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北宋的老人政治:名臣文彦博年过八旬出任宰相

北宋的老人政治:名臣文彦博年过八旬出任宰相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94 更新时间:2023/12/27 3:34:55

我国古代文献有“七十曰老”的说法,宋代官员致仕(即退休)即以70岁为限,比起如今的60岁,年限可谓很宽松。但70岁退休并非绝对。北宋时期,一些“邦国重臣”或受到皇帝恩宠的官员虽到了70岁,却仍然可以“安位若素”。

图片来源于网络

原来,宋代致仕制度还规定:官员退休时,须先向朝廷递呈申请,获准后方可解职。个别元老大臣不受70岁年龄的限制。凡因病退休而后痊愈者、提前退休者、正常退休者,在朝廷需要时都可再度入仕,称为“落致仕”(类似今天的退休返聘)。这样,有一些被皇帝倚重的老臣可能多次请求致仕而不被批准,而一些特定时期致仕的“重臣”会被再次授予要职。

这些老年官员中不乏老当益壮者。北宋朝宰相最高寿者当推文彦博(1006—1097),享91岁。他是四朝(宋仁宗、英宗、神宗、哲宗)重臣,任将相五十年,名闻四夷。神宗末年(1083年)文彦博已经获准退休,在洛阳准备要安度晚年。哲宗即位初(1086年),当政的司马光看重“宿德元老”文彦博的才能与威望,极力推荐。就这样,已过80岁高龄的文彦博“落致仕”,被授予“平章军国重事”一职,再担大任。

他思维敏捷、处理政务井井有条,时人评价他“其综理庶务,虽精练少年有不如;其贯穿古今,虽专门名家有不逮”。真宗朝的老将范延召(927—1001)更是勇猛不减当年。咸平二年(999年),北部边防吃紧,契丹人南下来犯,73岁的范延召毅然随驾北征,“与(契丹敌兵)战瀛洲西,斩首二万级,逐北至莫州东三十里,又斩首万余,夺其所掠老幼数万口,契丹遁去”。

这些年过70仍被朝廷重用的官员,其经验智慧被视为国家的财富。鉴于不能忽视的年龄与健康因素,君主们常常对这些老臣加以特殊礼遇。如:前文已提及的文彦博,元祐元年(1086年)拜太师、平章军国重事时,已是81岁高龄,被特许“六日一朝,一月两赴经筵”,后来又改为“十日一赴都堂,一月一赴经筵”,能保证机要政务参与决策即可。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两朝重臣吕公著元祐三年(1088年)拜司空、同平章军国事时,也已是71岁高龄,被特许“一月三赴经筵,二日一朝;出入都勿拘时;常行文书免签书;别建府第,许执政往议事”等。枢密使张昇70岁时“请老”(申请退休),英宗极力挽留,声称“太尉勤劳王家,讵可遽去?”特许他“五日一至枢密院”,还免除其觐见皇帝时复杂的礼节“进见毋舞蹈,受赐勿跪”等。

可怜一些“耆德”老臣,被皇帝所倚重、累请致仕而不得,终日被机要政务缠身,劳心劳力而“卒于任”。两朝元老向敏中(949—1020)居大任三十年,“时以重德目之,为人主所优礼,故虽衰疾,终不得谢(退休)”,72岁死于宰相任上。哲宗初年,老臣孙固(1016—1090)屡请致仕,太皇太后诚意挽留“卿,先帝在东宫时旧臣。今帝新听政,勉留辅导;或体中未安,取文书于家治之可也”。

孙固得此知遇之恩,不便再提致仕之请,只得“强起视事”,又忙碌了两三年,75岁死于任上。宋神宗在位期间,重视守边大臣的挑选,老臣孙沔被授予边地重职,可怜已71岁高龄的他,终因年老力衰受不了远途跋涉之苦而死于赴任途中。

图片来源于网络

孔子曾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70岁的老人已经完全成熟了,进入了人生的又一个高级阶段,多年积累的经验堪为后辈推崇,一些关键问题的咨询是必要的;同时,“人生七十古来稀”,这又是一个超脱物欲、名利追逐的阶段,回归自我,颐养天年。而二者的协调是不容易把握的,北宋老年官员们的荣耀与尴尬正说明了上述两点,给后人以思考与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被演义误读的隋唐英雄 李元霸竟然不存在!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元霸隋唐演义,隋唐演义原著中李元霸,隋唐英雄谁比李元霸厉害

    《隋唐演义》想必大家都看过,它给我们描绘了隋末唐初一群英雄好汉是如何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推翻炀帝暴政的。虽然演义中的大部分英雄人物在历史中都有原型,但是有些人物却不是“演义”中所描绘的那样,也就是说有些人物在我们固有的认识里出现了误读的现象。网络配图一、李元霸历史上并没有那个打遍天下无敌手的李元霸,

  • 北宋名臣寇准客死异乡真相:因为忠直没有朋友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清朝十大名臣,糜芳傅士仁如果不投降,宋之问为什么被流放岭南

