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周瑜瞒过曹操火烧战船,他是怎么做的?

周瑜瞒过曹操火烧战船,他是怎么做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720 更新时间:2024/1/25 9:01:10

赤壁之战中的火烧战船一节战事并不是很大,但由于它处在一个关键的节点上,即曹操由攻转守以至于大败而归,所以才非常有名。在《三国演义》中,围绕这一事件,孙刘两家定下了火攻计,使用了连环计、离间计、苦肉计等等一系列计策,还演绎了“草船借箭”、“借东风”等精彩情节。真正历史上的火烧赤壁并没有这般复杂,就是黄盖演了一出诈降计,曹操信以为真,这才导致了战船被烧。周瑜和黄盖究竟有没有来一出“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苦肉计”却很难说,但是,黄盖的诈降计却必须要瞒过曹操。那么,东吴黄盖的这出诈降计是怎样瞒过曹操的呢?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

先看事情的经过:

曹操南下,东吴大臣们经过一番讨论,决定全力抵抗曹操,孙权于是派遣周瑜和程普等人率军前去迎敌,两军在赤壁相遇。这时曹操的士兵已有不少人患病,刚一交战,曹军就撤退了。曹军退守驻扎在江北,周瑜所率领的东吴军驻扎在南岸。黄盖当时为周瑜的部将,他对周瑜建议说:“现在仍然是敌众我寡,难以和他们进行持久作战。但是我看到曹军的船舰首尾相接,可以用火攻而逼迫他们逃走。”于是周瑜调来几十艘蒙冲斗舰,装满柴草,船中浇满油脂,外面裹着帷幕,上面插上牙旗,事先让黄盖写信告诉曹操,骗说要向他投降。又准备了快艇,分别系在大船后面,于是依次向前驶去。当时正好东南风刮得很急,黄盖因此用十几条船放在最前面,到了江中升起帆。黄盖拿着火把告诉兵士,让他们一起大声喊道:“投降了!”曹操军队的官兵都伸长脖子观看,指指点点地说黄盖来投降了。黄盖解开各条船只,同时点起火来。当时风势很猛,大火蔓延到岸上的营寨。顷刻之间,曹营烟火冲天,人马被烧死和淹死的不计其数,曹军于是败退,退过南郡。

从《三国志·周瑜传》这段记录文字来看,黄盖偶然发现曹军的船只都是首尾相接的,于是建议主将周瑜用火攻逼迫曹军撤退。而想要一次性烧掉曹军船只,必须要能进入曹军停船港口而不被发现,这在毫无遮挡的江面上来说,根本是办不到的。因此,周瑜和黄盖定下了这样一条计策:“骗说要向他(曹操)投降”,这样就可以堂而皇之地进入曹军港口。投降由黄盖具体实施,他事先给曹操写了一封信,但曹操又为什么会相信呢?

黄盖的书信是这样写的:黄盖我受孙氏厚恩,一直是带兵将领,待遇不薄。然而,看天下的事情有一个大的趋势,用江东六郡多为山越之人这点儿力量,想抵挡中原大国的百万之众,寡不敌众,这是天下人的共识。在我们东吴的将士官吏当中,不管是有智慧的还是愚钝的,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然而只有周瑜、鲁肃怀着自己那点儿肤浅的见识,还不能释怀想进行一番抵抗。我今天的投降,是从实际考虑为自己打算。至于周瑜所统领的军队,是容易攻破的。等到两军交战那天,我黄盖作为前部,会根据情况的变化,做出自己的努力的。

这封信让人感觉就是“真实”!具体说有三点:黄盖受孙氏厚恩,本不应该背叛,但抵挡不了天下大势;东吴大臣大多不想抵抗,只有周瑜、鲁肃想抵抗;我投降是务实之举。尤其是第二条,东吴大臣确实是投降派占多数。大战期间,双方互探情报是必然的行为,曹操应该知道黄盖所说不虚,只不过曹操忽略了一点,东吴大臣们主张投降和实际上背叛自己的君主是两回事。

当然,让曹操相信还必须得让他接受,这就是黄盖这个人的分量。黄盖在年轻时就被察为孝廉,为公府所征用。也就是说,黄盖在天下大乱之前就已经是一名官员,而他又是汉朝廷的官员,到哪里都得给他一个官当当。孙坚举事,黄盖跟从,被任命为别部司马,再到孙策、孙权,黄盖都是带兵将领。正是这番资历,也会让曹操心动。假如不是黄盖,而是一个无名之辈,即便是真投降,曹操会重视他吗?曹操也曾经怀疑过,说他见到送信的人,引到密室中询问过,只因为黄盖的这封信(也许是周瑜所写)太“真实”了,所以连曹操这样的“奸雄”也给瞒过了。

也是曹操自大,他认为自己已经强大无比,再也没有官渡之战时的那番冷静,没想到这时的孙权及其部属不就是当初的自己及其部属嘛!还有就是将士已成骄兵,一听到投降,脑袋里再无战事概念,所以才会有此一败。所以自古战事,所谓“以弱胜强”,除了处在弱者地位上的一方怀有必胜的信念和做好各种准备,还与强者一方的骄傲、失误有关,正因为如此,战争的失败,往往是先败给了自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独孤伽罗如何在隋朝建立之后,与隋文帝并称为“二圣”?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杨坚的皇后是独孤伽罗吗,独孤伽罗为什么最后死了,独孤伽罗杨坚历史

