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后周太祖郭威的皇位是怎么来的?靠假传圣旨篡位为何没有留下骂名

后周太祖郭威的皇位是怎么来的?靠假传圣旨篡位为何没有留下骂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850 更新时间:2024/1/15 19:58:25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的后周太祖郭威的文章。

唐朝灭亡后,天下藉藉,中原大地上相继建立了梁、唐、晋、汉、周五个朝代,史称“五代”。其中,后周从公元951年建立,到公元960年被宋朝取代,一共只有10年国祚。在10年内,后周的前两代君王郭威(太祖)、柴荣(世宗)都称得上是那个乱世的英雄人物。尤其是郭威,明明靠假传圣旨篡位成功,却没有留下骂名。

一、生而坎坷,乱世求存

郭威,字文仲,河北邢州人。郭威出生于唐朝末年,其父名叫郭简。郭威的生母王氏一生嫁了两次,第一任丈夫姓常,后来病死,王氏改嫁给了郭简。因此,历史上关于郭威的身世,略有争议,有人说郭威是郭简的亲生儿子。也有人说,郭威本姓常,随母亲改嫁到郭简家中,因此改姓郭。《旧五代史》也说:

或云本常氏之子,幼随母适郭氏,故冒其姓焉。

郭威年幼时,他的父亲被叛将刘仁恭杀害。郭简死后,郭威随母亲逃难,在前往潞州的途中,母亲病逝,年幼的郭威独自一人靠乞讨前往潞州,投靠自己的姨母。郭威初到潞州姨母家时,饿得骨瘦嶙峋,姨母抱着郭威痛哭,含泪承诺:一定把郭威养大成人。这位姨母,后来被郭威封为楚国夫人。

二、少年侠气,马上从戎

郭威在姨母家中长到18岁,后梁泽州节度使李继韬四处招兵,郭威因长得勇武,被李继韬任命为亲兵。郭威为人正直,而且有几分侠气。一日,郭威在街上看到一位屠夫欺凌百姓,郭威便上前和屠夫理论。屠夫见郭威不好惹,便指着自己的肚子对郭威说:“你敢捅我一刀吗?”结局是:

威即前取刀刺杀之。一市皆惊,威颇自如。

郭威真的拿刀捅死了屠夫。当众杀人,众人都害怕,郭威却气定神闲。好在他的上司李继韬觉得郭威有古侠客之气,救了郭威一命。

在乱世中从戎,其实并不容易,郭威的运气极好,梁唐晋汉周这“五代”被他都经历了一遍。最初,他的上司李继韬被后唐所灭,郭威随军投降了后唐。后来后唐大将石敬瑭造反,建立后晋,郭威又获得了石敬瑭的重用。

公元947年,因后晋君主石敬瑭臣服于契丹,其部下刘知远不服,起兵造反,另立新朝,史称后汉。郭威是刘知远的铁杆支持者,刘知远称帝后,对郭威屡屡重用。后来刘知远病逝,郭威被任命为顾命大臣,辅佐刘承祐(后汉隐帝)。

三、主少国疑,被逼造反

刘承祐继位之初,后汉政局不稳,朝中三大节度使起兵造反,郭威亲率大军出征,最终平定叛乱。从此,郭威在后汉朝中威信极大。刘承祐年幼,郭威势大,这种局面引起了刘承祐的忌惮。刘承祐私下和心腹大臣李业密谋,打算铲除郭威等老臣。

公元950年,刘承祐派三路人马诛杀郭威,郭威得到消息后,含泪长叹、坐以待毙。此时的郭威并没有谋反之心,但郭威的部将魏仁浦认为,既然刘承祐不仁,就不能怪我们不义,此时应该起兵反抗。魏仁浦联合几位高级将领,劝郭威起兵造反。郭威不同意,魏仁浦等人下跪哀求。郭威看到这些跟随自己多年的将士们,于是下定决心,起兵造反。

郭威麾下的将士们都是后汉的臣民,他们的父母妻儿大多还在京城。郭威自己造反可以,但要拉上所有的将士们造反,恐怕将士们心里直打鼓。最终,魏仁浦给郭威出了一个计谋:假传圣旨。《新五代史》曰:

