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东吴两大著名术士:虞翻和吴范结局分别如何?

东吴两大著名术士:虞翻和吴范结局分别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3055 更新时间:2024/1/11 12:35:46

东吴有两个著名的术士——翻和吴范,前者名气大学问高结局却不太好,最终死于流放之地,后者虽然名气不大却得以在太史令官位上善终。两人都以占卜算演之类的方术称名于世,为什么结局大不相同呢?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

虞翻的事情已有介绍,知道的人也比较多,现看看吴范是一个怎样的人,他又有些什么样的不同之处?

吴范字文则,会稽郡上虞县人。因钻研帝位相承秩序的内在奥妙及善于观风望气而闻名于郡界之内。被推举为有道,来到京都,由于世道混乱而没被任用。恰逢孙权在东南兴起,吴范便投奔到孙权摩下承担公职,一有吉凶灾变的征兆,他就推算运数并做出形容描述,由于这些预言大多应验,因此而名声大振。

吴范都推算预测了那些事情呢?征讨黄祖的有利时机;刘表将会死亡的大致时间;刘备能够夺取西川;关羽诈降且能够被擒获;刘备终将和吴国和好。

不过,吴范虽然喜欢张扬自夸,为人倒也比较正直,在与亲朋老友的交往中也能够有始有终。他向来跟同乡魏滕友好。魏滕曾经有罪,孙权怒责极为严厉,谁要斗胆劝说便予以处死。吴范对魏滕说:“我与你同死。”魏滕说:“你死了也于事无补,凭什么害自己白死呢?”吴范说:“我怎能顾忌这些东西而眼睁睁地看着你被处死呢!”吴范便剃去头发自行捆绑来到宫门前,让守门人去向孙权通报。守门人不敢,说:“一通报就必死无疑,我不敢去说。”吴范说:“你有孩子吗?”守门人说:“有。”吴范说:“假使你为我吴范而死,你的孩子全交我抚养。”守门人说:“好。”便推门而人。他的话还没说完,孙权便大发雷霆,打算掷戟杀掉他。守门人倒退着走出,吴范趁势闯进去,叩头流血,声泪交加。过了很久,孙权怒气消解,于是免了魏滕的死罪。魏滕见了吴范拜谢说:“父母能生我养我,但不能免除我于一死。大丈夫相交知心,像你这样的人一个就足够了,何必要许多!”

吴范虽然准确预测了一些大事件,但对自己的命运却像在帝都一样,总是难以把握。当初,孙权还只是讨虏将军的身份,吴范曾对他说起过江南有象征帝王运数的祥瑞之气,某年将出现值得大庆的事件。孙权说:“倘若最终像你所说的那样,就封你为侯。”到了孙权被魏国册立为吴王时,吴范当时也在陪宴之列,他对孙权说:“从前还是在吴郡时,我曾说过会有今天这样的大事,大王还记得吗?”孙权说:“有这事。”便叫左右亲近拿来侯爵的绥带给吴范戴上。吴范知道孙权想以此搪塞以前的承诺,当即挥手推开不接受。到后来论功行赏时,以吴范为都亭侯。诏令将要发出之际,孙权恼恨吴范对自己吝惜道术,便在诏简上削去了他的名字。

孙权为什么会认为吴范吝啬道术呢?孙权任命吴范为骑都尉,兼任太史令,多次屈身请教想了解他的秘诀。吴范却从不肯把其间最关键的秘诀告诉孙权。孙权由此对吴范怀恨在心,所以才会有上述赐爵再收回一出。

那么,为什么虞翻的名气更大一些呢?虞翻是以直接的参与战役为主要表现,学问也是研究易学。虞翻结局不好,主要在于他的犯言直谏上,尤其是孙权正在兴高采烈甚至是得意忘形之时,虞翻当头就是一盆冷水浇了过来。而吴范并没有看到他一丝一毫这样的表现,可是孙权有很多时候确实是做得并不咋样。

和吴范差不多的人还有一个刘惇和赵达,也都以算演之术闻名。为什么东吴有那么多的术士呢?应该说孙权好这个东西。孙权曾经听说赵达有这方面的书,求之不得,就问赵达的女儿。还得不到,竟然挖开了赵达的坟,这就有点儿太过分了。帝王要求的东西,这些术士们为什么不像献宝一样献上去以换一个富贵呢?正如吴录所说的那样,吴范工于心计,所以能被孙权看重的只有这个术,这个术没有了,或者是别人明白了,又或者是孙权也学会了,他也就会被抛弃了,所以他才不会说。又或者说,他就是要保持一种神秘感,没有了这个神秘感,他还会有什么?

