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命运比田丰好,蜀汉官大臣秦宓经历如何?

命运比田丰好,蜀汉官大臣秦宓经历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621 更新时间:2023/12/14 7:46:44

官渡之战前,袁绍的谋士田丰谏阻,认为此时不应该进行决战,而应该采取袭扰的方法,让曹操疲于奔命,这样可以坐享其成。袁绍不听,由于田丰多次劝谏,袁绍还将田丰关进了监狱。失败后,袁绍羞于见到他,在小人的进谗之下,于是将田丰杀了。刘备东征,群臣反对,有一个人更是上书说“天时一定不利于战”!他因此得罪了刘备,同样被关进了监狱。但这个人的命运比田丰好,后来竟然用金钱赎了出来,到刘禅时期,诸葛亮兼任益州牧,他竟然被诸葛亮迎为别驾。这个命运比田丰好的人是谁呢?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

秦宓(mi),字子勑(chi)广汉绵竹人。秦宓年少时就很有才学,但州郡征召他出来做官,他都以有病为由予以推脱。刘备入主益州后,广汉太守夏侯纂聘请秦宓做师友祭酒,领五官掾,还称他为仲父。秦宓不但不从,还以手版打着自己的脸说:“请您千万不要以仲父这样的话加在我一个小小的草民身上。

当皇帝的第一年(221年)秋天,刘备打着为关羽报仇的旗号准备兴兵伐吴,这时候的秦宓任益州从事祭酒。秦宓劝阻说:天时不利,必定难以获胜。刘备大怒,要杀了秦宓,在诸葛亮的劝说下将秦宓下狱,后来用金钱赎了出来。

用金钱赎命,这在汉朝的律法是允许的,三国时期也是这样。但这有一个前提条件,皇帝已经不打算杀这个人了,否则,你有再多的钱恐怕也不管用。刘备兵败回到蜀国境内,虽然没有回到成都,但皇帝办的案子,他不点头,谁也不能将人放了,可见是刘备已经饶过了秦宓。相比较,田丰就没有这般幸运了。袁绍要兴兵进攻许都,和曹操进行决战,尽管沮授等人也进行劝阻,但最终还是服从了袁绍。田丰却一再地劝阻袁绍,袁绍非常愤怒,以为这是挫伤士气,于是将田丰带上刑具下狱。等到官渡战败,袁绍也同样回到了河北。在回来的路上,将士们哭着说:“假如田丰在军中,肯定不会有这样的惨败。”袁绍自己也说:“冀州人听说我败了,还是会念我平日的好处的,唯有田丰此前劝阻我与众不同,我也惭愧见到他。”这时候有人进谗言说:“田丰听说将军退回来了,拍着巴掌大笑,很高兴自己预见准确。”袁绍担心遭到田丰的嗤笑,于是在进入冀州城之前,下令将田丰杀了。

刘备死后,幸运的秦宓得到了诸葛亮的任用。诸葛亮当时兼任益州牧,他让秦宓作他的别驾,接着又任命为左中郎将、长水校尉。吴国派遣使节张温来蜀国,秦宓的思辨之才也达到了一生的顶峰。当时,蜀国官员们都去为张温送行,人差不多都会齐了,只差秦宓一个人还没有来,诸葛亮几次派人去催请。张温问:“那是什么人呢?”诸葛亮说:“益州的学士。”等到秦宓来了,张温问他:“您念书吗?”秦宓说:“五尺高的儿童都念书,何必问我呢?”张温又问:“天有头吗?”秦宓说“有的。”张温问:“天的头在哪个方向呢?”秦宓说“在西方,《诗经》说:‘眷然回首向西看。’(乃眷西顾。)根据这句话推想,头在西方。”张温问:“天有耳朵吗?”秦宓说:“天的位置在高处,还要听低下地方的声音。《诗经》说:‘鹤在深泽中鸣叫,声音被天听见。(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如果天没有耳朵,用什么去听呢?”张温问:“天有脚吗?”秦宓说:“有。《诗经》说:‘天的步伐多么艰难,你不可以这样做。’(天步艰难,之子不犹。)如果天没有脚,用什么去行走呢?”张温问:“天有姓吗?”秦宓说:“有。”张温问:“姓什么?”秦宓说:“姓刘。”张温问:“凭什么知道姓刘?”回答说:“天子姓刘,因此知道天姓刘。”张温说:“太阳不是从东边生出的吗?”秦宓说:“虽然从东方生出来,但是从西边落下去。”由于秦宓的回答应声而出,这也得到了张温十分的尊敬和佩服。当然,秦宓的文才机辩还有很多,只不过这一次比较典型和精彩罢了。秦宓官至大司农,建兴四年(226年)去世。

所谓思辨之士就是能言善辩,但这样的人必须是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否则,人云亦云即便是口若悬河,也只不过是嘴皮子功夫罢了。像秦宓说的“天子姓刘”就很不简单,因为此时孙权还没有称帝,即便是他不承认刘禅这个皇帝,那他也不能不承认刘姓的汉朝天子。即便是三个皇帝并列的三国时期,说天子姓刘也没有什么问题,因为他们的父祖辈都是汉臣,也必须得承认刘姓天子。而在秦宓来说则是一语双关,因为现在蜀汉国的皇帝就姓刘。

秦宓这个人不是特别有名,原因是他在军事上没有多大建树。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乱世一直到分治状态下的三国,是军事家们唱主角的舞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曹操刺杀董卓是不是真的 历史上有没有这件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董卓是什么人物,董卓是谁杀死,关羽刮骨疗毒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曹操刺杀董卓,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三国演义》中有个非常精彩的桥段就是曹操向司徒王允借刀刺杀董卓,这个故事奠定了曹操在众人心中的形象。历史上确实有刺杀董卓的事,但主角却不是曹操,也和王允没有关系。曹操我们先看看《三国演义》里曹操刺杀董卓的故事,当时董卓弄权,司徒王允召集

