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一代枭雄李元昊的一生经历了什么?

揭秘:一代枭雄李元昊的一生经历了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144 更新时间:2024/1/21 9:43:28

李元昊(公元1004年-1048年),党项人。西夏开国之君,据西北之地,对宋作战,三战三捷。在他之前,其祖、父两代,一直向北宋称臣,北宋无西北之患,可集中力量对付辽国。元昊横空出世,宋朝从此进入多个北方强邻环伺的时代。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公元1041年,一支数千人的北宋轻骑,疾驰到好水川。

这是宁夏六盘山的一处要塞,入口狭小,腹地开阔,路边全是悬崖峭壁。奇怪的是,刚才和宋军一交手就吃败仗、沿路丢盔弃甲的西夏兵,到此不见影踪。

“快看,路上有几个箱笼。”

箱笼里传来“咯噔”之声,宋军好奇地打开了。领军的任福,沉浸在乘胜追击的喜悦中,早忘了上司韩 琦“能战则战,不能战则绕行背后”的交待。直到箱笼中呼啦啦飞出了一群鸽子,他才猛然回神:“信鸽!我们中伏了!”

西夏军队从山谷中涌来。凭着鸽子的盘桓,他们轻而易举锁定了宋军位置,一举围歼。7000宋军,或阵亡,或跳崖,任福也以身殉国。战况之惨烈,震惊北宋高层,引发了一场人事地震,朝中重臣韩琦引咎辞职。

好水川之战,信鸽第一次用于作战。此计,出自西夏皇帝李元昊。

打造西夏式文明

1004年,正当宋辽签下“澶渊之盟”、宣告休战时,李元昊出生了。这个巧合,像是老天对宋朝命运的一个苦笑:防得了辽国,防不了西夏。

对家族而言,李元昊的出生也是一声苦笑:祖父李继迁去世了。这位党项人的一代英雄,以向北宋称臣为代价,在西北站稳了脚跟。

李元昊之父李德明,继承了“夹心饼”政策。在外交文书中,称大宋为南国、契丹(辽)为北国。两不得罪之余,悄然在边境走私,积累财富。

小时候的元昊长得很漂亮,“圆脸高鼻深目”,读兵书、习佛经、学汉语藏语回鹘语。某天,父亲告诫他“吾族三十年衣锦绮,此宋恩也”,永不可背宋称帝。元昊当即顶了一句:“英雄之生,当王霸耳,何锦绮之为!”

李元昊说到做到。成年后,他征战于河西走廊,接连攻下张掖、敦煌、安西。一时间,党项人横扫西北大地。

等到他老子两腿一伸荣登极乐,李元昊便大展拳脚了。

但李元昊十分清醒,并不急于对外征战,而是对内塑造民族特性。他宣布,从此舍弃唐、宋皇帝赐的李、赵国姓,改回党项姓氏;颁布“剃发令”,凡党项男子,三天内一律剃光头顶,只留边缘一圈结成短辫,否则格杀勿论。他自己率先换上了新发型。

这条“剃发令”,颇有“留发不留头”的意味。但其聪明之处在于,仅限党项人恢复民族传统,绝不强求他人。

在衣着上,李元昊选择了回鹘服饰。当时,在西北头戴尖顶冠,身穿白色的圆领、窄袖、收腰长袍,是最时尚的打扮,“回鹘衣装回鹘马”风行一时。

但党项一族,游牧四方,散漫惯了,单靠发式和服饰来统一民族特性,远远不够。李元昊想到了文字。自秦始皇以来,“书同文”就是凝聚民心的不二法宝。元昊创造了十二卷单字,党项语流行起来。西北一带的人们写一张欠条,顺手就是党项文,而不是汉字。直到明朝,党项文才渐渐消失。

文治既成,其他诸如州郡、兵制,对李元昊来说,不啻小菜一碟。公元1038年,李元昊建立了“大白高国”。消息传到开封,宋朝称之为“西夏”。

北宋遇西夏,“一战不如一战”

万事俱备,李元昊对宋朝刮起了第一场飓风:“臣偶拟狂斐,制小蕃文字,改大汉衣冠……称王不喜,朝帝是从……”公然宣称不再臣服于宋朝。

宋仁宗接到书信,狠狠地拍案而起!怒归怒,可宋朝一点防备都没有。边境线太长了,从辽国到西夏,宋朝疲于应战。李元昊不同,他有备而来,开始了一生中最精彩的“三战”:1040年三川口之战、1041年好水川之战、1042年定川砦之战。三战三捷,令宋朝宰相吕夷简触目惊心,哀叹“一战不如一战”。

三川口之战,李元昊兵临陕西延州城下。驻守延州的范雍,急急忙忙张贴布告:谁能斩杀或者活捉元昊,奖黄金万两。李元昊一看,轻蔑一笑。过几天,一张落款为“西夏皇帝”的榜文也贴满了延州城:谁能斩杀或者活捉范雍,赏铜钱二两。

范雍再无能,毕竟官至知州,调兵遣将的余地还是有的。两路宋军,疾驰延州救援。就在城外,援军遇到了一个自称是范雍手下的人:“范大人说了,怕有奸细混入城中,请大军分批进城。”

援军不辨真伪,连忙随他前行。到了三川口,忽然杀声震天,西夏兵从四面八方的山头上冲下,李元昊站在高处,得意洋洋。两路援军,尽数覆亡。

三川口之战,震惊北宋。打不过辽国,可以说他们羽翼已丰,又占据了幽云十六州之险。可区区一个西夏,刚刚立国,甫一交战就是大败,岂有此理!

