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白为何被炒鱿鱼:自尊心强 没当丑角的自觉

李白为何被炒鱿鱼:自尊心强 没当丑角的自觉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1113 更新时间:2024/1/15 20:57:45

核心提示:李白不是司马相如,也不是东方朔,他有较强的自尊心,言语之间难免有锋芒,他常常醉酒,难以做到守口如瓶,他不甘心于只扮演“俳优”角色,忍不住要批判现实。这些,应该就是李白被唐玄宗炒了鱿鱼的主要原因。

网络配图

天宝元年(742年)八月,唐玄宗下令征召李白进京。李白接到命令,以为可以从此仕途通达,不再灰头土脸地生活在蓬蒿之间,于是“仰天大笑出门去”,从山东兖州程奔赴长安。到达长安不久,他在金銮殿受到了玄宗的隆重接见。虽然玄宗并没有给李白安排什么官职,只是让他待诏翰林,但是,这个临时、候补的身份,却让李白有了接近玄宗、接近杨贵妃的机会。

有证据表明,李白进入宫廷之后,的确也是一位出色的“供奉翰林”。被任命为翰林供奉的当年十月,玄宗携杨贵妃往骊山温泉宫,李白奉命随侍并且写了《侍从游宿温泉宫》等诗。天宝二年(743年)初春,宫中行乐,玄宗亲自作曲,想要以新词入曲,于是急召李白。当时李白正在酒店里喝得烂醉,但是,被抬进宫中,凉水泼面之后,他顷刻之间就写了十余首诗——其中八首保留到今天。玄宗十分高兴,赞赏有加。

仲春,玄宗游宜春苑,李白奉命跟随并写了《龙池柳色初青听新莺百啭歌》。暮春,玄宗跟杨贵妃在兴庆宫沉香亭前观赏牡丹,一时兴起,命李白创作新词,李白也是沉醉之中一口气就写了三首诗,专门歌咏杨贵妃的美貌。

这组题为《清平调词》的三首诗歌,词藻华丽,名句琳琅,“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写出了杨贵妃的美艳神韵,每一首诗都堪称名作。

网络配图

夏天,玄宗泛舟白莲池,李白奉命写了《白莲花开序》。除了上述作品,李白还写过其他一些应制之作。从玄宗的频繁征召、命其作诗这两点看,对于李白的敏捷诗才,他是十分满意的。从另一方面看,李白也完全胜任供奉翰林一职。

按理说,玄宗李隆基让谁卷铺盖,也不应该让李白走人。但是,卷铺盖回家的偏偏就是李白。天宝三载(744年)春天,李白不得不离开朝廷,离开长安。李白做翰林供奉,前后不过一年半时间。

那么,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

《新唐书》本传说是李白自己恳求退出朝廷回到家乡(“还山”)的,“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这当然是有缘故的,即李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也就是说,皇帝身边的人已经很讨厌李白,不可能容忍他继续待在皇帝身边,待在朝廷了;李白本人也意识到,继续待在朝廷已经没有意义。换言之,李白得罪了玄宗李隆基身边的人,例如杨贵妃,例如高力士

当今权威的文学史教材,一般根据李白的自述,认定是因为朝廷中的权贵谗毁,李白被迫离开朝廷,离开长安。换言之,是朝中权贵将李白排挤出朝廷的。

我认为,李白恳求还山只是一种表面现象。一般权贵排斥李白的说法,也不太可信。李白担任翰林供奉期间,未见有任何政治上的企图和行动,他的地位根本不足以跟权贵叫板,不可能妨碍任何当政者的利益。此外,从李白前后的言行看,他是不可能主动离开朝廷的,他离开朝廷,绝对是迫不得已的。

网络配图

无论是皇帝亲近之人的厌恶,还是一般的朝廷权贵的排挤,最后下命令的总归是玄宗皇帝。天宝初年的李隆基,还是能够掌控朝政的。因此,李白的离开朝廷、离开长安,最重要的原因都是玄宗不再喜欢李白。

玄宗为什么要将李白逐出朝廷、逐出长安呢?主要原因就是:李白误他的事。具体地说,就是喜欢饮酒的李白泄露了宫廷的秘密。范传正说李白“乘醉出入省中,不能不言温室树”,清人王琦怀疑李白“曾醉中泄漏禁中事机,明皇因是疏之”。本来,玄宗召李白进宫是为了点缀文采、“润色鸿业”的,孰料李白是一个贪杯嗜酒、口没遮拦的主儿,这当然使玄宗大失所望,大为不满。李白原本有意模仿汉朝的东方朔,但实际上他做不到东方朔那样超脱飘逸。《玉壶吟》一诗中“世人不识东方朔,大隐金门是谪仙。西施宜笑复宜颦,丑女效之徒累身”四句,就透露了李白承认自己由于没有学到东方朔隐藏真实心迹、滑稽调笑周旋于帝王身边的本事因而弄巧成拙的意思。李白不是司马相如,也不是东方朔,他有较强的自尊心,言语之间难免有锋芒,他常常醉酒,难以做到守口如瓶,他不甘心于只扮演“俳优”角色,忍不住要批判现实。这些,应该就是李白被唐玄宗炒了鱿鱼的主要原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清代最好色文人袁枚:男女通吃狂放不羁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若问我,有清一代最骚的知识分子是谁?不用检索脑壳里上千人的名单,答案已然跃出:袁枚,当然是袁枚。袁枚(字子才,1716-1797),清中叶文学家、思想家,钱塘人。他主要以诗名世,曾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他早慧,20来岁就成为最年轻的博学鸿词科候选人,但仕途并不太佳,38岁时退隐,归居在江

