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残酷的慈禧太后是怎么处理清朝末年奇冤?

残酷的慈禧太后是怎么处理清朝末年奇冤?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649 更新时间:2024/1/17 1:33:19

在1990年代,有一部电视剧风靡荧屏,即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杨乃武与小白菜》。里面陶慧敏饰演的小白菜楚楚可怜,身陷囹圄,惹人无限同情,到底小白菜所陷之案内里如?此案最后引得当时最高执政者慈禧太后瞩目,到底慈禧太后如何处理此案?且听我道来。

图片来源于网络

清末,杭州郊镇杭县乡绅杨乃武家里租住着绰号小白菜的毕秀姑,毕秀姑相貌娇俏可人,爱穿白衣绿裤,外貌如同娇嫩欲滴的小白菜,故有此名。小白菜嫁给葛品连,杨乃武经常给小白菜教书、认字,教小白菜读经,二人交往密切,流言不径而走,邻里流传“羊吃白菜”。

同治十二年十月,杨乃武出门办事,十月初七,葛品连左腿患丹毒,俗称流火,十月初九日,葛品连面色发青,浑身发抖,不停寒战,刚开始以为葛品连上火加重,吃完药后反而病情加重了,众人认为葛品连上火的厉害的缘故,当日下午申牌时分(下午三点到五点),葛品连全身皮肤瘀斑,不治而亡。年轻力壮的葛品连暴病而亡,让人不能不浮想联翩,与水浒中潘金莲毒死武大郎何其相似。

葛品连的老母亲上告到余杭县府,余杭知县代领仵作(法医)来查看尸身,仵作沈祥拿出银针试毒,沈祥将银针刺入葛品连的尸身,银针变黑,仵作认为葛品连中毒身亡(注:部分毒物的毒理作用为干扰细胞的新陈代谢,即干扰细胞的氧化还原过程,故银针能试出部分氧化性毒物。不过发挥还原作用的毒物并不能试出,并且即使银针变黑,并不能说明亡人中毒,因为死亡过程中产生的代谢产物亦能使银针变黑,即使银针久放在空气中,也会变黑)。

图片来源于网络

邻里纷纷传言杨乃武与小白菜有私情,并且素日杨乃武爱打抱不平,知县当下认定小白菜与人勾结谋杀亲夫。知县将小白菜带回县衙严刑拷问,动用大刑,衙役用用烧红的铁丝刺小白菜双乳,用滚烫的锡熔浇小白菜的脊背,小白菜当即招架不住,供出与杨乃武合谋用砒霜谋害亲夫之事。但是知县拷问杨乃武,杨乃武抵死不认。知县仍将案情上报,知府及巡抚复核后草草结案。

同治十三年,杨乃武在狱中将写的辩状透过渠道送到当时监察机构都察院,其后又送到京师步军统领衙门,步军统领衙门将案子上报给慈禧太后,慈禧下令浙江巡抚重审。浙江命令满人湖州知州代审,当年同治皇帝驾崩,直到第二年才复审。重审后浙江巡抚以“未能审出结果”上报。其后刑科掌印给事中再次上报慈禧太后案中疑点,慈禧太后再次派浙江学政重审,此人与浙江巡抚为好友,又以严刑逼杨乃武与小白菜就范。

光绪元年,光绪皇帝的师傅翁同龢听闻此事,再次上报慈禧太后。慈禧太后遂将此案交与刑部会审,葛品连尸骨由余杭运入京中,由仵作重新验尸,综合一些医生的意见,葛品连确属疾病而死,在所有尸骨的检测中,没有发现任何中毒身亡,就是砒霜的成分(从葛品连病情推断,其为丹毒,即皮肤感染引起菌血症,然后全身重症感染以及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而死)。

图片来源于网络

慈禧太后得知真情后勃然大怒,判余杭知县刘锡同流放黑龙江,仵作沈祥以及其他相关人等30多位官员被革职、充军或查办,浙江巡抚杨昌浚、浙江学政胡瑞澜,杭州知府陈鲁一干官员100余位,革除顶戴花翎,永不续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生前穷奢极欲慈禧告诉你败家娘们儿怎么炼成的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慈禧怎么才活到73岁,为什么没人能推翻慈禧,慈禧太后十八岁照片

    慈禧1852年入宫,赐号兰贵人,次年晋封为懿嫔,1856年生皇长子爱新觉罗·载淳(同治帝),晋封懿妃,次年晋封懿贵妃;1861年咸丰帝驾崩后,与孝贞显皇后两宫并尊,称圣母皇太后,上徽号慈禧。慈禧一生中三次垂帘听政,是清末政治权利的中心,其地位堪比唐代的武则天,而她日常奢华吃穿用度和宏大的葬礼,一直被

  • 和珅凭借什么“反腐高招”赢得乾隆帝赏识宠信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和珅的经历,和珅的才能,和珅为人

