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面对李自成,崇祯以及朝臣为何没有一点还手之力?

面对李自成,崇祯以及朝臣为何没有一点还手之力?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3548 更新时间:2024/1/18 23:14:09

还不知道李自成为何能够如此迅速的攻破京城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崇祯十七年(1644年)正月,李自成在西安称帝,建国号“大顺”,改元“永昌”。二月初二,李自成开始渡过黄河率军东征,目标直指明朝京师,而这次进攻仅用时一个多月,至三月十九日便攻破了北京城。那么,李自成为何能够如此迅速的攻破京城呢?

原因之一:一场席卷北方的瘟疫,京城内外防线空虚

从嘉靖年间开始,由于生态破坏和气候异常,北方灾害频发,而这些灾害在造成百姓流离失所的同时,老鼠也开始大量涌入人类聚居地,最终酿成了明末的这场大瘟疫。早在万历八年(1580年),大同、太原等地便曾发生过一次大规模瘟疫,史载“一染此疫,十有一二甚至阖门不起者”。

而到了崇祯六年(1633年),山西再度爆发鼠疫,而随着百姓的逃难,这场鼠疫从第二年开始向外扩散。崇祯九年(1636年)至崇祯十年(1637年),与兴县隔河相望的陕西榆林府、延安府开始相继遭灾。

崇祯十三年(1640年),鼠疫开始蔓延至河北顺德府、河间府和大名府等地。到崇祯十四年(1641年),大名府“春无雨,蝗蝻食麦尽,瘟疫大行,人死十之五六,岁大凶”,广平府、顺德府、真定府也开始爆发瘟疫,“至一夜之内,百姓惊逃,城为之空”。

而到了崇祯十四年(1641年)七月,瘟疫开始从河北地区蔓延至北京,史载“夏秋大疫,人偶生一赘肉隆起,数刻立死,谓之疙瘩瘟,都人患此者十四五。至春间又有呕血者,或一家数人并死。”这里面所说的“疙瘩瘟”,便是对腺鼠疫患者的淋巴结肿大的称呼。

崇祯十六年(1643年),疫情在不断扩大的同时,鼠疫也开始变种,到崇祯十七年(1644年)春,腺鼠疫开始转化为了肺鼠疫。夏燮《明通鉴》记载“京师大疫,死者无算”,《崇祯实录》则记载“京师大疫,死亡日以万计”,“病者吐血如西瓜水立死。死亡枕藉,十室九空,甚至户丁尽绝,无人收敛者”,甚至已经到了无人收尸的地步。

根据史学家的不完全统计,明朝万历和崇祯年间的两次大鼠疫,至少造成了陕西、山西、河北三省上千万人死亡,仅北京城便死亡了20万以上,占北京当时人口的20%甚至更多,一时间京城连叫花子都找不到了。

这次规模巨大的瘟疫,可以说直接摧毁了明朝京师内外的防线。一方面,明朝末期卫所制已经全面崩溃,最精锐的部队便是九边重镇,而这场瘟疫直接便摧毁了大同、山西、蓟州、宣府等镇,导致陕西至京城之间变成了一片坦途,李自成几乎毫不费力的便杀到了北京城下。

另一方面,明朝留守京师的十万军队,在这场瘟疫中直接损失过半,面对已经杀到京城的闯军,守城将官甚至不得不低声下气求人守城,却仍然“逾五六日尚未集”,最后连三四千宫中太监都上了城墙。而即使如此,城墙上平均五个城垛才有一个士兵,瘟疫中的守城明军“鸠形鹄面,充数而已”。

原因之二:崇祯犹豫不决,朝廷反应迟钝

在李自成建立政权,并向京城挺进之时,明朝又在干什么呢?答案是崇祯在犹豫,而犹豫的内容便是该不该南迁。早在崇祯十七年(1644年)正月初三,大臣李明睿便劝说崇祯放弃北京,尽快南迁,崇祯虽有南迁之意,却又害怕大臣们反对,因而始终没有下定决心。

就在崇祯犹豫之时,吏部右侍郎兼东阁大学士李建泰毛遂自荐前去平叛,结果却毫无作为,一路败退回保定。到二月底,形势便已经是急转直下,李建泰也上书说“贼势大,不可敌矣。愿奉皇太子南去”。

眼看情形日益危急,崇祯这才在三月初四正式提出南迁之议,结果却遭到朝中大臣的一致反对,眼看南迁不成,崇祯这才开始想办法巩固京城城防。正如前文所述,京城内外此时已经是极度空虚,想要顶住李自成的进攻,便只能自外抽调兵力,于是在三月六日,崇祯发布了“命天下兵勤王”的诏令,并诏令吴三桂唐通刘泽清率兵回京。

结果,刘泽清根本没有奉诏,而吴三桂则由于距离较远,加上裹挟百姓入关行军速度较慢,迟迟未能到达,三人之中只有唐通率领八千人抵达京城。正是由于崇祯的犹豫不决,导致朝廷丧失了最佳的应对时机。

原因之三:前线不战而降,勤王之师不见踪影

自崇祯发布勤王诏书之后,结果刘泽清、左良玉、黄得功等人要么拒不奉诏,要么阳奉阴违根本不出兵,也只有唐通、吴三桂率兵勤王,可惜还是没能赶得及。

唐通率军赶回后,崇祯命唐通率军与监军杜之秩一起驻守居庸关,闯军杀到之后唐通出战,而杜之秩却开关投降,腹背受敌的唐通也只能选择投降。居庸关告破,京城的最后一道防线就此丢失。

