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雍正收拾了隆科多和年羹尧 雍正为什么不除掉张廷玉

雍正收拾了隆科多和年羹尧 雍正为什么不除掉张廷玉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458 更新时间:2024/1/17 5:40:12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雍正和张廷玉,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雍正皇帝在历史上的名声不太好,有人说他是一代暴君,屡兴大狱;也有人说他刻薄寡恩,屠戮功臣。可实际上,雍正皇帝之所以被后人诟病,主要原因在于他极力推行的摊丁入亩,官绅一体当差纳粮等改革举措触动了官员士绅和读书人的利益,所以被这些著书立传的群体描绘得阴险刻薄,冷面无情。

平心而论,雍正皇帝算得上是古代帝王当中极其罕见的性情中人,在他的御批当中有这样一道回复:“朕就是这样汉子!就是这样秉性!就是这样皇帝!尔等大臣若不负朕,朕再不负尔等也。勉之!”都说文如其人,由此可见雍正皇帝对臣子的态度概括起来就是八个大字:若不负朕,朕不负尔!

或许有人会说,年羹和隆科多都是雍正皇帝的功臣,结果一个他被勒令自裁,一个被他圈禁至死,这难道不是雍正皇帝刻薄寡恩,冷酷无情的实证么?

如果对这段历史稍有研究之人,就会知道年羹尧和隆科多的悲惨结局都是自身咎由自取,反倒让雍正皇帝背上了刻薄寡恩的黑锅。

年羹尧是雍正皇帝遏制十四阿哥胤禵的重要帮手,妹妹年氏是雍正皇帝最为恩宠的妃子。康熙晚年,十四阿哥率领大军在西北平叛,时任陕甘总督的年羹尧负责供应粮饷。雍正继位后,立即召胤禵回京奔丧,命年羹尧和管理抚远大将军印务的延信共同执掌军务。

不久之后,雍正皇帝命年羹尧接任抚远大将军,总督各军镇压青海罗卜藏丹津发动的叛乱。年羹尧不负重任,平叛战役大获成功,使雍正摇摇欲坠的皇位得到巩固。

战后,年大将军威震西北,受封一等公,加太傅衔,掌握了西北各省和云南的人事任免和军政大权,经他举荐的官员朝廷无有不准,时人称为“年选”,是雍正皇帝在外省的心腹重臣,甚至视他为“恩人”。

不但朕心倚眷嘉奖,朕世世子孙及天下臣民当共倾心感悦。若稍有负心,便非朕之子孙也;稍有异心,便非我朝臣民也。——雍正皇帝对年羹尧的赞誉

然而,年羹尧在大权独揽之后,私心开始膨胀,不仅擅作威福,结党营私,甚至对雍正也表现出不太恭敬的态度。年羹尧入京陛见,沿途官员必须跪道迎送;到京城时,百官跪接,年羹尧居然视若未见,态度傲慢。

据说,年羹尧帐下将士参见皇帝,因天气炎热,雍正皇帝命将士卸甲休息,结果将士们不为所动,直到年羹尧发话,将士们才有听命而行。

雍正帝多次对年羹尧告诫劝阻,却未收到成效,在忍无可忍之下,最终将其罢官夺爵,勒令自裁。

隆科多是孝懿仁皇后的弟弟,雍正皇帝自幼在孝懿仁皇后的抚养下长大,因此称呼隆科多为“舅舅”。康熙六十一年,时任步军统领(俗称九门提督,负责京城防务)的隆科多被授为顾命大臣,在康熙驾崩、雍正继位的关键时刻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雍正继位后,对隆科多信任有加,命他与大学士马齐总理朝政事务,授为六部之首的吏部尚书,甚至公开称呼他“舅舅”而不称其名,有清一代,隆科多是唯一获此殊荣的臣子。在朝廷铨选官员时,隆科多可以不经奏,任意挑选,被称为“佟选(隆科多全名是佟佳隆科多)”。

然而,备受荣宠的隆科多并没有好好珍惜雍正皇帝这份信任,反而是招权纳贿,结党营私,最致命的是他卷入了八爷党政治风波当中。

雍正皇帝平生最忌讳的就是与八爷党的斗争,以八阿哥胤祀为首的八爷党,是雍正政治生涯当中最大的劲敌之一。青海平叛成功,雍正皇位稳固之后,开始频频打击八爷党势力,隆科多卷入这场政治风波当中,自然而然不会有好果子吃,最终被雍正皇帝囚禁至死。

张廷玉是康熙朝大学士张英之子,为人非常低调,恪守臣子之道,从不贪恋权力,对皇帝是忠心耿耿,任劳任怨。他有一句名言,叫做:“万言万当,不如一默。”这句话堪称是做人做官的精华,少说话,就能少犯错。

张廷玉是进士出生,从翰林院庶吉士到检讨,再到各部侍郎,经筵讲官,可谓说是一步一个脚印踏进了权力中枢。他的文字功底非常扎实,皇帝下旨的时候是随口而出,张廷玉一边用文言文形式记录在案,一边要对词句润色,而且速度非常快。这边皇帝的话刚说完,一道正式的圣旨也就拟定好了,是雍正皇帝处理政务的一把好手。

