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朝有很多牛人 但最佩服的还是王守仁!

明朝有很多牛人 但最佩服的还是王守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1450 更新时间:2024/1/24 1:39:01

王守仁是明朝第一牛人。他天资聪颖,所创“心学”独成一家,在中国哲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在战场上,他更是用兵如神,皆大胜而归,是出色的军事家。

王守仁,号阳明,出生在一个显赫之家,先祖可以追溯到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王守仁出生时,他的祖母梦到一位仙人在云中抱着一个孩子。他的祖父根据梦境,给他取名“云”。但他五岁时都不会说话,一位高僧摸着他的头说:“好个孩儿,可惜道破。”意思是说“云”字道破了他出生的秘密。祖父幡然醒悟,将他改名为守仁,便开口说话了。

网络配图

公元1481年,王守仁的父亲王华高中状元,年幼的王守仁跟着父亲到了京城。王守仁不光喜欢诗书,还喜欢骑射,对事情总有不同的见解,还想向皇帝献策(被父亲阻止)。但王守仁的仕途并不顺利,二十岁中了举人后,后面的会试都失败了。直到二十八岁,才考中进士,步入仕途。

当时太监刘瑾是明武宗朱厚照的宠臣,刘谨仗着武宗势力大兴冤狱,将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二十余人抓了起来。王守仁见刘谨如此胆大妄为,向武宗上疏。王守仁的这一行为,触怒了刘谨,被杖责四十,贬至贵州龙场驿。同年,他的父亲也被贬至南京,任吏部尚书。

王守仁正是在条件艰苦、还未开化的龙场悟出了“知行合一”,并以此育人。王守仁在龙场尊重当地风俗,做了很多善事,当地百姓都很喜欢他。公元1510年,刘谨被处死后,王守仁得以回到京城,任吏部验封清吏司主事。公元1516年,王守仁在兵部尚书王琼的举荐下,升任左佥都御史,巡抚南康、赣州地区。

当时南中一带土匪四起,占据着一方势力。王守仁到任以后,决定攻打大帽山的詹师富。王守仁带着精锐部队,先是假装撤兵,等对方松懈后再出其不意地进攻。王守仁用这一打法,连破四十余寨,俘虏七千余人,詹师富被擒,首战告捷。

网络配图

王守仁觉得自己的权力不够大,无法命令将士,要朝廷赐自己旗牌(可随意指挥)。王守仁得到指挥权后,将军制改革,攻破大庾,夺取横水左溪,又逐一攻破了其他土匪势力。王守仁在这之前从来没打过仗,盘踞数十年的土匪势力被他在短时间内消灭,被人们称为神。

公元1519年,南昌的宁王朱宸濠发动叛乱。王守仁本来是被派到福建剿匪,刚到丰城就传来宁王叛乱的消息。王守仁知道后,积极备战,调配军粮,发檄文,公布宁王罪状。王守仁担心宁王挥师东下,占领南京。王守仁用假情报扰乱宁王,说自己要攻占南京。

宁王并不相信,犹豫了半月之久。王守仁见宁王中计,利用这个时机做好了防守南京的准备。当宁王攻打南京时,早已失了先机。宁王之乱,王守仁只用了35天就将其平定。王守仁大捷,武宗却很平定。武宗身边的小人,希望王守仁放了宁王,让武宗亲自抓获宁王,以满足武宗的虚荣心。

面对这样的情况,王守仁很识趣的将宁王交给太监张永,称病回家。公元1521年,明世宗朱厚熜即位后,王守仁才被封赏。公元1526年,五十四岁的王守仁再次辞官回乡,在绍兴、余姚创建书院,宣讲自己的学说。

网络配图

公元1527年,思恩、田州两地少数民族首领卢苏、王受造反。总督姚镆无法平定,世宗又想到了王守仁。王守仁官复原职,并兼左都御史、两广总督、两广巡抚。王守仁觉得,少数民族不宜用兵,应以安抚为主。王守仁一向用兵如神,卢苏、王受得知他来平叛,很是惶恐,主动向王守仁投降。卢、王二人投降后,王守仁又继续平定了其他反动势力。

平定叛乱之前,王守仁就身染重病。叛乱被平定后,王守仁的病情也随之加重,向世宗辞官回乡。公元1529年,王守仁病死在归途南安,时年57岁。江西人民得知他去世,都身穿麻衣为他送行。因谥号为文成,后人都称他为王文成公。很多人认为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不对的)。更深一层的理解是,要让良知时刻按照人的行为和心理,有所为有所不为。这样才不会失其本心,不会让意志为外物所动摇,沦为外物的奴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真实杨家将:杨六郎并非是排行第六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杨家将武功排名,杨家将六郎结局,杨家将排行榜

