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张居正的一生遇到过哪些贵人?他是如何成为内阁首辅的?

张居正的一生遇到过哪些贵人?他是如何成为内阁首辅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398 更新时间:2024/1/17 5:27:08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张居正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嘉靖四年五月初五日,湖广荆州府江陵县的张家喜气洋洋地迎来了一名男婴的降生,恰好不久前张家老太爷梦到了白龟(祥瑞之兆)浮出水面,于是,这名被家族寄托了光宗耀祖希望的男婴就得名“张白圭”。

小白圭确实不负众望,孩提之期即展现出了机敏伶俐,岁及总角就成了名闻整个荆州府的神童,后来的《明史》对这一时期的小白圭做出“少颖敏绝伦”的评价。

嘉靖十五年,顺利通过童试、成为秀才的小白圭遇到了人生中第一个贵人——荆州知府李士翱。

李士翱十分喜爱小白圭的“颖敏绝伦”,觉得小白圭日后必定会有一个远大前程,只是张白圭这个名字有些难登大雅之堂,所以,他就给张白圭改名为张居正。

数十年后,张居正这三个字名满天下。

嘉靖十六年,十三岁的张居正赴武昌参加湖广乡试,遇到了人生中第二个贵人——湖广巡抚顾璘。

然而,正是顾璘这个贵人给了张居正人生中第一次打击。

乡试后,负责阅卷的陈束准备提名张居正为解元,结果在顾璘的阻挠下,张居正落榜了。

返乡前,顾璘特意找到张居正,向他道出了落榜的真正原因,并有一句临别赠言——他山有砺石,良壁愈晶莹。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给了张居正人生中第一次打击的顾璘就是张居正人生中最“贵”的贵人,因为他让张居正明白了一个足以受益一生的道理——人生并不会因为你的“颖敏绝伦”而一帆风顺,只有不断经历磨难、战胜磨难,才能璞玉变美玉,“颖敏绝伦”既是财富、也是包袱,只有做人谦虚、内敛、谨慎、诚实、不妄自尊大,只有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才能有一个远大前程。

这个道理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之后的岁月里,“低调做人,高调做事”着实令张居正获益匪浅。

嘉靖十九年,十六岁的张居正顺利通过湖广乡试,成了一名举人。

这一次,顾璘不仅没有再次阻挠,反而还解下了自己的犀带赠予张居正,并对张居正做出了一个极为准确的评价,“此子将相才也”。

从顾璘与张居正的故事中,我们能得到一个发:工作中,暂时遇到打压,不要自暴自弃,没准这就是晋升的跳板。

嘉靖二十六年,二十三岁的张居正高中二甲第九名进士,并被选为庶吉士。

庶吉士是从进士中精挑细选出来的精英,一般由内阁重臣亲自教导,明代中后期,非庶吉士不能入阁,所以,庶吉士也有着“储相”之称。

按照明代惯例,庶吉士应进入翰林院学习,可是,由于夏言、严嵩之间的内阁首辅之争已经进入了最后决战,导致当时朝中的风气是人人钻营、以期搏一个大好前程,唯独张居正能认真做好自己的事,不断向负责教导庶吉士的徐阶请教“国朝典故”(指明代的法律和各种规章制度约束)并学习、研究。

得益于此,张居正结识了自己人生中第三个贵人——徐阶。

在徐阶的保护下,张居正得以在后来的严嵩、徐阶之争中独善其身;在徐阶的言传身教下,张居正学会了“做狠事,不说狠话”;在徐阶的帮助下,张居正进入了裕王府,成了当时的裕王、日后的明穆宗的侍讲官,为随后的入阁铺平了道路。

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十四日,明世宗朱厚熜驾崩,裕王朱载垕继位,是为明穆宗。

明穆宗继位后,张居正因为裕王府旧臣的身份,升任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进入内阁,参与朝廷“机务”。同年四月,张居正升任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成为了仅次于内阁首辅高拱的内阁次辅。

高拱早在裕王府时,就是朱载垕的绝对心腹,一直跟朱载垕共患难、同进退,裕王继位后,高拱的内阁首辅之位更是无人能撼动。

张居正见此,就继续坚持“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因而同高拱相得益彰,既受到了明穆宗和高拱的赏识,又积累了人脉和声望。

