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郭嘉不死便无三国 郭嘉到底有多厉害

郭嘉不死便无三国 郭嘉到底有多厉害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1597 更新时间:2023/12/18 23:37:18

很多人都不了解郭嘉和三国,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

“若是当时存奉孝,难容西蜀与东吴。”如果三十八岁的郭嘉没有英年早逝,纵然诸葛亮神机妙算、周公瑾智勇双全,也实难成就魏、蜀、吴三国鼎立之势。

口说无凭,下面我们就来盘点一下郭嘉短短十一年的曹营谋士生涯,他为曹操献过哪些妙算奇谋。

十胜十败论

官渡之战前,袁绍拥兵十万,而曹操仅有八千人,实力悬殊。不仅曹营普通士兵士气低落,就连曹操本人也一度想打退堂鼓。就在这关键时刻,郭嘉为曹操献上了著名的《十胜十败论》。在这篇文章中,郭嘉从多个角度客观地分析了曹操和袁绍各自的优劣势,他认为曹操有十个必胜的优势,即道胜、义胜、治胜、度胜、谋胜、德胜、仁胜、明胜、文胜和武胜。曹操所拥有的这“十胜”,恰好是袁绍的“十败”。

郭嘉

郭嘉这一番大论,不仅让曹操重拾信心,更重要的是鼓舞了曹营士气。

杀不杀刘备

建安三年,刘备依附曹操后,曹操身边有远见的谋士都建议曹操杀掉刘备,以绝后患。曹操举棋不定,咨询郭嘉的意见。郭嘉认为,的确应该除掉刘备这个后患,但是不能直接杀掉。不能杀的理由是刘备声名在外、穷途末路来投,杀了他会留下滥杀贤士的恶名,将来就没人愿意跟随主公了。但是也决不能放走刘备,而是应该把他软禁起来。

郭嘉这一番分析可以说是有理有据,可惜曹操并没有听从,后来还是放走了刘备。

擒杀三国第一猛将

建安三年,曹操出兵攻打徐州吕布,最后把三国第一猛将吕布围困于下邳。结果围了大半年,吕布就是不出城门,曹军也攻不进去。僵持之下,曹营的士气就低落了,主公曹操也打算放弃。郭嘉却说,吕布有勇无谋,乃匹夫也,现在被围困在城里,撑不了多久,主公应该选择急攻。

曹操与郭嘉

按照郭嘉的计谋,曹操一边派兵强攻下邳,一边派兵决堤放水淹了下邳。果然,没过多久曹操就攻克下邳,生擒了吕布,最后将他处死。

大破刘备

建安五年,曹操一面准备与袁绍进行决战,一面又想着先拿下徐州的刘备。但是曹营的将士都担心如果出兵攻打徐州的刘备,许都就会空虚,万一袁绍发兵攻打许都,那就麻烦大了。郭嘉却从袁绍的性格方面入手进行分析,他认为袁绍这个人做事向来优柔寡断,在他做出反应之前,我们完全可以先闪击徐州刘备,再迅速回师许都,这一切都来得及。

曹操采纳了郭嘉的建议,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大破徐州刘备,生擒关羽,然后又迅速回防许都。而袁绍那边,果然还在权衡偷袭许都的利弊。

算死孙策,护航官渡之战

曹操大军与袁绍大军在官渡展开大决战,江东孙策却打算偷袭曹操老巢。消息传到曹营,顿时人心惶惶,很多人甚至暗中与袁绍互通书信,脚踩两只船,准备为自己留一条后路。郭嘉却对众人说,孙策虽然占据江东百万之众,却结下了很多仇人,并且孙策这个人性格轻率,防备心不强,我料他很快就会死于刺客之手。

果然,孙策来到江边,还没来得及渡江就被刺客杀害。郭嘉实乃神算!

破袁氏两兄弟

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大败袁绍。袁绍死后,曹操马不停蹄攻打袁绍的两个儿子袁谭袁尚。这时,郭嘉却建议曹操佯装退兵,然后静观其变,而后击之。郭嘉分析说,袁绍的这两个儿子都喜欢争强好胜,谁也不服谁,我们不如等到他们兄弟两人反目成仇之时再来攻取他们,一定能够取得出其不意的效果。

曹操

曹操很听话,调转兵马假装去攻打刘表。不久,袁氏两兄弟果然反目成仇,曹操率领大军迅速出击,各个击破,轻松赢得胜利。

力排众议征乌桓,力助曹操统一北方

建安十二年,袁尚和袁熙逃入乌桓。曹营将士都不建议远征乌桓,而且他们担心大军出征后刘备会挑拨刘表进攻许都。曹操也对此表示赞同。此时郭嘉又站了出来,告诉曹操远征乌桓意义重大,一旦乌桓平定,便可统一北方,北方没有了后顾之忧,就可以集中精力南下;刘表会因为忌惮刘备而不听从他的建议。

郭嘉一针见血,直指问题要害。曹操放下疑虑,率领大军远征乌桓。在征乌桓的过程中,郭嘉又提出“兵贵神速”、“奇兵制胜”的谋略,曹操一一采纳,最终大破乌桓,不久便统一了整个黄河流域以北地区。

郭嘉不死,便无三国

征乌桓回程的途中,年仅三十八岁的郭嘉不幸病逝。

曹操

此后,曹操每遭败仗,必念郭奉孝之英年早逝。赤壁大败后,曹丞相哭着说:“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我们可以发现,郭嘉辅佐曹操十一年,所献计谋无一失算。而且,郭嘉所献的计谋都不是孤注一掷的险棋,而是有着充分的理由和依据。郭嘉还特别善于分析不同人物的性格,拿捏得恰到好处,从人物性格方面入手来分析他的行为,进而预测他下一步的行动。