    导读:杨家将的故事几乎是伴随着我们长大,在系列评书和电视剧中,杨家将英勇无敌,但是遭奸人陷害最终未能光复土地。同样,杨六郎的故事一直受到大家的喜爱,那么史书中真实的杨六郎到底是怎样的呢?他真的是郡王驸马?杨延昭生于958年,死于1014年,是杨家将中唯一生卒年月都有记载的人物。杨延昭起初叫延朗,后来

  • 探究真相:还原历史上真实的张飞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时间会还原真相,还原事实真相是什么意思,张飞容貌还原图

    导读:提起张飞,大家在脑海中想到的肯定是豹头环眼,燕颔虎须,活脱脱一幅莽汉形象,但是据目前的考古发现,张飞并非如此,或许《三国演义》给予了我们某些错误的讯息。网络配图张飞是莽汉?民间有这么一句俗话:“张飞穿针——粗中有细”,事实正是如此,张飞并非莽汉。据《三国志》记载,公元208年,曹操南下,刘备从

  • 三国时期十大谋士排行榜 诸葛亮居第一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三国四大谋士都是谁,历史真实三国谋士排名,三国名将排名前三十名

    导读:三国时期最不缺的就是谋士了,而谋士也是有高低之分的,如何判断一个谋士的智谋高低呢?小编认为应该看他在一场战争中的作用、看他在一段历史中所起的作用,当然像郭嘉这种过世很早的谋士,其才能亦不可小觑。他死的时候孔明还未出山。综合这些原因,我们重新给三国时期的谋士排名如下:网络配图一、诸葛亮孔明未出茅

  • 三国十大影响力人物排行 曹操居首!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三国曹魏武将排名,世界人物影响力排名,三国演义人气排名

    导读:风云乱世,滚滚红尘中谁主宰着三国命脉?群雄逐鹿,茫茫诸侯中谁引导着局势风云?三国向来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在这个年代中总有一些英雄让我们至今难忘。网络配图“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那么对三国局势影响最大的十个三国人物都是谁呢?稼轩有“生子当如孙仲谋,……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之语,想

  • 郭氏:十三岁成皇后,二十三岁暴病而亡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王氏之死:大历史背后的小人物命运,大长今中长今的女儿,24孝图郭巨埋儿

    郭氏,宋仁宗的第一任皇后。也可能是因为郭氏的靠山是刘太后,所以导致了郭氏和宋仁宗两人的感情不和,也可能是两个人真的没有眼缘。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天圣二年,郭氏被立为皇后,时年十三岁,由于年纪小,比较任性,在加上她有刘太后做靠山,就开始限制宋仁宗与其他嫔妃亲近。她这样的做法,并没

  • 自封“宇宙大将军”的侯景到底有多大能耐?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自己给自己封的,自封的优点会害死我们,自立为帝

    因为自封为“宇宙大将军”,所以南北朝时期的枭雄侯景如今在网上有很高的知名度,而他发动的南梁“侯景之乱”导致南北朝的实力失衡,为后来的隋朝统一埋下了伏笔。但鲜为人知的是,在还没有进入南梁的时候,侯景就用自己的错误拯救了后来的隋朝和唐朝。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永熙三年(534年),北

  • 东晋孝武帝司马曜的权力到底有多大?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东晋最有作为的皇帝,司马衷为什么能当皇帝,晋孝武帝司马曜

    建兴五年(317年),司马睿在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称帝,东晋正式建立。东晋从建立那天起就是一个皇权不振的朝代,司马睿当皇帝时被评价为“王与马,共天下”。此后直到刘裕(南宋武帝)篡位,东晋的皇帝们大都存在感稀薄,朝廷沦为大臣斗争的舞台。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不过在东晋的十一个皇帝

  • “汉初三杰”中,为什么只有韩信没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认为西汉的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是一个喜欢“杀功臣”的皇帝,他们的主要(或者唯一)论据是刘邦和吕后弄死了“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然而在“汉初三杰(张良、萧何、韩信)”之中,张良和萧何都是善终并且生荣死哀。那么刘邦为什么只消灭了韩信呢?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由于司马迁《史记》的

  • 休养生息的唐太宗为什么成了“灭国狂魔”?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武德九年(626年),唐朝中央进行了一次路线大讨论。以封德彝为代表的多数派主张严刑治国,以魏征为代表的少数派主张宽仁治国。刚刚登基的唐太宗选择支持了魏征。于是以减轻百姓负担、恢复社会生产力为主要目标的休养生息成为整个贞观时期的基本国策。以休养生息为基本国策的大一统朝代对外往往以防御为主,比如汉朝的“

  • 李继岌:后唐庄宗李存勖的长子,最后却自缢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父亲是开国皇帝,身为皇长子的李继岌,最后为何会自缢而死?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李继岌是后唐开国皇帝李存勖的嫡长子,母亲是神闵敬皇后。李继岌身为皇长子,在历史上并没有继承皇位,后唐第二位皇子是他爷爷的养子李嗣源,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来说说李继岌的故事。李存勖有五个儿子,除了长子,其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