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元璋玩伴汤和是唯一陪他走到最后的开国功臣

朱元璋玩伴汤和是唯一陪他走到最后的开国功臣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1313 更新时间:2024/2/9 18:45:00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他的开国功臣大部分都来自于他小时候的玩伴,以及出家当和尚在淮西化缘时结交的英雄好汉。当然还有一部分来自于他起兵之后投奔他的智士能人。像明朝第一开国功臣李善长,被朱元璋视为“吾之子房”的刘伯温等等。但是这些功臣在明朝建国后几乎都被朱元璋屠戮殆尽了,唯一一个逃过朱元璋屠刀的,并且陪他走完人生最后一段旅程的人,就是汤和

1、汤和是朱元璋的少年玩伴,也是朱元璋跟随时间最长的开国功臣

网络配图

汤和是朱元璋少年时期的玩伴,他于1326年出生在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孤庄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和朱元璋不仅是同乡,而且在一条小街上长大。小时候的朱元璋和同村的小伙伴们喜欢玩一种“扮皇帝”的游戏,朱元璋每次都是头戴一顶由树枝和稻草编成的“皇冠”,站在小土丘上,汤和同其他的孩子们就在平地上分主次站定,对着朱元璋山呼万岁。朱元璋仿佛理所应当似的,给他的这些小伙伴们分封功爵:他为大将军,他为丞相......而汤和从小就能看出他惊人的军人天赋,在嬉戏玩耍时,他总是喜欢统率群童,练习“骑马射箭”。

成年之后的汤和身高七尺,举止洒脱,沉稳敏捷,善于谋略(明史)。当时的元政府已经腐败到了极点,全国各地农民起义的势头已经如星火燎原般席卷开来。汤和和朱元璋的老家濠州钟离村由于饥荒和瘟疫,整村人十去其八,朱元璋的父母,大哥,全部饿死。汤和一家人也没能幸免于难。1352年(至正十二年),汤和带领同村十多个壮士参加了郭子兴的红巾军,从此走上了反抗元朝罪恶统治的道路。

汤和比朱元璋参加起义军的时间只早了几个月,他在郭子兴的队伍里因作战勇敢很快就被封为千户。当他立足稳妥后,很快就给在皇觉寺出家为僧的朱元璋写信,叫他一起来入伙。朱元璋看过信之后,内心还有点犹豫不觉,他烧掉了汤和的信。毕竟造反是一条不归路,已经失去一切的朱元璋绝对不能轻易地去冒这样一个杀头的危险。但是寺庙里有人告发朱元璋,说他与反贼首领有书信往来。朱元璋再无回头的余地了,就这样,他收拾了包裹,星夜程赶往濠州城投奔汤和。

网络配图

2、汤和在朱元璋面前从不僭越,非常识时务

汤和这个人最大的特点,就是他非常非常地识时务。相信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才能使得他在几十年后的腥风血雨中保全自己,获得一个寿终正寝的结局。而且他的识时务这一特点,在他与朱元璋的童年生活中,以及朱元璋投奔于他参加起义队伍的军旅生涯中,都表现了出来,而且始终不变。

汤和比朱元璋大三岁。小的时候,汤和家境较朱元璋好,而且身材也比朱元璋高大,但是总是可以看到汤和对小小的朱元璋唯命是从,仿佛朱元璋是他的老大哥一样。从军以后的头几个月里,朱元璋以新兵的身份加入起义军,是没有任何官职的。但是我们总能看到身为千户的官职比朱元璋大的多得多的汤和,总是跟在一个相貌怪异的士兵的后面,而且对这个士兵马首是瞻。这个士兵也毫不谦虚,仿佛这一切天经地义。也许那个时候的汤和,就早已发觉到朱元璋远非池中之物。也许在朱元璋的身上有一种天然的领袖气质,使得汤和不得不肃然起敬。

1353年(至正十三年),汤和随朱元璋进攻大洪山,攻克滁州,汤和因为功劳甚大被授为管军总管。次年又随朱元璋攻取和州。此时的朱元璋也因功被封为镇抚。当时,郭子兴手下的将领大多是朱元璋的同辈,都不肯居于朱元璋之下。其实说起来,随郭子兴起义的,大都数都是大字不识几个的庄稼汉,或者聚众山林打家劫舍的土匪。纵容朱元璋的官职比他们高,他们也不见得就能受到朱元璋的约束。可是也只有汤和不一样,惟独他认真谨慎地听从朱元璋的指挥,唯命是从。此后的几十年间,从朱元璋脱离郭子兴到成为一方诸侯争雄天下,汤和和朱元璋的这一角色关系从未改变。

