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宣宗李忱的一生有哪些非同寻常的地方?他有何不同?

唐宣宗李忱的一生有哪些非同寻常的地方?他有何不同?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66 更新时间:2023/12/4 17:51:12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李忱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

唐朝第十六位皇帝李忱从出生开始就注定拥有不平凡的一生。

这所谓的“不平凡”,当然不可能预知未来是好是坏,只是在他身上有些非寻常的因素,会让人觉得:恩…他好像和我们不一样?

李忱的母亲,是罪人家的妾室,丈夫因为谋反被杀,自己则入宫为奴,后来因缘际会遇到唐宪宗,生下了皇子,也就是今天的主人公李忱(最开始叫李怡)。那么问题来了:待罪之身生下的孩子是什么?是罪人,可这孩子若身为皇子,还是不是罪人了?没谁能弄清楚这个问题。

显然,兄弟姐妹,甚至包括李忱的母亲,以及李忱自己,都在这个问题的阴影下选择一言一行

李忱十岁时生了一场大病,病好以后就变得非常迟钝,动作缓慢,说话都不太利索,因此人人都说他傻了。唐文宗唐武宗按照辈分算是李忱的侄子,但是也一直瞧不起他,每每宫廷举办皇族家宴,这两个人就逼迫李忱献贺词,看见皇叔磕磕巴巴,憋的满头大汗,以此为乐。

唐武宗李炎上台之路非常艰难,因此,他掌权以后致力于加强中央皇权,枢密使曾反对过自己,所以把他杀掉,宰相李钰和杨嗣会掣肘,于是都贬到偏远地区。

皇叔李忱虽然是个“傻子”,但到底流有皇室的血液,说白了也是威胁。这天,李炎刻意组织了一场活动:严冬赏雪。当天色渐渐变暗,李忱掉队,唐武宗就命心腹手下将其除掉。

谁知,第二天的太阳照常升起来,皇帝得到的消息却是:皇叔在自己的院子里玩呢。

同一个人,放在不同的情境会有不同的作用。对于父皇兄弟而言,他言行迟钝,不能被委以重任,可对于奸臣,他却是非常好掌控的一枚棋子。

唐武宗李炎生前机关算尽,对内打压藩镇、权臣,甚至遏制佛教的发展,对外也有过许多胜仗,可唯独一件事没做好:选太子。公元846年,仅仅32岁的李炎毫无预兆之下归天,许多人都说是服食丹药过量的原因。他死前,立谁做储君一直悬而未决,他死后,朝局更是彻底沦为弱肉强食的舞台。

当时有个大太监,名叫马元贽,权力非常大,军政勾结之下有了拥立新君的能力,于是他想“与其推举出能力出众的人,不如立一个傻子,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样天下就是自己的了”,左思右想,选定李忱。

三月二十一日,李忱继位,是为唐宣宗

很显然,就连史书对宣宗的态度都难逃“惊讶”,因为在登基之前,他是人尽皆知的“傻子”,穿上龙袍,却立刻成为明君。

《旧唐书》曰:

他满面悲伤地接待臣子,处理事务果决理智,众人这才发现他的隐德。

注意“隐德”二字,什么时候会用呢?那一定是巨大的变化,以及令人心服口服的德行。

至于李忱有没有刻意装傻?这里有两种猜测,一是他的性格本身就沉默寡言,使不少人误解;二是为了隐藏锋芒,韬光养晦。而无论是哪种可能性,都是有人欢喜有人忧愁。

以马元贽为首的宦官派,彻底断绝把持朝政的念想,不仅如此,唐宣宗用了几年时间平定党争,收回权柄,马元贽看似尊贵,最终只有一小支禁军可号令。

另一方面,李忱带着唐朝步入中兴。我们都知道,唐代的衰落基本上是从安史之乱开始的,为了加强中央实力削弱节度使,边防逐渐空虚,吐蕃趁虚而入,河西一带彻底沦为飞地,昔日的天可汗,几乎再不可见。

公元847年开始,连续12年努力之下,唐军收回了吐蕃的三大州和七大关。

安南是今天的越南河内一带,在唐中后期一直作乱,又恰逢南诏屡屡侵扰,所以边境一直不太平。唐宣宗登基以后,果断出兵,最终重新来往使者,互通有无。

再回到文章的开头,李忱从出生开始就注定拥有不平凡的一生,为什么?因为以下这些因素:

生母卑微,自己不招待见;皇帝视他为威胁,多次暗害;少言寡语,像个傻子;大唐的光辉不复,打拼空间巨大。

然而,有了不平凡的因素,就真的会不平凡吗?

