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大清王朝衰败的关键:嘉庆帝只是平庸的好人

大清王朝衰败的关键:嘉庆帝只是平庸的好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432 更新时间:2024/2/17 18:54:09

嘉庆皇帝的二十多年统治,就在这一日日抱怨、迷惑、痛苦、尴尬中过去了。

二十多年间,虽然经常心灰意懒,但是他从来没有放松过权柄,一直到去世前一天,还在不倦地处理政务。

其实,这种勤奋已经成了一种惯性,成了一种“懒惰”着的勤奋。他弄不明白为什么他越努力,形势就越糟。他不明白他已经在中国历史上找遍了所有药方,为什么还是不见效。越到后来,皇帝越对扭转社会大势丧失了信心,他已经成了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表面上,他一天到晚,一刻也不休息。实际上,他已经习惯于不动脑子,让祖宗为自己动脑子。“体皇考之心为心,本皇考之治为治。”只要祖宗说过或做过的,他都依样画葫芦地执行贯彻。

网络配图

到了晚年,他的“守成”“法祖”已经升华到如此高度,那就是每天都死按“实录”办事。

嘉庆二十年(1815年),礼亲王昭琏因小事将其属下人等禁押在王府之内,严刑拷打,手段非常残酷。皇帝闻知十分生气,判昭琏革去王爵,圈禁两年。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六月,皇帝早起恭阅康熙“实录”,看到内有平郡王纳尔图打死无罪人又折二人手足一事,当时康熙的处理方案是革去王爵,免其监禁。礼亲王案远较之平郡王案轻,于是皇帝当日下旨,改变前判,“敬承家法”,将昭琏释放。

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十月十九日,宫内文颖馆失火。火势不大,内宫太监鉴于天理教血染紫禁城的教训,怕引来坏人混入宫中,没有开宫门命护兵入内救火,而是由太监们亲自扑灭。按理说这事处理得不能算错。可是嘉庆皇帝在八天之后读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九月“实录”,内载乾隆帝规定,凡宫内园庭遇失火等意外之事,即行开门放外边人等进内扑灭。于是皇帝根据这一记载,以违背乾隆指示为由,下旨处罚有关官员。

正是在这种不论时间地点一律按“实录”办事的原则下,大清朝一天天走向了万劫不复的沉沦,皇帝也在迷茫中一天天老去。

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孔子后人、第七十三代衍圣公进京面圣,回来后把皇帝的谈话一丝不苟地记载下来,使我们得以直击这位皇帝晚年的精神面貌。皇帝一见面就说:“我想到曲阜去,不能,你知道不?山东的水都过了临清了,这个怎么好,真没法。圣庙新修的,我等到七八年后去,又残旧了,怎么了?”

网络配图

过几天辞行,皇帝又旧事重提,絮絮叨叨地说:“我登基已是二十四年,总不能去(祭孔),是缺个大典。我从前虽然随着高宗(乾隆皇帝)去过两回,到底不算。我到你那里去容易,就是路上难,水路吧亦难走,旱路吧亦难走……你看河上水这么大,山东民情亦不好,到底怎么好?弄得真没法,了不得!”

一口一句“真没法”“怎么好”“怎么了”“了不得”,似乎已经成了皇帝的口头语,焦头烂额之态毕显。帝王生涯现在对他来说,简直是一种刑罚。在撒手而去的时候,他的最后一丝意识也许不是留恋,而是轻松。

从亲政初期的伟大,到谢幕时的尴尬,嘉庆的滑落曲线如此令人叹息。在全面盘点嘉庆皇帝的统治时,历史书给出的词汇是“嘉庆中衰”,他二十多年的统治,前面连着“康乾盛世”,紧接其后的,则是“鸦片战争”。正是在嘉庆皇帝的统治下,大清王朝完成了走向万劫不复的衰败的关键几步:腐败之癌由乾隆晚期侵蚀到国家肌体的几个重要器官,演变成了嘉庆晚期的沦肌浃髓,全面扩散。国困民贫交织在一起,大清帝国已经被掏空了精华,成了风中之烛,所以在他之后,昔日不可一世的大清帝国才那么容易地沦为任人宰割的对象。这个辛苦了一辈子的皇帝,后来是作为一个彻底的失败者进入了历史。

