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嘉庆帝清朝第五代君主 他是不是一个平庸的皇帝?

嘉庆帝清朝第五代君主 他是不是一个平庸的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071 更新时间:2024/1/5 20:12:22

嘉庆皇帝是清朝史上,唯一一个从太上皇手上继位的皇帝。对于嘉庆帝的评价褒贬不一,下面,我们就来具体谈一谈。

皇帝驾崩,天崩地裂,但比这更重要的是新一代君主的确定。古语讲,国不可一日无君,而且,清朝皇族家法规定,不立新君,就不能为先皇发丧。可是,嘉庆帝临终没有一句话交代,于是,群臣决定找嘉庆帝的立储密旨。清朝雍正以来,实行秘密建储制度,皇帝生前准备一道死后才发生效力的诏书,上面写着继承人的名字。按说嘉庆帝年逾六旬,不可能不考虑继承人的问题。

网络配图

军机大臣亲手对嘉庆帝的遗体搜身,没有;又打开了太监从北京带来的十几只箱子,翻了个底儿朝天,依然没有。难道是压根儿就没有立储密旨?群臣找不到嘉庆帝的立储密旨,急得团团转。据《清史稿·宗室禧恩传》记载,在这种情况下,内务府大臣禧恩(多尔衮的后人)建议不找了,立即拥立嘉庆帝的次子绵宁继位。

嘉庆帝一共有五个儿子,长子生下来不久就死了,连名字都没有。此外四个儿子长大成人,分别是:次子绵宁今年三十九岁、第三子绵恺二十八岁、第四子绵忻十六岁、第五子绵愉七岁。此时,绵宁、绵忻在承德避暑山庄,另外两个儿子留在北京。

显而易见,绵宁的优势是突出的,他实际上是长子,又是嫡出,在宗法社会里,这两点无可逾越。更何况他此时的身份是亲王(智亲王),爵位最高,在镇压天理教攻打紫禁城的事件中立下大功,就算找不到嘉庆帝的立储密旨,难道嘉庆帝还会选择别人吗?

但是,军机大臣托津、戴均元认为事关重大,必须以立储密旨为准。不能责怪他们的慎重,毕竟选择新君关系着国家的稳定,此时朝廷又不在北京,稍有不慎都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禧恩与他们争得面红耳赤,绵宁则呆立在一旁,一边抽泣,一边冷眼旁观着他们的争吵。据《清史稿·宗室禧恩传》记载,后来终于找到了立储密旨,上面果然写的是立绵宁为皇太子,于是,争议停止,群臣拥绵宁继位。绵宁随后改名旻宁,年号道光。

不过,道光帝可不是这样说的,他说嘉庆帝临终召见大臣,公匣,宣示立储密旨,立他为皇太子,然后遵旨继位。他命军机大臣拟定的《嘉庆遗诏》、主持编纂的《清仁宗实录》,都是这样记载的。

网络配图

两种记载截然相反,总有一个是错误的吧?其实,也可能两种说法都不正确。历史上充满了悬疑未解之谜,中国古代的政治是不透明的,越是重大的事件,越是由极少数人在极度机密的状态下决定的。对于这些悬疑未解之谜,史学工作者往往也束手无策,这或许就是历史学的魅力所在吧。但也应指出,不管如何,无论是当时还是后世,道光帝继位的合法性均未受到过质疑。

道光帝的父皇嘉庆帝谥号为“睿皇帝”,全称:受天兴运敷化绥猷崇文经武孝恭勤俭端敏英哲睿皇帝,庙号仁宗。道光元年(1821 年)三月下旬,葬嘉庆帝于易县清西陵之昌陵,于是,“嘉庆”及其时代就永远付诸历史长河的滚滚东流中了。

嘉庆帝及其王朝在中国历史上处于一个十分尴尬的地位:一方面,嘉庆帝一生为乾隆帝的光芒所掩盖,而史学家的目光又为道光年间天翻地覆的社会大变革所吸引,结果嘉庆帝及其王朝差不多成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盲区”;另一方面,这个王朝正好处于古代历史的最后一页和近代史的前夜,这使得嘉庆帝及其王朝成了史学领域中的一个“两不管”地段。以致史学界对嘉庆帝及其王朝长期未作充分研究,对嘉庆帝也有一些误解,其误解主要有两个。

第一个误解,中国史学界普遍认为嘉庆帝是个才干平庸的皇帝。嘉庆帝真的很平庸吗?