网络配图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汤和被授以征西将军职位,仍然四处征战。但是汤和对于战争的兴趣似乎没有那么强烈了。1370年(洪武三年),明军北伐,汤和亲自请命在明州造船,转运粮草。不是他不想打仗,此刻的他实际上已经想逐步放弃兵权了。1372年(洪武五年),汤和以右副将军的身份,随大将军徐达北伐。一路上汤和唯徐达的命令是从,他没有蓝玉那种个性张扬逞勇斗狠的心态了。一直到1378年(洪武十一年),汤和被晋封为信国公,俸禄三千石。此后的时间内,汤和一直保持低调的行事风格,很少领兵外出打仗了。

3、汤和是唯一一个得到善终的明朝开国功臣

1388年(洪武二十一年),朱元璋年事已高,心中不愿诸将长期统领军队,只是还没有公开采取措施。汤和洞察出了朱元璋的本意,因此寻找机会对朱元璋说道:“臣年事已高,不能再指挥军队驰骋战场了,希望能返回故乡,为将来死去找一片容身之处。”朱元璋听后大为高兴,解除了汤和的兵权,开始在中都凤阳给汤和修建府第。一年后(1389年,洪武二十二年),城终于筑成。汤和返京复命,凤阳新宅也已建成。汤和便带领妻子儿女去向皇帝辞行,朱元璋十分高兴,赐他黄金三百两、白金二千两、纸纱三千锭、彩币四十多套,赐给其夫人胡氏的物品也一样多,并且下诏褒奖,诸功臣无人能与他相比。从此以后,汤和每年一次上京朝见。

汤和在功成名就,位极人臣,蒸蒸日上之际,悄然选择了归隐,不得不说是一个十分明智的人。他是最早跟随朱元璋的功臣之一,却从来不自持功高,骄横跋扈。他和每一个开国元勋都能保持友好和善的关系,这也为汤和在朝廷和军中赢得了很好的人情关系。汤和在朱元璋面前从来不僭越半步,他识时务,通人情,这使得他成为朱元璋手下唯一一个得到善终的开国将领。

网络配图

1390年(洪武二十三年)农历正月初一,汤和到京师给朱元璋拜年时,得了急症,不能说话。朱元璋即日亲临探视,长久叹息之后,让他返回故乡。待汤和病稍好一点时,朱元璋又命人将他接到京城,让他坐车进入内殿,设宴慰劳,关怀备至,并赐黄金、布帛、御膳、法酒等等。1394年(洪武二十七年),汤和病情日渐加重,不能站立。朱元璋想见汤和,便命他坐车前往觐见,朱元璋用手抚摸着他,与他详细叙谈家乡故旧以及这些年来兴兵的艰难。汤和已经不能对答,只是不停地叩首。朱元璋见此情形,泪流不已,厚赠黄金、布帛作为丧葬费用。1395年(洪武二十八年)夏天农历八月,汤和病逝,终年七十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隋文帝杨坚竟是没有污点的完美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隋文帝是怎样的一个皇帝,隋文帝杨坚有多少个妃子,隋文帝只有一个女人吗

    自古帝王有英明者也有荒唐者,要做到完美实在难,隋唐时期是世界公认的强盛的时期,尤其是隋朝时期,隋朝打下的疆土甚至到了唐朝最强盛的时期都没能完全控制,可见隋朝真正是有多恐怖。隋朝建立者杨坚可以被称为完美皇帝,因为在他当上皇帝之后基本没污点,《隋书》中对他的评价是“深思治术”,杨坚性格沉稳内敛,治国有道

  • 雍正死亡谜团:200斤黑铅运进圆明园12天便猝死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火烧圆明园死了多少人,雍正死亡之谜,圆明园是雍正的府邸吗

    档案记录:八月初九日,总管太监陈久卿、首领太监王守贵一同传话,圆明园二所用牛舌头黑铅二百斤。当天,这二百斤黑铅便运入园子。黑铅是炼丹常用原料,更是一种有毒金属,过量服食可使人致死。八月初九日,二百斤黑铅运入圆明园,十二天后雍正在园内暴亡。雍正在与道士们打得火热的同时,皇家园林圆明园开始升火炼丹了!皇