仁浦劝威反,教威倒用留守印,更为诏书,诏威诛诸将校以激怒之,将校皆愤然效用。

“圣旨”上说:刘承祐下令,不仅要诛杀郭威,连郭威手下的大小将领都一并杀掉。这些将领听到“圣旨”后,义愤填膺,主动提出造反。

郭威率领叛军渡过黄河,刘承祐在开封惶恐不已,在李业等人的建议下,刘承祐派人杀掉了郭威的全部家眷,包括郭威刚出生不久的儿子。

四、起兵立国,建立后周

之后,郭威的军队势如破竹,刘承祐在逃跑的过程中被部下所杀。郭威进入开封后,先拥立傀儡皇帝刘赟,自己“监国”。次年,郭威正式称帝,史称后周。

郭威建立后周后,勤俭节约,爱护百姓。严禁各地进贡金银和美食。有一次,看到宫中有人在用豪华的器具,他下令当众将这些东西打碎。郭威曾说:

“朕出身寒微,得幸为帝,岂敢厚自俸养以病百姓乎?”

郭威不仅勤俭爱民,还善于改革,自晚唐以来,各地节度使犹如土皇帝,军人蛮横霸道,郭威登基后,重用文臣,彻底改革军人政权。

郭威下令修孔庙,拜谒孔子,提倡以儒教治天下。在五代十国期间,郭威算得上是一位有才有德的君主。

可惜的是,郭威仅仅在位4年就病逝了,因为膝下无子,把皇位传给了他的内侄、义子柴荣(亦称郭荣,即后周世宗)。

五、虽是篡位,实为仁君

郭威生于唐末,少年坎坷,遭逢“五代”乱世,幸亏姨母把他养大成人。自从军以来,先投奔后梁,而后投奔后唐、后晋,最后在后汉位极人臣。郭威担任顾命大臣期间,亲率兵卒,为维护后汉基业做出过重要贡献。纵观史料,在此之前,郭威绝没有背叛后汉之意。然而,后汉隐帝刘承祐对郭威猜疑甚重,不惜杀之而后快。郭威无奈之下,靠假传圣旨,最终取而代之。

从郭威篡后汉的过程中看出,郭威确实造反了,确实假传圣旨了,确实灭掉了后汉。但是,这位靠假传圣旨篡位成功的大人物,为何没有背负千古骂名呢?原因有四:

第一,郭威对后汉有功在先,但刘承祐猜忌郭威在后,郭威造反,实属被逼无奈,并非早有预谋。

第二,刘承祐并非郭威所杀,而是被自己的部下所杀。郭威带兵入京后,对后汉太后、皇室并无无礼之举。

第三,即使郭威不篡位,刘承祐继续为帝,天下百姓也未必能享受后汉之福。郭威称帝后,勤俭爱民,注重教化,是五代十国中难得一遇的仁君,这才是百姓之福。

第四,后周的继任者是赵宋,赵匡胤登基后,对后周的郭威、柴荣的评价较为正面,乃至后世对郭威篡位的看法较为正面。

基于以上几点,郭威虽然篡夺了后汉政权,但并未在历史上留下骂名。《旧五代史》曾评价郭威:

旋属汉道斯季,天命有归。总虎旅以荡神京,不无惭德;揽龙图而登帝位,遂阐皇风。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其实,篡位并不是“十恶不赦”,最重要的是,篡位后怎么对待天下百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武举始于武则天时期,那么最具广泛知名度的是哪一位?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考武艺的科举始于武则天时。《新唐书·选举制》:“武举,盖其起于武后之时,长安二年,始置武举。”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历代武状元知名度较高的很少,具有广泛知名度的只有一位,安史之乱后的唐王朝因其横空出世而得以延续,得以苟延残喘。这位英雄如天空中的一轮明月,照亮了乱世的

