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宋江招安时鲁智深和武松都在反对 林冲为什么一声不吭

宋江招安时鲁智深和武松都在反对 林冲为什么一声不吭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536 更新时间:2023/12/6 9:04:33

很多人都不了解宋江招安,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

《水浒传》虽如穿糖葫芦一样,主要是写梁山108将的故事,但实则却有一条“线”贯穿始终,这就是招安和反招安的矛盾线。且更好玩的是,这条矛盾线,在主角宋江身上也表现得很抢眼。

也就是说,宋江并非一开始就想招安的,而是有一个变化过程。这点从宋江“拉人头上梁山”的说辞中便看得很清楚。

第一位被宋江收服的重量级好汉是秦明。当时宋江劝说秦明丢掉青州军区总瓢把子身份,去梁山入伙时,他是这么说的:“穿了总管的衣甲头盔,骑着那马,横着狼牙棒,直奔青州城下,点拨红头子杀人;燕顺、王矮虎,带领五十余人助战;只做总管去家中取老小。因此杀人放火,先绝了总管归路的念头。今日众人特地请罪。”

随后便又表示,不就是死了老婆了吗,我这有更好的,你若愿意,花荣妹子就当你媳妇啦!就这样秦明走投无路下,只得上了梁山。整个说辞中,没有一句招安的话。

但当宋江收服第二位重量级好汉呼延灼时,那说辞就变了:“情愿让位与将军;等朝廷见用,受了招安,那时尽忠报国,未为晚矣。”

那么中间发生了啥?宋江被老爸用书信骗回家时,他接受了宋太公的教导,然后心甘情愿发配江州。虽被梁山解救上山,却死活不入伙,最终晁盖等人只得依从了宋江,放他去江州“赎罪悔过”。

哪料宋江却因题写反诗要被正法。于是又闹出了劫法场,血洗江州。由此宋江失去了悔过机会,开了“曲线悔过”,也就是定了招安的心思——开始玩命扩充梁山盘子,把有影响力的好汉弄上梁山。呼延灼便是宋江亲自招降的另一位重量级好汉,故而他先说让位,后提招安!

也就是在宋江的“招安”提出后,很快就发生了晁盖曾头市中箭而死。梁山上最大的反招安阻力晁盖,稀里糊涂死了。因此晁盖是被宋江害死之说,为何成为主流认知?从宋江的转变上,就能看得很清楚。

宋江想老老实实赎罪悔过,然后重返体制内,就算晁盖动用满山的好汉挽留,都拉不住。劫法场,血洗江州后,无奈上梁山,便立刻开始着手布置招安,架空晁盖,逼得晁盖不得不亲征曾头市,结果挂了,最大的阻力消除!

但晁盖虽死了,梁山上却始终存在着反招安的势力。最明显的就是二龙山派系。

鲁智深武松,这哥俩在宋江公开提出招安时,都言辞激烈地反对。武松言称招安是寒了众兄弟的心,潜台词就是后悔把你宋江推上老大宝座,你不配当大哥!

武松这说辞看着很给力,实则却显得空洞。因为呼延灼、关胜、徐宁董平等一大波降将,几乎都是宋江用招安为诱饵拐上梁山的。且梁山降将势力,还成了梁山的主导势力。故而寒心的,只能是一小部分。

因此鲁智深的反驳意见,才是最锐利的:“只今满朝文武,多是奸邪,蒙蔽圣聪,就比俺的直裰染做了,洗杀怎得乾净?招安不济事,便拜辞了,明日一个个各去寻趁罢。”

直指要害!说出了如今的北宋朝廷,一片乌烟瘴气,不会真心接纳我们的。所以招安是自寻死路,与其招安,不如散伙!

鲁智深这话一出,搞得宋江相当狼狈。这可比武松的“寒心论”有理,有力,有节!宋江没法反驳,甚至是越反驳越就越无法自圆其说。

因为还能从另一个角度,理解鲁智深的这句话。既,招安可以,但必须先肃清那些奸邪,咱梁山跟他们的矛盾是无法调和的,只能是你死我活!

宋江如何破这个论点?就算再牛的“成功学大师”和再药效浓烈的“鸡汤”都破不得!因此宋江就只能对武松解释了一通,而不敢接鲁智深的话。

这就证明了,倘若这时再出现一位影响力大的好汉,继续攻击下去,给宋江招安致命一刀,虽不能说会让招安破产,却必会被暂时阻击住。而能起到这种效果的好汉,就只有林冲!