  • 赵云死亡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赵云真的是被绣花针吓死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赵云老婆拿绣花针扎赵云,绣花针别名叫什么,赵云死于绣花针吗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赵云之死,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赵云,赵子龙,这位三国时期蜀国的名将,可谓是人尽皆知,一千多年来其武力、智谋一直被人所津津乐道,赵云的品行更是有口皆碑。赵云追随刘备近三十年,先后参加过博望坡之战、长坂坡之战、江南平定战,独自指挥过入川之战、汉水之战、箕谷之战,可

  • 董卓被诛杀的原因是什么?不是因为王允吕布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董太后和董卓的关系,吕布为什么杀王允,王允除掉董卓用的什么计谋

    董卓被诛杀的原因是什么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在《三国演义》中,董卓虽然权倾朝野,但他最终还是死在了吕布的手中。司徒王允见董卓扰乱朝纲,民不聊生,心中郁郁寡欢。当时王允的义女貂蝉见到自己的义父为了董卓之事而心力交瘁,心有不忍,于是在月下祈祷,希望可以替父分忧。正好此情此

  • 赵云在长坂坡有什么战绩?曹操发出了“真虎将也”的感叹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赵云长坂坡第一个杀死的,赵云长坂坡一战简介,长坂坡之战

    后汉三国时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上演过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曹操基本统一北方后,开始挥军南下,一路披荆斩棘,收降甚多。就在曹军追击刘备的过程中,发生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赵子龙单骑救主。长坂坡一战是赵云的成名作,也是他一生中最引以为豪的事情。经此一战,曹操不仅得知刘备帐下有关、长二将,而且也被赵云

  • 揭秘:蜀汉大臣杨戏评价过哪些大将?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刘秀五虎上将四大先锋,刘秀的开国功臣有哪些,蜀汉大臣籍贯大全

    蜀汉国长沙太守廖立,在吴国大将吕蒙来攻时只身逃走,自己守不住一个长沙,可是那眼睛却长在头顶上,蜀国人在他那里全都是一无是处,用诸葛亮的话说就是所有人都是“小子”。蜀汉国还有一个大臣,曾经担任过太守和射声校尉,因得罪了姜维被贬为平民,此人对蜀国官员及皇帝也多有评价,不过,他对人的评价却客观公正的多。因

  • 刘邦当初被匈奴围困七天七夜 刘邦是怎么脱身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刘邦打匈奴如果用韩信,匈奴人,卢绾为什么反叛刘邦

    很多人都不了解刘邦脱困,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刘邦被匈奴40万大军围困在白登山七天七夜无法脱身,这事是韩王韩信引发的,这个韩王韩信与兵仙韩信同名同姓,而且是刘邦所封的异姓王,后来韩王韩信被改封到太原郡,后来又北迁到马邑,刘邦让他抵御匈奴,那个时候的匈奴正是冒顿单于当政期间,并正是强大的时

  • 董卓畏惧孙坚,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孙坚有什么品质,什么是对生活缺乏畏惧感,历史孙坚

    董卓擅自废立皇帝,篡逆之心显露无疑,这引起了关东诸侯的反对,于是联合起来讨伐。但是这些诸侯们却是各怀心思,只想着扩队伍,捞地盘,对于讨伐董卓之事却并不是真心真力。因此,这些诸侯们虽然一个个来头不小,但真正让董卓放在心上的也只有袁绍、袁术、刘表、孙坚四人。那么,官职不过长沙太守,地盘又在很远的孙坚,为

  • 周瑜瞒过曹操火烧战船,他是怎么做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诸葛亮三天造十万支箭,火烧连环船的计谋是谁,周瑜借东风火烧赤壁

    赤壁之战中的火烧战船一节战事并不是很大,但由于它处在一个关键的节点上,即曹操由攻转守以至于大败而归,所以才非常有名。在《三国演义》中,围绕这一事件,孙刘两家定下了火攻计,使用了连环计、离间计、苦肉计等等一系列计策,还演绎了“草船借箭”、“借东风”等精彩情节。真正历史上的火烧赤壁并没有这般复杂,就是黄

  • 独孤伽罗如何在隋朝建立之后,与隋文帝并称为“二圣”?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杨坚的皇后是独孤伽罗吗,独孤伽罗为什么最后死了,独孤伽罗杨坚历史

    独孤皇后出身于鲜卑化的匈奴贵族,对于当时的鲜卑、匈奴等北方草原民族而言,本来就有“妇持门户”、“多由内政”的传统,女人的家庭地位远高于同时期的汉族。西魏大统十年(公元544年),秦州刺史、河内郡公独孤信有了自己的第七个女儿。当时的社会普遍崇尚佛教,独孤信也是如此,并且他给自己的这个第七个女儿取了一个

  • 邓艾阴平偷袭,他是哪儿来的底气?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邓艾带了多少人偷渡,蜀国为什么不守阴平,三国邓艾偷袭路线

    司马昭的征蜀大军共有三路,邓艾、诸葛绪各三万人,主力则由钟会统领,兵力十万多人。在邓艾打败姜维,姜维退守剑阁后,钟会的进攻受阻。钟会征蜀是有自己野心的,他以诸葛绪畏缩不前的罪名,将诸葛绪逮捕押送回京,自己吞并了这部分兵马,这样三路大军变成了两路。由于粮食出现了问题,钟会一时曾经出现了退兵的想法。这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