  • 与秦昭襄王互尊为东西二帝的齐湣王最终是何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说起齐湣王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周赧王二十七年(前288),为了进一步打压三晋和楚国,秦昭襄王自称为“西帝”,怕齐国“小气”,还尊齐国国君齐湣王为“东帝”,秦、齐联手出击,横扫天下,秦取魏之上党,取楚之鄢、云梦,齐取楚之东国、下蔡。这是齐湣王一生最辉煌的时光,紧接着就走起了下坡路,先是

  • 唐太宗登基后,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封号以及谥号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唐太宗,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武德九年六月(626年7月),秦王李世民发动了著名的“玄武门之变”。武德九年八月初九(626年9月4日),唐高祖李渊让位于李世民,是为唐太宗。唐太宗登基决定给已经死亡的李建成和李元吉以官方评价,由此可以一窥唐太宗对大哥的评价和纠结心理。根据史书记载,唐太宗认为李建成是与

  • 钟会谋反的原因是什么?为权还是钱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钟会谋反的原因是什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钟会出身颍川士族钟氏,是太傅钟繇的幼子、青州刺史钟毓之幼弟。高平陵之变(249年)后,权臣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父子,相继成为曹魏政权的幕后执掌者。钟会早年受到司马师赏识,是司马氏的重要幕僚。根据《世说新语》的记载,同为名

  • 汉武帝刘彻爱过的三个女人,最后都没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汉武大帝,一生雄才伟略,攘夷拓土,国威远扬,东并朝鲜,南吞百越,西征大宛,北破匈奴,奠定了汉地的基本范围,开创了汉武盛世的局面。而且还开辟丝绸之路,在轮台、渠犁屯田等创举,并置使者校尉。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但是汉武大帝的个人生活,按照现在的观念来说,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渣男;刘彻

  • 汉哀帝因爱情竟然想将皇位传给男宠董贤?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汉哀帝“雅性不好声色”,还是做定陶王的时候娶了王妃。他被立为太子时,王妃变成太子妃;他当上皇帝时,太子妃也就成了皇后。汉哀帝没有喜新厌旧,对他的原配不离不弃。他虽然贵为天子,却不纵情声色。除了一个皇后外,只册立了一个昭仪,也就是董贤的妹妹。董昭仪是哀帝最欣赏的女子,住处叫椒风,和皇后的住处椒房相呼应

  • 明朝廷杖:朱元璋首创棍打官员屁股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经过考成法的实施,爱挑毛病提意见的监察干部——给事中御史这类言官已被内阁控制,他们不发一声。可按倒葫芦起了瓢,冒出两位翰林词臣和两位刑部官员上疏弹劾张居正。他们是:翰林院编修吴中行(字子道,南直隶武进人)、检讨赵用贤(字汝师,南直隶常熟人)、刑部员外郎艾穆(字和父,湖广平江人)、主事沈思孝(字纯父,

  • 李白为何被炒鱿鱼:自尊心强 没当丑角的自觉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核心提示:李白不是司马相如,也不是东方朔,他有较强的自尊心,言语之间难免有锋芒,他常常醉酒,难以做到守口如瓶,他不甘心于只扮演“俳优”角色,忍不住要批判现实。这些,应该就是李白被唐玄宗炒了鱿鱼的主要原因。网络配图天宝元年(742年)八月,唐玄宗下令征召李白进京。李白接到命令,以为可以从此仕途通达,不

  • ]清代最好色文人袁枚:男女通吃狂放不羁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若问我,有清一代最骚的知识分子是谁?不用检索脑壳里上千人的名单,答案已然跃出:袁枚,当然是袁枚。袁枚(字子才,1716-1797),清中叶文学家、思想家,钱塘人。他主要以诗名世,曾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他早慧,20来岁就成为最年轻的博学鸿词科候选人,但仕途并不太佳,38岁时退隐,归居在江

  • 揭秘郑和下西洋为何没去第八次?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首先说明西洋是指什么地方。明朝时候把现在的南洋地区统称为东洋和西洋。西洋指的是现在的印度支那半岛、马来半岛、印度尼西亚、婆罗洲等地区;东洋指的菲律宾、日本等地区。在元朝以前已经有了东、西洋之分,为什么有这样的分法呢?因为当时在海上航行要靠针路(指南针),针路分东洋指针和西洋指针,因此在地理名词上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