  • 春秋小国遂国:唯一被仁君齐桓公屠城的诸侯国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齐桓公,春秋时齐国国君,在管仲的辅佐下“尊王攘夷”、“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位公认的一代霸主。然而,就是这样一位秉持着公平与正义的霸主,竟然也曾经狠心用屠刀灭掉了一个国家。齐桓公在称霸的过程中,一直在遵循管仲给他制定的对外政策——那就是亲近邻国、帮扶弱小。因为一个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

  •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如不自封皇帝还有其它昵称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皇帝一词来自于嬴政,很好奇嬴政如果不管自己叫皇帝的话,还可以叫什么来形容他的功绩?什么样的称号可以配的上他?历史上真的有这么一个称呼,那就是:真人。网络配图《史记·秦始皇本纪》:“ 始皇曰:吾慕真人,自谓‘真人’,不称朕。”请叫嬴政为赢真人。秦始皇是赢姓赵氏,古时男子称氏,女子称姓,所以秦始皇

  • 西汉灵帝刘宏的“裸泳馆” 女人穿衣服令人厌恶?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仔细盘算起来,开创大汉江山的刘邦,本身就是一个脑子灵活,可惜,动作下流的帝王。后来,他的大汉王朝分裂为西汉、东汉两大块。等到汉灵帝即位之后,更能清清楚楚地看到,刘氏宗亲“下三烂”的做派。汉灵帝,名叫刘宏,名声很臭的东汉皇帝。在其统治期间,“党锢之祸”兴起,宦官把持大权,公开标价卖官,肆意大兴土木,百

  • 揭秘明朝功臣傅友德为何被灭九族?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开国大将傅友德,武功盖世,戎马半生,功勋卓著,为大明江山稳固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战功赫赫的人,却为何被诛灭九族?傅友德后人下落何处?明朝开国元勋之一的傅友德,在明太祖朱元璋为夺取天下南征北战的年月,他是朱元璋军事上的左膀右臂,曾在大大小小的战役中出生入死,于明朝江山社稷有不朽之功勋。

  • 揭秘解缙为何被锦衣卫埋入雪中冻死?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解缙明朝初年重臣,官至内阁首辅,因大胆之言而获罪以无人臣礼之罪,被埋入雪堆冻死。网络配图在江西吉水县城气象局院内,有一个杂草丛生的荒凉古坟,在院子里的一个高坡之上,有一个不太起眼的坟堆,坟堆前有一个类似牌坊一样的墓碑,别看这座坟很不起眼,墓碑上刻的内容确是非常吓人,正中刻的是:明右春坊大学士解文毅公

  • 项羽设下鸿门宴 为何刘邦却没死?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项羽和刘邦是清朝末年农民起义军中的两大领袖。项羽进入咸阳后在鸿门设宴欲取刘邦性命,但最终却造就项羽失败刘邦建立汉朝。我们要探讨的问题是:鸿门宴上刘邦为何没有死?这得从项羽的心理谈起。首先,项羽是守义的谦谦君子。网络配图中国人讲究一“义”字,古语曰“舍生取义,杀身成仁。”项羽,出身于楚国项氏望族,他秉

  • 朱元璋那么喜欢朱棣 为何却将皇位传给孙子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朱元璋驾崩后位孙子朱允文,朱允文削蕃,叔叔朱棣起兵谋反。自己做皇帝,这是我们大家都知道的事情,不用多讲。开始朱元璋立太子是长子朱标,但无奈太子英年早逝。不得不重新立太子。按说朱元璋儿子众多,他完全可以从诸子中择贤而立,比朱允炆优秀的多得是。为什么非要传位给朱允炆呢?赶快跟着小编一探究竟!网络配图朱元

  • 皇太极驾崩 多尔衮为什么不夺皇位?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爱新觉罗·多尔衮(1612年11月17日—1650年12月31日),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四子,阿巴亥第二子。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出生于赫图阿拉(今辽宁省新宾县老城)。清初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多尔衮是自努尔哈赤、皇太极之后大清第三代政权的核心人物。他16岁统兵,征蒙古,伐朝鲜,讨大明,战无不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