雍正十一年,张廷玉的大儿子张若霭考取了一甲三名探花,张廷玉却主动奏请降低儿子的名次,理由是“天下人才众多,三年大比莫不望鼎甲,官宦之子不应占天下寒士之先。”雍正闻听后大赞张廷玉的高风亮节,将张若霭改为二甲第一名,授翰林院编修,入值南书房,充军机章京。

对于张廷玉这样一个进退有据,谨小慎微而又忠心耿耿,能力出色的臣子,雍正皇帝又如何会对他下痛下杀手呢?事实上,不仅张廷玉保全了一生名节,还有李卫田文镜,怡亲王允祥等一批左膀右臂,雍正皇帝对他们都是恩宠有加,深受重用,恰如其分地印证了雍正皇帝“若不负朕,朕不负尔”的格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三位堪称战神级别的人物,为何都没能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古代战神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自古以来,每逢一个朝代必然有一代名将,他们在自己所在的时期,留下千功伟业令千秋万代为其歌颂传承,今天小编要盘点一下,那些历史上堪称战神级别的人物,却因自己的高傲、狂妄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令其最终不得善终,以下排名不分先后。第一位

  • 雍正和老三相比 康熙为什么不传位给老三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康熙和雍正,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公元1722年,69岁的康熙皇帝去世。在老皇帝去世之后,第四皇子胤禛继承了皇位,胤禛的新年号为雍正,这就是历史上争议很大的雍正皇帝。请注意,雍正不是嫡子,也不是长子。虽然老大胤禔和老二胤礽已经被圈禁,但老三胤祉仍然

  • 说到北齐开国皇帝高洋,他为何会达到疯狂和残暴的程度?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北齐开国皇帝高洋,很多人应该都会想到这样一句话:“前半生天使,后半生魔鬼。”从史书上的评价来看,高洋的前半生,绝对可以与任何一个优秀帝王相提并论,因为他拥有优秀帝王所具备的一切品质。但后来的高洋,却变得越来越像昏君和暴君,而且他的疯狂和残暴程度,丝毫不逊于史书上的任何一位昏君和暴君。那么,高洋为

  • 康熙光子女就有55个 康熙为什么还要多收养一个女儿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康熙收养女儿,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在清朝的历代皇帝里,康熙皇帝的生育能力最强。他在1667年生育第一个皇子承瑞时才13岁;在1718年生育最后一个皇子时已到64岁高龄。他一生迎娶了65位后妃,总共生育了35个儿子20个女儿,堪称子孙满堂。康熙皇帝有一点让人看不

  • 奇皇后是如何上位的?她做了什么以满足自己的野心?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奇皇后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唐朝是中国历史最为辉煌的代表和见证,曾以强大的国力和军事力量征服了周边很多小国家。盘踞在朝鲜半岛上的高句丽、新罗、百济等国家也都成为了唐朝的附属国,每年需要向唐朝缴纳岁贡,其中就包括大量朝鲜族美女。这种进贡美女的情况一直持续了很

  • 刘邦登基后大封功臣,张良却屈居第62名,这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对张良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公元前203年,垓下之战以项羽自刎为标志正式结束。项羽死后,刘邦军队在不到一年时间里收复了所有项羽的土地,建立大汉王朝。刘邦的霸业离不开他手下的一大批有才能的人,其中最突出的当属“汉初三杰”了。千里之外运筹帷幄的萧何,足智多谋的张良,

  • 说到袁崇焕这个明末大将,他被杀的真正原因到底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这个袁崇焕,大家肯定都比较熟悉,这个人可是明朝末期的抗清名将。在袁崇焕的人生经历中,可以说是大起大落了。最后结局却被崇祯帝凌迟处死。那么关于袁崇焕被杀的真正原因到底是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1、恃才自傲,与同僚关系差袁崇焕胆略过人,敢于单枪匹马跑到山海关进

  • 康熙同时加封四个儿子为亲王 康熙此举有什么目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康熙加封儿子,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有很多非常经常的片段,比如太子胤礽谋反、康熙皇帝同时加封4个儿子等等。在电视剧中,太子胤礽似乎就是一个二世祖,自己没有什么能力,而且小心眼。为了得到更多的钱财,作为一国的储君,竟然会卖官鬻爵。最要命的是胤礽

  • 康熙皇帝继位之后 康熙又是怎么对待自己兄弟的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康熙继位,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总体来说,康熙对于自己的兄弟还是很照顾的。顺治皇帝虽然在位时间不长,但是所生育的子女相对来说还是不少的。其中就包括4个公主和8个儿子,在这八个皇子中,最后能够躲开后宫迫害和自然早夭的厄运,长大成人的其实就只有四个。这

  • 尽管赵祯赏赐了很多,但赵曙为何拒绝搬到皇子的居所?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北宋嘉祐八年(公元1063年)三月二十九日晚,五十三岁的宋仁宗赵祯去世。四月初一日,皇子赵曙即皇帝位,就是宋英宗。四月初四日晚,宋英宗突然得病,“不知人,语言失序”。四月初八日,是宋仁宗入殓的日子。这一天宋英宗病情加剧,在这庄重肃穆的场合,居然“号呼狂走,不能成礼”。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