失败的原因,是一直标榜“法祖”的嘉庆,在最核心的地方背离了祖先的传统。

清朝历代雄才大略的帝王一以贯之的特点,一是“现实精神”,二是超凡勇气。皇太极说过:“凡事莫贵于务实。”雍正皇帝也说:“本朝龙兴关外,统一天下,所依靠的,唯有‘实行’与‘武略’耳。我族并不崇尚虚文粉饰,而采取的举措,都符合古来圣帝明王之经验,并无稍有不及之处。由此可知,实行胜于虚文也。”从努尔哈赤多尔衮,正是因为他们头脑不受束缚,一切判断从现实出发,因势利导,灵活实用,才成功地从东北走到了北京。从康熙到乾隆,也正是在现实精神的指导下,才出现了连续百余年间多次不拘定势的政治创新,生机勃勃、充满进取精神的政治态势,不断生长、修正、完善的制度演变,才导致了康乾盛世的诞生。他们高举“法祖”之旗,法的正是祖先的现实主义精神和宏大气魄。

网络配图

恰恰是从高喊守成的嘉庆开始,清朝皇帝丢掉了祖先的精神内核。对失败的恐惧,已经注定嘉庆是个失败的皇帝。因为一个没有缺点的人,注定是平庸的人。一个不敢承担任何风险的统治者,注定不能成大事。在这“千年不遇之变局”前,要想挽救大清朝,最关键的不是勤奋,不是仁爱,也不是节俭,而是眼光、观念和勇气。

可惜,嘉庆皇帝缺乏的,就是这样一双能发现问题的眼睛和解决问题的勇气。大清王朝的不幸,就在于需要伟大人物的时候,坐在这个位置上的却是一个平庸的好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项羽为何失败?关键在于气质性格的缺陷吗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楚汉争霸的最终结局,是战败的项羽决心一死以谢江东父老。他说:“天要灭我,我又何必渡江苟延残喘!当初我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就算江东的父兄可怜我,让我继续做王,我又有什么脸面去见他们?即使他们不说,我难道不心中有愧吗!”把乌骓送给乌江亭长,项羽转身徒步离去。网络配图这乌骓顾名思义,是一

  • 揭秘:孟浩然为醉酒所害 口不择言得罪皇上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唐朝兴诗成风,大凡写诗作赋稍有名气的人大都混得不错。年届四十的孟浩然,亦按捺不住,便来到京城谋求一官半职。他找到交往甚笃的王维帮忙。当下王维得知来意便满口答应,并择日约孟到官邸饮酒畅聚。网络配图诗坛泰斗与翘楚雅聚的消息不知如何被当朝皇帝唐玄宗知道,竟突然摆驾到了王宅,见了孟浩然便询问诗作之事。孟见皇

  • 败坏朝纲祸国殃民:苏妲己真有这么大能耐?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纣王再坏终究是王,世人都说纣王昏庸无能,纣王无道造炮烙

    自古红颜多祸水,每个王朝的灭亡,几乎都会赖在一个女人身上。如果这个女人再漂亮一点,皇帝再喜欢她多一点,那她就必然不是好东西,就一定会把一个好好的君王给迷惑住,把一个好好的王朝给葬送掉,这几乎是颠扑不破的真理。苏妲己估计是这些女人的典范了,她的名声大震还得感谢《封神演义》一书的大力宣传造势。在这本以历

  • 祸国殃民的女妖精:揭历史上真实的苏妲己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苏妲己怎么变成妖的,妲己真的是红颜祸水吗,苏妲己到底是人还是妖

