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郭偃的一生有何作为?晋文公称霸后的他扮演者什么角色?

郭偃的一生有何作为?晋文公称霸后的他扮演者什么角色?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4578 更新时间:2023/12/9 11:28:38

说到郭偃,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

春秋五霸,是指春秋时期五个诸侯之长。霸,谐音“伯”,音转为霸,又称州伯、方伯,即诸侯之长,其职名为会诸侯、朝天子,实为尊天子以令诸侯。春秋时期,天子衰,诸侯兴:周王室势力衰微,权威不再,已经无法有效控制天下诸侯。一些强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夺天下,开了激烈的争霸战争,相互之间合纵连横、东征西讨,前后共有数位诸侯依次成为霸。 “春秋五霸”是春秋时期特定阶段的历史产物,此时的诸侯争霸战争,为之后的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做了先期准备。

关于“春秋五霸”史上出现过多种说法,但是,不管哪一种说法,齐桓公晋文公,几乎都是必不可少的选项。对于齐桓公来说,被后人称之为春秋五霸之首。在春秋时期,齐桓公之所以能第一个称霸,不仅是因为齐国整体实力的强大,也离不开管仲这位千古名相的辅佐。而在齐桓公之后,晋文公之所以能接替春秋霸主的宝座,也离不开贤臣的辅佐。其中,就郭偃来说,可以称之为晋文公称霸的最大推手。不过,郭偃原本和管仲齐名,最终却鲜为人知,也即其现在的知名度,完全比不上管仲。

首先,齐僖公三十三年(公元前698年),管仲开始辅佐公子纠。齐桓公元年(公元前685年),管仲得到鲍叔牙推荐,担任国相,并被尊称为“仲父”。任职期间,管仲对内大兴变法、富国强兵。对外尊王攘夷,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因此,在笔者看来,管仲的变法,无疑增强了齐国的国力,为齐桓公称霸诸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齐桓公去世后,晋文公称霸中原,并让晋国成为春秋时期最强大的诸侯国。

晋文公(公元前697年-公元前628年),姬姓晋氏,名重耳,是中国春秋时期晋国的第二十二任君主,公元前636年至前628年在位,晋献公之子,母亲为狐姬。晋文公文治武功卓著,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也是上古五霸之一,与齐桓公并称“齐桓晋文”。对于晋文公来说,之所以能在春秋初期迅速称霸,离不开众多文臣武将的辅佐。其中,就郭偃这位卿大夫,在晋国扮演着类似于管仲的角色。公元前636年,公子重耳有秦穆公三千精兵的护送,又有晋国国内先氏、胥氏、狐氏、郤氏、赵氏等氏族的支持,成功地回到了已经阔别了十九年的故国。重耳将晋怀公赶下了台,自己当上了晋国国君,是为晋文公。

彼时,郭偃是晋国的大夫,也是一位卜官,历仕于晋献公、晋文公以及晋襄公,其在晋文公时期实行的变法被统称为“郭偃之法”。对于“郭偃之法”来说,主要内容分为三点。其中,就第一点来说,就是促进晋国和周边诸侯国的经济交流。对于晋国来说,地处中原之地,优越的地理位置,促使晋国得以在诸侯国的贸易交往中获得较高的收益。在春秋时期,各个诸侯国的称霸,都离不开物质基础,比如齐国有山海鱼盐之利,这是齐桓公可以九合诸侯的重要原因。同样的道理,就“郭偃之法”来说,也非常重视发展晋国的经济。

就第二点来说,在任用人才上面,郭偃之法强调的是“尚贤”,而不是传统的“任人唯亲”。在春秋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重用的人才,往往优先选择宗室和贵族势力。当然,这也导致普通的士人难以获得出头之地,并且限制了人才的丰富程度。不过,就晋国来说,则率先打破了这一局面,早在晋献公这位君主在位时,宗室力量遭到了严重削弱,所以很多卿大夫受到了晋献公的重用。

等到晋文公这位君主即位后,先氏、胥氏、狐氏、郤氏、赵氏等卿大夫家族,继续获得君主的重用,这让晋国的人才来源比较丰富。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晋国缺乏宗室力量,导致卿大夫家族的势力不断壮大,最终引发了三家分晋的结果,也即在战国初期,晋国分为魏国、韩国、赵国这三个诸侯国了。不过,在整个春秋时期,晋国还是因为重用卿大夫,从而在整体实力上力压秦国、齐国、楚国等诸侯国,这无疑是郭偃的重要贡献。就第三点来说,郭偃之法中采用了“君食贡”制度,即国君不保留土地,而采用从土地拥有者那里收取税赋的方式,以此来分配晋国的这些土地。

对此,在笔者看来,这同样提升了晋国卿大夫开疆拓土的积极性,也即这些卿大夫攻占的土地,往往不会被晋国君主收走。因此,晋国逐渐成为春秋时期疆域最辽阔的诸侯国之一。巅峰时期的晋国,其疆域包含了今陕西、内蒙古、山西、河南、河北等地。所以,在笔者看来,郭偃在晋国推行的变法,不仅帮助晋文公称霸中原,也对晋国的历史走向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有了郭偃之法,晋文公如虎添翼,晋国经历了一次次内乱,竟然仅仅在三四年中就修复了创伤。