其一:林冲代表着元老派。这点不必多说都理解。晁盖、林冲,是一脉相承,甚至晁盖遗言,都已被普遍解读为,是为林冲上位当梁山大哥创造机会。宋江那功夫,如何能活捉史文恭?当时有这能力的,只有林冲。

所以只要林冲站出来一吼,阮氏三雄等元老,也会跟着炸!再加上二龙山、桃花山、少华山,这三山的十好几位好汉,这个阵容不可谓不强大。

其二:谁都能招安,唯林冲不能。呼延灼是高俅推荐出来的,关胜是蔡京挖掘的,秦明、徐宁、董平等人,从没得罪过朝廷内的大佬,自然心向招安了。可林冲却跟高俅有无法解开的矛盾。他招安,等于自投罗网!

所以,无论从林冲所处的地位和影响力,还是自身的利益来言,他都应是这位“发起最后一击”的好汉。

但奇怪的事发生了,在原著中林冲竟然沉默,不见踪影。以至于对林冲这奇怪举动,相关的水浒影视剧都看不过去了,不是逼着林冲站出来阻击招安(新《水浒传》)就是,干脆让他死于招安之时,不去打方腊了(老《水浒传》)。

那么林冲当时为何不敢反对?白白错失了反招安的机会呢?在笔者看来,无非两点原因,都很扎心。

其一:性格决定人生。林冲谨慎、委曲求全的性格,决定了他缺乏担当,或是干锦上添花的事,或是有了把握他才出来站队!比如晁盖死后,他推举宋江当老大——他认为这是锦上添花,许多梁山好汉都这么想的。还如火并王伦,是在晁盖等七人上山,打破了原有平衡,他才行动。

如今只有武松、鲁智深,再加上一个大脑进水般的李逵,林冲谨慎的性格,使得他选择到了观望,而不敢抗争。这其实也是许多人所秉持的处世哲学。美其名曰明哲保身,结果通常很扎心,非常保不住自我,反而有意无意成了帮凶,更身不由己了!

其二:心存幻想!也就是,林冲把高俅等人想得太好了!认为他们终究位居高位,会要点脸面。这点主要体现在,高俅被活捉上梁山时,林冲只怒目而视,而没有任何实质行动。(水浒影视剧则改编为,林冲要杀高俅。)

显然,这代表着林冲的态度。既,我跟你这么大的仇,都选择地放下,难道你还要对我斩尽杀绝吗?

这种幻想属于自我麻痹。所谓在斗争中才有团结,才能有尊重和尊严!这是条铁律!想单方面喊停,对方就停?那是孩童时的游戏!这点其实更扎心,许多“鸡汤”都这样狂灌而下,使得不少人都忘记了斗争(竞争)的残酷!

林冲也有这倾向的。所以幸亏他病死在六和寺了,若真跟着宋江回去受封,结局必会更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诸葛亮放火都没有弄死司马懿 诸葛亮为什么不趁机放箭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为什么诸葛亮没烧死司马懿,诸葛亮在哪里差点烧死司马懿,诸葛亮是被司马懿气死的吗

    很多人都不了解诸葛亮和司马懿之死,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三国中,大家都说诸葛亮很有非常聪明,是最厉害的谋士,他也曾经有很多方法战胜其他两个国家的军队,但是再厉害的人也是有对手的,诸葛亮的对手就是司马懿。虽然说司马懿每次被诸葛亮逼到绝境,可是他每次都能逃掉。这就说明了司马懿肯定有他的过人之

  • 刘邦担任的泗水亭亭长是什么官职?他的生活质量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泗水亭长是哪里,刘邦泗水亭亭长是什么官职,刘邦是哪个亭的亭长

    你真的了解刘邦担任的泗水亭亭长是什么官职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经常有人说汉太祖高皇帝刘邦是一个连喝酒都要赊账的草根,因为到大户人家蹭饭吃,这才把吕雉忽悠到手。但是我们知道,刘邦在丰西泽斩蛇起义,手下是有一大票人马的,这些人都归他一个人管,也就是说,他的地位相当于被陈胜吴广干掉的