三月十七日,李自成率军抵达北京城下,京城内守军虽然不多,但如果据城坚守,必然也能坚守十天半个月。然而,十七日夜,守城太监曹化淳便打开了外城广宁门,导致京城外城失守。三月十九日清晨,兵部尚书张缙彦又主动打开了正阳门,迎刘宗敏所部军,结果京城内城也宣告失守。

前线败的如此之快,就算当时还有勤王兵马,也根本来不及赶回来。例如吴三桂,当京城失守之时,他才率军刚刚抵达山海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曹操的七个女儿个个都年轻貌美 曹操为何都将她们嫁给同一个人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对曹操的女儿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协的一生写满了不幸,刚出生母亲就被何皇后给害死了。灵帝知道这件事情大为震怒,可惜意图废后无果,只能将他送到了董太后身边抚养,防止何皇后对他再下毒手。在董太后的庇佑和精心教导下,刘协慢慢长大,成为了一名举止端庄,谈吐优雅的贵公子

  • 清朝素有“牛青天”之称的牛树梅是什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素来听闻过“包青天”包拯、“海青天”海瑞,但是对于“牛青天”牛树梅我们就显得十分陌生。牛树梅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历史人物呢?人生黑暗时不忘初心的牛树梅根据历史资料记载,牛树梅也被称为“愚山先生”,他出生在乾隆三十八年间,是道光21年间的进士,逝于咸丰元年。牛树梅因“决狱明慎,民隐无不达,咸爱戴之。案无留

  • 历史上憋屈驸马何戢:被小舅子霸占了老婆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山阴公主很是淫荡,单与亲弟交欢,只图纵欲,早忘廉耻。姊弟成奸之后,便留居深宫,不归府第。驸马都尉何戢,娇妻给小舅子占去,恨得咬牙切齿,便暗地蓄养死士,想乘机杀死刘子业。却反被刘子业先得了风声,与山阴公主商量停当,当晚送山阴公主回了府第。山阴公主杀何戢公主见了何戢,掩面悲啼道:“孽弟荒淫,恃强污辱了妾

  • 历史上妃嫔最多的皇帝:秦皇汉武榜上有名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一般人们形容皇帝的后宫都会用三千佳丽来概括,三千佳丽这个形容词除了指容貌上还包括了在人数上,但是,你以为三千佳丽人数就很多了吗?no,现在,让小编来告诉你,中国历史上妃嫔最多的四大皇帝都有谁吧。第一个非秦始皇莫属了,不是说秦始皇妃嫔做多,而是小编是按历史的进程来排列的。网络配图1、秦始皇历史上最有权

  • 褪去“神话”光环后揭秘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我们了解诸葛亮大多是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治国有方,料事如神,但小说毕竟有太多虚构成分,鲁迅就曾有“状诸葛亮之智而近于妖”的评论。那么,让我们褪去他的“神话”光环,作为“凡人”的诸葛亮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图片来源于网络有关诸葛亮最出名的典故就是三顾茅庐了,还原真实的诸葛亮,首先要从他的出山——“

  • 历史上西楚霸王项羽和虞姬有孩子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乌江边自刎的时候才31岁,那么他和虞姬有孩子吗?网络配图项羽的后代吗司马迁的《史记》中是这样写的,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这说明什么,项羽幸从虞姬,但是不一定是老婆,可能是个小妾。关于项羽结婚的事情,史书上一点记载也没有,很多都是霸王别姬的故事,而且故事版本很多,越编越好听,所以项羽和虞姬并没有举

  • 万恶的巫蛊之祸!汉武帝酿成一生的遗憾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汉武帝晚年十分奢侈,常常大兴土木,以致国库空虚。汉武帝还喜欢任用酷吏,加重刑罚,从来也不把杀人当作一回事。而太子刘据则经常劝他与民休息,尽量减轻老百姓的负担,实行宽厚仁慈的政策。于是,汉武帝逐渐对刘据产生了不满和怨恨。网络配图除太子刘据外,汉武帝后来还有5个儿子。在这6个儿子里面,汉武帝最喜欢的是小

  • 公子扶苏接到遗诏后,没有选择反抗举兵造反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公子扶苏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嬴政于第五次东巡途中突然暴毙,随后奸臣赵高伙同宰相李斯,篡改秦始皇遗诏,扶持公子胡亥成为新皇帝。另一位公子扶苏接到这份假遗诏之后选择自杀,他手下多达30万雄兵也被赵高和李斯瞬间瓦解。可是,性格忠厚的公子扶苏为什

  • 何皇后和董太后关系如何 这对婆媳的矛盾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都董太后和何皇后,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东汉末年,朝纲的混乱和宦官对权力的垄断最终导致了天下的混乱,揭开了三国动荡时期的序幕。两个女人之间的战争始于汉灵帝统治时期。一个是汉武帝刘宏的母亲董氏,另一个是刘宏的妻子何皇后。也就是说,婆婆和儿媳之间的矛盾是有家庭以来最难解决的自然

  • 陆逊的文才武略也是冠绝一时,为何名气就是不如诸葛亮?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争霸战中,涌现出许多叱咤风云的“牛人”,他们效力于各自的主公,驱驰疆场运筹帷幄,在三国大舞台上斗智斗勇,尽显风采。魏蜀吴三国中,都有很多盖世英才,蜀汉的诸葛亮与关羽、张飞,魏国的郭嘉、荀彧、张辽、张郃,吴国的周瑜、吕蒙、陆逊、甘宁等人,文才武略冠绝一时,都是三国军政人才中的佼佼者,对三国历史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