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为什么诸葛亮儿子不是司马懿儿子的对手

为什么诸葛亮儿子不是司马懿儿子的对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362 更新时间:2024/1/16 12:01:27

诸葛亮之子何人?蜀汉临危受命的诸葛瞻将军是也。司马懿之子何人?长子大将军司马师、次子魏国晋王司马昭也。世人皆知,诸葛孔明与司马仲达是一对老冤家,好不棋鼓相当的对手,孔明与仲达的故事被演绎得出神入化,而他们的血脉后代较量又如何,却少有笔墨探个究竟。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或许是因为,彼时诸葛瞻与司马昭已不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所以不值史书多费笔墨。但正因如此,本人以为这种“较量”才更具“以史为鉴”参照未来的意义。

想当年,三国成型后的纷争,蜀汉若非有个军事天才诸葛亮,早早灭亡恐怕是件不争的事。而在三国之中,国力最强的魏国,如果不是后期涌现出个大都督司马懿,即被蜀汉所灭也并非不可能。正因为孔明与仲达棋逢对手,所以蜀汉与魏国虽长年争战,但还是形成了相对稳固的对峙局面,这里,除了国力因素外,诸葛亮与司马懿的统帅能力与军事智慧也起着相当的决定作用。虽《三国演义》出于“尊刘”主旨在描绘诸葛亮与司马懿之争时多以前者棋高一招而告终,但史实上,前者六出祁山无功而返的结局已经充分说明了一个“均衡”的事实。即:司马懿即便有输给孔明的地方,也是略逊而已。否则,就不会有孔明遗恨五丈原的千古憾事发生。诸葛亮与司马懿的较量,从“演义”看,是诸葛亮占先机;历史上看是平手,而从未来看,又是谁敢言勇呢?

这就必须提到他们的后代作为。司马懿生有两子,大儿子司马师,次子司马昭,这对兄弟在司马懿尚未发动剿灭草包大将军曹爽的“政变”之前,就已跟着父亲东挡西杀多年,“街亭之战”就有哥俩很重的身影。待司马懿政变成功,“政归司马氏”之后、继而司马懿亡时,司马师司马昭兄弟已经炙手可热,其权势比其父在时还要显赫。可以说,司马兄弟从父亲手中接过倾朝野的权柄,并完全控制了魏国的政局。哥俩在控制政局的作为上,比其父亲还要稳固还要成功。大哥司马师死后,司马昭官拜晋王,魏国虽未改国号,但究竟是谁家灭下,已是“路人皆知”。

而此时我们再看看诸葛亮之子的作为。在司马昭灭蜀汉之前,无论史书还是演义,我们基本上没有看到有关诸葛瞻其人其事的些许记载。这或许可以理解为:诸葛亮之子在父亲死后,近似于“隐士”,是“无为”之“贤达”。直至司马昭派邓艾入川,兵临成都城下,才有诸葛亮之子诸葛瞻等人的出场。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此时的“智慧化身”之后,又是如何展示才华的呢?“三国演义”中的记载,可用“悲壮”两个字概括。他们先是用“先父的灵牌”吓了敌人一跳,趁乱打个小胜仗。但敌人一缓过神来,便以区区偷渡阴平的几万人马,杀得诸葛瞻全军片甲不留,可叹诸葛瞻这位“战神”之后,血涌战场,马革裹尸!你不能不称其“忠勇”,但又不能不叹其“何其哀也”。

这时的司马懿儿子在干什么呢?人家还稳坐魏国都城,决胜千里呢。司马昭只派了两路人马,就将存了四十一年的蜀汉吞没。两路带军将领邓艾、钟会军事才能均出类拔萃,司马昭单从军事才能跟他们一比,简直弱智白痴,但这两人的命运全部被司马昭牢牢控制,你不能不叹服司马之后的政治道行!

如果将此时人物好有一比,那么,诸葛亮之子只配比待捕之“蝉”,而司马昭手下钟会、邓艾堪比“螳螂”,最大的胜者是“黄雀”司马昭!螳螂捕蝉轻而易举,黄雀在后掌控全面。三国最终大结局,三国归晋,正是三国都归了司马懿之后这只大黄雀。司马懿之后的政治作为,可让老爹在九泉之下笑逐颜开!

同为超级将门之后,为何如此两个极端结局?后人有以“少不成器”、“虎父犬子”叹息诸葛父子。而本人揣摩许久,如此试答:三国竞争,你死我活,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此汹汹形式下,一授儿为臣之道,一授子帝王之道,孰强孰弱,泾渭分明。正如圈养家畜与丛林野兽之别,优胜劣汰,丛林法则,所以丛林中百兽奋力争强,不敢稍有安守之念。而圈中的法则又如何呢?大约就是循规蹈矩,老死而终吧!

图片来源于网络

千古一叹,忠勇品质固然可嘉,但愚忠害人,已是泪洒千年。尤其当你誓死效命、誓死终守之主,是个扶不起来的白痴时,你的终守,岂不更加愚字当头?遥想堂堂民族英雄岳飞将军,如果不是愚守昏庸无道之君太甚,岂会白白断送了性命?又岂会让日后蒙元铁蹄肆意屠城?

