姿态的出仕又是一种无比的荣耀。所以,“三顾茅庐”实为千古文人心中一个梦想。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出山是时势的转折点。自此,三国的历史几乎成为神机妙算的诸葛亮的个人表演。“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借东风”——赤壁之战俨然成为诸葛亮的一副棋盘;“智取南郡”、“三气周瑜”——更使刘备得以稳固后方,进兵西蜀。

然而,真实的情况显然不像小说中描述的那样传奇,甚至可以说,两者相差甚远。在最初的岁月中,真实的诸葛亮只是一个刚刚出道的“谋士”,不仅没有在赤壁之战中叱咤风云,而且根本没机会参与刘备的军务。

诸葛亮出山后不久,荆州刘表病死,其子刘琮投降曹操,刘备只得南撤。危难时刻,诸葛亮主动请缨到东吴游说孙权与刘备联合抗曹。到达东吴后,诸葛亮面对孙权慷慨陈词,使孙权坚定了联合抗曹的信念。促成孙刘联盟,这是诸葛亮在赤壁之战中最大也是唯一的功劳。至于“舌战群儒”、“借东风”等一系列传奇故事实为子虚乌有,“草船借箭”、“火烧赤壁”等奇谋则是张冠李戴。赤壁之战在东吴都督周瑜的统筹指挥下大获全胜。诸葛亮虽未贡献于具体战事,但因游说有功而被刘备破格提拔为“军师中郎将”。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职位只是一个品级不高的“杂号”,与“军师”相去甚远,与关羽、张飞等人的地位也不可相提并论。

图片来源于网络

立足荆州之后,刘备开始按照诸葛亮规划的方略进军西蜀,但并未将军事进攻的事务交给诸葛亮,而是带上了新来的军师庞统一起前往西蜀。诸葛亮被放在大后方,“使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调其赋税,以充军实”。 说白了就是在后方协调粮草,输往前线。

刘备夺取西蜀后,诸葛亮被封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前者仍为“杂号”,后者才是“实职”。这时,诸葛亮才开始有了军国的实权,但他的主要职责仍离不开粮草供应一类的事。据史书记载,刘备外出时,诸葛亮常常负责镇守成都,供应前线部队的粮食和兵力。不久,刘备与曹操在汉中(今属陕西)进行关乎存亡的军事对决,在如此关键的一仗中,刘备带在身边的仍旧不是诸葛亮,而是投靠不久的军师法正

为什么刘备作战从不带上“料事如神”的诸葛亮呢?刘备的“识人”才能是后世公认的,他不用诸葛亮领兵打仗必然有其道理。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考虑诸葛亮为人持重、擅长内政却不善机变的特点。那么,诸葛亮是否具有军事才能呢?他在军事指挥中的表现怎样呢?

诸葛亮真正在军事上有所作为,是在他指挥对魏国北伐的战役中。这是检验诸葛亮军事能力最重要的史实,也是古往今来争议最多的焦点。刘备死后,其子刘禅继位,丞相诸葛亮辅政,掌握了朝中一切大权。为了实现先主恢复汉室的宏愿,诸葛亮亲自率兵数次北伐,与魏国交锋。在《三国演义》中,这一段历史被称作“六出祁山”。但实际上诸葛亮率蜀军多次北伐魏军,路经“祁山”出兵的只有两次。

诸葛亮率军首次北伐是蜀汉建兴六年(228)。他命令赵云、邓芝等人从斜谷道(渭水支流的河谷)出兵吸引魏军,自己则率大军向祁山方向进攻。这一计策果然奏效,魏国的主力部队被调离后,陇右的天水、南安、安定三郡(今属甘肃)见诸葛亮的大军压境,纷纷投降。一时关中大震,魏国上下惊恐,魏明帝曹连忙派名将张颌前往抵抗。诸葛亮派马谡督军在前,与张颌在街亭交战。只知道“纸上谈兵”的马谡违反了诸葛亮的指示,指挥不当,被张颌打得大败,大好的战局尽失。诸葛亮无奈之下,“挥泪斩马谡”,收兵回师,第一次北伐无功而返。

同年冬天,诸葛亮出兵散关(秦岭北麓),第二次兴兵北伐。蜀军包围了陈仓(今陕西宝鸡),魏国大将军曹真率军来救。蜀军粮草用尽撤兵,却被魏国将领王双追击。诸葛亮率军一战,击退敌军,斩杀了王双。此后不久,诸葛亮派将领陈式出兵攻打武都、阴平二郡,魏国将领郭淮救援。诸葛亮闻讯出兵支援陈式,打退郭淮,攻下二郡。

蜀汉建兴九年(231),诸葛亮再次兴兵北进,兵出祁山,遭遇魏军统帅司马懿的迎击。魏军知道蜀军粮草不多,于是坚守不战。蜀军用“木牛流马”运粮,无奈还是粮草不济,最终退兵。退兵途中,诸葛亮设计射杀了魏国名将张颌。蜀汉建兴十二年(234),诸葛亮最后一次率兵北伐。蜀军十万出斜谷,在渭水南岸五丈原扎营。魏国司马懿筑营阻拦,诸葛亮也分兵屯田,做长期对峙的打算。双方相持了百余天,到了八月,诸葛亮积劳成疾,不久与世长辞。

图片来源于网络

诸葛亮数次北伐大都无功而返,因此惹来后世很多争议。有人据此认为诸葛亮不善于用兵,一味地穷兵黩武,由此造成了蜀国国力的严重消耗,间接导致了蜀汉的灭亡。《三国志》的作者陈寿也认为诸葛亮不擅长军事,作战过于保守,因此对诸葛亮的评价是“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