最后,晋文公时期,晋国得以打败楚国,成为春秋的第二位霸主,晋国在以后的几十年中都维持着霸主的地位。晋文公的成就离不开郭偃的帮助,就像齐桓公的霸业离不开管仲一样,郭偃和管仲的地位是一样高的。《墨子·所染》篇说:“齐桓染于管仲、鲍叔。晋文染于舅犯,高偃(俞樾说:高亦读为郭,高偃即郭偃。)(《左传》作卜偃)。”墨翟认为,人生来如白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下文列举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说他们都有好的大臣以“染”他们。结论说:“此五君者所染当,故霸诸侯,功名传于后世。”这五君就是春秋时期的五霸。这是说,齐桓之霸靠管仲,晋文之霸靠郭偃。

因此,在春秋战国时期,郭偃是和管仲齐名的。商鞅同秦孝公讨论变法时说:“郭偃之法曰:‘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商君书·更法》)“郭偃之法”就是郭偃在晋国变法时的措施和言论。到了战国时期,在秦国发起商鞅变法的商鞅,也对郭偃比较推崇。当然,比较可惜的是,现在提到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宰相,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管仲,而郭偃却是一个鲜为人知的人物。而这,无疑是对郭偃非常不公的情况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褚英有一把好牌,为什么结局那么惨?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褚英比起其他兄弟,他的确有一把好牌,为什么这样说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一是褚英是努尔哈赤的嫡福晋佟佳氏所生。要知道,努尔哈赤起兵时,只有父亲遗留下来的13副甲胄。要不是佟佳氏大力赞助,他也不可能发展得那么迅猛。所以,褚英子以母贵,努尔哈赤想不疼他都不行。二是

  • 张居正为什么只是宰相?他为何没能成为曹操和霍光那样的权臣?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张居正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提起霍光和曹操,那绝对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牛人,前者因废立皇帝而成名,后者因“挟天子以令诸侯”而妇孺皆知,同时,他俩也因自己的“壮举”而令自己成为了督促历代帝王勤政的绝佳教材。一千多年后,大明万历初期的某一天,皇帝朱翊钧领着几个小宦官

  • 历史上真实的晴川是谁?最后竟被雍正处死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近来清宫戏大火,然而令人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宫》了,电视剧中的晴川在八阿哥与雍正之间徘徊不定,然而历史上真的有晴川这号人物吗?答案是有的,只是历史上真实的晴川并没有同时得到两位皇子的青睐,还是下嫁给了八阿哥,一生未生育,最后因为惹恼了雍正被判处死刑,并在死后被挫骨扬灰。历史上真实的晴川叫郭络罗氏·晴

  • 方孝孺与曾国藩的谥号是“文正”,为什么李东阳也能得到这个谥号?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李东阳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谥号制度最早起源于西周的恭王、懿王时期(王国维先生考证出的结论),随即在周王室和春秋战国各诸侯国中广泛施行。始皇帝嬴政一统六国后,认为谥号制度有“子议父,臣议君”之嫌,就把它废除了。刘邦建立大汉之后,又重新恢复了谥号制度,一直沿用到

  • 宋仁宗在位四十年有十六个儿女 最后为何没有一个儿子留下来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宋仁宗后代,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每一朝每一代的更替都会有一段腥风血雨的历史,并且一直延续到下一位皇帝的登基,而在那段承上启下的历史中,战争史亘古不变的主题,这场战争不仅仅给百姓带去了无尽的伤痛,还给一个大家族带来了无穷的黑暗。按照古代的制度,每一位

  • 朱允炆明明有两次打败朱棣的机会 朱允炆最后为什么还是失败了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朱允炆和朱棣,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过世后,其孙朱允炆继承大统,是为建文帝。虽然,建文帝的统治生涯不长,但史学界对这位年轻皇帝的评价普遍较高。清朝时期的史学家徐元文更是指出,倘若没有发生“篡逆之乱”,建文帝肯定会成长为一个保境安民的明君,能够为大明朝带来盛

  • 诸葛亮为什么要斩马谡 历史上两人的关系又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诸葛亮和马谡,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在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之时,诸侯割据。要说三国时期的第一人,很多人都会想到的是诸葛亮,毕竟受罗贯中《三国演义》的影响,很多人都认为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就是一个呼风唤雨、上知天文下至地理的神仙人物,从借东风一事就能看出来!但是在真正的三

  • 朱元璋洪武三十一年就去世了 洪武三十五年的说法是怎么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洪武三十五年,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闰五月初十,当了三十年皇帝的朱元璋,在西宫病逝升天。他这一死,给朱姓后代和历史学家都留下了大量谜团,至今不解。民间传言和正史上的记载都说,朱元璋1328年9月18晚上出生时,就有异象发生。而他的死,民间传说也应验

  • 作为明朝第一为太子却英年早逝 朱标究竟有多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朱标,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是一个很优秀的人,而他的儿子朱标,同样也是一个很优秀的人。在朱元璋登基之后,将自己的儿子朱标立为了明朝的太子,朱标也成为了明朝的第一位太子。但是我们知道,继承朱元璋皇位的不是太子朱标。而是朱标的儿子,也就是后来的建文帝朱允炆

  • 朱棣登基当上皇帝之后 朱棣是怎么对待大哥的妻儿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对朱棣登基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朱标是朱元璋的大儿子,早早被立为皇太子。朱标原本娶的是常遇春的女儿,常遇春是朱元璋身边的得力大将,他的能力和地位仅次于徐达,可惜在洪武二年暴病死于军中,当时只有四十多岁。到了洪武四年,常氏被立为皇太子妃,她给朱标生下了嫡长子朱雄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