韩琦、范仲淹临危受命,奔赴陕西。

李元昊经过几次小打小闹的试探,知道了范仲淹的厉害,便告诫手下:“小范老子(范仲淹)腹中自有数万甲兵,不比大范老子(范雍)可欺也。”他把目标转向韩琦。但韩琦帐下的任福,先下手为强,连夜进兵西夏白豹城,把全城杀戮一空。

接到战报的李元昊,咬牙切齿。白豹城是他苦心经营的粮草重地,他定要反击。

他选择了好水川,于是有了本文开头的一幕。

好水川之战,也印证了李元昊平生唯一劲敌范仲淹带兵之道的正确。当范仲淹以52岁的老病之躯奔赴前线时,他并不同意韩琦的“主动出击”,而是坚守,用持久战消耗西夏兵力。三次大战中,唯有范仲淹驻地没有多少损失。战后,范仲淹修书一封,寄予李元昊,劝说他投降。

信坑顶没用,但李元昊记住了范仲淹先礼后兵的气度。范仲淹去世,他在边境设坛祭祀。他们分属于交战双方,有民族宿怨,无个人私仇。敬重对手,也是一种英雄美德。

暴君和他的4个女人

战争铸就英雄,但也制造暴君。

李元昊在杀戮中长大,以征战为生,这扭曲了他的性格。他的舅舅卫慕山喜,是他祖父李继迁留下的重臣。公元1034年,舅舅暗中篡权,为元昊识破。元昊大开杀戒,把舅舅一家抛进黄河溺死,又亲手毒死母亲。他的一名妃子,也出自母亲家族,当时有孕在身,但李元昊连亲生骨肉也不顾惜,就地赐死。

凡是暴君的特质,李元昊都具备了,比如贪恋美色。

还是毛头小伙时,父亲李德明为了修好辽国,亲自北上,为李元昊求婚,带回了兴平公主。李元昊一直抗拒这段政治婚姻,对兴平公主冷淡疏离。公主抑郁成疾,芳龄早逝。辽国震怒之下,大举侵犯西夏,直逼都城兴庆府。李元昊自知理亏,因此并无怨言,咬牙打赢了这场艰苦的战争。

和所有游牧民族一样,党项男子的骨子里充满了对女性的依恋。李元昊立国后,他的皇后是野利氏,野利家族权倾一时。不久,有人向李元昊诬告说,皇后兄长要造反。李元昊勃然大怒,杀了大舅子全家。

等到真相大白时,李元昊追悔莫及。他骑着马,四处找寻野利家的幸存者、大舅子的遗孀没藏氏。然而,对野利皇后来说,李元昊的这次“反省”才是悲剧的真正开始——没藏氏是那样的年轻貌美,他一见之下,便据为己有。

没藏氏从此享有皇后都不曾有的待遇:行猎途中,李元昊带着她;生孩子时,李元昊亲自守护,为儿取名“谅祚”。但没藏氏的美貌,还是栓不住他。皇后所生的太子宁令哥大婚,李元昊前去主持婚礼。谁知他一见到美艳的新娘没移氏,立即走不动了。一场婚礼,竟变成父夺子妻。朝野哗然大乱!但李元昊置舆论于不顾,废掉野利皇后,立没移氏为新皇后。

惊世骇俗的不伦之恋,成了李元昊最后的疯狂。太子宁令哥不堪其辱:舅舅被杀、母亲被废、妻子被夺。恰在此时,没藏氏之兄觊觎国舅宝座已久,挑唆太子造反。公元1048年一个夜晚,太子闯入禁宫,持刀割去父亲的鼻子。翌日早上,李元昊因失血过多,结束了他的一生。随后,没藏氏之兄又以“弑君之罪”,杀了太子。

是年冬天,西夏兴庆府城头,一个女子拾梯而上,怀抱着周岁的婴儿,他就是新君谅祚。太后没藏氏垂帘听政。

元昊时代,终于在他自己的好色之路中结束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揭秘:平阳公主一生的三段婚姻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算一算你的婚姻,卫子夫中平阳公主的丈夫,卫子夫平阳公主嫁了几次

    阳信长公主,汉景帝与皇后王女志的大女儿,汉武帝的亲大姐。她出身背景牛,行事风格牛,一生三嫁,最后一嫁,还是嫁给了自己当年的随从、仆人。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初嫁曹寿汉朝时一般以公主食邑或夫家封邑所在地称呼公主,而平阳公主的食邑是阳信,故称阳信公主,因其嫁于开国功臣曹参曾孙平