  • 蜀汉对于夏侯霸来说有着杀父之仇 夏侯霸为什么还投奔蜀汉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既无杀父之仇也无,夏侯霸投降蜀国,夏侯霸是谁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夏侯霸投蜀,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夏侯渊在定军山之战为蜀汉大将黄忠斩杀,按理说,作为儿子的夏侯霸应该和蜀汉势不两立。但事实却是夏侯霸背叛曹魏,投降蜀汉。父亲夏侯渊和曹操是本家兄弟(曹操的父亲曹嵩本姓夏侯),作为皇室宗亲,夏侯霸没有理由背魏投蜀。到底什么原因导致夏侯霸投蜀

  • 李世民的妃嫔杨淑妃到底是什么人?她的一生有多传奇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宫斗类似嫔妃这职业,唐太宗李世民的杨妃,淑妃和妃嫔这职业

    杨妃,隋末唐初人,名讳不详,生卒年不详。杨妃的出生地史书无记载,《隋书》记载杨妃之父是隋炀帝。 唐初成为唐太宗李世民内官“四妃”之一, 徽号未载,安葬地亦不明。据史书记载,吴杨妃是隋炀帝的女儿,这样的身份看似高贵,然而连生母为谁、排行第几、封号为何都不知晓。杨妃也没有公主封号。但是作为杨广为数不多的

  • 抗倭名将李如松,他的死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李如松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李如松,字子茂,号仰城,师承直浙总督胡宗宪的头号幕僚徐渭,宁远伯、辽东总兵李成梁的长子。李如松初为铁岭卫指挥同知,后因战功升任神机营副将,万历十一年(1583年),李如松出任山西总兵,万历十五年,李如松出任宣府总兵。万历二

  • 司马懿为什么要除掉张颌 有张颌在野心就不能实现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司马懿怎么被发现野心的,司马懿除掉张郃,司马懿开始就有野心吗

    很多人都不了解张颌和司马懿,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在曹操的帐下,有一个人是五良将之一,这个人就是张郃,在三国时期,张郃这个人算是一个真正有名的将领,在争夺汉中的时候,虽然在争夺汉中的时候,张郃被张飞打的十分狼狈,最后还匆忙逃走了,但是张郃的实力,不能因为这次事情就被人们小看。张郃最开始的

  • 曹操没杀司马懿才江山易主 没有想到的是司马懿也是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司马懿一路走来没有敌人,只有,司马昭看穿了司马懿

    对曹操和司马懿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导言桓范,字元则,沛郡龙亢县(今安徽省怀远县龙亢镇)人。延康元年,担任羽林左监。魏明帝时,历任东中郎将、兖州刺史等。高平陵政变(249年)发生后,力劝曹爽挟带皇帝曹芳进入许昌,没有得到采纳,最终被太傅司马懿诛杀。曹操一生中极为

  • 被誉为北魏一流军事谋略家的崔浩,为什么会在晚年受尽凌辱?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魏武追杀匈奴使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崔浩被灭九族,大唐魏征的下场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崔浩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作为一个由游牧民族建立起来的王朝,北魏在中国历史上占据了一百多年的时间,其存在丰富了中国上下五千多年的泱泱文明。魏晋时期,北魏在拓跋焘的带领下统一北方,建立政权,推行汉文化,促进了北方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同时,

  • 拓跋宏正值盛年,为什么毅然选择禅位呢?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拓跋宏简介,堂邑父为什么效忠汉朝,拓跋宏儿子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拓跋弘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3岁封为储君,13岁登基继位,14岁生下儿子,18岁禅让帝位,23岁意外驾崩。这是一串刻画出生命曲线的人生数字,将中国史上最年轻的太上皇拓跋弘光辉而又令人扼腕的一生,清晰直白地勾勒出来。有人说,拓跋弘是中国历代皇帝中最年轻

  • 诸葛亮第五次北伐损失魏延 这事情对蜀汉损失大不大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诸葛亮北伐真的正确吗,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如果听魏延的建议,历史上诸葛亮为什么要一味伐魏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蜀汉北伐,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公元234年,诸葛亮率领蜀汉大军进行第五次北伐,当时诸葛亮屯兵于五丈原,与司马懿进行了一百多天的对峙,然而由于司马懿畏惧蜀汉的兵力而畏惧不出,不与诸葛亮交手,导致诸葛亮被司马懿成功拖死。在诸葛亮去世前,他为了避免蜀汉的军队在撤退时受到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