    和珅是清朝被揭发出来并被处死的最大的腐败分子,但是他也曾经作为“反腐败”的先锋,查获一桩桩腐败案件,并得到乾隆皇帝的高度赞赏。和珅是清朝被揭发出来并被处死的最大的腐败分子,但是他也曾经作为“反腐败”的先锋,查获一桩桩腐败案件,并得到乾隆皇帝的高度赞赏。那么,和珅有着怎样的“反腐高招”?他又是如何从“

  • 孙权可谓仁义之主举贤授能和善而有雅量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的根本,举贤,行仁义

    读《三国》,最优秀的君王还数孙权。孙权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杭州富阳)人,孙坚之子,孙策之弟。从十八岁始,孙权继父兄之业治理江东,直至寿终七十一岁,称帝三十一年。孙权在位期间,东吴疆土倍增,国力由弱到强,与“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魏鼎足而立,成为一方强国。虽处战火纷飞的三国时代,却能保一方国泰民安。曹操

  • 宋太祖赵匡胤如何用打架来决定文状元的人选?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宋太祖赵匡胤的儿子,赵匡胤定下的祖训原文,赵匡胤都检点相当现在什么官

    话说古代科举考试,谁能中状元,考的当然是诗书文章,书生们日夜苦读圣贤书,勤练文章,为的就是能在乡试、省试甚至殿试上一展身手,争取“一举成名天下闻”。至于展的什么身手,当然是锦绣文章。然而,历史那么长,故事那么多,什么奇闻没有?什么奇葩没有?在宋太祖的那个年代,能不能当上状元,不全靠笔杆子讲话,有时候

  • 清朝“议罪银”制度:什么人才有资格花钱免罪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清朝强大吗,清朝对中国领土的贡献,九子夺嫡有多惨

    清朝乾隆年间,官场上流行一种“议罪罚款”的制度,说白了,就是官员犯了错,上缴一部分“议罪银”便可免罪。这是有明确条文规定的,比如在《钦定吏部处分则例》卷四十八中载明:“官员承问引律不当,将应拟‘斩’、‘绞’人犯错拟‘凌迟’,及应拟‘监候处决’人犯错拟‘立决’者,承审官降一级调用,审转官降一级留任,臬

  • 揭秘乾隆靠什么维持自己“节俭圣君”的形象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乾隆聪明过人,乾隆皇帝长寿秘诀,只能靠才能维持得了生活

    皇帝的“荷包”,令人直接想到的似乎应该是国库。其实中国的皇权制度中,皇帝的个人用度与国家财政分离是很早的,汉代有少府负责皇室用度,所仰仗的收入来源,是山林川泽之利。此后的历代中央王朝也基本延续了皇室收支与国家财政分离的制度,横向比较欧洲及西亚的中央集权君主,这套财政制度相当高明。网络配图但接下来的问

  • 揭秘:中国古代哪位皇帝登基后还被人打耳光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李存勖(885-926),沙陀人,李克用长子。幼读《春秋》,略通文义。成人后,状貌雄伟,有熊虎之姿。学习骑射,勇武过人。青年时,随父征战,机敏有谋略。李克用曾被朱全忠所困,地盘狭小,兵力不足,非常悲观。李存勖说:物极必反,现在朱全忠恃其武力,穷凶极恶,吞灭四邻,还时刻想篡夺帝位,这是自取灭亡。我们应

  • 她是慈禧的救命恩人为何会被慈禧迫害致死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赛金花,原名赵彩云,是晚清的名妓。在联军侵华期间,慈禧太后带皇上扔下百姓逃跑,在这种情况下,赛金花阻止了联军众多的暴行,还说服八国联军统帅德国人瓦德西放弃了要慈禧太后抵命的条件,促成了议和,老百姓便把所有的功劳都放到了赛金花头上,更疯传她就是“九天护国娘娘”。图片来源于网络按理来说,救了慈禧的命的赛

  • 揭秘:乾隆帝为何把资质平庸的嘉庆定为接班人?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乾隆没死就传位嘉庆吗,嘉庆平庸的好人,为什么说嘉庆平庸

    清朝初期能出现四海臣服、国威振奋的强盛局面,能够出现长达130多年之久的“康乾盛世”,除了执政者们个个都具备匡扶社稷、治国安邦的杰出才干外,还在于他们都选择了优秀的继任者。如雄才大略的康熙、励精图治的雍正、锐意进取的乾隆,无一不是上任皇帝生前所精挑细选的最佳接班人。网络配图嘉庆是乾隆皇帝的继任者,也

  • 一波三折:溥仪为何三登“皇帝”宝座?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溥仪被谁推翻,一波三折什么梗,溥仪怎么3岁登基

    导读:溥仪一作为清朝的末代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帝,所受的关注很多,舆论压力也十分大。溥仪的皇帝之路十分坎坷,他曾经三登皇位,这是为什么呢?提到溥仪,许多人都知道他是满清十二帝最后的一位皇帝,是为宣统皇帝。他在清朝这十二个皇帝当中,有六个独到之处,一是十二个皇帝当中最后的一位皇帝,二是登基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