隆庆六年,明穆宗朱载垕驾崩,高拱、张居正受遗诏辅政,年仅十岁的朱翊钧继位,是为明神宗。

此时,发生了一件大事,明穆宗朱载垕的遗诏只是命高拱、张居正辅政,但东厂提督、司礼监掌印太监冯保却在遗诏中加上了自己的名字。

冯保的行为激怒了本就对权力控制欲极强、对宦官掌权极度不满的高拱,于是,高拱决心联合张居正发动百官驱逐冯保,并且“条奏请诎司礼权,还之内阁”。

高拱的本意也许是想斩断宦官乱政的根基,也许是想加强自己手中的权力,只是无论如何,“诎司礼权,还之内阁”在张居正看来都是自取灭亡。

曾经对“国朝典故”进行过深入学习、研究的张居正十分清楚,“司礼权”是万万动不得的。

明太祖朱元璋罢黜丞相、废除中书省后,明代皇帝就等于总统加总理,在明初百废待兴的情况下,皇帝多加加班,还是能够应付的,可是随着社会的恢复和发展,皇帝有限的个人精力早晚会无法承受越来越多的军政事务,一旦如此,分权就成了必然。

基于对武将勋贵势力的又用又防,分权的对象只能是文官集团和宦官集团,于是,就有了内阁和司礼监。

这里不得不提一下明宣宗,他令司礼监代管批红和掌印之权的做法相当高明且极富政治智慧,因为这种做法既给了宦官集团在大明最高权力舞台上参与博弈的足够资本,又让宦官集团变成了皇帝手中的提线木偶,无论是让宦官集团制衡文官集团、还是让宦官集团撕咬危及皇权的势力,皇帝都可以随心所欲。

所以,高拱“请诎司礼权”的实质就是在动皇权。

高拱想动皇权,张居正当然不会跟着他火中取栗,只是,张居正不能明确反对。

当时,高拱正是如日中天,党羽、门生遍布朝内、朝外,如果张居正明确反对高拱“诎司礼权”,那么高拱一定会先发动党羽、门生驱逐张居正。

关键时刻,从徐阶那里学到的“做狠事,不说狠话”帮了张居正一把,张居正明面上对高拱表示支持,暗地里却向冯保泄露了高拱欲驱逐冯保之事,结果,高拱被迫辞职还乡,张居正登上了内阁首辅之位。

大明的张居正时代开始了。

万历元年十一月,以考成法的施行为标志,张居正心中酝酿良久的改革缓缓铺开,张居正终于名满天下,距李士翱为他改名的嘉靖十五年三十七年。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张居正改革是我国古代历史上,唯一能给一个王朝逆天续命的改革。

依据晚明时期实际情况开具的考成法、清丈田亩、一条鞭法三方,三年能提神,十年能健体,十五年能治愈导致王朝土崩瓦解的“血气壅阏、臃、肿、痿、痹”之五病。

为了大明内部何方势力都能配合、支持这三方的使用,张居正先是用满足文官集团扩张权力诉求的考成法赢得了广泛支持,然后用清丈田亩打了晚明既得利益集团一棍,最后用一条鞭法给了晚明既得利益集团一颗甜枣。

但是,张居正远远低估了晚明既得利益集团的贪欲和底线,他们宁愿抱着金银财宝等待国破家亡,也不愿伸手去拿张居正给的那颗甜枣。

万历十年,为了改革鞠躬尽瘁、被既得利益集团策划的刘台案和夺情案折磨的心力交瘁的张居正病逝了,大明步履蹒跚的接近深渊。

结语:王朝末期出了一个张居正已是不幸中的万幸,还想依靠张居正逆天改命就有点想多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都说杨坚是隋朝的开国君主,但却与他父亲杨忠有何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杨忠的户籍存在问题,他的后裔称其出身关中名门弘农杨氏,后迁居到武川镇。不过后代史学家对这种说法提出质疑,普遍认为杨忠家族是山东的寒门。杨忠出生在北魏年间,遭逢天下大乱,他年轻时四处颠沛流离,一度到来到南方的梁朝境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后来陈庆之讨伐北魏,杨忠也在

