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刘备入川为什么不让诸葛亮一道随行?

揭秘刘备入川为什么不让诸葛亮一道随行?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916 更新时间:2024/1/16 12:32:18

荆州原本不是刘备的地盘,原来的荆州牧是刘表。曹操南征刘表,正赶上刘表死了,他的继任的儿子马上投降了曹操。这样一来,曹操马上把目标转移到刘备身上。刘备本来就是前来依附刘表的,面对着突如其来的变故,刘备根本就没有时间准备部署,只得仓促应战,结果是大败溃逃。无奈之下,诸葛亮提出要联合孙权共同抗曹,刘备同意后,随派诸葛亮到了东吴。赤壁之战,周瑜打败了曹操,再加上魏国军队染上了瘟疫,曹军只好退回到北方。在这种情况下,刘备不但占据了荆州的江北部分地区,还顺势收复了荆州江南的三郡——零陵、桂阳和长沙。

网络配图

曹操赤壁失败是在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十二月,刘璋邀刘备入川是在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上半年的事情,也就是说,这时候的荆州,刘备占据只有两年多一点时间。刘备虽然在当时的天下或者说在荆州地区有一点仁义之名,但他自己的施政方针究竟如何,老百姓尤其是荆州士族还要有所感受才行。也就是说,荆州的人民还需要刘备来安抚。西川要夺取,刘备又必须亲自去,不管是这种重要的战略行动还是刘璋的邀请,都必须是刘备自己去,而不能由他人代替。刘备一走,荆州就必须要有强有力的人镇守。否则,总不能在益州还没有到手的情况下,先丢了荆州吧!因此,刘备留下关羽镇守荆州,让诸葛亮协助他。

诸葛亮协助关羽镇守荆州,并不完全是军事方面的需要。在此之前,关羽有过独立带兵的经历,后来刘备调诸葛亮入川,也是留下关羽独立镇守荆州,留下诸葛亮,主要就是安抚荆州氏族。

诸葛亮是跟随叔叔来到南阳的。叔叔诸葛玄曾经被袁术推荐担任豫章太守,事不成,投奔刘表,为刘表所容留。这在当时那个社会来说,也可谓是官宦子弟。尤其是,诸葛亮的岳父是荆州名士黄承彦。有了这个身世背景,要安抚荆州士人,没有人能够比得上诸葛亮。

庞统军事战役比诸葛亮强

荆州时期,诸葛亮的才能主要表现在战略和外交上。战略方面是“隆中对”提出的天下三分,外交上是提出联合孙权共同抗曹,并成功促成了孙、刘联盟。军事方面,在战役层面上,诸葛亮没有参与过实战,也没有提出过具体的计策,当然,也许是刘备处于败退之中,用诸葛亮的话说是正值“倾覆”,他没有机会表现。

网络配图

当然,庞统也没有具体的表现,但是不是刘备在日常谈话中,会觉得庞统有这方面的才能呢?《三国志》注引《九州春秋》有一段话,庞统对刘备说:“荆州经过战争已经是非常荒凉残破了,人力物力已经枯竭。荆州东有孙吴,北有曹操,想在此立足形成三足鼎立之势,这个局面很难实现。现如今益州国富民强,拥有百万人口,四个方面的兵马,从哪里出战都具备条件,财宝货物充足,不用从外部寻求,现在可以权借这个地方以成就大事。”这段话和诸葛亮对益州的描述有些微的差别,诸葛亮说的都是大事,而庞统说的都是具体事。是不是在刘备认为,庞统在具体行动方面,可能要比诸葛亮掌握的更详细一些?

已经在为建国做准备

当然,作为刘备来说,他可能考虑的更长远一些,那就是为将来的建国做准备。收取荆州江南三郡以后,刘备“以诸葛亮为军师中郎将,使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调其赋税,以充军实。”在这句话当中,初看起来,诸葛亮的职务并不高,“军师中郎将”不如郡太守那般有地盘有实权,督收赋税,也不是随军军师那般晃人眼球,但刘备的这番安排却是有其深意。

网络配图

临阵打仗,两军拼的是搏杀能力,相持下去,拼的却是保障能力。在刘邦集团当中,萧何早期的资历、地位和威望没有人能比,但在楚汉之争时,刘邦却把他放在汉中大后方。刘邦彭城溃败,荥阳潜逃,所以还能够抵御着项羽的强大攻势,关键在于后方有萧何这个强大的后盾。刘邦没粮了,萧何送来了粮,刘邦兵少了,萧何送来了兵,所以,刘邦有本钱在鸿沟和项羽硬气。在楚汉之争中,刘邦和萧何两人“分工”很明确,刘邦在前线和项羽作战,萧何在后边替刘邦治理国家。

刘备这时候虽然还谈不上具备了建国的条件,但刘备进西川,就是冲着建立自己的国家去的。刘备是当时比较突出的政治家,这种远见在他来说算不得什么。所以说,这“督调赋税”一事,看似简单,却是一个丞相所干的事情。换句话说,刘备已经有意在把诸葛亮往萧何角色上推,这当然也就不能让他跟随向西川去了。

刘备在荆州之前也当过徐州和豫州刺史,手下也有过一批忠心耿耿的人,这些人比较突出的是关羽和张飞。不过,这两个人的强项在于军事上的攻城掠地,缺陷为不是治国的人才。糜竺孙乾简雍这些人,才能一般,很难胜任丞相职务。更重要的一点,这些人年龄都和刘备差不多,刘备考虑未来“国事”,不会考虑上述人员。在这些人之外,刘备如果取得西川,所倚重的人只能是荆州集团的人。荆州集团代表人物突出的是诸葛亮和庞统,而诸葛亮更为刘备所重,《三国志·庞统传》说刘备待庞统“亲待亚于诸葛亮”就是证明。