嘉庆帝亲政初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清除了和珅,见识透彻、立场坚定、手段老到、恩威并用,处理得恰到好处。既顺应了一般的民意,又没有给朝局带来不稳定的因素,史学界公认这是嘉庆帝一生中最出彩的一笔。在这点上,不比列祖列宗逊色。但是,嘉庆帝一生除了诛除和珅这件事儿,似乎就找不到更出彩的地方了。难道他是“英明一时,糊涂一世”?这于情于理也说不通,可又确实乏善可陈,这是为什么呢?

嘉庆帝是清朝入主中原之后的第五代君主,此前经过了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四代。祖宗给他留下了一笔丰厚的遗产,对于嘉庆帝来说,这些遗产既是一笔财富,也是一个沉重的包袱。就此而论,嘉庆帝比列祖列宗面对的束缚要多得多,也艰难得多。

应该指出,祖先赋予嘉庆帝的使命就是守成,尤其是经过康熙、雍正、乾隆三代雄才大略帝王一百多年大刀阔斧的建设,开疆拓土、创立制度的使命已经完成,王朝进入稳定期,祖宗的遗产必须继承,祖宗解决不了的难题,嘉庆帝也不必枉费心机去谋划解决之道。从这个角度来看,“平庸”或许是一个必然的选择,或者就是他的历史使命。

网络配图

另外,也应指出,所谓平庸与否,都是相对而言的。嘉庆帝是乾隆帝的儿子,人们愿意拿他与他父亲比较。固然,从一个帝王应该具备的素养上讲,比如应变能力、对国家的驾驭能力,嘉庆帝不如乾隆帝,但是,嘉庆帝依然具有很多优点。比如,在对国家的责任感上、在勤政治国方面,他不输于父亲乾隆帝;在为人本性上,他比父亲乾隆帝要高上一筹。他为人宽厚、做事低调、崇尚节俭、任劳任怨、不制造冤假错案,遇到委屈,往往自己承受,一般不迁怒别人。嘉庆帝一辈子仅大办过一次生日——六十大寿,为此十分自责,不断唠叨下不为例;一想到父亲乾隆帝曾五次普免天下钱粮,而自己君临天下二十多年不能做到这一点,就十分内疚,甚至下诏向臣民解释他的苦衷。六十大寿的时候,不管国家财力如何紧张,坚持说服臣子同意免除了臣民的两千多万两白银的赋税负担,让人民得些实惠。当他在批阅镇压白莲教起义的奏折的时候,痛心地说这些被屠杀的白莲教徒都是我的赤子,出于无奈才起来造反。在中国帝王之中,能做到这一点是很少的。所以,他死后臣子给他拟定了“仁宗”的庙号,并公认他像他曾祖父——康熙大帝,是一位宽厚仁慈的君主。

总之,嘉庆并非是一个平庸的皇帝,而是有一定能力、宽厚仁慈的君主。应该承认,在清朝入主中原之后的十位君主中,嘉庆帝在能力上次于康熙、雍正、乾隆三位君主,能位居第四位;要讲品格修养,他仅次于康熙帝,能排在第二位。综合排名在清朝帝王中位居中游偏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李自成太悲剧!灭了大明却还是失败了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清军人关,定鼎北京。要完成统一中国,首要战略还是消灭李自成的大顺国,为此全力以赴;李自成军却屡战屡败,一蹶不振,直至崩溃。 放弃北京,逃进西安 李自成在山海关惨败。顺治元年(1644)四月二十六日逃回北京。 早在出征前,李自成和主要将领们就有返回西安的打算,此次战败更使他们下定了决心。网络配图同月二

  • 东晋灭亡:晋朝的最后一个皇帝是谁晋朝是被谁所灭?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东晋灭亡刘裕掌控朝廷,荆州刺史刘毅忌妒,意图举兵。412年刘裕抢先讨伐之,刘毅兵败自杀。谯蜀为东晋叛将谯纵所建。在405年时,益州刺史毛璩率军讨伐江陵桓振,蜀军不愿远征,便推谯纵为主叛晋。随后攻陷成都,杀死毛璩,谯纵也自号成都王。408年晋廷派刘敬宜率军讨伐但失败。413年刘裕派西陵太守朱龄石率军西