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这些东西虽然古人相信,但仍然是雕虫小技,而军功才是封侯的根本。试想,像吴范预测的这些事情,如果将军谋士们不做周密的部署,将士们不努力奋勇向前,你所有的预测不都是一份泡影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赵云如果是袁绍的部下,会是什么样的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关羽荆州失败被杀,几年后刘备执意伐吴,几乎遭到了蜀国大臣一致反对,赵云也在反对之列。那么,赵云如果遇到袁绍这样的主公,命运又会怎么样呢?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赵云反对刘备东征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当皇帝后,马上准备东征伐吴,这几乎是遭到了蜀汉国群臣的一致反对,其中就有翊

  • 韩信临死前一句话让萧何吕后心有余悸 韩信到底说了什么话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韩信,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汉朝是历史上非常厉害的一个王朝,秦汉时期也是历史上人们非常熟悉的。秦朝末年,天下大乱,这时候的秦朝已经是岌岌可危了,秦二世胡亥的昏庸无道,导致了秦朝走向灭亡。不可否认的是,对于秦朝的灭亡,秦二世是有很多责任的。秦始皇一统六国之后,秦朝

  • 孙权转手将周瑜取得的南郡让给刘备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周瑜取南郡不易,为何孙权转手就借给了刘备,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民间有个歇后语:“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给世人的印象是,刘备在耍赖,借东西不还。人们错认为他借的是整个荆州,事实并非如此。东汉末年,刘表占据荆州。荆州地处长江中游,这里资源丰富,人口众多,经济文化都

  • 廖化作为三国时期蜀汉的名将,那他的寿命究竟有多长?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时代是一个人才辈出,将星云集的时期。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尤其是在三国前期,关羽和吕布这些顶级上将都常遇敌手,有胜有败,可见此时三国人才之盛。这一点不仅体现在武将上,在谋士和文臣领域,前期的郭嘉和贾诩也力压未出山的诸葛亮,成为当时天下最有名的谋士。然而到了三国后

  • 没有韩信刘邦能得天下吗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韩信和刘邦,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首先可以肯定韩信对于刘邦建立汉朝确实功不可没,但是天下大势根本就不是一两个人可以决定的。所以没有韩信,刘邦也能当上皇帝。天下走向取决于民心向背刘邦对阵项羽屡战屡败,为什么却一直能够东山再起?原因就是因为人心向背。项羽分封导致诸侯不满,众

  • 史学家为何说如果许褚不死,司马懿根本不敢争夺权力?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在《三国演义》里,许褚非常厉害,作战勇猛少逢对手。他对曹操忠心耿耿,曾多次把曹操从死神手里抢回来,曹操对此人也是非常器重和信任。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许褚生于安徽,身材高大威猛,胆气和力量不同于普通人。早年他在老家,跟流氓反派做斗争,曾经靠一只手握住牛尾,走了上百步

  • 雍正登基后都能善待废太子 雍正为何不放过大阿哥胤禔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雍正和废太子,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除了北宋的楚王赵元佐外,几乎没有一个废太子有好下场,如西汉因为巫蛊之事被废黜的刘据,因为造反自尽而死,汉武帝长兄庶长子刘荣,因为生母栗姬失去宠爱而被废,最终在郅都的审讯下被逼自杀,不难看出从古至今废太子大多是没有什么好下场的,

  • 说到富察皇后的早逝,为什么对乾隆的打击是很大的?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在乾隆的一生中,有一个很敏感的时间,就是1748年,即乾隆十三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这一年的乾隆皇帝,性格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这之前的乾隆,锐意进取,善于纳谏,勤政节俭。绝对算得上一代明君。之后却仿佛换了一个人,变得好大喜功、喜好奢华,这一变化也影响了乾隆一朝的

  • 安禄山深得玄宗信任,他选择造反的用意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那么深得皇帝信任的安禄山,又是怎么走上造反的不归路的呢?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天宝十四年(755)十一月,范阳节度使安禄山起兵造反,安史之乱爆发。安史之乱在我国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它将大唐盛世拦腰斩断,是唐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唐至德元年(756)正月,安禄山称帝,国号燕,建元圣

  • 慕容儁作为前燕皇帝,他有哪些作为?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慕容儁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慕容儁的祖父慕容廆生前常说:“我积累福德仁义,我的子孙应当拥有中原。”从此,入主中原,成了慕容氏祖孙三代人的梦想。东晋司马睿大兴二年(319年)慕容儁出生,慕容廆对别人说:“这个小儿骨相不同于常人,我家族的事业后继有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