    看过《封神榜》电视剧的朋友,应该了解,真正的妲己只是苏氏之女,却奈何,纣王惹怒了女娲娘娘,便让狐狸精来祸害纣王。就这样,妲己成了狐狸精的代名词,商朝的灭亡,也就完全体现了红颜祸水的意思。网络配图妲己是纣王的妃子,皇甫谧曰:“有苏氏美女。”索隐国语有苏氏女,妲字己姓也。《国语》云:“有苏氏女,妲字己姓

  • 白起一生征战三十多年被称“人屠”双手沾鲜血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一生征战,一生征战几人回,白起指挥的著名战役

    白起的身上透着一股狠劲,这种心狠手辣造就了他杀敌百万的辉煌功绩,也使他成为了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综观白起的一生,他低调内敛,却有着惊人的毅力和创造力,同时他冷酷铁血,杀人如麻,这样一个有血有肉的战国名将,他的一生就像是一出春秋大戏。网络配图白起被称为“人屠”,他就像是个屠夫双手沾满了鲜血,“一将功成万

  • 天子也痴情 宋真宗偷情15载立卖艺女为后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李世民对宋玉致,张孝纯娶三妻,宋真宗简介

    在世人印象中,能当皇后的女子都应该是名门闺秀,至少也应该是贤良淑德,冰清玉洁。可是宋真宗赵恒的皇后刘娥,只是一个平民女子,如此还罢了,竟然还是已经嫁人的二手货。可是宋真宗还是丢了魂一样迷恋上了刘娥,甚至对刘娥的老公都恩宠有加,实在是帝王气象,气度恢弘,非小民所能比。刘娥有什么本事,可以让身份高贵,拥

  • 纣王为什么没杀闻太师?闻仲却为什么能活命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闻太师是纣王的什么人,闻仲怒斥纣王,纣王害怕闻太师

    纣王纵欲过度的皮囊下其实藏着一颗狼子野心,终其一生,他都想要把天下大权牢牢抓在自己手里。他宠幸狐妖,跟着她一起做坏事,并不完全是被美色所惑,而是妲己要做的事都是他心里想做的,正好顺水推舟。从他可以毫不犹豫杀了比干却对闻仲秋毫无犯这件事可以看出,纣王心里有一杆秤,与谁为敌、与谁为友他想得一清二楚。图片

  • 白起心狠手辣杀敌百万被称为千古第一杀神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九天杀神白起,万古第一杀神,万古大第一杀神

    白起的身上透着一股狠劲,这种心狠手辣造就了他杀敌百万的辉煌功绩,也使他成为了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综观白起的一生,他低调内敛,却有着惊人的毅力和创造力,同时他冷酷铁血,杀人如麻,这样一个有血有肉的战国名将,他的一生就像是一出春秋大戏。网络配图白起被称为“人屠”,他就像是个屠夫双手沾满了鲜血,“一将功成万

  • 残酷的慈禧太后是怎么处理清朝末年奇冤?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慈禧太后非常狠毒,慈禧太后死后为什么清朝就倒了,慈禧太后的重大错误

    在1990年代,有一部电视剧风靡荧屏,即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杨乃武与小白菜》。里面陶慧敏饰演的小白菜楚楚可怜,身陷囹圄,惹人无限同情,到底小白菜所陷之案内里如何?此案最后引得当时最高执政者慈禧太后瞩目,到底慈禧太后如何处理此案?且听我道来。图片来源于网络清末,杭州郊镇余杭县乡绅杨乃武家里租住着绰号小

  • 生前穷奢极欲慈禧告诉你败家娘们儿怎么炼成的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慈禧怎么才活到73岁,为什么没人能推翻慈禧,慈禧太后十八岁照片

    慈禧1852年入宫,赐号兰贵人,次年晋封为懿嫔,1856年生皇长子爱新觉罗·载淳(同治帝),晋封懿妃,次年晋封懿贵妃;1861年咸丰帝驾崩后,与孝贞显皇后两宫并尊,称圣母皇太后,上徽号慈禧。慈禧一生中三次垂帘听政,是清末政治权利的中心,其地位堪比唐代的武则天,而她日常奢华吃穿用度和宏大的葬礼,一直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