刘备入川为什么不让诸葛亮随行?看完以上介绍,我们可以看出,刘备没有让诸葛亮跟随入川,是一种重视和重用,不是其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宋太祖赵匡胤竟然借刀杀人除去劲敌?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宋太祖赵匡胤代周建宋后,开始逐个收拾南方的割据势力,以建立天下一统的大宋王朝。后主李煜统治的江南大国南唐自然成为赵匡胤圈定的重点攻伐对象。李后主是个才情横溢的帝王诗人,风花雪月的浓词艳赋把玩得相当雅致,“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千古绝唱,就是他的专利。不过

  • 历史研究者谈西汉诸侯王:像住在"监狱"的富豪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史记》(司马迁)、《汉书》(班固)、《高庄汉墓》(河北省文物研究所、鹿泉市文物保管所)、《西汉时期同姓诸侯王犯罪》(吕红梅)、《西汉诸侯王乱伦谈》(李竞恒)、《鹿泉文物》(杨建忠)等。住“监狱”的富豪对一件铜匜的猜想,让我深深体会了一把过去常用的那个词:统治阶级。作为统治阶级的他们,幸福感应该不赖

  • 北宋老干部定期聚会 司马光撰写会约提倡节俭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北宋元丰五年(1082),宰相富弼退休后闲居洛阳,好友文彦博时任洛阳留守。一次,富弼向文彦博提议,由二人牵头,组织一些年龄相仿、资历相当、性情相投、口碑良好的老领导,仿唐代白居易“香山九老会”形式,置酒相乐,定期聚餐。文彦博非常赞同富弼的提议,一拍即合。于是,他们组织当时居住于洛阳的部分已经退休或即

  • 揭秘明朝后宫密史:朱元璋一生中娶过多少妃子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朱元璋传奇的一生,朱元璋到底多爱马皇后,朱棣抢朱允炆的女人

    老百姓有言,古代皇帝没有一个不好色的(除了小皇帝啊),此言有道理。虽然朱元璋与马秀英两人之间感情极好,但并不是说朱元璋的后宫生活就不丰富,朱元璋也是男人,是男人就喜欢美女,他性生活同样出色。《明会典》称,“太祖四十妃嫔,惟二妃葬陵之东西,余俱从葬。”又有史书称是四十六嫔妃。不论到底哪一个数字正确,至

  • 曹参是如何处理政事的?他为何能赢得赞誉?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曹彰被曹丕杀了吗,刘备先伐魏会成功吗,近期政事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曹参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公元前195年,吕后问病重的刘邦:“陛下百年之后,萧相国也活不了几年了,那谁能替代萧何的位置呢?”刘邦说:“曹参可以。”刘邦在临终之际,将大汉的相国都安排好了,萧何之后是曹参,曹参之后可用的是王陵和陈平,再然后就是周勃。为什

  • 清朝最得宠的皇后是谁?17岁就当了贵妃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清朝最得宠的妃子,清代三大宠妃,清朝历代皇帝的宠妃

    在古代,皇后之位一般是政治博弈的产物,皇帝真正宠爱的一般是某个妃子。不过凡事都有例外,清朝就有一位皇后,受尽了大清天子的恩宠,生下三个子女,两个被封为固伦公主,还有一个继承了大清皇位。她是谁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自古以来,江南地区就是一个好地方,不但风景秀丽

  • 她是皇帝第一个女人,云嫔最后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皇上真的喜欢顺嫔吗,隐藏结局,魏璎珞报复纯妃哪一集

    在清朝历史上,有很多母凭子贵的事例,比如,乾隆的母亲孝圣宪皇后就是这样的。所以,似乎第一个受到皇帝宠爱的女人在各方面都有很好的条件。然而,今天讲的这个女人是皇帝的第一位女人,结果她有一个可悲的结局,她就是咸丰皇帝的云嫔武佳氏。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根据传统,王子

  • 汉中对刘邦很重要吗 刘备为什么要夺取汉中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帮刘备夺取汉中的谋士,刘备的蜀汉算汉朝吗,刘备得汉中后的实力

    对刘备夺取汉中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备夺取汉中,是一场多方利益的博弈,从兵力上来看,东吴和蜀汉的实力远超刘备。从地理优势上来看,蜀汉在川蜀和东吴之间,攻打东吴方便。刘备当时因东吴太弱势,不肯得罪东吴,只拿下汉中作为封地。与此同时,从东吴夺取荆州利益方面来看,诸

  • 靠女人平步青云当上宰相,崔湜最后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宰相是几品,李寒衣为什么不找赵玉真,女人天下巴陵君知道自己骨肉

    世界千变万化,小编无处不在。新的一天,小编又和大家见面啦!每天小编都会给大家带来不一样的东西,或许其中就有你们想知道的哦,你们期待吗?那么今天我又会给大家带来什么样的分享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整个唐朝担任过宰相的共有三百六十九人,曾经三次担任宰相的仅有十二个

  • 刘禅后期重用诸葛瞻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诸葛瞻和刘禅的关系,诸葛亮死后刘禅的态度,刘禅信任诸葛亮

    众所周知,在古代,父子都能担任丞相的情况并不多,尤其是在三国之前的历史上。 如果有这种情况基本上都是权臣了,例如曹操和司马昭父子一样。 可以看出,皇帝对此事是非常回避的。 毕竟,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组建一支大部队,而诸葛瞻虽然不是丞相,但他却是代理都护,朝中许多具有高地位的大臣都要巴结他,可以看出诸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