  • 要知道朱高炽可是正值壮年啊,他为什么会突然暴亡了?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朱高炽是明朝第四位皇帝,父亲是永乐皇帝朱棣,母亲为徐皇后。朱高炽是朱棣的长子,“好学问,从儒臣讲论不辍”,不过他身体肥胖,不善骑射,而次子朱高煦武艺高强,勇力过人,因此崇尚武力的朱棣更喜欢次子。然而朱元璋却对朱高炽很赏识,甚至说:“孙(指朱高炽)有君人之识矣。”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

  • 王建这位唐末将领,他又是如何成为前蜀的开国君主?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王建是许州舞阳人,长得相貌堂堂,“隆眉广颡,状貌伟然”。王建年轻的时候,是横行乡里的无赖,“以屠牛、盗驴、贩私盐为事,里人谓之贼王八”。王建一度成为成为逃犯,之后参加军队,“后为忠武军卒,稍迁队将”。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880年,黄巢率领义军攻陷长安城,唐僖宗仓皇

  • 李岩作为李自成身边最具谋略的人,他提出了怎样的方针?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明末李自成的起义军广为人知,在这批部队里有一位谋士:李岩。他是一个被称为“有文武才”、“好施尚义”的知识分子。崇祯13年,李自成从巴西鱼腹山(今重庆市奉节县东,夔州古城)突围出来,轻骑由郧县、均县走河南,李岩参加了李自成的起义军。可以说,李岩作为李自成身边最具谋略的人,是他最早提出了“迎闯王,不纳粮

  • 陈玄礼对唐玄宗是最忠诚的,但为何要策划马嵬驿之变?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要评选唐玄宗一生中最忠诚的人,莫过于陈玄礼和高力士了。高力士我爱历史网今天暂且不谈,我们来聊聊陈玄礼。说陈玄礼是唐玄宗李隆基一生最忠诚的人之一,这句话毫不夸张,有以下一些证据。其一,陈玄礼帮助唐玄宗谋得江山。在李隆基还不是唐玄宗,还是临淄王的时候,陈玄礼就已经跟随李隆基了。正是在陈玄礼的帮助下,李隆

  • 樊城之战刘封应该怎么做才能改变最后的战局?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樊城之战的事情,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公元219年,刘备在法正的指导下,以及黄忠和赵云等将领的出色发挥下,他战胜了曹操,彻底占领汉中全境,随后,刘备派遣宜都太守孟达率军攻占了房陵郡。在此之后,孟达又挥军进攻上庸郡,刘备暗地里担心孟达难以独力取胜,于是派出了他的义子刘封从汉中

  • 在三国这个大变革的时代,刘禅有怎样精明的君王之道?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多事之秋,这个时期是大变革的时代,出了很多风云人物,诸如曹操、刘备、孙权这样的枭雄人物,也有像诸葛亮、郭嘉、荀彧这样的谋士政客。可谓是诸侯并起,人才辈出的年代。同时这个时代也出现了很多富二代,刘备的儿子刘禅就是这样的代表,老子打下的江山还不稳固,登上皇位的刘禅却没有一点进取之

  • 面对李自成,崇祯以及朝臣为何没有一点还手之力?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知道李自成为何能够如此迅速的攻破京城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崇祯十七年(1644年)正月,李自成在西安称帝,建国号“大顺”,改元“永昌”。二月初二,李自成开始渡过黄河率军东征,目标直指明朝京师,而这次进攻仅用时一个多月,至三月十九日便攻破了北京城。那么,李自

  • 曹操的七个女儿个个都年轻貌美 曹操为何都将她们嫁给同一个人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对曹操的女儿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协的一生写满了不幸,刚出生母亲就被何皇后给害死了。灵帝知道这件事情大为震怒,可惜意图废后无果,只能将他送到了董太后身边抚养,防止何皇后对他再下毒手。在董太后的庇佑和精心教导下,刘协慢慢长大,成为了一名举止端庄,谈吐优雅的贵公子

  • 清朝素有“牛青天”之称的牛树梅是什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素来听闻过“包青天”包拯、“海青天”海瑞,但是对于“牛青天”牛树梅我们就显得十分陌生。牛树梅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历史人物呢?人生黑暗时不忘初心的牛树梅根据历史资料记载,牛树梅也被称为“愚山先生”,他出生在乾隆三十八年间,是道光21年间的进士,逝于咸丰元年。牛树梅因“决狱明慎,民隐无不达,咸爱戴之。案无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