客观来看,诸葛亮用兵偏重稳妥,习惯步步为营,而不善于出奇兵。史书记载,蜀汉大将魏延跟随诸葛亮北伐,多次向诸葛亮请战,愿仿照汉初韩信的故事,带一支人马作为奇兵。然而诸葛亮为慎重起见,始终没有采纳。过于求稳使得本已处于弱势的蜀汉局势很难有惊人的逆转,但也不能因此一概否定诸葛亮的军事能力。纵观几次北伐,诸葛亮用兵虽未获得实质上的胜利,但也没遭到什么重大损失,这对于保存蜀国仅有的实力是非常重要的。而且从几次与魏国交手的细节来看,诸葛亮总能用计巧取一些优势,或斩杀对方大将,或夺取一两个城池。因此,对诸葛亮军事能力的综合评价应为“合格”,但绝没有千古流传的那么“神乎其神”。

也许我们都是被小说欺骗的孩子,小说过分的渲染,把一个凡人描述的自带神话光环,其实真正的诸葛亮并没有那么“神乎其神”,他的能力综合评价应为“合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历史上西楚霸王项羽和虞姬有孩子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乌江边自刎的时候才31岁,那么他和虞姬有孩子吗?网络配图项羽的后代吗司马迁的《史记》中是这样写的,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这说明什么,项羽幸从虞姬,但是不一定是老婆,可能是个小妾。关于项羽结婚的事情,史书上一点记载也没有,很多都是霸王别姬的故事,而且故事版本很多,越编越好听,所以项羽和虞姬并没有举

  • 万恶的巫蛊之祸!汉武帝酿成一生的遗憾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汉武帝晚年十分奢侈,常常大兴土木,以致国库空虚。汉武帝还喜欢任用酷吏,加重刑罚,从来也不把杀人当作一回事。而太子刘据则经常劝他与民休息,尽量减轻老百姓的负担,实行宽厚仁慈的政策。于是,汉武帝逐渐对刘据产生了不满和怨恨。网络配图除太子刘据外,汉武帝后来还有5个儿子。在这6个儿子里面,汉武帝最喜欢的是小

  • 公子扶苏接到遗诏后,没有选择反抗举兵造反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公子扶苏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嬴政于第五次东巡途中突然暴毙,随后奸臣赵高伙同宰相李斯,篡改秦始皇遗诏,扶持公子胡亥成为新皇帝。另一位公子扶苏接到这份假遗诏之后选择自杀,他手下多达30万雄兵也被赵高和李斯瞬间瓦解。可是,性格忠厚的公子扶苏为什

  • 何皇后和董太后关系如何 这对婆媳的矛盾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都董太后和何皇后,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东汉末年,朝纲的混乱和宦官对权力的垄断最终导致了天下的混乱,揭开了三国动荡时期的序幕。两个女人之间的战争始于汉灵帝统治时期。一个是汉武帝刘宏的母亲董氏,另一个是刘宏的妻子何皇后。也就是说,婆婆和儿媳之间的矛盾是有家庭以来最难解决的自然

  • 陆逊的文才武略也是冠绝一时,为何名气就是不如诸葛亮?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争霸战中,涌现出许多叱咤风云的“牛人”,他们效力于各自的主公,驱驰疆场运筹帷幄,在三国大舞台上斗智斗勇,尽显风采。魏蜀吴三国中,都有很多盖世英才,蜀汉的诸葛亮与关羽、张飞,魏国的郭嘉、荀彧、张辽、张郃,吴国的周瑜、吕蒙、陆逊、甘宁等人,文才武略冠绝一时,都是三国军政人才中的佼佼者,对三国历史进程

  • 明朝开国名将傅友德一生有何贡献?他为何要自刎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开国名将傅友德一生有何贡献?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明太祖朱元璋,泰定五年(1328)生于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字国瑞,原名重八,参加红巾军后改名为元璋。元朝末年,朱元璋带领众将士,西战陈友谅、东伐张士诚后,又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为口号,

  • 在宋朝这个文人治世的朝代,哪九位后妃登上权力最高点?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据史料的记载,我们发现历史上临朝称制的后妃共有29人,其中,西汉2人、东汉6人、北魏2人、唐朝2人、宋朝9人、辽国3人、元朝4人、清朝1人。通过数据,我们发现这个“女人的王朝”就是宋朝!在宋朝历史上,这九位后妃登上权力制高点,发挥皇帝的坐拥,深刻影响了宋朝历史进程。那么这九位后妃都是谁呢?下面我爱历

  • 董卓换皇帝到底是什么样的 董卓的目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对董卓换皇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的乱世其实真的是没有三国之前的那一段时间乱,大家都知道,在三国之前都是那个董卓在台上作乱。本来的董卓也是想要平定天下的,可是他的脑子好像是不够用,在一场一场的博弈中他还是败下阵来,在最初的时候他是有机会的,可是他的一错再错就

  • 在明朝将近三百年历史上,哪些武将的死最让人遗憾?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按照时间顺序,咱们先说第一位,他就是明朝的开国功臣、凉国公蓝玉!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蓝玉是常遇春的妻弟,他作战勇敢,“临敌勇敢,所向皆捷”,立下不少战功。洪武十一年,蓝玉被封为永昌侯,“食禄二千五百石,予世券”。之后蓝玉又以副将的身份,先后征讨云南、东北,逐渐成为

  • 董卓当初能够控制皇帝 董卓最后为何因为一个女人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董卓之死,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东汉末年的时候,有一个人的权利巨大,他当时还废了皇帝,立了一个年幼的傀儡皇帝,专门为自己效力。可以说当时的朝廷之上,完全是他一个人说了算的。当时他的势力也是巨大的,也是吸引了众多名将拜在了自己的门下,最出名的就是吕布了,吕布这个人的武功自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