    独孤皇后出身于鲜卑化的匈奴贵族,对于当时的鲜卑、匈奴等北方草原民族而言,本来就有“妇持门户”、“多由内政”的传统,女人的家庭地位远高于同时期的汉族。西魏大统十年(公元544年),秦州刺史、河内郡公独孤信有了自己的第七个女儿。当时的社会普遍崇尚佛教,独孤信也是如此,并且他给自己的这个第七个女儿取了一个

  • 邓艾阴平偷袭,他是哪儿来的底气?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邓艾带了多少人偷渡,蜀国为什么不守阴平,三国邓艾偷袭路线

    司马昭的征蜀大军共有三路,邓艾、诸葛绪各三万人,主力则由钟会统领,兵力十万多人。在邓艾打败姜维,姜维退守剑阁后,钟会的进攻受阻。钟会征蜀是有自己野心的,他以诸葛绪畏缩不前的罪名,将诸葛绪逮捕押送回京,自己吞并了这部分兵马,这样三路大军变成了两路。由于粮食出现了问题,钟会一时曾经出现了退兵的想法。这时

  • 张飞抢走夏侯渊的侄女 夏侯渊为何没有报复张飞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夏侯渊与刘禅什么关系,张飞妻子是谁的侄女,张飞和夏侯氏的故事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张飞和夏侯渊侄女,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三国时期赫赫有名的张飞,第二任老婆竟然是“抢来”的,抢的还是汉朝时期的大家族夏侯家的女子,一个字“猛”!那时,张飞已经三十好几,姑娘才十三岁多,这是“辣手摧花”啊!小荷才露尖尖角,张飞已经立上头。过分!作为汉朝大户,夏侯家没人报仇

  • 从哪些例子可以看出,刘禅绝对不是扶不起的阿斗?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刘禅,相信大家脑海中会第一时间浮现出“扶不起的阿斗”、“乐不归蜀”等字样。这说明,刘禅不思进取的形象已经固化在我们的脑海中了,盖因他在贤相诸葛亮的辅佐下都不能有所作为,人们怒其不争,所以称其为“扶不起的阿斗”。可是,刘禅的不思进取是生而有之,还是后天形成的呢?要搞清楚这个问题,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

  • 历史上的关羽到底是什么样的 关羽真的是一个傲慢之人吗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对关羽形象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关羽在三国正史上有两个非常著名的评价,一个是“万人敌”,另一个是“威震华夏”,这两个评价随便一个都不得了,更不用说两个评价集齐于一身,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万人敌是项羽,第二个就是关羽,和张飞同为东汉末年的万人敌,而威震华夏则是关羽北

  • 看出诸葛恪志大才疏的人都有谁呢?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封建社会的侯爵爵位一般是在父亲去世后儿子才能继承,要是父亲还健在儿子就能侯爵,那这个人一般就是非常特殊,不是有能力,就是得到了皇帝的青睐。诸葛恪就是这样一个人。不过,有几个人却看出了诸葛恪志大才疏,日后并不能获得一个好的结局。那么,看出诸葛恪志大才疏的人都有谁呢?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

  • 做噩梦被吓死的东吴大将军,此人是谁呢?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孙峻是孙权身后第二位大将军,也就是诸葛恪之后的第二位行政大权执掌者。不过这个人除了滥施淫威,动辄杀人之外,最出名的一点就是因为做恶梦被吓,从而得病死了。那么,孙峻究竟做了些什么事会让他做这样的梦呢?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孙峻从小擅长射箭骑马,精明勇敢,胆大果断。孙权末年,升

  • 历史上马皇后到底有何独特魅力。能让朱元璋对她如此服从爱戴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你们知道朱元璋如此爱马皇后,她到底好在哪里?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过许多位非常有名的皇帝。有皇帝当然有皇后,都说好的皇帝的背后一定会有一位优秀的皇后,而在历史上最能称之于此的,莫过于明太祖朱元璋和他的妻子马皇后。马皇后到底哪好,让朱元璋如此服从爱戴?具体原因成熟的男人都懂朱元璋

  • 李道玄作为李世民帐下六大猛将之一,他是怎样的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621年5月,李渊派儿子李世民率领唐军在虎牢关,打败并生擒了河北的夏王窦建德。之后,李渊对窦建德这位叛贼进行了斩首示众。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李渊怎么也没想到,处死窦建德却引火上身,原本已经归降的河北地区再生变故,要知道河北人都视窦建德为偶像。这得益于窦建德关爱

  • 刘备在得知关羽和张飞死讯后 刘备的反应为何完全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关羽和张飞之死,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历史上的刘备、关羽、张飞三人情同手足,刘备从起兵开始,关羽和张飞就开始跟随,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关羽和张飞都是忠于刘备的,三人的感情从初期的情同手足、并肩作战,到中期的不离不弃、生死相随,再到最终的君臣有别、生死离别,三人的命运发生了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