    中国有着数千年的封建社会历史,在皇权体制下的名臣们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忠臣们为辅助君王恪尽职守、造福天下而青史留名,但他们往往命运多舛。本文述说了在中国历史上很有代表性的名臣,他们的人生归宿虽然并不能完全代表中国封建社会群臣的全貌,但却足以从他们身上感受到中国历史风云的变迁和人性的善恶,更能体会到

  • 北宋开国功臣为何失宠:劝皇帝用亡国之君年号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朱元璋当上皇帝后杀过开国功臣吗,下列哪个宋朝人物没有封王,历史上没有杀过开国功臣的皇帝

    公元973年,翰林学士卢多逊奉太祖之命出使南唐,临回来的时候,他灵机一动,对南唐后主李煜说,宋朝正在编辑一部天下地理全书,其中唯独少了南唐的那一部分。在风花雪月、文辞歌舞上鉴赏水平超一流的唐后主李煜,在政治上基本等于白痴,立刻慷慨支持这一伟大的文化工程。卢多逊由此对南唐的经济、人口、地理等形势了然于

  • 历史最牛的外交官:一人灭一国的牛人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上有名的外交官及事件,历史上一个人灭了一个国家,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外交官

    王玄策,唐代洛阳人,生卒年代不详,早期曾在广西一带担任过县令等职,后来被提拔为朝散大夫——从五品下的官职——这是王玄策一生最高的官衔。但中国古代修订官史有个很不好的传统,五品官员是没有资格立传的。所以,新旧《唐书》中都没有王玄策的传记,虽然他干了一个超牛的事。关于这些印度旅行的事迹,他本人虽记录有《

  • 明初将领胡美为何会被朱元璋处死?他做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朱元璋处死胡惟庸,朱元璋身边的大将,朱元璋杀了哪些开国功臣

    很多人都不了解明初将领胡美的事情,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胡美,虽是降将,却也是明朝开国功臣,不仅曾经极受朱元璋宠信,其女胡顺妃入宫之后更是坐到了贵妃高位。然而,在洪武十七年(1384年)时,胡美突然被因罪下狱后赐死,且没有给出任何理由,直到六年之后,朱元璋才给了一个“入乱宫禁”的罪名。要

  • 纯惠皇贵妃:用了二十五年从嫔成为皇贵妃,死后与皇后共葬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纯惠皇贵妃是什么旗,纯惠皇贵妃地宫在哪,先帝的嫔妃怎么处理

    纯惠皇贵妃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提起纯惠皇贵妃有很多人听起来很陌生,但《延禧攻略》中那个深受皇帝宠爱,与皇后相依相伴,虽然外表温婉,但内心藏着深深的执念的纯妃大家就不陌生了。《如懿传》主要人物之一的苏绿筠,苏召南之女,宠遇平平但善生养,皇三子永璋,皇六子永瑢,

  • 从宫女到正三品女官,陆令萱是如何做到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唐朝三品官多大,三品官相当于现在什么级别,帝令女官

    陆令萱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早年播出的电视剧《陆贞传奇》讲述了北齐朝陆贞的传奇故事。陆贞从官商世家的大小姐到躲避追杀入宫,从一个宫女到被孝昭帝高演赏识,步步高升成为高级女官,并与武成帝高湛相恋。而陆贞的历史原型就是陆令萱,平原王陆睿的孙女,北齐后期奸臣、女官。

  • 练子宁和金幼孜之间是何关系?他们之间的待遇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金弦苏尚卿是一对吗,宋史刘恕传文言文翻译,有关系怎么用关系

    练子宁和金幼孜之间是何关系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我爱历史网小编告诉你。明朝建文二年,在科举殿试发榜那天晚上,南京贡院外的一家客栈外,两位老乡正在饮酒。其中一人身穿绯色官袍,另一人则是一身布衣。 穿官袍的人说:“我早就说幼孜贤弟有大才,肯定会高中进士,今天发榜的时候,果然看到贤弟取得二甲第四名,真是

  • 宋氏五姐妹被唐德宗收入后宫,她们的结局分别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唐德宗的皇后是谁,唐德宗宋氏五姐妹,唐德宗是唐朝后期吗

    唐德宗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青少年时代的动荡生活使唐德宗(李适)深知安定的可贵,登基以后大有图强复兴的雄心壮志。但是,李适采取的很多措施都因安史之乱后唐帝国的积重难返而收效甚微,有的尽管初见成效,但也为此付出了沉重代价。李适一生中,无论是性格还是行动,都充满了

  • 庞统与诸葛亮两人的评价如何?差别在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备喜欢庞统还是诸葛亮,诸葛亮如何评价韩信,郭嘉和诸葛亮谁才是高

    对庞统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公元201年,刘备弃袁绍而投奔了荆州的刘表,就此栖身于荆州。虽然刘表在刘备投奔之初对刘备非常信任,他曾派出刘备攻打许都,但由于刘备在荆州声名远播,荆州有名之士多有来投,刘备就此遭到了刘表的猜忌和冷漠,因此刘备在随后的六年时间里碌碌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