  • 晋朝的军事制度及实力 晋朝的名将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军事世兵制西晋的军事制度沿袭曹魏,采用世兵制。晋武帝颁布去州郡兵及封国制,并任众王都督诸州军事。东晋兵制袭用世兵制,并以募兵制补充兵力。由于中央衰落,军力外重内轻,地方方镇较不受朝廷管辖。谢安为了巩固中央,建立北府军。网络配图西晋军队分为中军、外军和州郡兵,中外军全部兵员都来自军户。中军直属中央,编

  • 朱元璋为何不把皇位传给朱棣却传给朱允文?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朱元璋有26个儿子,但是成器的不多。所以他越到晚年越发愁——这么大的江山,交给谁?长子朱标当然是最适合的人选,他是马皇后亲生。朱元璋一登基,就册立13岁的朱标为皇太子,并精心培养25年。网络配图到朱标38岁,身体开始出现问题,身上长了个大肉瘤,折磨得寝食难安,异常痛苦。朱标的长子朱雄英10年前已经死

  • 揭秘三国时期能让诸葛亮都自叹不如的奇才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诸葛亮所赞的这位“子初”,就是刘巴。刘备也曾赞之曰:“子初才智绝人,如孤,可任用之,非孤者难独任也。”厚脸皮刘备在夸刘巴时没忘了把自己也顺带地夸了一下。意思是说,子初此人才智绝人,只有像孤这样的英雄才能用之,孤之外的其他人想驾驭他可就难了。网络配图刘巴,字子初,荆州零陵人。出身官宦世家,其祖父刘曜,

  • 揭秘汉灵帝刘宏让后宫女子穿开裆裤是怎么回事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我国史书的记载上,皇帝非常多,有的能够让天下太平富裕,但是有的皇帝却是荒淫无度,不理朝政,汉灵帝就是其中的后者。这位皇帝在历史上记载的是作风和名声很臭的,而且是极度淫乱的。他不仅在后宫妃嫔众多,而且还特别喜欢临幸自己身边的宫女,只要是汉灵帝看上的就没有能逃掉的,汉灵帝是如何临幸宫女的呢。哪怕是已经嫁

  • 朱元璋警告百姓:宁可饿死也不要起来造反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朱元璋本人就是大元王朝的推翻者。他食元朝之毛,践元朝之土,世受元朝雨露之恩,却起兵打倒了大元,这怎么解释?虽然谁握住了刀把子谁就有了话语权,但要把这个道理讲圆满,也实在太考验人的智商了。朱元璋开始是这样解释的:他当初参加起义,只是为了吃饭活命,并不是为了推翻元朝。他不断强调自己加入起义军实在是迫不得

  • 奇葩皇帝赵匡胤:皇位不传儿子传弟弟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赵匡胤这位宋朝的开国皇帝,从出生那刻起就自带传奇色彩!网络配图赵匡胤出生时赤红的光照满屋子,奇异的香味过了一晚上都未散去。身体上有金色,三天都未改变。曾试骑一匹烈马,也不给马套上笼头,烈马跑到登上城楼的斜道上,他的额头撞在门楣上人从马上掉下来,人们以为他的脑袋一定会被撞碎,不料赵匡胤却从地上慢慢起身

  • 三国中东吴阵亡的大将排名 排第一的当然是他!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时期东吴最强的武将是谁?东吴将领的排行,估计很多人很模糊,没有个清晰的认识。反而,大家心有所属的蜀国,还有魏国都很熟悉。蜀国有五虎将,魏国有典韦、许褚、庞德、张辽、徐晃、张郃等。蜀国五虎将,都知道是谁吗?虽然东吴的武将在英勇方面不及蜀魏,但是在战略指挥上还是处在一流水平的,在与魏国、蜀国的交锋中

  • 明朝最好的皇帝为什么是明孝宗朱祐樘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历时276年,共16个皇帝,然而在这16位皇帝当中,最好的皇帝竟然不是开国皇帝朱元璋,而是明朝第九位皇帝朱祐樘!网络配图原因一:在明朝这个宦官当政最厉害也是最严重的朝代里,能做到在位期间不任用宦官,不宠信宦官的皇帝很少,明孝宗皇帝就是一个。继位后首先驱除宫内奸臣,任用王恕、刘大夏等为人正直的贤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