  • 同治帝有几位皇贵妃?她们分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同治皇帝有几个嫔妃,同治帝后面是什么帝,清朝皇贵妃有几个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同治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咸丰帝逝世后,其长子,也是唯一的儿子载淳继位,是为同治帝,他是著名的傀儡皇帝,也是清朝最短命的皇帝。他的后宫非常简单,一后四妃。不过可惜的是同治帝6岁登基,17岁大婚,18岁亲政,19岁便驾崩了,他的嫔妃们也都早早开始守寡。孝哲毅

  • 刘伯温看到朱元璋的睡姿时 刘伯温为何判断他会成为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姚广孝和刘伯温斗法,刘伯温是被朱元璋杀死的么,刘伯温和朱元璋谁年龄大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朱元璋和刘伯温,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从这里可以看得出,朱元璋到底有多么的厉害了,不过在朱元璋小的时候,刘伯温就通过朱元璋的睡姿,判断这个人未来一定能够成为帝王,这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朱元璋养牛在朱元璋放牛期间,他遇到了许多与他有类似经历的朋友,

  • 揭秘:清朝知县可以直接提拔为知府吗?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知府比知县大多少,知县和知府哪个大,明代知县

    清朝地方官每三年一次考核,决定他们的仕途。对知县而言,它的级别虽低,能够升迁的途径却不少。如果升任京官,可以担任六部主事、都察院都事、都察院经历,大理寺左右评事、太常寺博士、中书科中书、通政司经历、銮仪卫经历、兵马司正指挥。清朝知县可以直接提拔为知府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 武则天大杀李唐宗室,却唯独不杀此人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武则天为何不救李恪,武则天杀了多少李唐皇族,唐高宗为什么怕武则天

    李千里原名李仁,是李世民的孙子,吴王李恪嫡长子。当年吴王李恪是李治继承皇位的最大竞争对手,李世民好几次想立他为太子,都被长孙无忌否定了。长孙无忌专权之后,就罗织罪名将李恪杀了。李恪临死大骂,长孙无忌跋扈专权,以后不得好死,一定会被灭门的。李恪死了之后,四个儿子被流放岭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

  • 乾隆把皇位传给资质平庸的嘉庆,是为什么呢?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乾隆皇帝为什么选择嘉庆为继承人,嘉庆为什么那么平庸,乾隆如果不传位嘉庆

    清朝初期能出现四海臣服、国威振奋的强盛局面,能够出现长达130多年之久的“康乾盛世”,除了执政者们个个都具备匡扶社稷、治国安邦的杰出才干外,还在于他们都选择了优秀的继任者。如雄才大略的康熙、励精图治的雍正、锐意进取的乾隆,无一不是上任皇帝生前所精挑细选的最佳接班人。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

  • 程昱作为曹操的顶级谋士,他的才智都有哪些具体表现?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刘备最早的谋士是谁,程昱是武将还是谋士,荀彧和程昱哪个厉害

    “以成魏之霸业者,昱、嘉之谋为多”,程昱有谋,能断大事,与郭嘉、董昭、刘晔、蒋济因为才策谋略并称为世之奇士,更是被爱好三国这段历史的朋友们将之同荀彧、荀攸、郭嘉、贾诩并称曹魏五大谋臣。不过因为长于建言献策,程昱的另一项光环反而被忽视了,那就是军事才能。作为汉末三国时期被评价为勇冠贲育的三人之一,又是

  • 秦始皇死前发生了三件怪事,分别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人自古就看重吉祥如意,办什么事都讲究个好兆头。而对于帝王,更是如此,古代帝王讲究天人感应,对于一些无法解释的现象和事件,往往直接跟王朝兴衰联系在一起。那秦始皇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封建制皇帝,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统一,他也是我国影响非常深远的一位皇帝。但就在秦始皇离奇死亡之前,曾经发生了三件特

  • 万贵妃比皇帝大19岁,却能得到皇帝独宠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在中国的历史上,当上了皇帝之后,那后宫的妃子一定是不缺的,妃子们一个个都是家世非常好的,除此之外最大的特点就是年轻漂亮。可是在历史上,却有这么一位皇帝,他拥有许多妙龄嫔妃,可他却独独宠爱一位比他大19岁的女人。要知道,比皇帝都大19岁,那跟其他的妃嫔比起来,颜值绝对是不占优势的,并且这个女人的家世背

  • 历史上刘禅做了什么,导致大家对他评价这么差?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刘备与诸葛亮的君臣关系之“和谐和美妙”,为历代有识之士赞不绝口,被视为封建社会中最理想、最完美的君臣关系的典范。可作为刘备接任者的刘禅,在世人心目中,却始终是个碌碌无为的昏庸之君!有的人甚至称刘禅为“亡国之昏君,丧邦之庸人”。可以说,刘禅几乎成了“胸无大志”、“窝囊废”、“昏庸皇帝”的代名词。而由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