如果郭嘉不是英年早逝,我们就可以在赤壁的战场上看到郭嘉、诸葛亮和周瑜神仙斗法的好戏了。

从郭嘉为曹操出谋划策的经历来看,“郭嘉不死,便无三国”的说法还真不算夸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胤祥没立下战功,为何能成为铁帽子王?他的后代们命运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赵匡胤儿子结局,铁帽子王后代现状,履立战功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胤祥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清朝有12位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其中又分为清初以战功分封的八大铁帽子王以及清中后期以恩封的四个铁帽子王,其中十三爷胤祥的铁帽子王就是后者。能成为铁帽子王,必然是对大清有大功的。当然,成为铁帽子王之后也有特权:爵位世袭罔替,不

  • 荀彧和贾诩相比 谁才是曹操手下最厉害的谋士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荀彧郭嘉贾诩魏智怎么带战法,贾诩荀彧,毒士贾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荀彧和贾诩,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聊到三国,很多人总喜欢拿其中的文官武将一个个拿来对比,但是总是难有一个让所有人都信服的排名,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那是一个群雄割据的时代,生在那个时代的人各为其主,个人有个人的想法和作为,网友们在比较这些人的作为时,又由于所取的角度和标准

  • 论实力陈友谅比朱元璋要强 陈友谅又是怎么输给朱元璋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为什么陈友谅打不过朱元璋,陈友谅如果赢了朱元璋,朱元璋和陈友谅哪个厉害

    对陈友谅和朱元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历史上的陈友谅就像朱元璋的一面镜子:俩人出身类似、都在元末成了一方领袖;但他们的性格、处事风格却完全相反,由此走向了截然相反的结局。对于这位老对手,朱元璋曾做过点评。在他看来,陈友谅有荆楚之富、江汉之险,而且麾下勇将健卒云集

  • 归降蜀汉后的马超待遇如何?为何会郁郁寡欢?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马超是蜀国的吗,为什么蜀国不重用马超,马超归降刘备后得到重用了吗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马超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公元215年正月初一,马超妾室董氏的弟弟董种向马超恭贺新年,当时马超并不愉快,他称如今家人全部被杀,两人还有什么好庆祝的。等到了这年夏天,刘备已经率领大军围攻了成都,马超听闻了这件事后,就有了投奔刘备的意思,当时刘备听闻马超要来投奔他,十

  • 明朝内阁首辅彭时是如何考上状元的?在那之后他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明朝考进士有多难,明朝开济的父亲,明朝最年轻的内阁大学士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明朝内阁首辅彭时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在明朝,有一句话叫“江西人书读得最好”,为何这样说呢?因为自明朝开国以来,江西文臣在科举上屡出风头。洪武四年,朱元璋开设科举,江西人吴伯宗成为明朝第一位状元。建文帝继位后,建文朝唯一一次科举,状元是江西人胡广。朱棣登基后

  • 慈禧入宫五年就成为了贵妃,她是如何做到的?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慈禧是怎么让皇上看好的,慈安大还是慈禧大,延禧攻略高贵妃活埋五阿哥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慈禧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慈禧太后17岁入宫,19岁晋为嫔,21岁封妃,22岁成为贵妃,五年之内连升三级,这个速度对于后宫女人来说简直是坐了火箭啊。那么,慈禧太后是凭借什么实现的职场的飞速升职呢?美貌?聪明?野心?还是兼而有之?自然,慈禧太后有颜值、

  • 曹操心目中的张良就是荀彧 荀彧有多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荀彧张良地府,荀彧厉害吗,程昱和荀彧哪个厉害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荀彧实力,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公元191年,曹操为奋武将军在东郡,荀彧知袁绍终不能成大事,离袁绍而去投曹操。曹操大悦曰:“吾之张良也。”用为司马,时年二十九。曹操除了司马懿,还有一个很厉害的谋士,是曹操心目中的“张良”,那就是荀彧。张良是汉高祖刘邦的首席谋士,是帮助刘

  • 阎应元为明末抗清事业做了哪些贡献?他的结局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学生今后为事业发展贡献什么,中国科学事业做出贡献的人,今后为事业发展贡献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阎应元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历史当中涌现了无数的民族英雄,很多英雄的名字都被我们所熟记,可是仍旧有着很多英雄的名字被埋没在滚滚的历史长河当中,而明朝的小吏阎应元就是其中的一位,尽管用自己的生命维护了尊严,可他却被世人所遗忘! 朱由检继承兄长的皇位后明

  • 太子丹为何会策划刺秦事情?背后有何政治目的?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赵括兵败的根本原因,赵括失败的真实原因,荆轲为什么帮太子丹刺秦王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太子丹为何会策划刺秦事情?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刺秦,这个中国封建史上最为知名的刺杀案,曾一度被视为侠义与勇气的象征;但事易时移,如今有观点认为:这一事件的主谋太子丹不自量力、阻碍历史潮流;具体执行者荆轲则为金钱服务,是封建愚忠的

  • 在明朝历史上,有哪些比较硬核比较个人特色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明朝的皇帝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中国历史上这些知名的皇帝们,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的朝代传奇,留下许许多多珍贵的历史资料。在中国历史上,唐宋元明清,各有千秋特色,但是我认为,最平凡无奇的朝代就是明朝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每一个朝代都有自己鲜明的特色,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