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恒和刘贺都是进京称帝的藩王,为何会有不尽相同的结局?

刘恒和刘贺都是进京称帝的藩王,为何会有不尽相同的结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969 更新时间:2024/2/7 3:25:55

刘恒和刘贺这两位不同年代的藩王,原本都没有希望继承皇位,但却在因缘巧合之下,他们都幸运的被大臣们推选为皇帝。然而,刘恒进京称帝后,很快就就从周勃等权臣手中夺回大权,成为执政长达二十三年的汉文帝;而刘贺进京称帝后,却很快被权臣霍光给废掉,沦落成执政仅二十七天的汉废帝。

那么,刘恒和刘贺这两位进京称帝的藩王,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距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公元前180年,吕后去世后,丞相陈平和太尉周勃,联合刘章兄弟一同诛灭了吕氏集团。事后,他们以吕后所立的小皇帝刘弘不是汉惠帝的亲儿子为由,打算另立新皇帝。

这个时候有人建议立齐王刘襄为帝,这刘襄是齐悼惠王刘肥的长子,汉高祖刘邦的长孙,他不仅实力强大,而且在诛灭吕氏集团中立有大功,所以由他出任大汉朝的新任皇帝,于情于理都说得过去。

但是,刘泽以及一些大臣却提出反对意见,他们认为刘襄老婆的娘家人太过凶残,如果让他当皇帝,搞不好又会出现第二个吕氏集团。所以他们建议立代王刘恒为皇帝,因为刘恒和他的母亲薄氏都宽厚仁慈,而且刘恒还是刘邦至今还活着的最年长的儿子。

或言:“齐王,高帝长孙,可立也。”大臣皆曰:“吕氏以外家恶而几危宗庙,乱功臣。今齐王舅驷钧,虎而冠;即立齐王,复为吕氏矣。代王方今高帝见子最长,仁孝宽厚;太后家薄氏谨良。且立长固顺,况以仁孝闻天下乎!”乃相与共阴使人召代王。

在这种背景下,大臣们便一致推选代王刘恒为皇帝,接着周勃便派出使者去接刘恒到长安继承皇位。由此,年仅23岁的代王刘恒,便摇身一变成为大汉朝的第五位皇帝。

转眼106年过去,等到公元前74年,汉昭帝驾崩,由于他没有子嗣,生前也没有定下接班人,所以大臣们只好自己来商议新皇帝的人选。

这个时候有人建议立广陵王刘胥为皇帝,这刘胥是汉武帝的第四个儿子,汉昭帝的哥哥,也是当时汉武帝唯一还活着的儿子,所以从血缘关系上说,刘胥确实是最合适的皇帝人选。

但是,霍光等人却认为,广陵王刘胥喜好游乐,行为没有法度,当初汉武帝就是因此才不选择他为皇位继承人,如果我们现在立他为皇帝,就是对国家和百姓的不负责任,所以我们宁可废长立少,也不应该立刘胥为皇帝。

夏,四月,癸未,帝崩于未央宫;无嗣。时武帝子独有广陵王胥,大将军光与群臣议所立,咸持广陵王。王本以行失道,先帝所不用;光内不自安。朗有上书言:“周太王废太伯立王季,文王舍伯邑考立武王,唯在所宜,虽废长立少可也。广陵王不可以承宗嗣。”

在这种背景下,大臣们便一致推选汉武帝的孙子、昌邑王刘贺为皇帝,接着霍光便派出使者去接刘贺到长安继承皇位。由此,年仅19岁的昌邑王刘贺,便摇身一变成为大汉朝的第九位皇帝。

客观来说,刘恒能够夺权成功,还有个很重要原因,就是当时朝臣中没有一个绝对的领衔人物,虽然周勃和陈平在诛吕的事情上达成一致并联手行动,但这并不代表着他们永远是一个阵营的。更主要是,陈平所拥有的才能、资历、权力和地位,都可以与周勃分庭抗礼。

事实上,在刘恒进京称帝之前,周勃担任太尉,掌握帝国的最高军事权力;陈平担任丞相,主持中央政府工作,两人在地位上是平等的;后来刘恒进京称帝之后,周勃担任右丞相,陈平担任左丞相,共同主持中央政府工作;同时灌婴担任太尉,掌握帝国的最高军事权力。

也就是说,当时朝臣中是陈平、周勃和灌婴三足鼎立。这样的局面,一方面给了刘恒纵横捭阖的机会;另一方面,也让他们在实行串联时,会增加许多困难。因为,他们三人中不管谁做出决定,都需要先得到另外两个大佬的同意,否则就很难执行下去。

在这种背景下,霍光在朝中几乎是一家独大,没有人能与他分庭抗礼。所以,当霍光召集大臣们来商议废掉刘贺的事情时,霍光的小弟田延年,可以直接握着宝剑告诉大家,总而言之,我们今天要废立皇帝,谁敢反对,我现在就一剑捅死他!于是,大家很快就全票通过了废立皇帝的法律程序。