  • 揭秘郑和下西洋为何没去第八次?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首先说明西洋是指什么地方。明朝时候把现在的南洋地区统称为东洋和西洋。西洋指的是现在的印度支那半岛、马来半岛、印度尼西亚、婆罗洲等地区;东洋指的菲律宾、日本等地区。在元朝以前已经有了东、西洋之分,为什么有这样的分法呢?因为当时在海上航行要靠针路(指南针),针路分东洋指针和西洋指针,因此在地理名词上就有

  • 登基就号称要作“风流天子”的古代皇帝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核心提示:相比之下,刘龑是一个另类。据《十国春秋》记载:“乾亨元年,建玉堂珠殿。又帝顾左右曰:纵不及尧舜禹汤,亦不失作风流天子。”作为一个开国皇帝,刘龑不顾身份,无视影响,公开声称要做“风流天子”,这在中国历史上恐怕是绝无仅有的。网络配图“风流天子垂衣坐,越国夫人迎辇回。础柱四围香气涌,错疑手握楚云

  • 汉武帝竟是双性恋:名将卫青霍去病曾被“贵幸”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大概是某种生理基因的作祟,汉朝皇帝大都有“双性恋”怪癖,既贪女色又好男色,这已是一个不争的史实。而在这方面独领风骚的则是武帝刘彻,他相继所宠幸的竟是或姐弟俩,或兄妹俩,或兄弟俩,可谓另类“乱伦”。网络配图刘彻宠幸的姐弟俩是卫子夫、卫青。卫青究竟是否刘彻宠男,一直是人们争议的焦点。窃以为,卫青曾是刘彻

  • 青楼天子:风流君王赵佶的纨绔生活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赵佶生于元丰五年(1082年)十月十日,自幼养尊处优,逐渐养成了轻佻浪荡的性格。但徽宗自幼爱好笔墨、骑马、射箭、蹴鞠,对奇花异石、飞禽走兽也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在书法绘画方面,更是表现出非凡的天赋。随着年龄的增长,赵佶迷恋声色犬马,游戏踢球更是他的拿手好戏。赵佶身边有一名叫春兰的侍女,花容月貌,又精

  • 古代的四大笑星:阮籍爱讲冷笑话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古代君王身边,都不乏一些搞笑的高手。他们利用吟诗作对、模仿秀等多种方式向君王进谏,表达自己的观点,其搞笑程度或许比不上现在的笑星,但是他们却形成了别具特色的“文化搞笑”风格。网络配图东方朔相声界的祖师爷西汉的东方朔学识渊博,谈吐幽默,算得上是相声一行的祖师爷了。因他号“曼倩”,过去有人称相声是“曼倩

  • 揭秘关羽斩华雄为何要了一杯温酒?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核心提示: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假托皇帝诏书,召集天下英雄围攻董卓。兵临城下,却被对方手下大将华雄连斩三员大将。正当大家愁眉不展之时,一名马弓手主动请缨。上阵之前,曹操特为他热了一杯“壮胆酒”,此人却说:“酒且斟下,某去便来。”不一会儿,这人就提了华雄的头凯旋归来,举杯饮酒时,酒,还是温热的。网络

  • 揭秘: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称霸的幕后人物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赫赫春秋五霸,齐桓公居首。说到其“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霸业,人们自然会想到另一个名字——管仲,再进一步还会联想到举荐管仲的鲍叔牙。其实,成就齐桓公霸业的,还有几位幕后人物,其见识其事迹,很值得说道说道。网络配图第一位,姓闾丘,名不详,史称闾丘先生,隐士。有一天,齐桓公在山间打猎,闾丘先生和父老赶去

  • 穿越时空 最想嫁给战国四大公子的哪一位?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战国中后期的历史舞台上,有一组超人气偶像级的政治组合。人称:战国四公子他们分别是魏之信陵君 齐之孟尝君 赵之平原君 楚之春申君既然能让后世合称为战国四公子,那四个必然有很多共通的地方。网络配图他们都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掌握各国实权的政治人物,各国王族子弟。他们都为时人所敬仰,声名远扬,留下了很多广

  • 清朝三代皇帝为何接连绝后?有何缘由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同治帝-光绪帝-宣统帝,三朝皇帝个个绝后。人们不禁要问:爱新觉罗氏皇族到底怎么啦?大清国到底怎么啦?光绪帝绝后。他之前同治帝绝后。他之后宣统帝也绝后!光绪帝前朝皇帝载淳,十九周岁死去,身后没有留下一男半女。认为皇帝死时皇后阿鲁特氏已怀有龙种的,只是野史之说,信史未见确凿材料。清代皇子、皇帝大多正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