还要看李忱自己的心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刘表与黄祖之间关系亲密吗?他竟为了黄祖放弃大好机会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要说三国中主公和臣下关系最好的,大家最先会想到刘备和诸葛亮,他俩的关系确实亲密无间,但自从有了庞统和法正后,这两人的关系好像就度过了蜜月期,少了先前的甜蜜。大家也会想到刘备和关羽张飞,刘备和赵云之间亲密的关系,或者曹操和郭嘉的关系,但他们这些都比不上这对主臣的情谊来得深厚,他俩就是刘表和黄祖。下面我

  • 朱元璋问少女什么最大 少女回答四个字就成为了儿媳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朱元璋和少女,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中国之太祖阜帝之功,谓之劈开混沌,别立乾坤,当与盘古等。”由此可见,谢肇制对朱元璋的评价极为高。自古以来,人们对他褒贬不一。虽然他有雄才大略,体恤百姓,痛恨贪官,所制定的很多法规被清代所沿袭,但他脾气火爆,用刑严酷,让人谈之色变。朱元璋

  • 白起和王翦都是是功高震主,他们的结局有何不一样?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同样是功高震主,为何白起被逼自尽,王翦却能够善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继春秋之后的时期。经过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的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也即大部分弱小的诸侯国,基本上都被

  • 朱元璋登基后两发小前来求官 两人为何一个被杀一个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朱元璋和发小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因为一次机会,他参加了起义军,之后就开始四处征战。在朱元璋的带领下,最后他们成功了,还推翻了元朝的统治。后来朱元璋也就成了历史上的布衣皇帝,夺得了天下以后,有很多亲朋好友都想要巴结他,但是这个时候朱元璋不可能什么人都用,随随便便一个人

  • 法正本来是刘璋的部下,他为何会帮刘备夺取汉中和益州?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法正本来是刘璋的部下,但是刘璋此人很懦弱而且没有能力,缺乏威信和谋略,可以当一个地方上的小官,但是当不了一霸。不过他的地位是他的父亲传给他的,所以还是得到了很多人的拥护,并且蜀地易守难攻,而且蜀地在当时还不是像中原那种必争之地,虽然刘璋很无能但是他的父亲还是给他留了几个有能耐的人,所以他一直没有被消

  • 对冯皇后可谓是恩宠有加,孝文帝死前还处死她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北魏孝文帝元宏年仅33岁便驾崩,临死前为何要赐死心爱的皇后?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孝文帝对冯皇后可是恩宠有加,即便她给孝文帝带上绿帽子也没忍心杀了她,可为什么在他驾崩时要赐死冯皇后,我认为可能是这两方面原因。一,不能违背“祖制”北魏是鲜卑族建立的

  • 刘伯温和李善长都是朱元璋的谋臣 两人的爵位为何差距那么大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李善长和刘伯温,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我们对于这段历史有过深入的了解,在朱元璋的心目中,刘伯温的地位要远远的高于李善长。刘伯温往往能够给朱元璋提供一些具有战略性的意见,他所提出的方案都是从大局出发,所以说刘伯温对于朱元璋的起义军,有指导性的意义。都是朱元璋的谋臣,为

  • 历史上第一位皇贵妃,孙氏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在古代的后宫,皇帝的嫔妃是分很多等级的。最高的就是统管后宫的皇后,皇后之下就是皇贵妃。并且皇后跟皇贵妃只能当其中的一个。所以说在整个后宫之中,除了皇后之外,就是皇贵妃的权利最大了。但是在不同的历史朝代,后宫妃子的等级也是不同的。所以说,皇贵妃这个称号并不是一直都有的,而是到明朝的时候才有的。她就是中

  • 历史上黄淮能够担任内阁首辅,有何过人之处?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黄淮能够担任内阁首辅,有何过人之处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效仿古制,设立了宰相制度,李善长、胡惟庸先后担任宰相。洪武十三年,胡惟庸案爆发,朱元璋意识到宰相位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权力太大,对皇权造成极大的威胁,于是废除了宰相制度,由皇帝直接领

  • 朱元璋当初跟着郭子兴风生水起的 朱元璋打天下为何只带十八人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对朱元璋十八骑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想当初朱元璋跟着郭子兴那也是混的风生水起,但是此时的朱元璋却不得不带着18人打天下,这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想当初朱元璋跟着郭子兴那也是混的风生水起,但是此时的朱元璋却不得不带着18人打天下,这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