反观刘贺,他所面对的对手,是一家独大的霍光。

首先,霍光作为汉武帝留下的四位辅政大臣(霍光、金日磾、上官、桑弘羊)之一,其地位本身就排在第一位;后来上官桀和桑弘羊又被霍光所杀,金日磾和霍光有姻亲关系,且又过早去世,所以他这一系的力量,相当于被霍光所接收。此后在汉昭帝时期,霍光又独揽大权多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曹操作为一个精明之人 曹操为什么只杀杨修不杀司马懿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曹操和杨修,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曹操是一个一生很传奇的人物,一代霸主,身边有很多的精英,像杨修,司马懿都是曹操很欣赏的不可多得的人才!曹操曹操在死之前杀了杨修,是因为他知道杨修是一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拥有很强大的野心,不能成为一个忠心效忠自己儿子的人,怕自己的

  • 安禄山的成长历程是怎样的?他最后为何会被自己的儿子杀死?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安禄山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安禄山发动的“安史之乱”席卷天下,连洛阳和长安都已经被他攻下,唐玄宗流亡蜀地,安禄山的“革命”形式一片大好。但是不久他就死于亲生儿子的手中。这是怎么回事呢?要了解安禄山为何被自己的儿子杀死,我们需要知道安禄山成长的历程。1

  • 王翦在攻打楚国的时候 王翦为什么非要60万大军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秦国灭楚,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我觉得这是一个讨价还价的过程,而其中无非考量的是敌我双方的形式、军中士气等等一系列指标。以军队数量为题,当秦灭楚国时,王翦想要60万大军,而秦皇怕动了根基,对一次性灭楚缺乏信心,打着自己的小算盘要保住家底不被败光,别

  • 高湛做过哪些残暴的事?他为什么会如此凶残?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高湛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曾经的热播剧《陆贞传奇》里将高湛刻画为一位明君。其实真实的高湛和明君相去十万八千里,他所在的北齐被称为禽兽王朝,北齐之所以有如此“美誉”都要托高湛和他哥哥高洋的福,这哥俩是不折不扣的禽兽。1.逼奸亲嫂北齐武成帝高湛,是北齐孝

  • 康熙在抓鳌拜的时候 康熙为何要用一群小孩子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康熙和鳌拜,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康熙帝为何舍弃宫中侍卫,而是找了一群孩子擒拿鳌拜,是不是吃饱了没事做。要想知道康熙帝为何会舍弃宫廷侍卫,而改用一群孩子作为擒拿鳌拜的主力,其实在于康熙帝处境迫使他不得不这样做。顺治帝病逝后,年仅八岁的玄烨继承皇位,史称“康熙帝”。顺治帝临终

  • 汉宣帝有哪些作为?为什么他的名声远不如汉武帝?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汉宣帝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汉宣帝刘询的经历让人称奇,可以拍出一部跌宕起伏的电影。他经历了由囚犯到皇帝的人生跳跃,战战兢兢地与权臣霍光共舞多年,在霍光死后将霍家灭族,他做皇帝后对结发夫妻许平君念念不忘,留下了故剑情深的佳话,他彻底解决了匈奴和西羌,他

  • 张九龄这位唐朝名相,为何在某种意义上是个悲情人物?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张九龄的名望很高,喜欢历史的,知道他是唐玄宗时期的一代名相,喜欢诗词的,知道他是一代文学大家。他一生三入朝堂,可谓是仕途曲折跌宕。他曾经劝诫唐玄宗,此人狼子野心,必须提前杀到,以除后患,可是唐玄宗不以为然,十年后果然应验。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开元盛世年间,唐玄宗身

  • 锦衣卫指挥使直接向皇帝负责,为何到了马顺却死的窝囊?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提起锦衣卫,大家一定会想到众多影视作品中那些飞扬跋扈、权势熏天,让群臣胆战心惊,惶惶不可终日的锦衣卫校尉,这个直接听命于皇帝的情报机构,主要职能为掌直驾侍卫、巡查缉捕,他们可以逮捕任何级别的文武官员,甚至是皇亲国戚,并进行不公开的审讯,常常罗织罪名,胡作非为,贪赃枉法。锦衣卫诏狱更是令百官闻之色变的

  • 子婴都已经把皇位让出去了 子婴最后为什么会惨死在咸阳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子婴之死,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秦朝是我国第一个扫六合而一统天下的朝代。秦朝虽然历经了前无古人的壮举,但却是一个众所周知的短命王朝。大秦亡于帝国二世。始皇帝死后,胡亥篡改圣旨上位,结果并没有结束秦朝的暴力政治,反而更加的残暴了。为了消除政权威胁,胡

  • 唐文宗在唐朝诸帝中颇为勤政了,为何却活在宦官阴影下?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安史之乱后,唐朝宦官势力开始坐大,唐德宗委任宦官掌管禁军并且成为定制,从此宦官势力变得一发而不可收拾。宝历二年(826年)十二月,宦官刘克明等杀死唐敬宗并伪造遗旨,欲迎唐宪宗之子绛王李悟入宫为帝。两天后,宦官王守澄、梁守谦等又指挥神策军入宫杀死刘克明和绛王李悟,立李昂为帝,改年号为“太和”,是为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