诸葛父子与岳飞之死,每每令我悲叹这些遗恨千古的“圈养英雄”!也每每令我沉思,当背叛成为一种品行固然可耻,但具体开来也要看背叛一个什么样的人和物,尤其你的背叛是针对昏庸嗜血的牧人拒绝“圈养”的时候,何尝不是一种令人振奋的觉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探秘四方诸侯为何不愿朝见周天子?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周王室的衰败固然是根本原因,但这个人百分百灵验的乌鸦嘴也是原因之一。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周王室的这段历史。网络配图他是周王室中有名的预言家,但好事说不灵,坏事一说就灵,因此得了个“乌鸦嘴”的绰号。他的出现,对败落的王室来说按说是福音:诸侯害怕被预言,对王室更加敬畏了。可周王却渐渐对他不满起来……东周

  • 如果他继位 就不会有一代女皇武则天了!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的故事被演绎了千遍万遍,关于她的电视剧更是层出不穷!她之所以能成为焦点,还是因为在男权时代,成为唯一一个女皇帝!她为什么能成为第一个女皇帝呢?是唐高宗懦弱吗?还是她自己的手段太高明?我想这两方面的原因都有吧!网络配图武则天是唐太宗小老婆,太宗死后,因为没有子嗣遂到感

  • 揭秘权臣赵高为什么要背叛秦始皇?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据《史记》记载,秦始皇嬴政在第五次东巡的路上死在了沙丘宫中,临死之前的几天秦始皇曾下令招公子扶苏将三十万大军的兵权交给蒙恬,然后让扶苏赶快回到咸阳准备自己的后事。始皇已经预见到自己将死,他将这道命令发下去之后的几天之后就死了。传说始皇有一道传位诏书是给扶苏的,但是却被赵高和李斯扣下,后来两人还假诏赐

  • 乾隆被称为最长寿的皇帝 但有一个比他还长命!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历史上寿命过八十岁的皇帝有吴越王钱镠、宋高宗赵构、女皇帝武则天、梁武帝萧衍,还有人们熟识的乾隆皇帝。而乾隆以八十九岁的高龄力压群雄,排在了以上各位皇帝的前面。人们已经习惯性的认为乾隆就是最长寿的皇帝了,然而事实上还有一个皇帝的寿命超过八十岁,并且他的寿命比乾隆还长,他就是南越王赵佗。网络配图赵佗

  • 开创了中国历史五项之“最”的宋代传奇宦官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核心提示:政和元年,即公元1111年,童贯晋升为检校太尉,获得武官最高职位。也是这一年的同一个时刻,童贯在皇帝的支持下,做了一件迄今为止前无古人的大事,他以副大使的身份,代表皇帝与国家出使辽国。网络配图一在公元1127年上演的巨型历史悲剧中,有一个介乎喜剧与悲剧之间的角色特别引人注目。他就是童贯。半

  • 宋江虽手下众多但真正意义上的心腹却是他!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凡成大事者,离不开各路能人异士的相助,一个人的能力再强,也始终不如一群人的力量,因此能够将能人收为己用之人,才是真正有本事的人。俗话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任何集体组织中也就多半都会有党派之分,而各个党派的领导人,手下肯定养着一批心腹,来为他出力卖命。这一点在我国体现的非常深刻,例如古时候的大小官员

  • 诸葛亮七出岐山没一统天下:他犯了哪些错?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诸葛亮七出岐山却数次无功而返,最后病死五丈原可谓是令人唏嘘不已。关于他的故事太多,本期小编将给大家带来关于他战略方向失误的一些说法,仅供大家参考。此证据大多源于《三国志》。图片来源于网络一、国家整体军事进取的态势不够坚决和明朗1、应制定隆中对的具体实施方案,明确战略主攻方向和配合方向的战术目标荆州失

  • 一笑倾国的褒姒竟是怪胎:她的出生是一个禁忌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褒姒,色倾人国,仪容娇媚但又生性忧郁,无疑是中国历史上最难得一笑的美人。为了让她笑,周幽王不惜拿着守卫京畿的将士开刷。她终于笑了,可爱之极,灿烂之极,周幽王也笑了。不过因她的最后一笑,骊山脚下成了幽王永远的归宿,历经三百年的西周帝国也随之灰飞烟灭。褒姒这个不爱笑的女人究竟是什么人?一帝王的千般呵护、

  • 邓艾用2千人灭蜀差点全军覆没 逆转全靠这两人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核心提示:战斗开始阶段,魏军一度战斗不利,副将纷纷溃逃,意识到危险性的邓艾采取破釜沉舟的态度,作出要杀死儿子的模样。网络配图一魏蜀双方相持于剑阁,姜维借剑阁的天险严防死守,而魏军却面临着进无法攻克,退又无粮草的局面,众将商议退军。为了打破僵局,邓艾自率精兵万人 “偷渡阴平”,出其不意攻击江油,邓艾得

  • 赵云的真实指挥水平:巧用空城计退敌十万兵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核心提示:赵云担心黄忠有失,带领数十轻骑出营接应。正巧曹军主力人马杀来,敌众我寡,力量悬殊,形势危急。网络配图一提起赵云,人们常爱说“虎将赵云”,这是《三国演义》描写的赵云的形象:一身是胆、勇冠三军。实际上,赵云不仅晓勇神武,而且精通谋略,是一位主帅型名将。诸葛亮设“空城计”智退司马懿只是文学家的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